說起茶,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杭州的「西湖龍井」——外形扁平,色澤黃綠。其實中國的茶品種多達幾千餘種,按照加工方式的差異就分為了六大類,還有花茶、緊壓茶、造型茶等再加工茶,就連終生事茶的茶學老專家都一直說:「茶葉學到老,茶名記不了。」
12月9日上午,在中國茶葉博物館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樣入藏儀式,這次中茶博入藏的就是廣大市民茶友平時鮮見的「大金瓜茶」。那麼,到底什麼是「金瓜茶」?「金瓜茶」和「瓜」具體有什麼關聯嗎?這些問題在中茶博都得到一一揭秘。
金瓜茶,其實是以「圓南瓜」造型為原型的一款緊壓茶。該茶以普洱茶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生長的雲南大葉種的鮮葉為原料,先經殺青、揉捻、日光乾燥等一系列複雜的工藝流程加工成曬青毛茶,再將曬青毛茶蒸壓成型,屬於再加工茶的類別。
此次中茶博入藏的70公斤大金瓜茶,由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捐贈,製作精良、意義深遠。2019年,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組織130多家雲南茶企,將本年度統一標準的高品質曬青毛茶春茶匯集到協會,加工製作七十公斤金瓜禮茶三枚,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並將其中一枚捐贈予中國茶葉博物館,成為博物館目前館藏最重的一個金瓜茶。
參與捐贈製作金瓜禮茶的茶企來自雲南各地,曬青毛茶來自產茶區近萬戶各民族茶農家庭,揉進了雲南臨滄、版納、普洱、保山、大理、德宏六大茶區、百戶茶企、萬戶茶農的一片丹心,表達了雲茶人七十年來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為茶產業振興、為偉大祖國作貢獻的真切情懷,堪稱我國茶史上一個創舉。
在入藏儀式現場,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首先對雲南省茶葉協會的無私捐贈表示由衷的感謝,也對雲南茶界同仁們的赤誠愛國之心表示敬意。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將這個金瓜茶禮捐贈給中國茶葉博物館,是對博物館的信任和期待,中茶博將一如繼往地肩負起中國茶文化傳承的使命,將這個充滿了紀念意義的金瓜禮茶予以妥善保管和展示,將這份獻給祖國七十周年華誕的賀禮在博物館永久珍藏。
在入藏儀式現場,還舉行了與大金瓜相同原料的七百克普洱茶小金瓜品鑑活動,茶樣外形色澤墨綠、湯色綠黃清亮、香氣清純持久、葉底肥厚黃綠、滋味濃厚回甘,品質優良。據悉,在入藏儀式結束後,中國茶葉博物館將把這個金瓜茶禮在雙峰館區《中華茶文化展》的茶萃廳中進行長期陳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