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這四個原則

2020-09-19 跟婷婷一起成長

一個人身材保持的很好,問她秘訣,一定是有一個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一個孩子學業成績優秀,肯定也離不開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都說:「習慣改變命運」,因為我們每個人有多達40%-50%的行為取決於無意識的習慣,幾乎點去了我們行為的一半。

習慣是如何如何形成的呢?我們可以掌控習慣嗎?

《掌控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在書中給了我們解答。

詹姆斯•克利爾是美國著名習慣研究專家,習慣學院創辦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他於2017年初創辦了著名的習慣學院,該學院後來成為許多渴望培養良好生活和工作習慣的組織和個人的首選培訓平臺。眾多財富500強公司和成長中的初創企業選派其領導人和普通員工來這裡參加培訓,總共有10000多名領導人、經理、教練和老師從習慣學院畢業。

他為記錄本人針對習慣所做實驗的的個人網站jamesclear.com有近50萬訂閱用戶,每月訪問量達到了數百萬。

《掌控習慣》一書中,我們給了我們認知科學、行為科學、心理學、哲學、生物學等各方面的權威講解,提煉了四個步驟,並總結了相應的4大定律;雖然這本書具備科學依據,但不是學術研究論文,是一本操作手冊。

1、 什麼是習慣

《掌控習慣》一書中說:習慣是一種固定程序或定期實施的行為,且在許多情況下,是自動執行的。

1898年,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做了一上實驗,他把貓放在名為拼圖拿的裝置裡,設計了一些讓貓可以通過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拉動繩圈,按下槓桿,或者跳到平臺上」便可逃離的門。

桑代克每天仔細跟蹤觀察每隻貓的行為模式。一開始,它們會在盒子裡亂跑,漸漸地,它們學會了將按下槓桿的動作與逃離盒子並獲得食物的獎勵聯繫起來,經過20-3次嘗試,這種行為變成了自然而然的習慣性動作,貓能在幾秒鐘內逃走。

所以,行為科學家賈森•赫雷哈也說:「習慣是解決我們環境中反覆出現的問題的可靠方法。」

2、 習慣循環

所有習慣的形成,都會經過「提示」「渴求」「反應」「獎勵」這四個階段。

  • 提示——讓它顯而易見

最簡單的做法是,給自己的行動設置具體的執行時間和地點,即:我將在某時某地做某事。

比如:我要在早晨6點半,坐在書桌前看書;我要在中午12點去廚房做飯;我要在晚上8點陪女兒閱讀……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時間和地點變得顯而易見,以至於只要反覆去做,積累到一定次數後,就會具備在恰當的時間做該做的事的衝動。

  • 渴求——讓它有吸引力

如果想要提高某種行為發生的概率,需要讓它具備吸引力。

比如孩子想要看動畫,你告訴她,如果做完數學作業就可以看半個小時。因為看動畫是孩子喜愛的事,為了可以看動畫,做數學作業也會對她產生一定的吸引力了。

在心理學上,這叫「喜好綁定」,是戴維•普雷馬克教授的研究成果,即利用「高頻行為強化低頻行為」。

  • 反應——讓它簡便易行

養成新習慣的最關鍵步驟之一就是不斷重複,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兩分鐘規則。

比如培養孩子的閱讀,讓孩子看一個幾百字的小故事;讓孩子按時做作業,從做兩道數學題開始;每天練習舞蹈,每天練習兩分鐘基本功……

從每一個簡單可行的小事做起,慢慢的堅持,最終就會變成我們的習慣……

  • 獎賞——讓它令人愉悅

一旦我們體驗到做一件事所享有的樂趣,就很可能願意重複去做這件事,也就是所謂的即時滿足。

很多人對此有質疑,覺得這是在尋求及時行樂,覺得不符合長遠利益。

作者在這裡說的是: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這會讓我們感覺愉快、精力旺盛。

這四個步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沒有終點,當我們想要提高時,就可以按這個步驟循序漸進地發展。這也是持續不斷進步的秘訣。

3、 習慣是自我提高的複利

只要願意堅持下去,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變化,會隨著歲月的積累,複合成顯著的結果。

