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無辜的學科「英語」,他們在罵你

2021-02-19 家長廣角

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指出:

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可能很多濟南家長會納悶,體育本來不就算50分嗎?今年有疫情沒有考試而已,明年不還繼續嗎?為什麼還要強調這個?是不是其他省市沒有考體育,所以國家現在強調必須要所有的省市要考?

是的,由於各地區對於體育認識不一,地區差異,保障條件不一等原因,之前並非所有省市都如濟南市一樣有中考體育考試。

楊老師感興趣的倒不是體育考不考,抑或分值高不高,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指出「既然體育(或美育)要變為主科了,是不是應該降低一下原本主科中考那些不重要的學科,給孩子們減減負,譬如英語」

什麼「英語中考不考了」,「英語高考不考了」,「大學不考四六級了」,這樣的論調會甚囂塵上,甚至於有一些人這時候會出來「搞個大新聞」把英語大罵一遍,引人圍觀。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些觀點是否公允,值得一駁。

觀點一

英語教育,目前不但超前,而且泛濫。

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時間比語文多,比數學多,比鍛鍊身體多。

我們先姑且不論超前這件事本身好不好。在濟南,我確實沒有感覺到英語教育的「超前」,更談不上「泛」和「濫」。絕大部分家長更多是將英語看作和語文數學一樣的重要的學科而已。也沒見得家長對英語的投入超過數學,語文。英語時間上投入比鍛鍊身體多,這倒是普遍事實,但搞笑的是,語數外投入時間好像都比鍛鍊身體多。

這麼多年我接觸到的家長的情況是,對孩子未來更有想法的少數濟南家長,會給孩子在英語的投入上更多一些,譬如注重小孩子的英語口語,因為他們知道就算站在實用主義的角度,這也是一項非常不錯的技能。孩子以後不管從事什麼工作,但凡稍微有些硬核的,原創的產品或商業模式都需要「借鑑」國外同行,抑或保不齊孩子將來有其他的打算:出國留學、進外企等等。

楊老師在深圳執教過一段時間,在北京也待過一段時間,不同地方的家長和孩子給我的反饋是:越是一線城市越是注重孩子英語的各項能力,二線只有少數人重視,三線會覺得啥玩意?什麼apple banana orange juice 都頂上不上俺的煎餅卷大蔥。四線只會說,發生什麼事了?

濟南的情況我們不消說,先看看一線城市的情況。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講講三線四線的城市情況。我們不是要向前看嘛!難道您一直有一個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夙願,就是通過全家幾代人人的努力讓孩子去金日成綜合大學學習?

記得在深圳時我的一個孩子(他是深圳中學初中部的,現在華東師大讀大三)給我講,他們班大概50個孩子,到初三中考前會有將近二十個孩子出國留學,到高中之後特別是高二會更多

我的三個特別優秀的孩子高二都去了美國,有兩個小女孩,一個初三中考前去了美國教會制的高中,另一個小女孩中考之後去了紐西蘭。還有一個小學霸,考入了深圳國際交流學校(高中),三年後去了英國讀書。還有一個孩子,中考成績不太理想,也出國深造了,因為國內壓力太大,害怕把孩子壓垮。

這些僅僅是我知道的孩子。而要想出國留學,這些孩子應該是早做打算的(用上面的論調來說就是「超前」學習的)。不提前努力,怎麼過語言關?而且我們都知道,就語言學科特點而言,孩子越是小一些,接受能力越強,學起來越容易

理由:它是高精尖人士使用的,多數人在一生中很少使用英語,用那麼多時間去學習一門以後可能再也不會使用的英語,對多數人來說確實不值得。

說實話,這樣的觀點非常不新鮮。但我所看到的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不僅僅要介入英語世界,而且部分人要深度介入

這是我現在寫這篇文章用的鍵盤,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真心不敢說大部分人用不到,您可以抬頭看看您周圍一切,思索一下除了四大發明外其他器物的出處。

