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方規模最大的茶葉博物館——探訪京華茶葉的歷史

2020-12-19 企業發展促進會

作者:於丹娜

探訪京華茶葉的歷史

本期《金水橋》欄目介紹了首農食品集團北京二商的京華茶業:京華茶業悠久的歷史,京華茶業的號茶,京華茶業作為北京馬連道商業街的「立市之源」為茶葉在北方市場推廣做出的巨大貢獻。聯合國確立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這將極大促進世界茶友的交流,京華茶業責無旁貸擔負起振興茶業的重任!

北京馬連道有一家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茶博館——北京茶葉博物館,其鎮館之寶「金瓜貢茶」是清朝光緒年間皇室引用的貢茶。

「北京茶葉博物館由首農食品集團北京二商京華茶業有限公司創建,於2016年8月正式開館,至今已成功運營近四年,年接待遊客逾萬人。

「茶之源流」,從「神農氏得茶解毒」開啟茶史先河,到「陸羽著《茶經》」 「宋徽宗著《大觀茶論》」;從漢代的羽殤杯,到宋代的描金茶盞;從上古時期的古茶籽化石照片,到明代鄭和下西洋路線的電子展示導覽.....

「茶之源流」的清代展區位置——金瓜貢茶。

「金瓜貢茶,是現存陳年普洱茶中的絕品,在清朝光緒年間由雲南進貢給朝廷,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被稱之為『普洱茶太上皇』。1964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將此茶轉交給京華茶業公司前身北京茶葉加工廠珍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長年陳放後色澤金黃,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專為上貢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貢茶』。外形又似人頭,又稱『人頭茶』。金瓜貢茶其實就是取「瓜瓞綿綿」吉祥之意。寓意:子孫昌盛,興旺發達「。

中國茶葉第一街——馬連道茶葉特色街的起源和興盛,「京華茶業」七十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在北京茶葉博物館中有全面展現。

【關於《金水橋》欄目】

《金水橋》欄目是一檔自製推介企業文化的欄目,由北京博瑞中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傾力打造。

北京博瑞中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致力於文化營銷的綜合性廣告傳媒公司。2014年承辦由北京市國資委黨委宣傳部主辦的「國企楷模-北京榜樣」大型主題評選活動;2015年首屆全國職業技能活動周全案出版《首屆全國職業技能活動周特刊》;2017年承辦北京市企業發展促進會主辦的「一帶一路品牌高峰論壇」,已舉辦三屆,轟動京津冀企業界,今年將舉辦第四屆。公司致力於打造全媒體網絡服務平臺,通過《儒商網》、《金水橋》欄目,與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交通廣播電臺,新華網,搜狐網,騰訊網,鳳凰網,今日頭條等媒體宣傳平臺合作,共同打造強大媒體矩陣,為北京市企業發展促進會及各類客戶做好媒體宣傳服務工作。

