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都想給孩子創造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可是有時候生活的環境並不是我們做父母或者個人就能決定的,且從長遠來看,對於生存環境,鐵原則是適應大於改變。
前幾天看了一個視頻,某培訓機構帶著孩子一起過萬聖節,一家長對此很不滿意:現在的正能量,都是你們給敗了,你們說打著愛中國的旗號,拉個橫幅,讓大家給你們點讚,卻把萬聖節放在上面。
這位家長的意思是不提倡過萬聖節甚至聖誕節諸如此類的節日,否則就是不愛國的負能量行為。不得不說,近幾年洋節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然而,就目前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抵制真的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讓我們冷靜一下,思考一下洋節到底要不要過?洋節就真的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事情難道就只有非此即彼的抉擇嗎?
網友們的觀點風暴
視頻下面不同的聲音,反對觀點:我也發現現在的培訓機構最喜歡過什麼聖誕節萬聖節現在的培訓機構,洋節日過得熱火朝天,自家的節日卻忘得一乾二淨,悲哀啊!
從來沒見過幼兒園學校給孩子們過端午節。
萬聖節,聖誕節都是商家拿來掙錢用的,從來沒見過幼兒園學校給孩子們過端午節。
客觀分析:你可以自己不過,但是沒有必要強求別人不過。站在道德的高度,打著正能量的旗號在公共場所大喊大叫去幹涉別人的自由,甚至去貶低別人的行為,是非常沒有禮貌的。這也絕不是什么正能量的表現。
是的,洋節日越來越受歡迎,我們的確要警惕。畢竟文化(節日文化)的滲透力是很大的。而每個國家的節日都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對於小孩子來說,過洋節日很可能會弱化傳統節日的影響力。但我們不能用堅決抵制的方法去應對。
面對洋節日,我們該怎麼做?
究其根本,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洋節日,什麼是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意味著什麼?還要多給孩子創造過傳統節日的機會,允許的情況下豐富一下傳統節日。
學習其精華
節日氣氛濃烈不管是萬聖節還是聖誕節,又或者情人節,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節日氛圍。拿我們最熟悉的聖誕節,看看那著裝飾吧,一每到聖誕節來臨,出門各大商場看看,看到裝扮瞬間節日氣息迎面撲來。
還是上面提到的節日,都有特殊的禮物,可是因為我們崇尚節儉,在送禮物這方面需要學習外國人,禮物不僅僅是心意,重要的是被惦記的感覺太美好了。
其實,我們要做的不是全盤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學習一下洋節日的節日氛圍給儀式感。多舉辦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在這些節日裡,我們都會放假,但是,卻很少舉辦相應的活動。儘管電視上有節目內容,可是看的人卻很少。
在家裡家長很少講一些傳統節日的知識,現在因為工作忙,很多只有過年才是真的團聚,只在學校裡講一些相關知識,以遠遠不能抵禦洋節日的盛興。
所以,我們也可以像舉辦萬聖節一樣舉辦傳統節日活動,孩子們穿上相應的服裝,體驗一定很特別,印象也會特別深刻。
給傳統節日賦予新的內容 一網友的評論是這樣的:為什麼都要過洋節?就是因為好玩兒,熱鬧。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節日內容豐富一下了,給傳統的節日賦予新時代的內容,也可以參照洋節,加入一下有趣的內容。這樣,我們的節日就得以傳承,發揚光大。深以為然。
在洋節日盛行的環境下,我們要思考一下為什麼?
你們覺得呢,萬聖節之類的洋節日有必要過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