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六根不淨」的僧人,白天念經晚上會情人,卻驚豔世間300年

2020-12-20 說說歷史傳承

一位「六根不淨」的僧人,白天念經晚上會情人,卻驚豔世間300年

說到在許多年前的僧人,那一定是謹遵修佛戒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根清淨。

何為六根?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

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根者能生之義,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識依根而生,有六根則能生六識,亦復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識,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並不能生耳鼻等識,餘可類推。

並且僧人的清規戒律中,也有著嚴格的規定:

這些戒律包括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不塗香裝飾、不自歌舞、不坐臥高廣床位、不接受金銀財寶、不做買賣、不算命看相、不詐示神奇、不掠奪和威嚇他人等等。

所以說,在古代的僧人一般是不可娶妻生子也不能有著男女之的。

但是在300多年前,就有著一位「六根不淨」的僧人,他會在白天念經,晚上會情人。而這樣的一個人,卻在倉皇間驚豔了世間300多年。

這個人就是倉央嘉措。

「情僧」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我們都非常熟悉,它不僅是人間的法王,更是偉大的藏族詩人。

倉央嘉措:,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他作為雪域高原上的六世達賴喇嘛,被稱為「活佛」,他的一生說短也短,說長也長。雖然他年僅24歲就離世,但由他所寫的情詩,卻被傳唱了300多年。

他的情詩之所以美到觸及靈魂,就是因為他自己的親身經歷。驚豔我們300多年。

倉央嘉措雖然是被定為「活佛」,但其中卻摻雜著說不清的政治陰謀以及其他的事情,雖然作為活佛,名義上,是至高無上的王,但是他本身或許只是一個傀儡。

倉央嘉措出身紅教家庭,紅教教規並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而黃教則嚴禁僧侶接近女色,更不能結婚成家。對於種種清規戒律繁文縟節,倉央嘉措難以適應。

倉央嘉措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並無實權。達賴喇嘛只能作為傀儡存在。

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布,倉央嘉措內心抑鬱,索性縱情聲色,這既出於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

據傳說記載,他一到晚上就化名達桑旺波,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家、民居,再後來,竟"身穿綢緞便裝,手戴戒指,頭蓄長發,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拉薩街頭有一座黃色小樓,是一間小酒館,在這裡,他遇到了生命中魂牽夢繞的女子——瑪吉阿米。

白天念經晚上會情人

他們真的相愛了,但是倉央嘉措的身份,是允許他做這種事的,他只能鋌而走險,每天晚上從布達拉宮小門溜出與少女約會,早上破曉時分再偷偷回到布達拉宮。

就這樣,白天,倉央嘉措是布達拉宮裡的六世達賴喇嘛,晚上,他就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凡人,與心愛的人花前月下。

他在詩句中寫道: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後來,當時經歷了一場政治上的腥風血雨後,倉央嘉措被當做了替罪羊。

拉藏汗向康熙匯報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務,不是真正的達賴,請予貶廢。

康熙皇帝於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廢桑結所立六世達賴,詔送京師。"

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坐下打坐,因此圓寂。當時的他年僅24歲。

但是也有著說法是倉央嘉措神秘失蹤。

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卻給後人留下了很多曠世之作,他的詩句總伴隨著優美,讓人忍不住為之動容。

他雖是一個多情的人,但奈何身不由己,正如他詩中所寫的一般: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的生命在24歲時戛然而止,但是他的情詩卻流傳了300多年。

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

倉央嘉措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其實在同時期,還出現了一位讓人心馳神往的人物,他就是納蘭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句詩詞,也是讓無數人喜歡的情詩,可以說和倉央嘉措的名句不分上下。

都說,世間有兩首極美的詩,一首叫做納蘭容若,一首叫做倉央嘉措。

或許,納蘭容若跟倉央嘉措本就屬於同一種人,他們嚮往自由,熱愛生活,執著於愛情。大概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寫出如此絕美的詩句吧?

他們生平所作的詩詞,全部都收錄在《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詞傳》中,書中還以文章的形式,記述了兩人一生中的境遇,讓我們看盡人生的悲歡離合。即使過去了很多年,他們的生平事跡依然能夠直擊人心。

其實,這世間不僅僅是有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這樣如玉般的男人,也有「半生煙雨,半世桃花」的李清照,還有「四海一生踏歌行」的蘇軾,還有「男兒到死心如鐵」的辛棄疾,還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李煜

