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耳朵化解危機,挽救一艘潛艇與全艇官兵

2020-12-19 故事檔案局

溫馨提示:本篇為付費內容。

潛艇,以其高度的隱蔽性和強大的攻擊力、持續潛航能力、震懾性、突然性,被人們稱之為「水下殺手」。

兩次世界大戰的進程都說明,對於沒有全程空中掩護的海軍來說,潛艇是最好的戰略性武器,它可以在水下遠航巡弋並隱蔽接敵突然發起進攻。

因此,海軍強國將最尖端的技術都應用於潛艇。

但潛艇這個「海軍重器」,也並非金剛不壞之軀,一旦遭遇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

從二戰結束到1990年間,各國潛艇發生非戰鬥沉沒事故共約91起(其中核潛艇15起,死亡600多人;常規潛艇76起)。

就在新中國成立不久之時,我國也發生了一起令人刻骨銘心的潛艇事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慘劇發生的過程與原因,再感受下我海軍潛艇兵的艱苦與豪邁,以及新中國潛艇事業的發展歷程。

1.418潛艇事故

當時全國僅有8艘潛艇,其中的418潛艇是中國從蘇聯手中接收的M級潛艇。這種潛艇屬於近岸潛艇,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只能容納40人。艇上的官兵都在旅順接受蘇聯軍官的訓練,但實戰經驗不足。

我國引進的蘇聯M級潛艇改良版

1959年12月1日那天,418潛艇奉命參加舟山海域的反潛演習,充當敵方潛艇對抗我軍護衛艦。演習結束後,根據事前約定,418艇配合訓練的「衡陽號」護衛艦,要按照計劃到預定海區發布信號,讓418艇上浮。

當時正處於大躍進時期,因特殊原因,當天「衡陽號」護衛艦由實習艦長負責指揮,由於缺乏經驗,實習艦長並不知道不能關閉發動機,而是應該讓護衛艦保持低速行駛狀態,再發信號。

隱患就此埋下,實習艦長竟然命令停船下錨,然後向水下投射了三枚陸軍用的手榴彈。

418艇聽到了三聲爆炸,得知信號來了。於是,艇長下達了準備上浮的口令。全體艇員就位,通過監聽,沒有聽到護衛艦的聲響,判斷護衛艦已經駛離,隨後從深海開始上浮。

根據管理條例,潛艇上浮時應關閉所有的水密門。也就是要把潛艇中各個艙室中帶有密封功能的門關閉,這個門處於各個艙的相連之處,就像高鐵車廂之間的門所處的位置。

但418艇上的官兵由於經驗不足,沒有這麼做。第二個隱患埋下了。

418艇上的輪機長叫王發全,受過長達5年的訓練,當時正在五艙(柴油機艙)。接到命令後,他下令啟動排水系統,15個大氣壓的高壓氣迅速注入水櫃,海水在強大的高壓氣下被擠出水櫃,艇體開始迅速上浮。

同時,王發全下令關閉五艙與相鄰的四艙、六艙之間的水密門。

就在全艇官兵以為能回到水面,結束任務時,一聲巨響在艇中炸裂,艇身劇烈晃動,所有人都站不住了,如同在地震般的環境中被撞的東倒西歪、頭破血流。

悲慘的事情發生了,418艇的艦橋,也就是潛艇的指揮圍殼被直直的切開,而把潛艇切開1.6米大口子的,正是上方的「衡陽號」護衛艦!