作者說:如果一年內每天都能進步1%,到完成時,將進步37倍。

德國修士作家坎普滕的託馬斯也說:一個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種惡習,那麼他用不了多久就成為十全十美的人。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一個微小的習慣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寫作沒有那麼難,《掌控習慣》告訴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就像《掌控習慣》作者詹姆斯·克利爾所說的一樣,成功的最大威脅不是失敗,而是倦怠。對於寫作也是如此。今天跟大家分享《掌控習慣》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養成習慣的四大定律,以及如何將習慣升級,保持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 一個好的習慣,要如何養成
    一、讓好習慣顯而易見當有了足夠的練習,讓習慣變得顯而易見,那麼我們不需要意識到啟動習慣進程的提示,身體就會一直在自動處理,這就是我們的習慣最令人驚異的原因。所以當你養成了一個好的習慣之後,那麼它就會緩慢地、一直持續地影響到你。而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出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的學習生涯和之後的工作生活也能夠帶來很大的幫助。
  • 《掌控習慣》:阻礙你習慣養成的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方法不對
    6年,是美國著名習慣研究專家,《掌控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用親身經歷給出的答案。命運給我開了個玩笑,我報之以微笑。通過從小做起,詹姆斯克利爾用一系列的小勝利和微小突破完成了生命的逆襲。習慣養成四步驟養成習慣的過程分為四步:提示、渴求、反應與獎勵。這四步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問題階段和解決階段。問題階段包括提示和渴求,即意識到有些事情需要改變。解決階段包括反應和獎勵,即你採取行動並實現了你想要的改變。
  • 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真的不容易,放棄一個好的習慣卻是分分鐘的事
    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真的不容易,放棄一個好的習慣卻是分分鐘的事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真的不容易,放棄一個好的習慣卻是分分鐘的事《父母智慧》課程助教第2天,晅導拋出了一個問題,「上次課程結束,還在堅持寫作業的家人們,請舉手。」將近40個學員中,只有一個人還在堅持。當時,沒有引起我很大的情緒反應。晚上10:30回到家,思想上一直在猶豫著,到底用不用完成今天的日更文章。其實,當我這樣想時,就開始為自己找理由和藉口。
  • 你應該知道的養成習慣的四個階段
    習養成習慣的四個階段很多人都想養成好習慣,卻從不去了解培養習慣到底是怎麼回事,習慣到底要經歷哪些階段呢?看到沒有,培養一個習慣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需要新鮮感;第二,需要依靠正確的方法;第三,渴望獎賞;第四,習慣成自然。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初中養成這10個好習慣,高中不愁成績差
    這裡給大家介紹10個好的學習習慣,建議大家至少都要從初中開始,就將這些習慣變成自己在學習方面「不得不做」的事情。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掌握下一章節知識,並對於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重點難點均有一個大概的掌控。上課對於其他沒有預習的同學而言屬於「學習新知識」,但對於預習了的同學而言卻是「解答自己的疑惑」,這兩者一對比,毫無疑問自然是預習了的同學對於知識點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對知識點的掌握也能夠更加靈活。
  • 早起、運動、那些自律的人,是如何養成好習慣的
    那麼,我們普通人,該怎麼養成,掌控習慣呢?第一點:自豪感:保持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事。你越以某方面自豪,你就越能抽出時間去管理它。第二、明確細節:顯而易見我們在立目標的時候,通常會犯一個錯誤,會把目標細節寫不清楚。我今年十月份的時候,給我立了個目標:每月讀四本書。
  • 好用有用的習慣養成 App,從這 9 個裡面挑一個就行
    堅持太難,強迫太累,唯有「養成習慣」可以讓我們十年如一日地持續去做一件事情。在 App Store 中也有不少習慣養成類的 App,很多獨立開發者也會選擇這一類的 App 來練手,但是可供我們選擇的優秀作品其實並不多。少數派在過往的幾年裡,介紹過數款習慣養成類 App,我從中挑選了各具特色的 9 款,將它們推薦給大家,希望能有一款符合你的心意,幫助你養成好習慣。
  • 《掌控習慣》讓女兒開始自覺地彈鋼琴了
    正好我最近讀了一本書《掌控習慣》,作者是美國的詹姆斯.克利爾,這本書中給了我答案。書中講習慣的形成需要經過四個階段:提示、渴求、反應和獎勵。針對這四個階段,詹姆斯.克利爾提出四個定律: 1. 第一定律——讓它顯而易見。 這就是習慣養成的提示階段,一定要用顯眼的方式提示你應該進行某項行動了。比如你想要每天堅持讀書,那麼你需要給自己布置一個便於讀書,能安心讀書的環境。
  • 《原子習慣》---關於如何養成習慣的方法整理
    簡單總結了書中養成習慣的四個非常非常具體的方法論,如果你也對習慣或是規劃方面感興趣的話,就往下看吧零、改變期待我們在設定目標時,對目標的態度很重要。環境的重要性1)其實我們的每一個習慣都受環境影響。我們可能無意間因為環境成了「受害者」,但我們也可以做環境的「創造者」。2)把好習慣的「觸發器」放在最明顯的地方/把壞習慣的「觸發器」放在最隱蔽的地方3)無論何時,儘量避免同一環境做不同的習慣4)新環境對培養新習慣有幫助 3.
  • 鈺璋讀書筆記《掌控習慣》by James Clear
    正好借著這本書《掌控習慣》,恢復一下自己的讀書、寫作習慣吧~ 這本書比較好讀,邏輯很清晰、用語簡樸、案例也多。推薦看看原作,一下午能看完;實在懶,也可以直接參考這篇讀書筆記吧~ 養成好習慣大有好處,無需多言了。0.99的365次方=0.03;1.01的365次方=37.8;就是這個道理。
