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碎片化棲息地 生態廊道為物種繁衍搭起「鵲橋」

2020-12-22 金臺資訊

近日,深圳首條用於野生動物保護的生態廊道建成,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其實,生態廊道在我國並非新鮮事。近些年,秦嶺野生大熊貓頻頻現身、金錢豹帶崽「散步」,原因就是秦嶺隧道附近在2015年就建設了野生動物通道,恢復了秦嶺野生動物棲息版圖;在遼闊的林海雪原,橫貫俄羅斯和我國的東北虎棲息地之間的生態廊道,近日也發現了野生東北虎的新個體。

可能很多人對生態廊道的概念比較陌生,其實,生態廊道指的是各個孤立生態系統之間的通道,可以方便物種擴散、遷移和交換等。

河南省林業局保護處處長卓衛華解釋,由於人類世界的發展,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變得碎片化或呈塊狀分布,如同孤島一樣相互不連通。這勢必會導致動物各種群之間的棲息地相互孤立,種群得不到交流,使近親繁殖愈發嚴重,最終導致物種退化甚至滅絕。

河南省鄭州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工作人員林斌說,不少人認為,世界上許多珍貴的瀕危動物面臨的巨大問題是盜獵盜殺,「其實更嚴重的是近親繁殖」。

統計顯示,目前世界上僅存的600多隻亞洲獅,全都是1908年人類捕捉飼養的13隻亞洲獅的後代,如今它們的體型大不如前。

專家認為,生態廊道能將各自孤立的棲息地連通起來,野生動物通過這些廊道串門溝通,進而交配繁衍。一旦走廊範圍擴大,棲息地擴大,就能很好地避免近親繁殖。

河南省林業勘探設計院研究員王萬裡介紹,除了天然形成的生態廊道外,更為常見的就是人造廊道。所謂人造廊道,就是根據當地生物多樣性特質,人為打造的適宜野生動物棲息的環境。它在更多情況下疊加天然廊道而成。

例如秦嶺大熊貓走廊帶,就採用人工生態通道工程連通公路兩側大熊貓自然生境;在大熊貓走廊帶公路兩側及林中空地,栽植大熊貓主食竹種秦嶺箭竹,同時開展植被修復,增加大熊貓食源,逐漸消除大熊貓棲息地的碎片化,促進大熊貓種群的發展壯大。

據了解,生態廊道建設完成後,工作人員還將應用各種技術手段來監測動物的活動情況。此前最為常見的是通過野外高清紅外攝像機進行攝像監測,近年來,人工智慧、衛星遙感等新技術也開始加入其中。如2019年,阿里雲和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開發了「野生動物AI識別系統」。程式設計師只要向AI系統「投餵」大量的野生動物圖像,機器就會找出其中規律,從而學會辨別物種,分析野生動物行為。

此外,專家們也在嘗試將太陽能無人機航測技術等手段,以及基於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動物溯源系統,應用到對生態廊道的科研監測中。除監測動物外,監測系統還可以對人、車輛等進行分析。