是的,護衛艦沒有行駛離開,而是停在了418潛艇的上方。

洶湧的海水迅速灌入潛艇中。幾十秒的時間,艦橋下方的二艙就被海水填滿。

短短3分鐘內,由於沒關水密門,相連著的二三四共3個艙全部被海水淹沒,艇長等7名軍官和17名士兵當場遇難,潛艇也緩緩沉到40米深的海底。一艙的5名官兵生死未卜。

正在五艙的輪機長王發全聽到巨響後,又見到艙內進水,知道出事了,他迅速做出反應,一邊指揮戰友打開排水閥,一邊用力敲打隔壁四艙的水密門,但是大量的海水湧入五艙,淹沒膝蓋,第四艙裡的人毫無反應。

王發全判斷四艙官兵已經全部犧牲,此時五艙不能留了,必須立即撤退到六艙。

於是,王發全帶著五艙裡倖存的4名戰士轉移到第六艙,那裡還有6名戰士。

除了被困在第一艙的5名官兵聯繫不上外,此時全艦僅剩下10個人了。

因此,在第六艙內王發全就成為軍銜最高的軍官。

當時海軍慣例是:沒有指揮員命令,不準逃生,但要儘量自救。

此時潛艇內電力已經中斷,狹小封閉的艙內,空氣中的氧氣越來越稀薄。王發全指揮戰士們利用氧氣瓶和從蘇聯進口的氧氣再生板維持呼吸,堅持下去,等待救援。

就在418艇遇難時,海軍已經開始了全力的救援,派出了59艘救援艦。但當時潛艇部隊根本沒有潛艇救援的器材和救援經驗。

第三個不幸又出現了,當天海上是8級大風,狂風將418艇釋放的呼救浮標鋼纜吹斷了,因此,救援艦隊根本就不知道418艇的準確位置。

418艇內的10名官兵支持了整整15個小時!此時艙內的氧氣幾乎消耗光了,如果不考慮逃生恐怕一個人也活不了。

王發全想到了自救,因為他想起電力中斷前,曾經看到過潛艇的深度表,顯示水深為8米,因此,大家可以冒險自行上浮。

一般來說,如果超過10米,深水的水壓太大,上浮會造成嚴重的減壓病,導致上浮之人的內臟器官嚴重受損,從而送命。

而王發全認為8米並不算深,沒有超過10米,如果此時上浮,只需2到3秒的時間就能到達海面。所以,危急時刻靠個人自行上浮是有獲救希望的。

殊不知,潛艇因進水與破裂,導致深度表已經被破壞,實際上他們根本不在海下8米的位置,而是在深達40多米的海底!

王發全叮囑其他9位戰友:千萬不能上浮得太快,一定要找一些重物抓著,一點點上浮,否則就會因瞬間上浮導致減壓病。

但是因極度缺氧與恐慌,讓人們根本冷靜不下來,戰士們只想著快點逃生,對於王發全的叮囑,並沒有聽進去。慌亂中,有人摸到了一個扳手,有人抓住了一個水杯,甚至有人兩手空空著急上浮。

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王發全讓9位戰友陸續進入魚雷發射管,讓他們先行逃生,自己最後一個撤離。而此時,他的責任感救了他一命,在緊急狀況下,他還考慮周全,怕所有人都浮出海面後,短時間等不來救援部隊怎麼辦?他急中生智,抓取了一些餅乾罐頭等食物,以及鉗子、扳手和防鯊刀之類的工具。

也正是如此,他的負重就比其他戰友大得多了。

也正是他臨危之時的這個舉措,讓他成為此次災難中唯一倖存的人。

因為當他一出艇外才赫然發現:漆黑的海水渾濁一片,水壓瞬間把他的身體包裹起來,重重的擠壓。

王發全知道,在深海中每下降10米就會增加1個大氣壓,此時身體的感知告訴他:潛艇根本不在水下8米的位置,而是更深!

