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英語的學習,不免會有英式美式的區別。小編知道一句特別有名的話:英國和美國是同一種語言分割而成的兩個國家。不記得是哪個名人說的了,但從這句名人名言就可以看出儘管英美兩國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但文化差異還是很大。即使是同一種語言,卻有很多不同之處。
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從英語反觀英美文化的愛恨情仇吧!
1. 最正宗傳統的文化,到底是誰的?
我們中國人對北美、歐洲、澳新等國家有一種統稱的方式:西方國家。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西方國家的文化內容都是相似或是一致的。但實際上,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實在太大了,就連經常被連在一起的英美,文化差異也不是一星半點。
從使用的語言來看,雖同是英文,但也有不同。就像是從一開始學習英語時,我們就知道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老師會告訴我們這兩種發音都是正確的。不過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學習的英語都以美式為主,因其世界第一大國的強國身份,使得許多國家學習英語的人都受到不小的美式英語的影響。另外美劇、好萊塢電影、美式流行音樂等都對我們有著濃厚的薰陶。
但是英式英語大多數人卻沒那麼熟悉,小編給大家舉一些簡單的實例:通常我們稱套頭的毛衣為sweater這一美式英語,卻很少有人用英國人的jumper。另外經常提到的餅乾cookies也是美式英語,在英語餅乾是biscuits,相信知道的人不多。
為什麼人們大多喜歡用美式英語呢?除了其本身存在的大國因素外,還有一點就是英式英語在很多人看來,天生就具有一種階級色彩。就像是通常所說的umbrella(雨傘),英國詞彙是brolly,這隻有及其熟悉英國文化的人才知道。不過也有美國人崇尚口音不同,酷一點有趣一點的英式英語,當然也有美國人覺得英式英語奇怪。當然,英國人認為自己的口音才是最純正傳統的哦!
2. 同一個詞,兩國意義截然不同
同一個詞語,表達的意思差距很大也是英美文化差異的一個方面。就拿quite(相當/十分)來說吧,基本上美劇中我們總能看到I quite like you來表達很喜歡,非常喜歡另一個人,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裡,如果說一個女孩quite beautiful就表明這女孩非常漂亮了。但是放在英式英語裡,可不是這樣的意思了。
在英式英語中這個意思就有點反過來了。如果他們用美劇中相同的一句話,就說明對你還算喜歡,馬馬虎虎吧。如果形容一個女孩兒quite beautiful,那意思就是勉強的還算可以吧,似乎讓人覺得是她並沒多好看。那麼同樣的一句話,一個詞語怎麼表達出來的意思差距這麼大呢?
這是因為英國人太過嚴謹認真,裝腔作勢,表現情感時總是輕描淡寫生怕出現不得體的情緒或者過度熱情的危險。也就是說英國人喜歡假裝冷漠和滿不在乎,想想也是挺累的,不過這一點上似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斂含蓄有點類似。而美國人熱情奔放也是出名的特點,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詞語英美表達出來完全不同的意思。
3. sorry找誰惹誰了
相信學沒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sorry這個詞吧,是為了表示對不起嘛!但在一項調查中指出英國人平均一輩子要降一百九十萬次的sorry,那是什麼概念,從早到晚都在說啊!不過千萬不要以為英國人一天說這麼多次抱歉是很禮物的哦,因為sorry其實有十幾種不同的語調和說法,但只有一種才是真的表達抱歉。
Sorry的音調上升是可不是表達抱歉,而是說我沒聽到你剛說的什麼?或者有時用著古怪的腔調時也會說你是白痴嗎?這可有點打破我們平時對英國人禮貌紳士的印象了,其實英國人很多時候呈現的是一種距離感,通過很有禮貌的表象來與別人保持一定距離,不去侵犯別人,也不許別人侵犯自己的私有空間。
不過美國人的sorry大多表示發自內心的抱歉,倒不是說他們多有禮貌。而是美國人一般不希望與人保持距離,甚至習慣交際,得到別人的認可,比較open。當然也是美國人對自己身份地位的危機感。他們很希望尋找和別人的共同點,與人交流來爭取別人的認同。用sorry時也是他們不斷向外尋求保證,確認自己沒有做錯罷了。
但英國文化不同,他們認為自己的地位不需要通過別人來認同,也不需要與人那麼近距離的相處。
說了那麼多,大家是不是也開始慢慢了解英美文化差異了呢?不過小編想說的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對中國人來說沒有對錯,喜歡哪種文化,口音就學哪種就行了。因為我們學習英語是作為一門技能來使用,只要可以保證與人順暢的溝通就夠了。
都看到這裡了,還不趕緊點擊頂部關注小編呀!期待小編為大家帶來更多英語學習的知識吧!留言區等著大家留言評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