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於議題疲勞 ——關於「合村並居」運動的討論

2021-02-18 發展研究

關於「合村並居」運動,有人讓我寫篇短文,說是要給農民和鄉村幹部看看。我的第一反應是,對於該運動本身,我沒有什麼要特別寫給農民和鄉村幹部的,原因有二。

其一,我想說的,尤其是「合村並居」的利弊和對農村、農民、農業的影響,農民和鄉村幹部都知道,只是他們也常感無奈。

其二,我有點議題疲勞,因為「合村並居」並不是什麼新的故事,是十幾年前就已開始的「土地增減掛鈎」政策的延續。賀雪峰教授關注此事已一月有餘,我一直知曉,但少有參與討論的衝動。因為,這事情本身並不複雜,正如北航博士所言,判斷此事不需要多高的文化,靠常識就行。

我看到的一些「合村並居」的圖片和視頻,與2010年前後在一些鄉村看到的「增減掛鈎」現實一樣。我團隊在10年前就已經針對「土地增減掛鈎」做了一些研究。

昨日還把2012年撰寫的一篇學術論文壓縮推出,題目是《拆村並居及其發展主義邏輯——「被上樓」的農村、農民與農業》。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增減掛鈎」政策一經出臺,立刻成為一些地方破解土地瓶頸的「金鑰匙」,成功地「找到了地」。二是「增減掛鈎」政策出臺後,社會關注度非常高。三是失去庭院後,村莊生產生活空間被壓縮,村莊文化和村莊共同體受到了衝擊。四是「被上樓」的農民生活成本增加,收入來源減少,鄉土社會歸屬式微,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減弱。五是農民居住在小區,對農業生產帶來不便,掛鈎出來的復墾土地質量不高,國家的糧食安全未必因此更有保障。六是「增減掛鈎」為地方或資本帶來利益,但給農民卻帶去了風險和負擔。七是「增減掛鈎」政策背後服務的是唯經濟增長的發展主義邏輯,忽視了發展還應該包括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因素,發展主義的現代性追求將農村問題化,從而為改造農業、農村與農民建構了合法性。八是建議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模式。

賀雪峰教授持「小農立場」,我也持「小農立場」,但我們倆的邏輯十分不同(這裡暫且不論)。然而,我想特別說明的是,不要把「小農立場」說成是酸酸的鄉愁。我們都知道,社會要進步,地方要發展,農村和農民都要發展。我們也知道農民並不排斥現代化,你看他們把現代通訊技術玩得,一點也不比文化人差。

因此,審慎對待「土地增減掛鈎」和「合村並居「這樣的大運動,根本不是否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更不是否定發展的重要性。在條件合適和農民願意的情況下,開展「土地增減掛鈎」和「合村並居」可以產生積極作用。但我們討論的重點是,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要給社會公平、傳統文化、生態環境等其他方面留以足夠的空間。

其實,「小農立場」無非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鄉村發展中的具體體現,強調的是在農村發展中,要以億萬農民的利益為主要出發點來制定政策、設計項目、評價成就。

有人或許會認為農民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這是在以自己的一套價值和標準去衡量農民。其實,不同群體的價值標準常常差異巨大,我們無法用某一個群體的價值追求和倫理邏輯去理解、指導或要求另一個群體。就如我們無法用經典文化去理解和指導民間文化一樣,我們也不能以企業家的邏輯去要求農民的生計和生產活動,它們是非常不同的系統。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常常是無法通約的,正如下面這個故事所表達的。

