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真的不容易,放棄一個好的習慣卻是分分鐘的事

2020-11-05 劉英贊

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真的不容易,放棄一個好的習慣卻是分分鐘的事


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真的不容易,放棄一個好的習慣卻是分分鐘的事。

《父母智慧》課程助教第2天,晅導拋出了一個問題,「上次課程結束,還在堅持寫作業的家人們,請舉手。」

將近40個學員中,只有一個人還在堅持。當時,沒有引起我很大的情緒反應。

晚上10:30回到家,思想上一直在猶豫著,到底用不用完成今天的日更文章。

其實,當我這樣想時,就開始為自己找理由和藉口。

之所以猶豫,是因為追求快樂原則的」本我」在起作用。

其實,不是沒有能力寫,而是意願度不足。

一旦產生不想寫的念頭,潛意識便開始為自己尋找理由,也會引導身體呈現相應的行為。

最容易被催眠的藉口,是前段時間意識到的「不允許給自己的生命中留白」這個念頭。

於是,開始自我放縱——給自己一個「不為」的藉口——愛自己。

於是,洗刷、刷牙、貼面膜……磨磨蹭蹭地,不知不覺之中,將近一個小時過去了。

突然之間,有了一份覺察,自己很容易受別人影響,尤其是當別人說我不夠愛自己的時候。

於是,我便會自己找很多理由和藉口,於是放棄了很多我已經堅持了很長時間的好習慣。

突然想起一句話,當潛意識層面的東西提升到意識層面,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我發現,很多時候對很多事情都會半途而廢,比如———

自2016年初開始在4~5個微信群裡讀不同的書,讀了將近4年時間,不知從何時起放棄至今。

參加線上即興演講活動,剛開始信誓旦旦,之後便成了虎頭蛇尾。

參加007寫作,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日更,曾經一度堅持日更,開始日期與實際篇幅僅差10天。而現在的差距越拉越大,已經達成5:30篇。

參加21天改變思維模式《活法》訓練營,前幾天每天都在堅持,但是自從去聊城參加課程助教以來,放棄至今。

每天早晨5:40~6:00的冥想練習,最近也因經常晚起而錯過。

組織參加《心理諮詢師基礎知識》讀書打卡,前90天完成得相當不錯,再次報名後開始讀《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又開始斷斷續續……

仔細回想,生活中很多時候,我都會放棄自己的選擇,或者不去為自己的選擇買單,或虎頭蛇尾,或剛開始信誓旦旦,之後便銷聲匿跡。

也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真的非常不容易,但是,想要放棄一個好的習慣,卻是分分鐘的事。