這些文人都曾在那個逝去的年代裡鮮活著,他們創作的詩句讓人品出了況味人生,讓人閉目能深思,睜眼能懷想。

千年之後,繁華落盡,只剩他們的詩句和故事,綻放著獨有的美麗。現在,就讓我們以詞為媒,去探尋被歷史塵封的過往,感受君王之命,詞人之愁,情種之癲吧。

精裝版全6冊,原價128元,現在只需要領一張一百元的優惠券,才28元。

一本還不到10塊,兩包煙錢,你就可以近距離感受6位大文豪傳奇的一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這個「六根不淨」的僧人,白天誦經晚上會情人,卻被後世傳為美談
    這個「六根不淨」的僧人,白天誦經晚上會情人,卻被後世傳為美談提起倉央嘉措,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不談他撲朔迷離的身世,不提他浪漫憂鬱的愛情,只說他清新脫俗的文字,就足以讓人聊上一天。天妒英才,當他成了一個政治的犧牲品,我只能說他過早的離世是因為老天不忍讓他在被這世俗所沾染了。
  • 這個僧人白天念經,晚上會情人,寫下的情詩卻驚豔世人三百多年
    藏人念最多的六字真言,唱最多的倉央嘉措情歌從他的情詩來看,他是一個有靈氣的詩人,一個真誠的愛人,一個不守規矩的小和尚。他的一生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傳奇,300多年來吸引了無數人的探索和追求。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世間安得兩全法根據傳說,在倉央嘉措被選入達賴,之前,他的家鄉有一個美麗聰明的情人。他們終日相伴,耕耘,放牧,共同成長,彼此深愛。
  • 北京一村支書佔林地私建廟宇 白天關門晚上念經
    近日有市民反映,房山區長陽鎮西場村村支書以建健身公園為名,在村內佔用林地私建廟宇,並僱傭僧人在廟中主持,供自家燒香拜佛,引起村民不滿。據了解,該廟宇佔地近200平方米,並無任何相關用地手續。  現場探訪:白天關門晚上念經  前日上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西場村,在一片被柵欄圍起的樹林看到零星的幾個健身器材,往樹林深處走便看到一座古香古色的廟宇,廟宇牆壁約有四五米高,廟門口的琉璃影壁上寫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個紅色大字。寺廟大門緊閉,敲門無人回應,四周也沒有任何標識說明寺廟來源及名號。
  • 白天誦經晚上會情人,這個六根不淨的僧人,盡一生深情著絕美之作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很多人都聽過這兩句詩,直至今日還有人把最後一句當做自己的個性籤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兩句話實際上出自倉央嘉措——一個"六根不淨"的僧人之口。文壇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白天青燈古佛,晚上「縱情聲色」
    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只是需要倉央嘉措一個靈童轉世的身份來維護自己的政權根本不在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潛心修佛,所以在白天倉央嘉措是青燈古佛的僧人,而晚上就是「縱情聲色」的貴族子弟。是不是感覺在很多武俠類的愛情小說中見過類似的詩,很難相信這是出自一位出家的僧人手中,像類似的詩還有很多: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 藏區寺院,僧人閉關修行9年不出這房子,任何人不得入內
    嘎丁寺始建於明朝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最初信奉的是寧瑪派,到了清朝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改奉為格魯派寺院,也正式更名「嘎丁佛都定勝洲」。得知我們的來意後,寺院活佛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還為我們介紹了一些寺院的歷史和曾經發生的故事,以及僧人是如何修行的。
  • 少林寺300年來首次舉行大型受戒儀式(組圖)
    據了解,這次全國前來求戒的僧人1000多人,經審查考試後符合受戒要求的僧人有500餘人,聘請梵行高遠、戒德威嚴的戒師10人。    年過七旬的臺灣老太太為看法會提前一個月來鄭     受戒現場,一位拄著拐杖、頭髮花白,被人攙扶著匆匆趕到的老太太分外引人注目。老太太來自臺灣省桃園縣。
  • 中國唯一「隱世」寺廟,僧人閉關「9年」足不出戶,美成「仙境」
    畢竟宗教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雖然不像古代時那樣非常盛行,但仍然被作為一種文化流傳了下來。哪怕一些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者,也會選擇到一些寺廟當中旅遊觀光一下,甚至還會上一炷香,但他們從來不求一些什麼東西,只是對於文化的一種尊重。在我國的高原之上,有一座神奇的寺廟,這座寺廟雖然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卻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
  • 佛教:「和尚念經」,念的是什麼經?
    俗話講「和尚念經」,對於學佛之人來講,念什麼經?其答案很簡單,但對於不學佛、不信佛者而言,就會覺得很好奇。好奇什麼呢?好奇有二、一、出家伴道,難道真的只是「誦經、念佛」?二、念經,念的是什麼經?一、出家伴道,真的只是「誦經、念佛」嗎?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有?
  • 人生有一種尷尬:入佛門六根不淨,進商界狼性不足,說的是你嗎?