一位老太太帶著她的貓在馬路上散步,突然一個男子開車疾駛而來,把貓給撞死了。男子連忙停下來,抱歉地說:「大娘,我願意補償您。」「那太好了,你捉老鼠的本領怎麼樣?」

相關焦點

  • 學習成語:哀莫大於心死
    今日成語哀莫大於心死成語讀音
  • 【通讀詞典,精講成語】00007_哀莫大於心死
    你好,今天咱們要精講的成語是「哀莫大於心死」,拼音:āi mò dà yú xīn sǐ,這個成語最原始的出處是《莊子_田子方》:「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釋義: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沒有比得過心死了。 《田子方》篇簡介: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
  • 山東「合村並居」被批是怎麼回事?國家為什麼要合村並居?
    山東惠民縣「合村並居」工程被批形式主義,兩副縣長作深刻檢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國家為什麼要合村並居?一、山東」合村並居「被批是怎麼回事?從一篇"山東合村並居的真實情況"的文章我們了解到,山東"合村並居"工程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為:1.房屋拆遷補償未落實。有的村莊村民反映,未看到任何拆遷文件,也不知還建樓房的面積大小和價格如何,當地政府只是口頭表達了被拆房子的補償標準。也有村民反映,拆遷太突然,拆遷補償標準太低等問題。
  • 誠食暑期講座預告 | 合村並居背景下,鄉村發展模式的反思與展望
    近來一些地區的「合村並居」事件引起熱議,人民食物主權已刊載多篇相關議題的文章(詳細內容請點擊以下四處藍色字體)進行了討論,這些文章既包括學界的激烈爭論,也有來自基層的聲音。有位基層幹部直言,地方政府因財政壓力,以建設用地指標換取財政收入,而村民既丟了老屋,又要貼錢購置新居,因而被「掏空」。此次「合村並居」事件實則折射出農村主體地位的缺失。
  • 如果無法叫停合村並居, 我們必須爭取什麼?
    ▍怎麼看待「合村並居」:一個理論基礎我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的討論,但沒有刻意搜集有關這次討論的文獻資料,我覺得這是地方政府的實踐問題其實,山東的合村並居也不是始於今天,今天之所以成為一個「事件」,引發於2020年5月6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政務動態欄目發布的一次會議信息。這次會議是省自然資源廳召集專家舉辦的關於《山東省村莊布局專項規劃》的論證會。一次會議的消息引發如此規模的輿論,而且是來源於學術界的關注,並進而演化為對一個農業農村大省的重大決策的評判,且這種評判幾乎是一邊倒的批評,這確實是很少見的事情。
  • 學者王立勝:如果無法叫停合村並居,我們必須爭取什麼?
    既然農村已經空心化了,就有人提出了合村並居的規劃,這一規劃在我國的農業大省山東已經初見端倪。 關於合村並居的問題,出生在山東,也在山東的基層工作過,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的王立勝,給廣大農民提了醒,如果無法叫停合村並居,我們必須爭取什麼。
  • 「哀莫大於心死,悲莫過於無聲」是什麼意思?
    「哀莫大於心死,悲莫過於無聲」是什麼意思?悲傾向於內斂情緒,得到自己不想要的,悲催,悲慘,內心悲涼;哀傾向於外顯情緒,沒得到自己想要的,哀傷,哀嚎,表情痛苦。就戀愛婚姻家庭而言,哀莫大於心死,是說對於自己想要的沒得到,最慘的莫過於死心了,不指望得到了。就像很多人不指望處女,不指望愛情,不指望真情,得不到自己愛的人,這就直接導致對男女關係信仰缺失,要麼單身,要麼瞎搞。
  • 社科院專家:山東合村並居突然引發大量批評 到底有無必要?
    ▍怎麼看待「合村並居」:一個理論基礎我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的討論,但沒有刻意搜集有關這次討論的文獻資料,我覺得這是地方政府的實踐問題。其實,山東的合村並居也不是始於今天,今天之所以成為一個「事件」,引發於2020年5月6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政務動態欄目發布的一次會議信息。這次會議是省自然資源廳召集專家舉辦的關於《山東省村莊布局專項規劃》的論證會。一次會議的消息引發如此規模的輿論,而且是來源於學術界的關注,並進而演化為對一個農業農村大省的重大決策的評判,且這種評判幾乎是一邊倒的批評,這確實是很少見的事情。
  • 合村並居,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村民們如何看待?
    網友評論:「想合村並居可以,請按城市拆遷那種標準來賠償,每家給個幾百萬再賠幾套房子!」對於這種觀點,太主觀化了,農村合村並居和城市裡拆遷並不是一個概念,它們的目的也是不一樣的,不能用同樣的眼光去看待。這種觀點想想可以,說說可以,但不能以此為藉口去阻攔趨勢,阻攔趨勢並沒有什麼好處,只會阻擋自己前進的步伐。對農村的農民來說,不應該光盯著自己眼前那點利益,要從大局和長遠出發, 放大格局,支持這項政策就是支持農村的發展,個人最終也會受益。
  • 李昌平:山東「合村並居」是「好事難辦好」 農民主體性地位被改變
