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系始建於1912年,初名「哲學門」,1914年起正式招生,是中國最早的哲學系,標誌著現代中國哲學學科的開端,迄今已培養近萬名畢業生。
蔡元培、胡適、熊十力、湯用彤、梁漱溟、金嶽霖、馮友蘭、宗白華、朱光潛、張頤、陳康、賀麟、沈有鼎、鄭昕、洪謙、熊偉、馮定、張岱年、任繼愈、朱伯崑等學術大師先後在這裡執教,培養了數代中國最優秀的哲學家,北大哲學系被譽為中國的「思想家搖籃」。
經過百年的積累與發展,北大哲學系學科齊全,涵蓋哲學門類所有8個二級學科,並於1995年成立國內第一個宗教學系。兩系實行聯體運作,合併招生,共同培養。2002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外國哲學、中國哲學、美學等4個學科被確立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007年,北大哲學系被定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北大哲學系是教育部最早確認的國家文科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有哲學專業、宗教學專業、科技哲學與邏輯學方向等3個本科專業方向,現為一級學科碩、博士點,並有哲學博士後流動站。北大哲學系擁有外國哲學研究所、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並有《儒藏》編纂中心、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心、儒學研究院、宗教文化研究院、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等十餘家研究機構。
北大哲學系師資雄厚,擁有專職教師67人(教授43人、副教授22人、講師2人),現有黃枬森、張世英、湯一介、樓宇烈、葉朗等飲譽海內外的資深學者,有杜維明、陳鼓應等海外知名學者擔任講席教授,並有一批年富力強的學科領軍人物,以及近年從哈佛、普林斯頓、芝加哥等國外一流大學引進的青年才俊,學術梯隊合理。
截至2012年6月,北大哲學系有在校本科生194人,在讀雙學位147人,在校碩士研究生163人,博士研究生242人。在培養過程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哲學基本理論和中外哲學史,具備廣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積極追求引領時代的理論創新,為此形成了「跨學科、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哲學教育模式。
百年以來,北大哲學系始終以學術為本,營造寬鬆自由、兼容並包的學術環境,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學科特色和傳統:既注重文本的歷史解讀,又強調現代分析的理論論證,形成史論兼修、厚積薄發的學術品格,以新方法闡釋老傳統;積極參與國際哲學前沿討論,與世界哲學深入對話;秉承人文關懷,關注當代中國現實,致力於闡發當代中國人的哲學思想。
1.哲學系關於接收2020年推薦免試研究生的通知
https://phil.pku.edu.cn/zsxx/zsdt/496612.htm
2.2020年哲學系推免複試名單及複試通知
https://phil.pku.edu.cn/zsxx/zsdt/497068.htm
3.2020年哲學系推免生擬錄取公示
https://phil.pku.edu.cn/zsxx/zsdt/497598.htm
1.北京大學 2020 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申請表 1 份;
2.北京大學 2020 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個人陳述 1 份;
3.北京大學 2020 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專家推薦信 2 封,即需要 2 位與申請攻讀學位學科相關專家(具有副教授或相當於副教授以上職稱)分別籤名推薦,推薦信須密封並在封口騎縫處籤字;
4.本科階段成績單 1 份,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後,裝入自備信封密封,並在封口騎縫處加蓋教務處公章;
5.獲獎證書複印件 1 套;
6.外語水平證明 1 份。
7.其他證明材料(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成果)
上述第1、2、3項材料申請人填報志願後在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下載列印。
北京大學本校推免生申請攻讀本院系研究生可提交上述1、2、6項各一份,外校及本校跨院系申請的推免生須向招生院系研究生教務辦公室提交以上全部申請材料。
申請人必須保證提交的申請信息及全部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若申請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實或不準確,我校將取消其錄取資格。
申請人將填好的全部申請材料(統一使用 A4 紙)裝入自備的信封,在院系規定的截止日期之前,直接寄(送)達所報考的學院(系、所、中心)研究生教務辦公室(各院系具體聯繫方式見https://admission.pku.edu.cn/lxxx/lxyx/index.htm)。逾期不再接受申請。申請材料一經收到,恕不退還。
1.國家英語六級520分(含)以上;
2.TOEFL90分(含)以上;
3.雅思(A類)6.5分(含)以上;
4.GRE 總分305分(含)以上,其中作文3分(含)以上;