有次上課我講起發明(invent)和發現(discover)的區別, 讓孩子們幫我找找教室裡面陳列的一切,看看他們都是誰發明的,有沒有我們自己的貢獻。

啞光板我們沒有查出來,但啞光板所用的技術和理論,就是極為細小的顆粒狀表面呈現對光的漫反射。稍微有些物理學常識的孩子都懂得,這些學科理論來自哪裡。

後面孩子指了指筆記本、印表機、話筒之類的器物,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看到孩子有些氣餒,我說我舉個例子絕對是我們自己原產的,我指了指他們和我自己,我說我們絕對是如假包換的Made in China!孩子們笑了。

然後我告訴孩子們,承認別人優秀並不意味著自己落後,相反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他會發自內心的認可別人的優秀,向他人謙卑地潛心學習,這樣我們就可以如他人一樣優秀,甚至超越他人

有人說英語是「高精尖人士」使用的。我只能說呵呵。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我每天使用英語。我就是一個小小的英語老師而已,算不上什麼高精尖人士。我要說我高精尖,我媳婦可得答應啊。或許她會,把馬桶搋子扔過來,夾帶一句「勞煩高精尖人士,去把廁所疏通好,謝!謝!」

從教這麼多年,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他人我們真心沒有用那麼多時間去學習一門以後再也不可能使用的英語。學習英語的時間,遠沒有我們想像的多」

以我們人生最為努力學習的六年(中學階段)為例。一年兩學期,一學期約二十周,每周假設上課六天吧,每天兩次英語課,你是個學霸,特別愛記單詞做題(課後再用一節課時長),這樣每周就十八次課(算上課後的時間)。

45(分鐘)*18*20*2*6/60=3240(小時)

這就是您所謂的付出那麼多時間。六年您以學霸的姿態學習,所花時間三千小時左右。有人說三千不少了,是嗎?

我們來看看三千小時在六年生活總時長中(365*24*6=52560)的佔比:

您在您最努力學習的年華,以學霸的姿態,學習六年,佔您六年生活總時間的百分之六。所以有的人想像著,我們用了那麼多時間去學英語,是「那麼多」嗎?我們誠懇一些。而且不僅僅英語如此,其他學科亦是如此。

其實作為一名英語老師,說到這裡的時候我挺不是滋味,我們付出6%的努力,卻希冀可以和老外談笑風生,站在他人的肩膀上,這談何容易

總的來說,就我們現實的觀察,濟南的英語教育遠談不上超前。只有少部分有一定想法的家長願意給孩子小的時候多投入一些,讓孩子未來的多一些可能。大部分人在英語學科上面的投入和數學語文大致一樣,花費的時間遠比我們想像的少的多的多。我們自己連帶孩子們不可避免的要捲入一個主要以英語為信息媒介的世界,有很多人會深度介入,並不僅僅限於什麼「高精尖」人士。

