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校受傷,家長索賠學校,學校不敢讓孩子運動

2020-12-11 李老師講閱讀

現在中小學教育現在有一個怪現象,從上而下,都希望中小學生,增加體育鍛鍊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為了引導體育鍛鍊,甚至將體育成績提到了和語文數學一樣重要的地位。但反過來,課間10分鐘除了上廁所外,不允許走出教室,課間10分鐘變成了靜止的10分鐘。

再有走過中小學的大門,留心觀察的都能看到,除了上學和放學時段,各開半小時的大門外,其餘的時間大門緊閉。如果說在上課期間關門,是為了保證良好的教育教學活動,防止一些社會人員進入校區,擾亂課堂秩序。那麼周六、周日緊閉大門是為了什麼?

是學校、是校長、是老師害怕,害怕什麼?害怕擔責。近些年來,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事故,一些不理智的家長總是去找學校的麻煩,事情還沒有調查清楚,先鬧起來。小孩子磕磕碰碰,打打鬧鬧再也不是以前無所謂的事了。

周六、周日不開校門,防止孩子進去打籃球、踢足球,也是害怕在運動中受傷,遭到家長的索賠。近日,仙居法院審理了一起因為校園內打籃球受傷的賠償糾紛案件,在這個案件當中,打籃球的是初中的住校生,同班同學,飯後在學校的籃球場上打籃球,在掙球的過程中,兩人發生碰撞,一名姓郭的同學摔倒在地,送到醫院後被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評定為10級傷殘。

家長認為孩子在上學期間受的傷,學校沒有盡到教管責任,同學的碰撞也有責任,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最後案件在多方的努力下,以家長撤案結束。當然學校也是拿出一部分錢的。類似於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學校不願意周末開校門,讓孩子去操場上打籃球,踢足球的最大原因了吧。

增加興趣,愛上體育,提高身體素質,是最終的目的。周末三五個好友相約打一場籃球,踢一會兒足球,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既鍛鍊身體,培養了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又為國家相關項目人才的儲備提供了基數。但體育場所的缺乏,讓這一好事很難實現。80後-70後的爹媽,想想我們小時候,學校不是可以隨便進入玩耍的嗎?

為了讓孩子在周末也有一個好的運動場地,我建議學校周末開放籃球場和足球場等體育設施,讓本校的孩子進去暢快的運動,這是一件好事,學校裡運動人員構成相對簡單,除了老師就是一些孩子,相對於社會上的公共體育設施來說,安全性更高。

同時希望家長能夠平和地看待體育運動,在體育運動中,同學們之間磕磕絆絆是常有的事,在運動中出現受傷也是不可避免的。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或推卸責任。有人說不怕萬一就怕一萬,出了事怎麼辦?如果在周末,孩子在運動中受傷,我認為學校沒有責任,也不需要承擔責任。家長如果害怕出事,大可不要讓孩子周末到學校運動。

作為學生來說,越到最後的比拼,體力越重要,試想,你的同學學8個小時,還神採奕奕,而你學6個小時就瞌睡蟲搗亂,沒有精神,是不是差距就越大呢?伏爾泰都說,生命在於運動。因此我想說,學校請打開大門,讓學生打球。