    圖源新華社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近來,關於山東省大力推進的「合村並居」工程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引發輿論關注。其中,以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的一篇《山東合村並居的真實情況》為代表,將山東多地推進合村並居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大面積拆除農民房子、趕農民上樓、對村民房屋評估和補償標準不一等問題剖析開來,一時間,公眾議論紛紛。記者了解到,圍繞「合村並居」問題的公共討論,不乏眾多學者、專家等觀點。
  • 呂德文:「合村並居」是一個中性詞,不存在「地域歧視」
    隨著山東省一級政府的表態,此前備受爭議的「合村並居」暫緩推進,地方政府也開始著力解決這一政策造成的問題,一再強調要「尊重群眾意願」。可以說,這次「合村並居」亂象最終能夠得到重視和解決,與學者和媒體的呼籲及關注密不可分。
  • 高考頂替事件塵埃未定,合村並居硝煙又起,山東成「一鍋粥」了?
    在孩子教育大於天的當下,無疑傳遞出山東「不宜居」的信息。(二)合村並居事件合村並居,是山東推進響應國家美麗鄉村、宜居鄉村建設,打造美麗宜居鄉村齊魯樣板的重要抓手,並且已經推進數年。合村並居的總體方向沒有錯,就是破解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 【民法典】「合村並居」需要接受《民法典》的檢視
    地方政府主導的合村並居,需要接受《民法典》的檢視。 農村房屋是農民通過辛苦勞動積累的財產。今年,《民法典》的頒布,讓農民的權利受到更充分的保護。一些地區推行的合村並居,引發人們熱議和思考。恰逢百年一遇的《民法典》頒布之際,筆者試圖從法律的角度對上述政策進行分析。「合村並居」雖非新的現象,但這次力度之大,超出以往。
  • 農民倒貼10萬住樓房 合村並居你享受到哪些福利?
    這個周一的上午,多篇關於山東「合村並居」的文章和評論在朋友圈刷屏,其主要針對目前山東多地推進合村並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大面積拆除農民房子,不同意拆遷的村民,新建社區仍然八字沒有一撇;對村民房屋的評估和補償標準存在爭議;農民「上樓」的後續生計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最近山東正在搞合村並居試點,然而進行的好像並不是那麼的順利,房子被拆除之後農民還要倒貼10萬住樓房,居住質量大大降低,讓原本的幸福感也大打折扣,這樣的結果也違背了合村並居的真正意義。
  • 合村並居問題,能否在民法典裡找到答案?
    近日,一些地方農村合村並居引起了輿論關注。所謂合村並居,就是把臨近的幾個自然村拆除,農民合併居住到新的社區。據說,推進這件事的背景是一些農村村級組織運轉成本高、基層負擔重,空心村比例高、土地浪費嚴重,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公共服務水平低,等等。
  • 有些人不理解合村並居,弄清這些道理就懂了
    合村並居的背後邏輯是什麼?各方都應該懂,尤其農民。為什麼要合村並居?為什麼要盯住農民的土地不放?為什麼農民連宅基地都保不住?農民就非得上樓嗎?上樓有什麼好的?這些問題都是擺在當前農民面前的鬱悶事,別說農民想不通,就是很多知識分子也搞不懂。
  • 一個邯鄲60後農民,對山東合村並居引發的思考,您怎麼看呢?
    請點下右上「關注」,俺是回村歇歇,今天周末,咱就圍繞著這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山東合村並居話題,回村歇歇想把自己心裡話倒出來。雖然一介農民,但人生是什麼?人生要什麼?人生就這麼過去麼?還是應該怎麼過去此生,俺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所以兔死狐悲,看到山東合村並居,作為河北60後農民,擔心自己還能不能在村裡住20多年,到終老。
  • 「合村並居」浪潮已來,為啥農民不樂意?看完就明白了
    而且還有一個政策,農民特別關心,那就是「合村並居」,相信很多農民朋友也都聽說過。而眼前這種大勢所趨,「合村並居」的浪潮已經席捲而來,那對農民究竟是好是壞呢?向下看,也許看完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什麼國家重視「農村-城鎮」的發展,因為它確實有很多好處。
  • 山東「合村並居」始末:山東領導班子迅速回應,官方要求整改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近日,山東「合村並居」現象在網絡上引起了持續的爭議。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研究員呂德文等學者紛紛撰文,質疑山東部分地區用強拆農民房子的方式推行合村並居,損害了農民的基本權利。
  • 「合村並居」農民可以以這幾條底線來確定要不要籤字上樓
    就拿補償來說吧,在《土地管理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中,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合村並居、新農村建設等類似項目的條例,且沒有規定如何補償,但是於法於情都應當要給予農村合理的補償,併合理的推進。那麼,村民面對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找不到的合村並居,新農村建設等項目,究竟該不該籤字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