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女孩高考志願被群嘲:別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2020-08-06 洞見
北大考古女孩高考志願被群嘲:別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作者:洞見·鋼琴師

生活是一筆糊塗帳,我們能算清的,只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01

  • 不要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前幾天,高考志願填報,湖南676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

這沒想到這事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有些網友不理解:分數那麼高,明明可以選擇更熱門的金融、法律或者新聞,為什麼要去挑冷門的考古,那可是十年冷板凳才能熬出頭的專業啊。

還有網友更加不客氣直言:小姑娘怕不是讀書讀傻了。

網友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從賺錢養家的角度看,金融來錢快,考古賺錢少,這是社會的通識。

可是,你心裡默認的道理則並不一定就適合每一個個體,否則為什麼我們從小聽了那麼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鍾芳蓉選擇考古,是覺得這個專業是她一生的追求,是讓她快樂並激動的事情。

就像鍾芳蓉的父親對她說的:

「我們是窮,但是我希望女兒你不要只考慮賺錢,而要想想怎麼樣才能不像爸爸一樣,一輩子忙忙碌碌卻活不明白。」

想想不就是這樣嗎?

有的人有錢,但是卻沒活明白,有的人小富即安,但是卻活的很通透。

有句話說的好:每個人心底,都有一把尺子,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窺探別人。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莫過於,用自己的喜好,定義他人的抉擇,衡量別人過得好不好。

可是,這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關於幸福的標準。

在你眼裡不屑一顧的破爛,也許在別人那裡就是視若明珠的珍寶。

只是因為角度不同、立場不同、需求不同罷了。

說到底,生活是一筆糊塗帳,我們能算清的,只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不要用自己心裡的尺子,輕易去評判他人的生活,這是每個成年人都要上的必修課。

北大考古女孩高考志願被群嘲:別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02

  • 未經他人之事,不要妄下評價。

十多年前,曾經有記者去貧困山區採訪。

看見一個小女孩捧著一個破碗,裡面是半袋方便麵。

記者轉身對女孩的爺爺說:

「別讓孩子吃方便麵,裡面有激素,對孩子不好。」

爺爺聽不懂什麼是激素,只是默默說了句:

「她不經常吃,這半袋是過年的時候留下來的。」

生活裡我們都容易犯一個錯誤:

用自己固有的認知和經歷去評判一件事情。

我們出行坐慣了汽車,就很難想像在某個角落還有孩子要步行十幾裡穿越亂石峽谷去上學。

我們看慣了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就無法體會窮人家一年吃不上幾頓肉的艱辛。

我們用慣了海外代購的高檔護膚品,就去鄙視那些用拼多多的人。

其實,你所看到的周邊的人和世界,都是冰山一角,你過得滋潤也許只是因為你足夠幸運。

在中國,還有6億人月均收入只有1000元,他們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正在過著你想像不到的人生。

魯豫《偶遇》中說:

「無論是誰,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別人內心在經歷什麼,人類的悲歡,往往並不相通。

沒有參與過別人的生活,就不要自作主張去點評,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不能做到感同身受。

未經他人之事,不要妄下評價。

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修養。

北大考古女孩高考志願被群嘲:別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03

  • 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才是最大的善良。

去年,有個外賣小哥給人送餐,因為堵車晚到了15分鐘。

收件的女孩等得不高興了,劈頭蓋臉就是一陣牢騷指責。

外賣小哥三番四次賠笑臉,可是對方依舊不依不饒。

說到激動處,女孩說:「你這個人,肯定是好吃懶做,難怪到現在還做著外賣員的事,沒前途。」

偶然間,小哥瞥見女孩家客廳裡擺了一架鋼琴,於是說了句:「要不我給您彈個曲子,算是我的報償吧。」

女孩不可思議地看著他,沉思了半分鐘,說了句:「你怎麼可能會彈?別弄髒了我的琴。」

於是,外賣小哥輕手輕腳地進屋,小心翼翼地打開蓋子,默默彈了一曲《水邊的阿狄麗娜》。

他彈得令人陶醉。

這一刻他不再是一個風塵僕僕的外賣小哥,而是充滿了奕奕的光彩。

女孩聽完,竟然忘掉了之前的怒氣,默默說了句謝謝。

其實,外賣小哥小時候家境優渥,從小練習鋼琴,很有天賦。

本來可以去藝術學院深造,成為專業的鋼琴師。

可惜,父親在一次投資中失誤,一夜之間虧掉上千萬,最後想不開跳樓自殺。

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他的身上,為了養家,他放棄了鋼琴夢,選擇了普通的大學。

暑假又出來兼職送外賣,讓那雙修長的手在烈日下烤的發黑。

生活裡,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沒有看到過、經歷過的,就是假的。

我們習慣於用自己的認知去揣度別人的境遇,用自己的思維去丈量他人的生活。

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別人的幸福你看不到,別人的苦衷你也未必懂。

人生本就不易,倘若沒有經歷過別人的苦,不了解別人背後生活的真相。

那便要懂得管住嘴,收好你的尺子,這份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善良。

北大考古女孩高考志願被群嘲:別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04

  • 我們能定義的,永遠只有自己的生活。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說: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忍不住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就要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人人擁有你的優越條件。」