相關焦點

  • 孩子運動受傷,學校不擔責該如何維權
    八月份的尾巴一走,又要迎來學校新學期的開學季,隨之而來的就是學生入學開始新學業生涯。無論在哪裡,安全問題始終都是人們操心的問題,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會把校園安全放在首位,那麼,孩子運動受傷,學校不擔責該如何維權?
  • 孩子體育運動、玩耍時受傷,學校和遊樂場賠不賠?
    校園不僅是孩子們學習知識、文明精神的地方,更是他們運動玩耍、強健體魄的樂園。但是運動有風險,一旦受傷怎麼辦?學校要承擔責任嗎?遊樂園是孩子們最愛的冒險世界,家長帶孩子去遊樂園,萬一受傷了怎麼辦?可以向遊樂園索要賠償嗎?
  • 學生在學校玩鬧受傷,肇事學生家長反而找學校追責,老師有責任嗎
    學生家長到現場後倒也通情達理,提出,醫藥費由幾個肇事學生家長分攤,孩子沒事就算了,有事的話再說。並召集幾個孩子的家長到學校一起當面把事情說清楚,以後大家都好處理。 但一位肇事學生家長卻對此不太滿意,先是在微信指責老師沒有盡到教書育人的責任。當老師解釋了以後,又指責老師沒有盡到看護學生的責任。
  • 學生上體育課打籃球受傷,學校100%擔責?
    上體育課時,學生打籃球出現碰撞受傷,學校擔責賠償;課間休息時,學生之間打鬧受傷,學校擔責賠償;學生下課後在衛生間划水玩骨折,學校仍要擔責賠償……這些「擔責賠償」近年來就像「魔咒」一般,縈繞在校長、老師,尤其是體育老師、班主任老師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 孩子在學校除了喝水上廁所,一直在教室不能出去玩,學校都這樣?
    朋友們,你們那裡的學校像不像這樣呢?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在學校除了喝水、上廁所,才可以出教室,別的時間只能在教室裡待著,即使是課間休息時間也是一樣?之前的學生下課可以隨意到處溜達開心玩耍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一個字,學校怕!老師更怕!怕學生出現任何問題,更怕家長的小題大做的校鬧和索賠。
  • 北京一小學生課間遊戲時受傷 家長狀告學校索賠
    下周全市中小學就將全面複課,學生在校的安全問題,疫情防控期間更易讓家長揪心。密雲法院發布消息說,剛剛審結了一起校園中學生課間受傷的案件,對於在校學生,學校依然要承擔較高的安全保障義務。
  • 半月談|學生喜歡,家長顧慮,學校犯難:冰雪運動進校園仍需「破冰」
    學生喜歡,家長顧慮,學校犯難:冰雪運動進校園仍需「破冰」半月談記者 王春燕 魏婧宇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冰雪運動也在國人的生活中日漸佔據重要的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冰雪資源豐富,近年來當地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冬季的體育課改成冰雪課,讓孩子們享受冰雪運動的樂趣。但冰雪運動進校園並非一帆風順,提起冰雪課,學生喜歡,家長顧慮,學校犯難。
  • 孩子在學校裡磕掉門牙,家長要求賠償1萬5,學校可以一毛都不賠
    口腔醫院只是將孩子的短齒臨時接了回去,但是無法長時間存活,成年後必須重新種牙。讓陳女士氣憤的是,校方如果處理及時,孩子的牙齒可能還救得回來。陳女士:「就是學校在應急方面沒做好,牙齒斷了為什麼不直接送醫院?口腔醫院跟我說,你錯失了最佳兩個小時治療時間,你這顆牙齒基本上沒救了!」
  • 學生在學校裡發生意外事故,學校無過錯不擔責,作為家長能接受嗎
    這部條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學生的安全,對學校的安全工作做了詳盡的布置安排,對出現安全事故後的責任也做了明確的規定。但是這裡面一些有關學生出現安全事故的責任劃分問題,讓許多家長感到困惑不解。比如,《條例》規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經盡到了教育、管理職責,行為並無不當的,依法不承擔責任。其中規定如果學生出現自傷、自殺的,學校依法不承擔責任。
  • 學校不是「無限責任公司」
    2015年3月18日,星期三,北京朝陽區某學校課間活動時,因爭搶籃球,四年級小學生小浩(化名)被六年級的小勇(化名)推倒,致左手骺損傷、伸指肌腱損傷,構成十級傷殘。事發後,學校老師及時通知了兩學生家長,並及時送小浩就醫,並進行了手術治療。
  • 江蘇一中學開攀巖課,學生家長:孩子受傷學校承擔得起嗎?
    有些運氣好一點的學生,體育課可以打打球什麼的,很少做一些新奇的運動。但近日淮安的一所中學體育課火了,開了攀巖課,讓很多人羨慕不已。2020年4月21日,江蘇淮安外國語學校,每周一節的攀巖課開始了,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保護下登上30米的攀巖牆。看得出,雖然攀巖很費力,但大家對這門新奇的體育課很感興趣,女孩子們也毫不示弱,嘗試這一項很刺激的運動。
  • 學生打架受傷,家長要告學校、告老師,怎麼辦?分享6步處理法
