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養成習慣的四個階段

2020-12-22 龍貓先生說

我想你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養成一個好習慣真的很重要。好習慣會幫助我們成功的。壞習慣會對我們造成不好的影響。

習慣很重要嗎?

習慣對於一個人很重要嗎?

美國暢銷書作家在《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中對習慣做的一些說明,他認為:

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人每天的活動中,有超過40%是習慣的產物,而不是自己主動決定的。雖然每個習慣的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習慣綜合起來卻對我們的健康、效率、個人經濟安全以及幸福有著巨大的影響。

習慣對於我們來說確實很重要,好習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工作,比如定期跑步或者散步的習慣,再比如每天堅持閱讀15分鐘的習慣,再比如每天按時起床吃早餐習慣。

這些小習慣,看似不起眼,但卻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若是能堅持定期跑步的習慣,它能讓我們身體健康。還有若書能堅持每天閱讀15分鐘的習慣,它會讓我們變得有知識、有涵養。

有好習慣就會有壞習慣,壞習慣卻是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會毀掉我們的生活。

在《習慣的力量》一書記錄了這樣一個真實案例:

威爾遜曾是一名美國士兵,在22歲前,他從未喝過酒。在此之後,當他開始覺得酒好喝後,便養成了喝酒的習慣。威爾遜每天要喝三瓶酒,因為喝酒他的妻子要和他離婚,同時積蓄也逐漸花完了。

為了戒酒,他參加戒酒協會,當他開始戒酒時,就會進入戒酒協會上描述的一個階段——他開始覺得痛苦地打滾,這麼多天來,他一直都有幻覺。停止服藥後,他就感覺像有無數蟲子鑽進皮膚。他想嘔吐,但沒法動彈,太痛苦了。

其實,我們看到當人養成壞習慣之後,比如酗酒。若想要戒掉它,就需要付出很多時間、精力,甚至要忍受一些精神上的痛苦。

回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蠻多的壞習慣呢?

對此,我們應該要多養成一些好習慣,摒棄一些壞習慣。

養成習慣的四個階段

很多人都想養成好習慣,卻從不去了解培養習慣到底是怎麼回事,習慣到底要經歷哪些階段呢?

培養習慣就像是推著一塊滾石上山,就好像古希臘神話人物西西弗斯每天重複地推著石頭上山一般。

我們很想看到把滾石山頂時,然後我們坐在旁邊,輕輕一推,看著滾石滾下去的樣子,順便欣賞風景。

我們推著滾石上山了,一開始我們覺得這件事很好玩,很新鮮。在做的過程中也順利,於是我們覺得做這件事應該是很容易、很輕鬆的。

可過了一段時間,發覺推著滾石上山很困難。與此同時,當初的新鮮感已經逐漸褪去,你不再認為做這件事很好玩了,相反你會覺得很困難。

這時,你的大腦在糾結:「是在放棄呢?還是繼續堅持呢?」你一時無法抉擇,不知該如何是好。

幸運的是有很多人已經推著石頭走過了一段路,並且在路邊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我們還遇到了很多抱著同樣目的的人,於是憑藉這些經驗、方法,然後我們運用這些經驗、方法,一步一步地繼續向山頂前進。

快到山頂時,你發覺身體已經到了極限了,你的意志已經消耗殆盡。你回過頭看了下,發覺自己已經快到山頂了,你想到一路走來是多麼不容易,然後你突然覺得自己很棒,你居然把你認為不可能、甚至要放棄的事情做到了。你的內心收穫到了獎賞,十分地滿足。

最後,終於把滾石推到山頂,你望向遠處,發覺為什麼大家總是說要登高望遠,因為在山頂看到的風景比山腳下看到的要多。於是你輕輕一推,靜靜地欣賞滾石落下的樣子。

看到沒有,培養一個習慣需要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需要新鮮感;第二,需要依靠正確的方法;第三,渴望獎賞;第四,習慣成自然。

為何有四個階段

為什麼會產生四個階段?