全身的疼痛包裹著他,根本沒有時間思考,他本能地抱著從艙內抓取到的物資,一點點上浮。

每浮一段,他就扔掉一點東西,壓力就隨之減弱,他一點點吐出肺中的空氣,卻又不敢吐出的太多太快,因為肺中空氣不足的話,人就會被憋死。

終於,王發全浮出了海面。冰冷刺骨的海水伴隨著海浪,讓他只想著大喊求生。

萬幸一艘救援艦發現了他,使得這場災難還有一人保全。

418艇的此次重大事故中,全艦共38人犧牲。

後來,418潛艇被分段打撈出來,又被送回青島,並在潛艇士兵學校(今青島潛艇學院前身)被重新組裝起來,成為教學和潛艇逃生訓練的特殊裝備。

王法全在身體恢復後,被安排到潛艇士兵學校擔任潛艇損害管制教研室實驗室主任,他的親身經歷就是最生動的教材。

2. 靠耳朵化解危機

為了及時鞏固海防,人民海軍定下了「空、潛、快」的發展方針,海軍航空兵,快艇部隊和潛艇部隊組成人民海軍守衛海上長城的重要力量。

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潛艇專業人才的培養,早在1953年中國第一所潛水艇學校,後發展為中國人民海軍潛艇學院。

但是1960年中蘇交惡後,大批蘇聯專家撤走,中國人民和軍隊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為人民海軍培養出了一批有用的潛艇專業技術人才。