  • 生活習慣養成不是小事,抓住這6個關鍵點,幫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01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哪些內容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般包括作息習慣;衛生習慣;禮儀習慣;生活自理能力等四個方面。關於作息習慣、衛生習慣和禮儀習慣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在這裡重點提一下生活自理能力。03 抓住這6個關鍵,幫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管是對孩子來說還是對父母而言,都是一個相當不簡單的考驗。這是因為習慣養成都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一般說來,一個好習慣形成的周期大約為1個月左右(也有另一說法21天,大體上差不多),如果要進一步鞏固好習慣,更是需要長達至少3~4個月的鞏固時間。
  • 如何養成好習慣的19個心理學策略
    換個角度來看待眼前的事物,就可以抑制熱系統帶來的影響。●所謂「習慣」,就是指幾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行為。要想養成習慣,我們必須減少意識本身出現的次數。二、什麼是習慣?●人所做出的行為中,有45%是基於習慣。
  • 讓孩子養成幾個好習慣,讓好習慣助孩子一臂之力
    都說一個好習慣能夠成就人的一生,一個壞習慣會毀掉人的一生,對於成年人來說是這樣,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好習慣養成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好習慣一旦養成,會對人的一生有非常大的助推力,會讓人生越走越順,孩子在小的時候是一張白紙,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這對孩子以後的人生大有好處,以下幾條父母一起來了解一下。
  • 利用「21天習慣養成法則」,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抗擊「疫情」階段,孩子們都在家,家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促成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行為心理學家認為,新習慣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通過21天的行為暗示,正確重複練習,可以基本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21天習慣養成法則」。
  • 暑假讓孩子養成這些習慣,這就是一個豐收的假期
    暑假是培養孩子習慣的最好時期,其重要性要遠超於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假期應該養成的7個習慣。幫助您的孩子養成3個以上,這就是一個豐收的假期。要讓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這與是否放假無關,規律的作息會讓孩子有足夠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建議:制定適合孩子的暑假作息時間表,可以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的基礎上稍微放鬆,但是還是要在健康生活的範圍內。
  • 養成這5個飲食好習慣,減肥效果事半功倍
    我們需要推廣運動,原因之一是它能在其他領域催生健康習慣。這一組合非常強大。」但常有跑步者問:「運動後該如何吃對身體最好?會不會吸收更快容易長膘?」實際上,運動期間怎麼吃還真是很有講究。我們都知道運動減肥三分靠練七分靠吃這個道理,如果不注重飲食的話對運動的效果也會有很大影響,那麼,該什麼時候吃?
  • 孩子好習慣要從小培養!督促孩子養成這4個好習慣,很必要
    想讓孩子過得舒適一點,但是這樣也會養成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孩子交流保持積極心態大家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而孩子的模範能力也是很強的,會模仿出家長們的一些動作和語氣,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應該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父母們都不希望看見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總是想著退縮。
  • 教孩子養成好習慣 養成好習慣的辦法
    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事,並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從小給孩子養成好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培養好習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做為家長要多運用正面激勵的方法,例如,要孩子養成物歸原主的習慣,首先家長要創設一個整潔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  三、把愛和嚴結合起來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還需要家長具有一定的意志力。立下規矩後就要督促孩子堅持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形成一個好的習慣。
  •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為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尤其是第二種
    只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更快地提高學習成績,可是應該怎麼做呢?提高學習成績似乎是所有家長都關心的一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早就給出了答案。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掌握學習方法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