其實,這跟我們人的本性有關,每次當我們想要變好,總是困難重重,培養一個習慣更是如此。

有趣的是,習慣的改變跟庫伯勒變化曲線也是高度吻合的,如圖。

當我們要做某事,開始時總是信心滿滿,同時也感覺有所變化。

等到一段時間,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於是就感覺很挫敗,進而憤怒和沮喪。

等到谷底,又開始反彈,繼續嘗試去做,滿滿地接受。最後便是認同了。

更有趣的是,包括技能培養也是如此,如圖:

任何技能的培養,都會經歷以上的幾個階段,比如寫作。

我們看到的上圖就是培養技能的一個曲線圖,它並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曲折上升,有上升,有回落。

在開始時,進步很快,感覺很興奮;過一段時間後,發覺退步了,感覺失落;再過一段時間又上升了,然後又是回落了。

學習就是在不斷重複這種過程,寫作也是如此,上升,回落,又上升,又回落,總體來說是曲折上升的。

那麼,你現在明白為什麼會有習慣培養的四個階段了吧。

這是由於人的天性所決定,也是因為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所決定的。

那麼,認識到了這些基本規律,下次我們培養習慣就不要過早地放棄,至少堅持一段時間再說。

最後,我們稍微總結一下,培養習慣的四個階段包括:

第一,需要新鮮感;

第二,需要依靠正確的方法;

第三,渴望獎賞;

第四,習慣成自然。

加油!祝你早日養成一個好習慣!

你的讚賞是對我最大支持!