就在這次事故發生26年後,同一個支隊,同樣是輪機軍士長的李傳福,靠一雙耳朵救了全艇官兵的性命,保護住了一艘「國之重器」。

1985年9月3日清晨

海軍東海艦隊某潛艇支隊6號碼頭上,發生了一起看似平靜但驚心動魄的一幕。

弦號250的潛艇

弦號250的一艘常規潛艇正在啟動,此時輪機軍士長李傳福正在崗位上值勤。

他仔細聽著潛艇柴油機發出的轟鳴聲,突然眉頭一皺,憑著多年積累的經驗感覺,與往常的聲音不一樣!那個聲音他已經聽了3000多天,再熟悉不過了。

他心裡咯噔一下:不好,柴油機有重大問題。

相關焦點

  • 施洋:為什麼說372艇創下世界潛艇史上的奇蹟
    此時,事發海域水深數千米,該艇失去浮力急速下沉,主電機艙管道因深海巨大壓力而破損、海水噴湧而入……危機時刻,全艇官兵條件反射般的反應速度和指揮員果敢正確的應急處理,3分鐘內,在能見度幾乎為零的水霧環境中,關閉了大大小小近百個閥門和開關,操縱了幾十種儀器,將險情成功化解。
  • 記者參觀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27艇 空氣過濾靠肺做飯也以煮為主(2)
    沒有指紋的入黨申請書馬艇長提了一個在潛艇兵中特有的現象,即「沒有指紋的入黨申請書」 。處在地下室的前端蓄電池,內部成分是濃硫酸,每塊重約680公斤。電池在其保養和測量期間,很有可能濺出來,所以官兵要穿上防酸服。
  • 中國新型AIP潛艇創常規潛艇極限深潛深度記錄
    從「拿敵練兵」到「尋敵練兵」這是一次無腳本的演練——隨機抽點一艘潛艇,在規定時間內抵達指定海區。艇長葉晉緊急召集艇員、緊急裝載,提前2小時抵達指定海區,隨即展開課目訓練。然而正當訓練開展得如火如荼時,他們又臨時奉命開赴另一海區參加實兵對抗演練。
  • 博物館地下20米竟然藏著一艘二戰潛艇,看U-505號的傳奇故事
    各國都有把自家在戰爭中立功的裝備作為軍事歷史展覽的慣例,然而這艘被放進博物館的潛艇並不是美國的潛艇,而是二戰中德國的一艘U艇,編號U-505 屬於IX-C型(
  • 阿根廷潛艇失蹤5天生死不明:該艇當年差點賣給臺灣!
    據一些海軍專家分析,潛艇配備的電池可能出現問題,導致電力供應中斷,繼而失去通信聯絡。按照規定這種情況下潛艇必須浮出水面。如果在海面上未發現殘骸碎片,那麼該艇很可能發生了類似中國海軍361艇的那種事故,或者是遇到海底斷崖而掉深。因為潛艇如果故障坐沉海底,那麼有通信聲吶可以緊急聯絡,不會渺無音訊。
  • 無人潛艇爭雄:俄艇可攜核武襲美 美艇獵殺潛艇
    而就在此前幾個月,日本媒體還報導了美國海軍將部署無人駕駛艇用於跟蹤、獵殺他國潛艇,並將於今年秋全面展開海試。種種跡象表明,無人潛航器已成為多國(尤其是大國)「爭雄」的「利器」。  世界多國競相發展以無人潛艇為代表的無人潛航器  究其實質,無人潛艇就是以在海中活動為目的的海中機器人,也是無人潛航器用在軍事上的主要代表。
  • 巖石上冒出個「威士忌」,一艘倒黴的潛艇,兩個緊張的國家!
    不過在1981年10月,瑞典卡爾斯克魯納海軍基地附近曲折的海岸線礁石上,也神奇的冒出了一艘「威士忌潛艇」,令全世界一片譁然。當然,這艘潛艇上沒有迷人的威士忌,只有可怕的核魚雷和地道的伏特加。它是一艘蘇聯613型常規潛艇,北約代號:威士忌級(Whiskey class),簡稱W級。
  • 《從海底出擊》:40年前的經典,今天依舊是最強潛艇片
    潛艇不斷下潛到海底更深處,從100米到超過200米,在壓力的作用下,殼體嘎吱作響,艙內船員們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這種生死一線的感覺,隔著屏幕也能體會到,對U艇官兵來說,這卻是時常需要經歷的生死瞬間。這是電影《從海底出擊》的一個片段。
  • 潛艇在水下有多危險?
    潛艇在大洋中航行,就像闖龍潭虎穴,步步危機。不但有暗礁、山峰、暗流,還有讓人聞之色變的「海中斷崖」和「水下魔鬼」。潛艇有三怕,一怕掉深,二怕進水,三怕起火。掉深是潛艇浮力突然減小,急速掉向海底,若超過極限潛深,就會被海水壓垮,艇毀人亡。
  • 狼群之外的群狼,一組二戰中除德國U艇外的各參戰國潛艇彩繪
    美國S級潛艇S-44號和底特律號輕巡洋艦,該艇曾擊沉日本加古號重巡洋艦。 法國海軍敘爾庫夫號大型潛艇,該艇僅建一艘,1934年下水,裝備有水上飛機和雙聯203毫米重炮。二戰中該艇加入自由法國海軍,但不幸被美國商船撞沉。
  • 用磁鐵可以對付潛艇嗎?英國海軍曾試過,成功逼出一艘蘇聯潛艇
    潛艇是一種海戰利器,由於行動隱蔽極難被發現,給海上船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二戰時德軍的U型潛艇部隊戰果輝煌,在北大西洋累計擊沉盟軍船隻總噸位達1000萬噸。二戰後,隨著核動力技術的發展,核潛艇成為當時最具威脅性的武器。
  • 二戰德國的U型潛艇,究竟有多麼恐怖?