相關焦點

  • 國外專題研究:國家公園生態廊道
    在功能方面,生態廊道可分為以下類型:遷徙型生態廊道——用於鳥類和魚類等物種的季節性遷徙;交通型生態廊道——連接生境內各區域的廊道,這些區域擁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搜尋食物、休息和交配繁殖,並通過推動散布在各個區域的物種個體的交流,將分散的、不成規模的小型棲息地連接起來;繁殖型生態廊道——物種進行繁衍的生態區域;範圍擴充型生態廊道——連接各個大型生境,擴充動物進行棲息、繁衍、覓食等生活活動的範圍。
  • 蘇門答臘高速公路旁驚現虎影,完善生態廊道刻不容緩
    走廊、長廊我們都知道是什麼,其實生態廊道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供野生動物行走的廊道」,比如孤立的兩個生態系統或者棲息地之間,由於中間隔著人類的生活區域,彼此間的野生動物無法到另一邊去,而在兩片棲息地之間修建一條景觀植被帶,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動物們便能沿著這條植被帶自由穿行於兩個不同的區域,而不受到人類生活影響。
  • 棲息地碎片化對動物的全球影響
    棲息地碎片化對動物的全球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6 17:49:16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Matthew G.
  • 「生態廊道」為昭山系上「綠絲帶」
    參觀學習七星村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生態廊道是指在生態環境中呈線性或帶狀布局的,能夠溝通連接空間分布上較為孤立和分散的生態景觀單元的景觀生態系統空間類型,其有利於提高景觀或區域尺度上的連接度,能夠滿足物種的擴散、遷移和交換,是構建區域「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建設生態廊道——保護珍稀動物白頭葉猴有新招
    農田和公路將白頭葉猴棲息地分割開來,極大影響了棲息地範圍的進一步擴充,不同群體間基因交流也變得更加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今年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了兩條生態廊道,以便不同棲息地間的白頭葉猴能夠安全、自由地通行。
  • 19條水鳥生態廊道,廣東將構建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
    近日,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今年開始,珠三角地區將陸續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計劃至2025年,廣東將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 湖南的顏值擔當:未來5年將重點打造30條省級重要生態廊道
    供圖/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 瀟湘晨報記者易思含羅雅琪長沙報導 12月11日,湖南省林業局、湖南省發改委聯合印發了《湖南省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23年)》(簡稱《總體規劃》)。根據《總體規劃》,未來5年湖南將重點打造省級重要生態廊道30條,未來10年完成省級生態廊道棲息地保護與恢復115處。湖南省級重要生態廊道是什麼?準備怎麼建設?
  • 呆萌呆萌的,12隻獐將野放至浦東這片生態廊道→
    市綠化市容局說,近期,本市的「土著動物」——獐,又在浦東老港濱海生態廊道覓得新家啦!通過野放獐並對其進行野外追蹤、健康評估和行為觀察等檢測,可以完善老港濱海生態廊道的生態建設成效,促進本市城市生態修復。
  • 12隻獐被野放至上海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其中4隻佩戴跟蹤器
    近期,上海在老港濱海生態廊道試野放12隻健康的成年獐,研究人員事先採集了每隻獐的生物學信息,並為其中4隻佩戴跟蹤器,以便隨時掌握獐的行動軌跡。12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林業局獲悉,野放後,相關工作人員還將持續對它們的行為、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希望通過監測研究獲得老港物種重引入和生物多樣性修復的經驗,為下一步獐的野放、保育工作以及生物多樣性修復工作做好科學積累。
  • 「探索」12隻獐即將野放至浦東這片生態廊道→
    市綠化市容局說,近期,本市的「土著動物」——獐,又在浦東老港濱海生態廊道覓得新家啦!通過野放獐並對其進行野外追蹤、健康評估和行為觀察等檢測,可以完善老港濱海生態廊道的生態建設成效,促進本市城市生態修復,進一步完善本市的城市生物多樣。
  • 12隻「花姑子」即將野放至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它們將得更好的保護
    此次的野放地點是浦東的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先來一個視頻感受一下↓改善生態系統老港原來為上海的垃圾處理廠,來自上海市中心70%這次在老港濱海生態廊道進行獐的野放,可以進一步改造其生態系統,完善其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技術手段。
  • 呆萌呆萌的,12隻獐將野放至浦東這片生態廊道
    市綠化市容局說,近期,本市的「土著動物」——獐,又在浦東老港濱海生態廊道覓得新家啦!通過野放獐並對其進行野外追蹤、健康評估和行為觀察等檢測,可以完善老港濱海生態廊道的生態建設成效,促進本市城市生態修復。
  • 生態廊道 生機盎然
    廊道是景觀生態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不同於周圍景觀基質的線狀或帶狀景觀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種綠化帶、林蔭帶等都屬於廊道。而生態廊道,又叫做生態走廊,它和「綠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個概念。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汙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控洪水等生態服務功能。
  • 淺談生態走廊對動物的影響,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我們聽過「走廊」「畫廊」,但是卻很少聽過「生態走廊」,其實「生態走廊」跟走廊相似,只不過走廊一般是指人類行走的廊道,而生態走廊,也叫生態廊道,則是供野生物種擴散和遷移的,表現出的外在形式多為有茂密植被覆蓋的狹長地帶。
  • 考拉物種瀕危!澳洲林火燒死約2000隻,亂砍濫伐破壞了棲息地
    近幾個月,澳大利亞東部海岸面臨巨大災難,歷史級大火威脅著澳洲國寶,2000多隻考拉或被燒死,數千公頃棲息地被燒毀,大火正摧毀新南威爾斯州。據光明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9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上議院召開緊急聽證會,調查近日林火造成的考拉減少的數量。
  • 嶽陽市人民政府常務會研究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生態廊道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精神、促進生態文明和生態強省建設的重要載體。12月15日,嶽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主持召開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研究全市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 江西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江西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發布時間:2020-06-01 08:41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和省科學院聯合在靖安縣舉辦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 生態系統惡化加劇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的喪失
    生態系統惡化加劇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的喪失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13:56:30 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IDEV)Jonathan M.
  • 北京要給野生動物在城區劃棲息地,你怎麼看?
    該條例所保護的野生動物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公布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條例最引人注目的是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的法律法規更側重對野生動物的本體進行保護。
  • 湖南將建30條省級生態廊道,21萬公頃總體布局已繪就藍圖
    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生態廊道建設的意見正式發布實施。湖南省省級生態廊道建設以《意見》為依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堅持多規合一,從增綠擴量、森林(景觀)提質、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等方面整體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