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鋼琴師
生活是一筆糊塗帳,我們能算清的,只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01
前幾天,高考志願填報,湖南676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
這沒想到這事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有些網友不理解:分數那麼高,明明可以選擇更熱門的金融、法律或者新聞,為什麼要去挑冷門的考古,那可是十年冷板凳才能熬出頭的專業啊。
還有網友更加不客氣直言:小姑娘怕不是讀書讀傻了。
網友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從賺錢養家的角度看,金融來錢快,考古賺錢少,這是社會的通識。
可是,你心裡默認的道理則並不一定就適合每一個個體,否則為什麼我們從小聽了那麼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鍾芳蓉選擇考古,是覺得這個專業是她一生的追求,是讓她快樂並激動的事情。
就像鍾芳蓉的父親對她說的:
「我們是窮,但是我希望女兒你不要只考慮賺錢,而要想想怎麼樣才能不像爸爸一樣,一輩子忙忙碌碌卻活不明白。」
想想不就是這樣嗎?
有的人有錢,但是卻沒活明白,有的人小富即安,但是卻活的很通透。
有句話說的好:每個人心底,都有一把尺子,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窺探別人。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莫過於,用自己的喜好,定義他人的抉擇,衡量別人過得好不好。
可是,這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關於幸福的標準。
在你眼裡不屑一顧的破爛,也許在別人那裡就是視若明珠的珍寶。
只是因為角度不同、立場不同、需求不同罷了。
說到底,生活是一筆糊塗帳,我們能算清的,只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不要用自己心裡的尺子,輕易去評判他人的生活,這是每個成年人都要上的必修課。
02
十多年前,曾經有記者去貧困山區採訪。
看見一個小女孩捧著一個破碗,裡面是半袋方便麵。
記者轉身對女孩的爺爺說:
「別讓孩子吃方便麵,裡面有激素,對孩子不好。」
爺爺聽不懂什麼是激素,只是默默說了句:
「她不經常吃,這半袋是過年的時候留下來的。」
生活裡我們都容易犯一個錯誤:
用自己固有的認知和經歷去評判一件事情。
我們出行坐慣了汽車,就很難想像在某個角落還有孩子要步行十幾裡穿越亂石峽谷去上學。
我們看慣了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就無法體會窮人家一年吃不上幾頓肉的艱辛。
我們用慣了海外代購的高檔護膚品,就去鄙視那些用拼多多的人。
其實,你所看到的周邊的人和世界,都是冰山一角,你過得滋潤也許只是因為你足夠幸運。
在中國,還有6億人月均收入只有1000元,他們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正在過著你想像不到的人生。
魯豫《偶遇》中說:
「無論是誰,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別人內心在經歷什麼,人類的悲歡,往往並不相通。
沒有參與過別人的生活,就不要自作主張去點評,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不能做到感同身受。
未經他人之事,不要妄下評價。
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修養。
03
去年,有個外賣小哥給人送餐,因為堵車晚到了15分鐘。
收件的女孩等得不高興了,劈頭蓋臉就是一陣牢騷指責。
外賣小哥三番四次賠笑臉,可是對方依舊不依不饒。
說到激動處,女孩說:「你這個人,肯定是好吃懶做,難怪到現在還做著外賣員的事,沒前途。」
偶然間,小哥瞥見女孩家客廳裡擺了一架鋼琴,於是說了句:「要不我給您彈個曲子,算是我的報償吧。」
女孩不可思議地看著他,沉思了半分鐘,說了句:「你怎麼可能會彈?別弄髒了我的琴。」
於是,外賣小哥輕手輕腳地進屋,小心翼翼地打開蓋子,默默彈了一曲《水邊的阿狄麗娜》。
他彈得令人陶醉。
這一刻他不再是一個風塵僕僕的外賣小哥,而是充滿了奕奕的光彩。
女孩聽完,竟然忘掉了之前的怒氣,默默說了句謝謝。
其實,外賣小哥小時候家境優渥,從小練習鋼琴,很有天賦。
本來可以去藝術學院深造,成為專業的鋼琴師。
可惜,父親在一次投資中失誤,一夜之間虧掉上千萬,最後想不開跳樓自殺。
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他的身上,為了養家,他放棄了鋼琴夢,選擇了普通的大學。
暑假又出來兼職送外賣,讓那雙修長的手在烈日下烤的發黑。
生活裡,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沒有看到過、經歷過的,就是假的。
我們習慣於用自己的認知去揣度別人的境遇,用自己的思維去丈量他人的生活。
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別人的幸福你看不到,別人的苦衷你也未必懂。
人生本就不易,倘若沒有經歷過別人的苦,不了解別人背後生活的真相。
那便要懂得管住嘴,收好你的尺子,這份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善良。
04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說: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忍不住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就要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人人擁有你的優越條件。」
人生在世,誰沒個峰高谷低,誰不會經歷至暗時刻?
所以,就算看穿了別人的狼狽,別去拆穿。
你永遠想像不到,自己輕飄飄一句譏諷的話,可能正好戳中別人那道深深的傷口。
你以為的關心和憐憫,也許在別人眼中就是二次的傷害。
網上有段話,我很喜歡: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把尺子能量盡所有的人生。
你的愛好不是他的,你的價值觀也不是他的。
別拿你的尺子,作為肆意評價別人的利器;
別拿你的尺子,作為幹涉別人的理由;
更別拿你的尺子,作為傷害他人的藉口。
天地很大,活法很多, 我們只有過好自己生活的權限。
我們能夠定義的,永遠只有自己的生活。
尊重每一個群體和每一種生活方式,就是我們給彼此的生命留下的一點光亮。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男孩,關注@男孩派,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