    然而由於鄧尼茨的堅持,德國發展出了一支相當強悍的潛艇部隊,而在無限制潛艇戰甚囂塵上的年代,鄧尼茨甚至大言不慚的說出一句話,那就是僅靠300艘潛艇就能餓死英國,逼迫他們投降。按照鄧尼茨的設想,德國潛艇部隊必須要每個月至少擊沉英國75萬噸的商船才能達到上述目標,而這要求德國潛艇部隊必須擴充到300艘潛艇,其中100艘在海上作戰,100艘往返於戰區和基地的航程中,另100艘在基地檢修。
  • 廢棄戰機改造成潛艇?伊朗絕密蛙人潛艇照片曝光
    確有其事,但是不是U-110,是另外一艘——U-156。順帶說一嘴,蘭普的U-110也不簡單,她是第一艘被英國人俘獲的U艇;而且,英國人從上面找到了完整的艾尼格瑪密碼機……今天我們來聊一下U-156背後的故事:拉科尼亞號事件。
  • 美國一艘核潛艇的製造、下水、使用全過程
    約翰華納號的艇徽之所以選擇以華納號(SSN785)成文,是因為它屬於最新的「維吉尼亞級」,以資深參議員約翰華納的名字命名,他是目前在世的對美國海軍建設有過重要貢獻的人。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由通用動力(GD)電船公司(EB)歷時6年研發,並選擇與其他廠商協作的方式建造,以降低總造價。
  • 碧藍航線U37潛艇是誰?SSR潛艇U37歷史原型
    碧藍航線U37潛艇是誰?碧藍航線將在2020年12月底開啟的鐵血活動中實裝SSR潛艇U37,那麼U-37是一艘什麼樣的潛艇,歷史上的原型有著什麼經歷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最終HG-3方面損失了3艘共計24467t的商船,U艇部隊則毫無損失。10月24日,U-37在直布羅陀附近水域先後擊沉了Menin Ridge號、Ledbury號和Tafna號這3艘共10415t的商船。30日,U-37依照《捕獲法》擊沉了一艘3693t的希臘貨船。11月8日潛艇回到威廉港。
  • 美國常規動力潛艇的絕唱 現代潛艇的探路者——「長頜須魚」級
    1990年對美國海軍潛艇部隊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年份,當年10月30日,最後一艘戰鬥常規潛艇SS-581「紅大馬哈魚」號退役,從此美國的潛艇部隊進入全核動力化時代,成為世界上第一支全核水下艦隊。當時的美國潛艇部隊正處於新老級別的核潛艇交替階段,所以型號較為繁雜,攻擊型核潛艇包括「洛杉磯」級、「鱘魚」級和「長尾鯊」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包括「拉斐特」級和「俄亥俄」級。
  • 荷蘭潛艇呼救,8人已確診新冠肺炎,深海悶罐裡疫情大爆發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最新報導,荷蘭海軍部收到一艘正在蘇格蘭海岸外北海水域進行演習的荷蘭潛艇「海豚」號(Dolfijn)的求救信號。該艇稱,艇上58名船員中有15人出現了咳嗽或輕微發燒症狀,經過核酸檢測,其中8人確診為新冠肺炎,而另外7人目前檢測為陰性,但並不排除為潛在病毒攜帶者。有鑑於潛艇屬於絕對封閉空間,又常年在深海中活動,一旦爆發疫情不堪設想。目前,「海豚」號已經緊急申請終止演習加速返航,該艇將駛往荷蘭登海爾德海軍基地,全員都將被隔離。
  • 阿根廷一艘載有44人柴電潛艇失聯 3年前剛剛完成大修
    當地時間11月17日,據阿根廷海軍舉行新聞發布會證實,載有40名船員的「聖胡安」號潛艇於當地時間15日起在阿根廷南部的聖豪爾赫海灣附近海域失聯,目前,阿根廷軍方已採取行動搜尋失聯潛艇。圖為阿根廷海軍公布的潛艇失聯位置。阿根廷海軍發言人表示稱,初步推測失聯原因是潛艇蓄電池故障導致供電系統出現異常。由於不能與潛艇建立任何聯繫,阿根廷海軍還表示稱,潛艇的基礎通信設施、天線或其他艦載設備肯定也出現了嚴重問題。而馬德普拉塔海軍基地指揮官則表示稱,「聖胡安」號潛艇上備有充足的食物和氧氣,因此他認為潛艇可能僅僅是因為出現某些故障導致暫時無法與基地通信。
  • 還記得中國潛艇遭遇水下斷崖嗎?浮出水面就遭外軍機圍堵
    在最近播出的《強軍》系列片中,重提了中國海軍372艇應對「掉深」的事跡。2014年春節期間的一個午夜,潛行在大海深處的南海艦隊372潛艇突然遭遇「掉深」。所謂「掉深」,就是「水下斷崖」,就像高速行駛的汽車突然掉進了懸崖一樣。
  • 小人物也要撬動世界,德國潛艇王牌弗裡茨·朱利葉斯·萊姆普
    1939年9月3日下午,英國和德國宣戰,幾小時後客輪雅典尼亞(Athenia)號即被一艘德國潛艇擊沉,有幸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沒的第一艘船,也是U艇部隊在二戰中取得的第一個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