    你現在八歲就知道為父母分憂,上學也用功,還尊敬長輩,將來一定錯不了。可是,現實嚴重的打臉了。太奶奶口中的我,現在始終在溫飽和小康一線徘徊。而太奶奶當年最不看好的幾個兄弟姐妹,他們沒有上幾天學,相反一直在叛逆地度過了年輕時代。可是他們現在很有錢!
  • 女僧人超強英語口譯驚豔 被贊最正宗佛系英文
    (原標題:女僧人超強英語口譯驚豔被贊最正宗佛系英文)最近幾年,寺廟招聘要求英語過六級已不罕見;在北京龍泉寺的出家人裡,也隱藏著不少名校大牛。這年頭,僧侶懂英文,應該也不太驚訝吧。但不看這位女僧人的口譯,你不會知道,玄之又玄的佛學,能被翻譯得多麼清晰易懂,而且信達雅。
  • 浮生六記:惟願世間有情人,與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
    惟願世間有情人,與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這句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來看:人在世間,很多時候不可避免會感覺到孤獨,特別是心愛的人遠去之後,那種形單影隻的寂寞更加刻骨噬心。當暮色襲來,萬家燈火在身後漸漸浮現,疲憊的你需要一個溫暖的懷抱,來撫慰奔波的苦和累。
  • 僧人、沙門、和尚、比丘、頭陀本不同,還有一個稱呼你想不到
    這條記載脫說明了什麼是僧人,又同時指出了僧人的幾種不同稱呼。成為懦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剃鬚發,釋累辭家」,這就是大家知道的「出家」;再一個條件是「結師資,遞律度,相與和居,治心修淨」,也就是常說的「受戒」。經過出家和受戒這兩個過程,一個普通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名佛教僧人。在歷史上,僧人有著很多其他稱謂。
  • 詩詞:納蘭容若的詞(全),驚豔世間300年!
    今天,詩詞君就帶大家一起,細細品味這些驚豔了世間300年的經典納蘭詞。01 納蘭心事幾人知?提起納蘭容若,便總離不開「情」與「愁」。——《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許多年前,初見,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許多年後,回首,卻已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人生如果都像初見那般美好,當然便不會有愁苦、遺憾,但你我都知,那不可能。過去的事,過去的人,就讓他停留在過去吧。
  • 青海玉樹一寺院,高僧在此地閉關修行9年不出房子,外人不得入內
    創建於嘉靖十四年(1535年)。起初信奉寧瑪派,順治9年(1652年)改為格爾派寺院。知道我們來意的寺院活佛,熱情地迎接了我們。介紹了寺廟的歷史和以前的故事,僧人是如何修行的。據活佛介紹,目前全伽藍寺的建築面積為二萬九千多平方米,寺院有新舊兩種建築。
  • 念經回向的正確順序?常用的回向文
    三、實際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道綽禪師於《安樂集》卷下,解釋回向有如下六種:  一、以所修諸業回向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往生淨土,待得六通後,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遲向速。
  • 日本寺廟驚現巨型兔子觀音,白天很正常,晚上開燈小偷都不敢路過
    導語:日本寺廟驚現巨型兔子觀音,白天很正常,晚上開燈小偷都不敢路過在這個如光速般快速發展的時代裡,大多數人的生活已經得到了基本的保障,溫飽已經不再是問題。在物質層面被得到滿足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因此旅遊就成了越來越多人放鬆身心,增長見識的最佳選擇,相對於國內,越來越多的遊客趨向於出國去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情與異域風格。重要的是國外的一些景點確實存在著一些新奇的地方。
  • 一位喪偶式婚姻中的痛苦女人:白天不聯繫,晚上做鄰居!
    這是一個感情上極度混沌的時代,睡在一起的男女不一定是夫妻,是夫妻的也不一定睡在一起,睡在一起的夫妻,也不一定做著同一個夢。有的婚姻,雖然存在,卻如同喪偶,沒有一絲溫度。有多少女人,在風雨飄搖的婚姻裡,和已經不愛的人出於種種原因維繫著夫妻的名分,卻承受著感情流逝之後深夜的冰冷。人民的名義裡,李達康和自己的妻子曾經分居八年。兩個人住在一間房,然而白天從不聯繫,晚上兩個人更像是鄰居。牆不是隔開了兩個房間,而是隔開了兩個人的心。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溫情且世間最美的情郎
    原創首發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溫情且世間最美的情郎他一生只喜歡寫情詩,字字珠璣,句句驚豔,意境很唯美,有些詩美到令人心碎,倍受後人追捧。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倉央嘉措(1683-1706),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達賴喇嘛。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倉央嘉措出生在西藏南部一個小村莊的農奴家庭,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
  • 晚上斷奶白天奶量會多嗎?
    但是很無奈,有個別寶媽乳汁分泌不足,有些寶媽就想著白天餵奶,晚上給寶寶喝奶粉。那晚上斷奶白天奶量會多嗎? 其實人體是很聰明的,它會根據寶寶的需求量分泌乳汁,如果晚上給寶寶斷奶的話,那身體就會認為晚上是不需要哺乳的,慢慢的也就不再分泌乳汁了。由此可見,晚上斷奶白天的奶量不但不會變多,甚至還會變少。因此奶水不足的寶媽千萬不要採取這個方法,避免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