人生在世,誰沒個峰高谷低,誰不會經歷至暗時刻?

所以,就算看穿了別人的狼狽,別去拆穿。

你永遠想像不到,自己輕飄飄一句譏諷的話,可能正好戳中別人那道深深的傷口。

你以為的關心和憐憫,也許在別人眼中就是二次的傷害。

網上有段話,我很喜歡: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把尺子能量盡所有的人生。

你的愛好不是他的,你的價值觀也不是他的。

別拿你的尺子,作為肆意評價別人的利器;

別拿你的尺子,作為幹涉別人的理由;

更別拿你的尺子,作為傷害他人的藉口。

天地很大,活法很多, 我們只有過好自己生活的權限。

我們能夠定義的,永遠只有自己的生活。

尊重每一個群體和每一種生活方式,就是我們給彼此的生命留下的一點光亮。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男孩,關注@男孩派,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相關焦點

  • 北大「考古女孩」志願被群嘲:別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01不要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前幾天,高考志願填報,湖南676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這沒想到這事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論。說到底,生活是一筆糊塗帳,我們能算清的,只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不要用自己心裡的尺子,輕易去評判他人的生活,這是每個成年人都要上的必修課。
  • 北大女孩高考志願被罵:別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作為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她以676分的高考分數,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績。而她卻因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欣賞、鼓勵、祝福者有之,北大考古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表示:「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很欣賞她。」
  • 北大女孩高考志願被群嘲:別拿你的世界,去衡量別人的理想
    01不要拿本人的尺子,去測量他人的生存。前幾天,高考志願填報,湖南676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選定了北大考古職業。這沒想到這事在網上激起了猛烈的爭辯。不要用本人心裡的尺子,等閒去評判他人的生存,這是每個成年人都要上的必修課。
  • 「夜讀」不要拿你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去丈量別人的生活05:38來自人民日報1我家樓前新開了一家修腳屋,生意很紅火。人呀,總免不了偏見與傲慢,總喜歡用自己心裡的尺子去衡量別人。其實,就像自己的腹痛別人無法體會一樣,別人的幸福你可能也未必能懂。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一刀切的幸福標準呢?你覺得修腳不好,只是因為你幸福的標準在別處。有人覺得看書是幸福,有人覺得踢球是幸福,有人覺得河邊釣魚是幸福,有人覺得有一份穩定的職業是幸福,也有人以創業折騰為幸福。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遭群嘲後,我看到了一場社會的慢性死亡
    1 前段時間,高考676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系的消息引發了全網討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都有自己的活法,他人可以建議而不能強加幹涉。但現實的情況是什麼呢?很多人高舉著「正義、道德、責任」的大旗,來批判這位女孩的選擇:「家裡沒礦也敢去搞科研?」
  • 北大「考古女孩」成團寵:感謝父母做我的「配角」
    「高考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北大考古」......近日,這一系列關鍵詞令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在網上火了。鍾芳蓉是湖南耒陽一名留守高中生,於今年高考取得676的高分之後,出於對考古學的喜愛,報考了北大考古系。
  • 留守女孩676分報讀北大考古系遭群嘲:窮人憑什麼不配談夢想?
    01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卻遭到群嘲前幾天刷微博,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湖南的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得知消息後,母校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開心得放鞭炮慶祝,鄉親們在祠堂為她祝福。普天同慶!
  • 媒體: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 別拿世俗眼光去評價別人的夢想
    ▲資料視頻截圖 文/樊成(媒體人)編輯 胡博陽 校對 劉軍 對於考古專業來說,似乎每年只有高考考生填報志願時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就熱了起來。原因很簡單,因為考古專業太冷了。 一些網友紛紛勸鍾芳蓉不要報考。對此,鍾芳蓉表示,她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其父親也表示,「農村人最主要是擔心錢的問題,但是她對金錢看得比較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
  • 留守女孩報讀北大考古系遭群嘲:窮人憑什麼不配談夢想?
    ▷1◁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卻遭到群嘲前幾天刷微博,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湖南的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這屆網友,自己的生活沒有過成模範標兵,卻為了別人家的事操碎了心。▷2◁「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 當代魔幻現實:報北大文科被群嘲