5.小語種:僅限於學校規定的法語(TEF B2)、德語(TestDaF3級)、日語(JLPT N1級)、俄語(俄語專業八級,或通過對外俄語考試(ТРКИ)二級(B2))。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在推免招生過程中共面向9個專業進行推免招生,分別是中國哲學、宗教學、外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科學技術哲學、美學、邏輯學以及科學技術史。
我們依次來看每個專業的招生錄取情況。
中國哲學錄取5人,在所有專業中錄取人數最多;宗教學、外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三個專業錄取人數均為4人,在所有專業錄取人數中排名第二位;倫理學、科學技術哲學這兩個專業招生錄取人數為3人;美學錄取人數2人;邏輯學以及科學技術史錄取人數均為1人。可以看出每個專業的招生錄取人數均沒有超過5人,所以競爭性較大。值得一提的是,倫理學有一名直博生,中國哲學也有一名直博生,所以對直博項目感興趣的學員,建議嘗試投遞這兩個專業,同時其他相關專業的學員可以多多投遞,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接下來我們對院校背景進行分析:該學院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對院校背景較為看中。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該學院及其偏愛985高校,985高校錄取26人,佔比96%,而211高校僅錄取1人,佔比4%,可見該學院對985學員的喜愛,所以建議985院校的相關專業學員積極投遞,機會很大,而211高校的學員應放平心態多多嘗試。
下面我們從微觀層面對高校的結構進一步分析。從微觀層面我們可以看到該學院對本校的學員較為喜愛,本校學員佔據了半壁江山,中山大學錄取人數排在第二,北師大則排在了第三位。
筆試總分100分,包括:英語40分,哲學基礎知識60分(邏輯學專業60分為邏輯學基礎知識,其他專業考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知識各2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面試由各專業教研室組成的專業小組組織進行。面試與筆試成績的權重各為50%,有一項不合格不予錄取。面試主要是採取抽取題籤,然後根據題籤問題進行作答,老師會根據你提供的材料和回答的內容進行提問,面試一般是不少於20分鐘。每個人只有一次更換題籤的機會,且更換後必須根據第二個題籤的問題進行回答。
1. 忒修斯之船
2. 王弼的生死觀
3.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敘述
4.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5.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歷史決定論
6. 主體選擇論
1. 如何理解馬克思所說的『現代唯物主義』和『新唯物主義』中的『現代』和『新』的涵意?
2. 有沒有做過什麼科研項目
3.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課程的授課老師和主要內容
PS:北大馬哲的特點是側重於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研究,側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功底,面試之前需要知道這一點
1.和個人陳述或自我介紹中提及的經驗相關的問題,比如說有老師問了和我的本研有關的問題
2.關於下一步研究計劃的問題
3.老師也會直接從自己的研究領域出發問問題,比如說我被問到了應用倫理學方面是否支持安樂死的問題
4.關於你選過的課程的問題,比如說成績單上一些分數比較高的課程
5.一些教研室會有翻譯、英語材料閱讀或者是英語問答的題目,但也不一定每年都有
1.為什麼選擇摩尼教作為研究對象
2.摩尼教具體的歷史演變情況和現存情況
3.摩尼教現在的學界研究情況
4.將來個人研究所需要的語言準備等等。
1.翻譯關於康德理論的一段話,並分析和總結這段話的內容(40分)
2.論歷史決定論和主體選擇論(20分)
3.分析朱熹「主敬涵養,進學需格物」思想(20分)
4.評論笛卡爾我思故我在(20分)
當時進去自我介紹之後,老師就開始讓抽題,科技史一道,科技哲學一道
1.科技史關於牛頓和愛因斯坦,問我牛頓和愛因斯坦的貢獻,如何從牛頓的範式過渡到愛因斯坦的範式
2.科技哲學抽到了庫恩範式的「不可通約性」,問如何理解庫恩範式的「不可通約性」,以及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範式是否可以通約
1.你對柏拉圖哪些對話比較感興趣,請具體說明。
2.你怎麼看待古希臘哲學中靈魂和肉體的關係?
3.怎麼看待笛卡爾的「動物精氣」、「身心交感」?
4.羅素悖論是怎麼處理的?
5.你對今後有什麼規劃?
6.你有沒有寫過什麼論文?
1.朱子的主敬與窮理
2.王弼的主要思想
3.程朱理學的心與理、性與理
4.論述「仁」
1.《西方哲學簡史》修訂版,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西方哲學史》第二版,張志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西方哲學教研室編,商務印書館。
4.《中國哲學史》第二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5.《中國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6.《中國哲學大綱》,張岱年著,商務印書館。
7.《宋明理學》,陳來著,三聯書店。
8.《中國哲學大辭典》,方克立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end
關注保研論壇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 「簡章」
獲得2020年和2019年的夏令營和推免招生簡章匯總貼和優營名單。
小編 | 妍洋
你的支持,是對作者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