    這兩天,君山遇到一件事情:學生打架受傷,家長揚言要告學校、告老師。具體經過是這樣的:這名家長的孩子早上來校後(早自習前),與班級裡的另一名同學鬧矛盾,繼而發生推搡、扭打。在這個過程中,這位家長的孩子的右手無名指骨折。
  • 小學生教室走廊摔倒 家長向學校索賠 法院:學校無需擔責
    小學生在學校摔倒受傷,學校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不一定。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了一起學生在校園意外摔傷事故的判決結果。廣州某小學三年級學生王小華(化名)午間摔倒導致兩顆恆牙折斷,家長認為學校未在走廊張貼提醒標語,且未安裝足夠清晰辨認的監控設施,應承擔未盡教育管理職責的賠償責任。法院駁回了王小華的訴訟請求。案情:走廊內摔倒 斷了兩顆牙王小華、吳小韻(化名)是某學校三年級學生。
  • 孩子在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從滑梯摔下來受傷,學校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學校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Q4孩子在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從滑梯摔下來,頭面部受傷,有可能留疤痕,學校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學校應該承擔什麼責任如果學校沒有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則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你的孩子是幼兒園學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學校與學生之間是法定的教育管理關係,幼兒園對未成年學生負有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
  • 孩子不假離校溺水 家長告學校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沒有請假,一學生擅自離開學校溺水身亡。死亡學生家長為此狀告學校,索賠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22萬餘元。昨日,死亡學生家長的代理人在錦江區法院的法庭上指出,學校有制度卻履行不到位,對死亡的學生沒有盡到管理、保護義務。校方則認為,慘劇是學生違反規定不假外出、擅離學校造成的,與學校無關。
  • 學校面對驕橫不講理的家長一味地退讓,學校到底怕什麼?
    有老師說,學校越來越弱勢,面對驕橫的家長毫無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退讓。一個佔到便宜的家長會使清淨的學校越來越不清淨!不講理的家長有恃無恐,搞得學校老師無心教學。我不明白,學校面對蠻橫不講理的家長到底怕什麼!學校既然有理,為什麼不能理直氣壯地面對家長?
  • 逃學少年意外死亡家長索賠20萬 學校稱其已退學
    逃學少年意外死亡 家長索賠20萬  肇慶一學校認為已視該生退學不應負責,家長則稱從沒收過退學通知  ■新快報記者 曹晶晶 實習生 楊秋鑾  1月3日,肇慶市懷集縣梁村鎮梁村中學花石分校初一學生範×源與同伴在河邊玩耍時,
  • 初三女生早戀被校長打臀部,家長索賠20萬,學校還敢教育學生嗎
    近日,一則山西臨縣「校長毆打學生、家長索賠20萬」的事件引發人們熱議,網友紛紛指責校長的「暴行」,對於家長「即使孩子再犯什麼錯,校長也不能打,打了就要賠償」的說法給予同情和支持; 同時,據新華社12月20日最新報導,該校長不僅被免職,還因「毆打未成年學生」被當地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 孩子校園嬉戲打鬧受傷 所在學校究竟擔不擔責
    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孩子,在學校和同學嬉鬧或者自己不注意受傷,雖然多數案例中學校屬於無過錯方,但通常也會因為教育、監管責任不到位,需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近日,李滄區法院一審判決的一起案例,就帶有一定的警示意義,孩子上課時間在體育場玩耍摔傷,學校因為沒有盡到監管職責承擔六成民事責任,賠償13萬餘元。
  • 學校不許學生課間出教室是在怕啥?為了孩子,還需多一些擔當勇氣
    最近,新華社發文,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學校不許學生課間出教室是在怕啥?「學校課間和午休除了上廁所不許學生出教室」,主要落腳點是學校和老師應該多一些擔當的勇氣。是啊,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現在為了怕承擔責任,就讓學生好靜,這不是違背天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