相關焦點

  • 一個好的習慣,要如何養成
    一、讓好習慣顯而易見當有了足夠的練習,讓習慣變得顯而易見,那麼我們不需要意識到啟動習慣進程的提示,身體就會一直在自動處理,這就是我們的習慣最令人驚異的原因。所以當你養成了一個好的習慣之後,那麼它就會緩慢地、一直持續地影響到你。而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出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的學習生涯和之後的工作生活也能夠帶來很大的幫助。
  • 為什麼我們很難養成一個習慣?
    此時界限便開始模糊起來,你開始告訴自己,今天壓力真的太大了,多抽一根緩解一下壓力也沒關係;又或者是把未來某天五根煙的份額挪到今天(至於將來那天到底抽不抽,就不得而知了)。在巨大的渴望面前,我們的理智常常會動搖,甚至會為自己所鑽的空子找各種正當的理由和藉口,直至失敗的到來。而如果人們在培養好習慣的計劃中堅持數次而未果的話,就特別容易自暴自棄,甚至最終選擇放棄。
  • 【早讀聽力】用一分鐘養成一個新習慣
    「花這段時間在家裡養成一個新的快樂習慣。」That seems hilarious to me now.現在我覺得很好笑。My pre-coronavirus routines fell apart hard and fast.我的冠前病毒程序很快就崩潰了。
  • 養成一個習慣,「21天法則」真的夠嗎?
    正是在他的影響下,這幾十年裡,許多自我提升文章的作者都採納了這樣一種觀點:你可以在21天內養成一個習慣。 我們可以推斷,這種觀點廣受歡迎,部分源於這樣一個概念:堅持某個人生習慣可能和把某件事連續做三周一樣簡單。21天似乎也相當長了,足以改變現實。
  • 《掌控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這四個原則
    一個人身材保持的很好,問她秘訣,一定是有一個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一個孩子學業成績優秀,肯定也離不開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都說:「習慣改變命運」,因為我們每個人有多達40%-50%的行為取決於無意識的習慣,幾乎點去了我們行為的一半。習慣是如何如何形成的呢?我們可以掌控習慣嗎?
  • 38天10分鐘,平板支撐撐起一個習慣養成體系
    從習慣養成本身來說,這三個行動還帶有無意識成分,那麼,第四個100天習慣養成項目——「挑戰plank-每天超越1秒鐘」則是我有意設計出來的功課。何以見得?好學習者都知道每天進步1%,但如何衡量你真地成長了1%?
  • 一個好習慣要如何養成 媽媽說這要從第一次開始
    問了兩遍,兒子都說沒有,我讓爺爺奶奶迴避,決定單獨教育他,拿出一個凳子,讓他坐20分鐘不要動。  站在客廳門口的爺爺奶奶進來幾次,勸我不要這麼嚴格,但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最好契機,好的習慣就要從第一次養成。
  • 習慣的養成與自制力
    習慣的養成依賴於四個部分:觸機、慣性行為、獎勵和信念: 觸機:即觸發習慣的原因,你可以想像成手槍的扳機。習慣的觸機有很多,可能是時間、地點或場景。你早上刷牙的觸機是起床這個動作;去吃午飯是因為時間到了(額,好吧,還有肚子餓了);觸機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決定習慣好壞的,是它引發的慣性行為。
  • 知道但就是做不到,養成一個習慣是有多難?
    我記得上學的時候,隔壁的同學總是在抖腳,我的班導每次看到他都會念:「壞習慣,男抖窮女抖賤,給我改掉......」一開始我這位同學當然會乖乖配合,但過了幾分鐘又開始抖抖抖抖抖......此時老師就會抽出平時教育我們用的鋼板尺,而這位同學就再也不抖了;我就納悶了,為什麼老師會說抖腳是「壞習慣」,而有些人則會把每天早睡早起稱為「好習慣」呢,難道習慣真有好壞之分?
  • 養成好習慣不難,給你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的七種武器
    熊孩子這些習慣,困擾了我很久。總擔心不好的書寫習慣影響視力、蹺二郎腿影響脊椎的發育,等等…直到最近看到了一本叫做《如何想到又做到》的書,感覺豁然開朗。本書的作者肖恩·楊是行為科學領域的新一代權威人士。我嘗試用書中介紹的七種武器來培養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的習慣,收效頗為明顯。
  •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只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定會非常優秀的四、培養孩子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 愛讀書的孩子一般具備下面的四個優勢: 1、對於孩子性格和情緒的影響 會使孩子的性格更加沉穩、安靜,不會整天咋咋呼呼。所以愛讀書的孩子在學習中和考試的時候一般都會更細心一些,不容易因為粗心而犯錯。
  • 養成好習慣的秘密,都在這本書裡了
    室內運動嘛,容易碰到大領導,我這種小羅羅是不會想要和大領導交流運動心得的。於是就轉戰自己市內跳健身操或者瑜伽,然後,來例假了不想運動,今天加班到很晚,不想運動,今天太冷了,只想好好洗洗睡了。養成好習慣路上的絆腳石,真的太多了。那真的是這樣嗎?
  • 養成好習慣的好時機(快樂魔方作文)
    暑假是學生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習慣一:閱讀習慣
  • 讓孩子養成幾個好習慣,讓好習慣助孩子一臂之力
    都說一個好習慣能夠成就人的一生,一個壞習慣會毀掉人的一生,對於成年人來說是這樣,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好習慣養成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好習慣一旦養成,會對人的一生有非常大的助推力,會讓人生越走越順,孩子在小的時候是一張白紙,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這對孩子以後的人生大有好處,以下幾條父母一起來了解一下。
  • 優秀的人,都是先從養成一個習慣開始
    在我堅持記反思日記的第三個月,自己感覺有點堅持不下去了——因為似乎沒什麼用。這時候,我無意中看到了《美國之夢:富蘭克林自己的故事》,一本關於富蘭克林的傳記。在這本傳記中有這樣一段: 富蘭克林要培養自己養成13個道德準則,採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實踐一項,待一種習慣養成之後,再實踐另一項」的方法。為了監督自己,他便每日自省,把道德要求和自己的行為做比較,持之以恆。
  • 分享 | 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從孩子入學開始,成績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但與此相比,好的習慣,好的思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因為習慣和思維將會陪伴孩子一生。明確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並了解哪些學習習慣是好習慣、哪些學習習慣是不良習慣以後,就應該自覺地培養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你告別。
  • 《原子習慣》---關於如何養成習慣的方法整理
    環境的重要性1)其實我們的每一個習慣都受環境影響。我們可能無意間因為環境成了「受害者」,但我們也可以做環境的「創造者」。2)把好習慣的「觸發器」放在最明顯的地方/把壞習慣的「觸發器」放在最隱蔽的地方3)無論何時,儘量避免同一環境做不同的習慣4)新環境對培養新習慣有幫助 3.
  • 教孩子養成好習慣 養成好習慣的辦法
    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事,並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從小給孩子養成好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培養好習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做為家長要多運用正面激勵的方法,例如,要孩子養成物歸原主的習慣,首先家長要創設一個整潔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  三、把愛和嚴結合起來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還需要家長具有一定的意志力。立下規矩後就要督促孩子堅持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形成一個好的習慣。
  • 習慣≠聽話!好的習慣影響一生,而「不聽話」是孩子的天性
    一旦建立起習慣的認知,時間長了,規矩便養成了。有了好習慣,孩子也就有了自控力,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有位媒體記者問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
  • 暑假讓孩子養成這些習慣,這就是一個豐收的假期
    暑假是培養孩子習慣的最好時期,其重要性要遠超於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假期應該養成的7個習慣。幫助您的孩子養成3個以上,這就是一個豐收的假期。整天零食冷飲不離手,吃飯的時候挑三揀四,甚至乾脆不想吃飯。營養均衡的飲食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發育。放假是讓孩子在家休養生息,調整狀態,不是讓孩子在家肆意放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不吃什麼就不吃什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