最後,大家對於英語或者其他學科,有沒有更多的想法?歡迎大家各抒己見,在留言區寫下您的想法,我們一起真誠探討。

相關焦點

  • 一個無辜的學科「英語」,他們在罵你
    楊老師感興趣的倒不是體育考不考,抑或分值高不高,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指出「既然體育(或美育)要變為主科了,是不是應該降低一下原本主科中考那些不重要的學科,給孩子們減減負,譬如英語」。
  • 「離散數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
    那麼到底應當如何定義「離散數學」這門學科呢?如果我們使用集合的語言表達就是:(1)離散數學 = {x∈數學 | 離散結構(x)}其中,「離散數學」是「數學」的一個子集,「離散結構」是一個謂詞,x代表任意數學學科。現在來詳細考察一下這個「離散數學」的定義式。我們的考察,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學科開始。
  • 又一個女明星,被「網絡暴力」殺死了
    喜歡一個人時,狂熱得如同一個粉絲,看不到對方半點缺點。當熱情被澆熄,就會立刻「脫粉回踩」。這樣的她,當然比不過高情商的競爭對手。在人氣爆棚的籃球選手從公寓離開之後,苦澀的暗戀也只能無疾而終。問責起來時,她倒希望「快」能說點什麼,好讓自己徹底發洩情緒。沒想到他只是壓低了帽沿一言不發。激烈的拳頭打在了軟弱的棉花上。她再也受不了了,忍不住罵出一句髒話,伸手掀翻了他的帽子挑釁。
  • 英語「便便」怎麼說才禮貌?
    中文裡有「大號」和「小號」的說法,英語裡也有類似禮貌的說法: go Number 1 指的是「上小號」,go Number 2 指「上大號」。兒語的「便便」是 go poo-poo,poo-poo 和中文的「粑粑」音相似。
  • 曾經被同學罵「傻子」的自閉症兒童:我已經不恨他們了
    相比把自己的學生教「好」、拿下亮眼成績,他更關心如何「更好的去支援他們」。,會說話卻不願與你交流,聽得到卻總是充耳不聞,抗拒接觸,行為刻板甚至是怪異……他們是孤獨症人群,善意的人們稱作「星星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自閃爍。
  • 女粉「隔膜激吻」被罵翻!羅志祥「這就是家人」暖護花……周揚青...
    (圖/翻攝自微博/V_念汐、新浪娛樂 ) 對此,羅志祥16日在微博大動作發文護粉,他表示出道將近20年以來,歷經不少風波,「當我的粉絲也不是一件好事,他們也經歷過支持我被朋友取笑,我被黑,他們幫我解釋,我粉絲反而被罵得更慘」,但這些人不但沒因此脫粉,反而希望他卯足全力衝事業。▼羅志祥和周揚青都說話了。
  • 英語學習效率太低?英語流利說想用「懂你英語」解決這個難題
    和大多數工具類產品不一樣的是,完成了工具、社區的兩級跳之後,英語流利說把下一步的目標放在高效率、個性化的英語學習這件事情上。他們與全球多媒體英語教學領域的專家蘭斯·諾茨合作,以他的教學理念為依託,結合平臺上的用戶數據,推出了「懂你英語」,給每個人提供個性化的英語教程。
  • 殺馬特我愛你:被社會剿殺和拋下的「他們」也是「我們」
    後來,隨著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直播興起後,殺馬特有過短暫的復興,但又面臨整改而無以為繼,但還有人在堅持,比如,一個努力在鏡頭中「耍瘋」的女孩,她說,「如果瘋癲能帶給別人快樂,也很好啊。我自己也很開心,又還能賺點錢,挺好。」所以,她打算白天上班,晚上直播玩殺馬特。
  • 「省標」換「國標」——2020年廣東中考英語備考指南
    「省標」改「國標」,這對2020年中考會有哪些影響呢?中考易編寫團隊,對此做了精準解讀,幫助各位老師和考生解決2020年廣東中考英語備考難題!《中考易·英語(廣東專版)》按照廣東省課標要求而編寫。針對2015 — 2019年廣東省中考英語試題命題的規律而精心編排,是一套操作性極強的中考複習備考資料。
  • 每周「玩」一首經典英語童謠,搞定孩子的英語啟蒙
    Rhyme 可以翻譯成「音韻」,但和我們漢語中的「押韻」有所不同。在漢語中,聲母後的元素即為韻,所以,「(好不) 好,(忘不) 了,(在心頭縈) 繞」,一般就認為是押上韻了。在以多音節為主的英語中,Rhyme 是一個輔音和一個元音的組合,是一個獨立的音節。比如下面這首童謠,劃線部分即為 Rhyme。
  • 「模仿」— 英語發音界的狗皮膏藥!