    不知道這些指點別人人生的人,自己高考又考了多少分?要是能上北大,別說考古了,讓南呱烤香腸都願意。窮人家的孩子不該報文科?別人選擇輪不到你指手畫腳最近正值高考填報志願時期,很多高考生糾結要報什麼專業。是報文科還是理科,網友們為此吵得不可開交。
  • 留守女孩考上北大,卻被熱搜群嘲
    高考676分,湖南省文科排名第四,卻被無數人指責,這也許是鍾芳蓉萬萬沒想到的。她是留守兒童,一歲時父母外出打工,鍾芳蓉便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六年級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直到高考,父親也只去過學校四五次。可這個優秀的女孩的一個決定,卻讓網友們炸了鍋:她報考了北大的考古系。
  • 湖南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活出了理想的真諦
    農村女孩報考古怎麼了?別拿你的勢利去否定別人的夢想(文:淺歌人)01,選擇冷門專業是否可取?近日,湖南耒陽農村留守女孩鍾芳蓉火了,不為別的,就因為她考出676分的高分而選擇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此事引起了網民的熱議,很多人覺得,考古專業沒前途,更沒「錢」途,對於一個農村女孩來說,選擇經濟類等就業前景好的專業會更好,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家庭。
  • 「高考676分的女孩,選北大考古專業怎麼了?」
    高考儘管只是一場「普通」的考試,但每年高考還是能夠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對於不少人來說,高考也是「改變命運」的一場考試。前不久,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以676分的好成績被大家關注,50多位老師連夜報喜,千萬網友送上祝福,可謂相當喜慶。
  • 「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別拿世俗眼光去評價別人的夢想
    資料視頻截圖對於考古專業來說,似乎每年只有高考考生填報志願時,它才會「熱」一把。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就熱了起來。原因很簡單,因為考古專業太冷了。一些網友紛紛勸鍾芳蓉不要報考。對此,鍾芳蓉表示,她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其父親也表示,「農村人最主要是擔心錢的問題,但是她對金錢看得比較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
  • 高考676分的女生,她選北大考古專業怎麼啦?我高考也曾選考古
    說的是湖南有一個高考女孩,今年考了676分,這個分數在湖南省文科高考排在第四名。這個女孩叫鍾芳榮。然後清華北大的招生辦老師都相繼上門,想要取得她的志願意向。於是「選清華還是北大」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鍾芳榮報考志願這件事成為熱點,並不是因為選擇清華北大的問題。而是,清華北大學校所有專業幾乎能隨便挑的情況下,她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消息一出網上就炸鍋了。
  • 留守女孩堅持夢想報北大考古系,被嘲「沒錢途」,窮娃該談夢想嗎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很多人議論,甚至還有人嘲笑這女孩傻,選了個「沒錢途」的專業。不過,女孩表示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自己只不過是堅持夢想罷了。故而,有人又說,在現實的驅使下,窮孩子追求夢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更有人表示:窮孩子沒資格談夢想。
  •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女孩:追星,讓她成為最好的自己!
    她不是高考狀元。她的高考成績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因為填報高考志願「北大考古專業」而引發全網熱議。網友們紛紛留言:考古專業太冷門啦;考古專業沒有「錢」途……面對網友們的質疑,這個心懷夢想的女孩說出了自己的初心:「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選擇報考考古專業。」女孩的「偶像」是樊錦詩院士,是敦煌研究院院長。
  • 北大考古和港大金融,這屆網友都瞧不上
    今年高考,湖南耒陽一名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了676分的成績,排名全省前四。,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女孩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這個世道很奇怪,不看「錢途」會被群嘲,拿百萬獎學金去讀港大也會被群嘲。今年刷了屏的「最慘高考狀元」白湘菱,語數外三科總分雖是全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因為歷史選修的等級為B+,而與清北復交等名校無緣。
  • 北大考古和港大金融,這屆網友都瞧不上
    作者丨 王動 郭恩一北大考古專業的學生自己可能都想不到,這個「冷門」的專業,竟然也有上熱搜的一天。今年高考,湖南耒陽一名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了676分的成績,排名全省前四。女孩成績公布之後 ,幾十位家長、老師連夜進村報喜,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女孩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遭群嘲: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逐夢的資格嗎?
    文丨小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2020屆高考落幕之後,湧現出了很多感人的高分學霸。一位湖南的留守女孩考了676的高分,成為了眾人的楷模。但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遭群嘲,理想和現實哪個重要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