相關焦點

  • #一塊寫寫#三個階段,讓你輕鬆養成「堅持」的習慣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的作者是日本人:古川武士。他畢業於日本關西大學,現在是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有多年培訓指導企業經營者和職場人士的經驗,其所開創的個人成長課程深受日本上班族的歡迎,他著有代表作《如何戒掉壞習慣》、《找到想做的事,擁有無悔的人生》等。
  • 中小學階段的親子教育:應該以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養成為主
    那麼,孩子在小學及以前的成長階段,不去超前學習,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孩子在以後的發展中發展更好呢?答案是肯定的,而這個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他們的毅力、耐力,而在幼兒園至小學,甚至是初中階段,是一個孩子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養成的好習慣,將會使其受用一生!
  • 小學階段,孩子必須養成的幾個重要的習慣,家長們知道嗎?
    在小學階段,養成好的習慣非常重要,小學階段,孩子必須養成的幾個習慣!孩子的教育是從小開始的,小學階段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小編認為孩子在小學階段,抓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在習慣的養成培養方面也很重要。因為好的習慣一旦養成,這種習慣可以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終生受益。
  • 補課不如補習慣!班主任:小學階段,請逼孩子養成這3大好習慣
    補課不如補習慣!班主任:小學階段,請逼孩子養成這4大好習慣很慶幸,孩子遇到了一位特別負責任的班主任,用老師的話說就是:「補課不如補習慣!我女兒已經上大學了,所以我有大把的時間監督輔導孩子的作業,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遠比成績重要,讓孩子養成一些好的習慣,以後不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上都會輕鬆很多,也希望家長們積極的配合。」
  • 習慣的養成是小學階段的最大任務
    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陳鶴琴說過: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在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意習慣的養成。但是習慣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壞;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則終身受其累。
  •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習慣(1-6年級習慣養成表)
    所以,你家有孩子上小學的,培養習慣才是關鍵。家長們在孩子小學開學以後,應該幫孩子養成哪些好習慣呢?一年級習慣學習習慣1、按時完成作業。2、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3、能閱讀拼音小故事。這時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什麼都未知,你給孩子灌輸的理念、形成的認知、養成的習慣都至關重要,這是也是他對一生學習的「第一印象」。寫字工整: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的寫字散架,那付出的代價就是孩子需要拿尺筆寫,一筆一划,一分鐘寫不到10個字,這樣別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就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 《掌控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這四個原則
    《掌控習慣》一書中,我們給了我們認知科學、行為科學、心理學、哲學、生物學等各方面的權威講解,提煉了四個步驟,並總結了相應的4大定律;雖然這本書具備科學依據,但不是學術研究論文,是一本操作手冊。1、 什麼是習慣《掌控習慣》一書中說:習慣是一種固定程序或定期實施的行為,且在許多情況下,是自動執行的。
  • 生活習慣養成不是小事,抓住這6個關鍵點,幫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01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哪些內容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般包括作息習慣;衛生習慣;禮儀習慣;生活自理能力等四個方面。關於作息習慣、衛生習慣和禮儀習慣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在這裡重點提一下生活自理能力。當然,這裡的自理能力,並非是一些簡單的、動手不動腦的生活技能,它應該包括自我服務意識和自理技能這兩個層面的內容。具體來說,自我服務意識是指孩子要具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意識。當孩子有自我服務意識,便會更自覺地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一味地依賴於別人。這種自我服務意識需要從小培養,尤其是在進入小學階段後家長更要重視。
  • 家長鬚知:這5個習慣,請儘早讓孩子養成
    ,一個人在幼時養成的習慣影響著往後人生的發展。不僅學習,生活、待人接物、處事習慣等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品質,正是這些小習慣匯成我們的日常。勤藤教育認為孩子在幼年階段,家長需要有意識地讓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為他們今後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 幼兒園階段一定要幫孩子養成這10個習慣,受益終身
    這樣,當有一天父母應該放手,不會過於擔心,孩子也不會充滿恐懼。二、凡事及早不及晚許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後關頭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及早」的習慣。培養孩子「凡事及早不及晚」,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從而養成從容的心態。比如,一定要讓孩子完成功課之後再去玩耍。
  • 《掌控習慣》:阻礙你習慣養成的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方法不對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我們要以使習慣行為能夠達成的體系為主,而不僅僅是關注養成習慣這個目標。3. 習慣養成四步驟養成習慣的過程分為四步:提示、渴求、反應與獎勵。這四步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問題階段和解決階段。問題階段包括提示和渴求,即意識到有些事情需要改變。
  • 30天習慣養成,讀書計劃第一天小結:記憶的三大階段
    哈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昨天我們開啟了30天習慣養成計劃。今天是正式進行的第一天,你們行動起來了嗎?今天(以及未來的30天裡)我所閱讀的書是《如何高效記憶》,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希格比教授。該書在美國暢銷了40年,是一本非常棒的全腦教育書籍。其他的不多說,今天的重點是對記憶的理解。
  • 知道但就是做不到,養成一個習慣是有多難?
    當然不是,方法還是有的,下面就來具體說說:(一)先讓「邏輯上的灌輸」轉為「想法上的接受」回到新年新希望的制定來說吧,當我們替自己許下「讀100本書」,「每天要練習英文」等目標,你會發現它們其實是違反直覺的;因為那是你用「思考」得出的制約,你想依照理性邏輯來說服自己應該去做這些事,你只是知道,但卻做不到。
  •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成甲解讀
    如果你能夠知道在各個階段能夠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克服習慣引力,那麼你的習慣養成的道路就要輕鬆容易得多。【第二部分】這就是下面我們要討論的話題:習慣堅持的三種類型和三個階段。在談具體的習慣堅持的階段之前,作者說要先澄清一件事情,習慣和習慣的養成難度是不一樣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習慣其實有不同的類型。
  • 馬雲告訴你,想要成為優秀的人,首先要養成這4個習慣
    馬雲在演講中說:「我都能成功,全世界80%的年輕人也能成功;如果你想在小鎮賣東西,未來將難以生存;中國人一年吃掉80億隻雞;不知道你貢獻了多少?」由此可見,其實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不是現在擁有的多少,而是自己的認知思維能力,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 初中階段養成這幾個「優秀習慣」,成為學霸,考上重點高中沒問題
    對於學生來說,初中是非常關鍵的學習階段,在某種意義上,這個階段的學習,比高中時期還要重要。初中學習的教材,都是各個學科的基礎入門的知識。因此,對於初中生來說,這一階段的學習重心,應該放在學習習慣的養成上,而成績的提高,是習慣養成後水到渠成的事情。
  • 家有0-3歲寶寶,這3個習慣你得「逼」他養成
    不少媽媽都急著向娟娟請教育兒秘籍,娟娟告訴媽媽們,「我格外在意孩子的3歲之前的教育,不是說3歲看老嘛……孩子在這個年齡段,你一定得讓她養成以下3種習慣」。 其實不少媽媽都知道「3歲看老這句話」,但是在現實的教育當中卻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就這樣迷糊著,孩子過了人生的關鍵期。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為什麼0-3歲對人的一生影響如此之大?
  • 梁寶川:anki考研學習要養成的三個習慣
    具體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我個人建議大家如果要anki考研學習,那必須養成幾個習慣。 這是我自己實踐anki的經驗,大家一定要堅持三個習慣。 那三個習慣呢。 大家簡單分享一下。
  •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需要鼓勵和誇獎,還要經歷4個時期
    很多家長對這些都萬分在意,卻偏偏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如何讓你的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 學圍棋,給孩子養成了哪些習慣
    圍棋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那你知道是什麼習慣嘛?很多家長希望讓孩子學習圍棋,圍棋有助於思考,同樣更多家長希望孩子學了圍棋之後養成良好的習慣。能靜下心來,不要再像孫悟空。。。其實圍棋能幫助我們養成哪些好的習慣?不止如此。安靜的習慣、思考的習慣、拼搏的習慣、學習的習慣、禮儀的習慣我通常把孩子學習圍棋能培養的習慣分為這五類。其中對於我們小學前的孩子來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