    都有些什麼問題,然後學生很驚奇的看著我,哇,老師你這樣一說,還真是這樣也!那怎麼辦?然後就換我一臉懵逼了。▼看多了知乎上的精華答案,似乎每個成功的案例,都離不開「模仿」兩個字的神功加持。很多人都在強調「模仿」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學習發音方面,「模仿」尤為重要。可是,關於「模仿」在發音練習中的重要性,傑森鍋認為是存在「倖存者偏差」的。
  • 「因此」、「所以」英語怎麼說?五分鐘讓你完全搞懂
    「因此…」、「所以…」最常見的英語說法是therefore或so。但其實還有更多用法可以來表達「因此..」、「所以..」的英語。以下整理了四種「因此…」、「所以…」的英語用法,趕快學起來增強英語能力吧!
  • 尤長靖無辜躺槍,被坤音老闆罵bitch,尤長靖方發聲明維權
    近日有網友曝光了一段疑似坤音娛樂老闆秦周懿的聊天記錄及聊天錄音的視頻,在聊天記錄中說道讓弟弟禁止和尤長靖任何身體接觸,並且在錄音中,用「bitch」、「綠茶婊」、「彎的」、「當女的看」等過分的詞語來形容尤長靖,這引發了尤長靖粉絲的不滿以及網友的熱議。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侵蝕孩子童年,不打不罵,後果卻無法挽回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說,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安全、快樂,沒有哪個父母故意讓孩子變得害怕、羞怯、不體諒他人、令人討厭。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孩子漸漸養成了一些不良品性,缺乏安全感,缺乏對自己及他人的尊重。我們為人父母,當然希望拼盡全力教育出一個好孩子。可是,擁有愛的本能,並不代表擁有愛的能力。
  • 嘻哈俠「英文太多」OUT?熱狗被罵翻:下禮拜都來道歉!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熱狗MC HOTDOG在15日播出的《中國有嘻哈》中,評論嘻哈俠(Hiphop man)與雙胞胎兄弟(OBi&M03)的表演「英文稍嫌多了一點」,雖然尚未公布是否將其淘汰,卻引起許多網友不滿,大家紛紛湧入臉書狂罵,對此,16日凌晨發文表示無話可說,但是「下禮拜新一集播出之後,每個人都過來跟我道歉!」
  • 「英語角」求你別說是English Corner了好嗎
    如果你和老外說我帶你去一個English Corner,老外十有八九都會懵逼,什麼是English Corner?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英語交流的活動會叫Corner。對我們中國人來說,English Cornner就是「英語角」,「英語角」就是English Corner,就是真理,至於為什麼,也不知道,反正從從小就是這麼學的。
  • 英語怎麼說「有默契」「互相來電」?
    關於「主動喜歡」的英文表達有不少,不過本篇給大家介紹兩個和「相互喜歡、相互有感覺」相關的單詞,這兩個詞有點意思~合拍;有默契:click有時候英語裡一個簡單的小詞就能傳神地表達我們原以為很複雜的中文含義,比如 click。
  • 抄襲有罪,看「少年的你」無罪
    嗝~感謝關注「電影炒飯」《少年的你》火了。但是《少年的你》下面的影評文也火了網友的評論,無非歸結一個字:抄襲01.然而,經歷了爆發式的好評之後,《少年的你》突然陷入了抄襲爭議。很多網友給這部電影打一星,並表示電影抄襲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說是抄襲,但在這次事件中,大部分網友對《少年的你》、以及原著作者的批判,用得更多的是「融梗」這個詞。
  • 一個組織為何會產生「寒蟬效應」?
    你能幫我把所有Milestone都固定住嗎? 無論前置工作如何延遲,讓排程軟體都不去改變裡程碑的日期。」我心想,我當然知道Milestone要在X月X日達成,但現在你的項目「就是會延遲」。 日期跑掉並不是我故意放錯的日期,而是在既有工作與工期的推動下,那些裡程碑就是很可能會來不及。 這不就是一開始你們打算導入排程工具的原意? 想要讓問題提早彰顯,並有更多處理時間?
  • 招聘|只想「鑑」你,人海相依
     「鑑」一個優秀的教育人,首先是「鑑」品行。不是空洞地愛孩子,對教育有足夠的真心。自身內心充滿強大的力量,以身作則,懂博愛、知奉獻。 「鑑」一個優秀的教育人,其次是「鑑」能力。 「鑑」一個優秀的教育人,最後是「鑑」人格。不僅僅把教育當工作,對教育有一份責任。我們確信,我們的每一點付出,都將影響著他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