相關焦點

  • 讓一片茶意穿越千年——我的北京茶葉博物館初體驗
    (京華茉莉花茶)年初,因為疫情影響沒怎麼出門,倒多了不少品茶讀書的時間,喝著有老北京特色的京華小葉茉莉花茶,翻閱各種講述京城茶文化的資料文獻,也對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對飲茶方面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去朋友家做客,聽聞在北京馬連道有一家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茶博館——北京茶葉博物館,其鎮館之寶「金瓜貢茶」是清朝光緒年間皇室引用的貢茶。
  • 古厝茶飄香——走進永春茶葉博物館
    兩年前,這座古厝還是幾近荒廢的模樣,如今,這裡成為永春首家集茶葉歷史文化、古茶器具展示及品茶休閒功能為一體的「永春茶葉博物館」。近年來,埔頭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將一些廢棄、閒置的閩南特色古建築進行修繕、保護,並積極引入文化旅遊新業態。永春茶葉博物館,就是埔頭村與福建多暇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起打造的文化名片,如今已成為五裡街鎮「地標性」的文化旅遊新景點。
  • 高清:投資20億 膠州建成北方最大茶葉集散市場
    青島新聞網11月28日訊 11月27日上午,中國北方及環渤海經濟圈最大的茶業商貿區——青島紫雲來國際茶都在膠州市裡岔鎮開業。目前該項目已籤約茶商180餘戶,進駐茶商70戶。    據了解,青島紫雲來國際茶都項目總投資20億元,將建設茶產業專營商業網點1600餘套,通過建立安全、高效、經濟的茶葉物流系統,實現茶葉批發、配送高效運行,打造成中國北方及東北亞最大的茶葉集散專業市場,目前已完工的一期工程投資2億元,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
  • 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 帶你了解一片葉子的前世今生
    4月22日,正值周末,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一睹松陽茶的前世今生,品嘗這精彩紛呈的茶文化大餐。松陽是「浙江生態綠茶第一縣」「中國綠茶集散地」和中國綠茶價格指數發布地,全縣40%人口從事茶產業、50%農民收入來自茶產業、60%農業產值來源於茶產業。為何松陽與茶結緣?松陽的茶文化又有什麼特點?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就可以了解松陽茶香背後的文化和故事啦。
  • 松陽茶葉博物館即將開館
    近日,松陽縣茶葉博物館已完成布展,並在春節前開放試運行,與廣大市民見面。 松陽茶葉種植源遠流長。早在三國時期,松陽就開始出產茶葉,到了唐代已很興盛,1929年松陽茶葉在西湖國際博覽會上獲一等獎。為進一步發掘、弘揚松陽茶產業的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進一步提升松陽茶產業的品質,打造松陽茶葉金名片,松陽縣於2015年動工興建茶葉博物館。松陽茶葉博物館位於新興鎮大木山茶園遊客中心,展覽面積1000平方米。2016展館建築完成後,進行了文物展品的徵集,徵集範圍包括歷史文物、民俗器物、歷史資料三大類。
  • 中國茶葉博物館,展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到過「天堂」杭州的人,都知道「龍井茶葉虎跑水」。在遊覽過新西湖十景中的「龍井間茶」、「虎跑夢泉」後,人們常會有探索「茶文化」的欲望。茶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最普及的一種文化,它滲透到每家每戶,以至在我國的成語中,將最低的生活標準說成「粗茶淡飯」。
  • 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茶文化與杭州
    不僅有「茶香、茶韻、茶業、茶學、茶景」,更有全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在這背後致力於推動茶文化發展的,便是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副秘書長,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浙江省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博物館學會副會長,吳覺農茶學思想研究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文博系兼職教授,復旦大學碩士生專業導師。
  • 臺北避暑新去處 坪林茶葉博物館(圖)
    炎熱的臺北夏日,許多遊人選擇到位於高山峻岭之中的臺北坪林茶葉博物館避暑。坪林茶業博物館是臺灣唯一的茶業博物館,館內展出茶葉栽種的起源、品種、歷史發展,及茶葉製造、茗茶的方法等。圖為臺北坪林茶葉博物館。炎熱的臺北夏日,許多遊人選擇到位於高山峻岭之中的臺北坪林茶葉博物館避暑。坪林茶業博物館是臺灣唯一的茶業博物館,館內展出茶葉栽種的起源、品種、歷史發展,及茶葉製造、茗茶的方法等。圖為臺北坪林茶葉博物館。
  • 武夷山「麻粟正山紅」入藏中國茶葉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 周小麗)9月29日上午,中國茶葉博物館監製產品——武夷山紅天下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麻粟紅茶發布會在茶博館舉行。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浙江省浙大茶學系教授劉祖生、《浙江通志茶葉卷》主編、著名茶文化專家阮浩耕等十餘位中國茶界知名人士蒞臨入藏儀式。
  • 湘繡、水稻、陶瓷、茶葉……長沙這些博物館值得一遊
    湖南湘繡博物館、 隆平水稻博物館、湖南省茶葉博物館、中國紅瓷器(館)正開放懷抱等你。湖南湘繡博物館湘繡在清末民初被列入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位於長沙芙蓉區車站北路的湖南湘繡博物館內,千餘件刺繡藏品帶你追溯楚漢刺繡之源,穿越民國繡行商海,探賞嘆為觀止的女紅技藝,領略湖湘針尖之下的大美乾坤。
  • 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方守龍「東方紅」白茶在杭舉行
    2020年11月28日,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方守龍有機白茶—新中國七十華誕紀念磚(東方紅)0001號贈藏儀式圓滿完成。中國茶葉博物館包靜館長說:「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葉博物館是向世界展示茶文化歷史的重要窗口,今天,方守龍白茶(東方紅)0001號入藏中國茶葉博物館,未來將與其他中國著名的茶葉產地和品牌一起,展示中國茶葉品牌建設成就!」新中國七十華誕紀念磚(東方紅)是茶人方守龍先生為致敬祖國七十華誕特別壓制的福鼎白茶茶磚。
  • 恩施州首家茶葉類專業博物館在芭蕉鄉開業
    人民網恩施10月1日電 9月30日,國家級「非遺」項目「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傳承基地及恩施玉露博物館在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潤邦茶業公司舉行授牌、開館儀式。 據了解,恩施玉露博物館是恩施州首家茶葉類專業博物館,以恩施玉露的發展為線索,以恩施玉露茶生產加工的真實場景為主體,集中展示了恩施玉露加工製作從純手工製作到現代化連續化生產的發展歷程,融入了中華5000年歷史中茶文化的發展、演變和傳承,展現了古代、近代到現代農事活動的器具場景和民俗文化特色。
  • 七大茶葉市場打造山東半島最大茶葉集散地
    半島記者 徐傑茶,是李滄一張響亮的名片,這裡雖不是產茶重地,卻是山東半島時間最早、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茶葉集散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青島市每年茶葉交易額在25億元左右,其中,李滄的茶葉交易額佔全市約七成。
  • 陳德銘參訪新北坪林茶葉博物館
    陳德銘參訪新北坪林茶葉博物館 2015-12-04 14:41:39參與互動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一行前往新北坪林茶葉博物館參訪
  • 周江勇調研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
    周江勇在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調研時強調大力傳承弘揚茶文化
  • 中國茶葉博物館發布冰茶壺 還原傳統茶水冰泡技藝
    中國茶葉博物館發布冰茶壺 還原傳統茶水冰泡技藝 2020-06-14 10:23:06 6月13日,中國茶葉博物館(以下簡稱「中茶博」)正式發布銀質「伴月」冰茶壺。據悉,該壺是中茶博根據古老的茶水冰泡技藝設計而成的。圖為「伴月」冰茶壺 中茶博供圖  中國茶葉博物館作為國家級茶專題博物館,有著豐富的茶文化相關的文物珍品。  據悉,冷飲非現代「專屬」,宋代之前,由於冰的儲存和製造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冷飲只有富貴人家才能享受到。
  • 北方有茶葉樹嗎?
    Ktzel.)的原產地;我國人工栽培茶樹的歷史已有3000餘年。除茶樹以外,在我國不同地區當地人會利用本地植物資源來製作代茶飲料。流蘇樹(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 et Paxt.)就是其中之一。
  • 茶葉店加盟連鎖排名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現今,茶的養生功效和文化屬性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茶葉消費市場的前景也越來越明朗,眾多投資者投身茶行業並選擇了茶葉店連鎖加盟。由於茶葉不僅是日常飲品,還有文化屬性、養生功效,茶葉產品也是品類眾多、價格多樣,投資者們想開好茶葉店自然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
  • 中國茶葉博物館入藏來自雲南的七十公斤大金瓜茶
    其實中國的茶品種多達幾千餘種,按照加工方式的差異就分為了六大類,還有花茶、緊壓茶、造型茶等再加工茶,就連終生事茶的茶學老專家都一直說:「茶葉學到老,茶名記不了。」12月9日上午,在中國茶葉博物館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樣入藏儀式,這次中茶博入藏的就是廣大市民茶友平時鮮見的「大金瓜茶」。那麼,到底什麼是「金瓜茶」?「金瓜茶」和「瓜」具體有什麼關聯嗎?
  • 玉蒼之南:「中國茶葉歷史」開端——蒙昧階段中的發現
    中國有位好茶的皇帝,他卒於公元前141年,去另一個世界的時候也不忘帶著自己的茶葉,他就是漢景帝劉啟。他是中國西漢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是中國早期歷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雖然經常受到陰謀和背叛的打擊,但漢景帝是一位異常開明和寬大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