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0-3歲寶寶,這3個習慣你得「逼」他養成

2020-09-10 馬尾上的小黃花

「這孩子還真是知書達理啊……」,「是啊,長大一定會有出息的……」,一群媽媽圍著一個3歲的小姑娘連連稱讚。這個小姑娘不是別人,正是娟娟的女兒,女兒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人長的貌美,而且待人落落大方,學習成績也特別出色。不少媽媽都急著向娟娟請教育兒秘籍,娟娟告訴媽媽們,「我格外在意孩子的3歲之前的教育,不是說3歲看老嘛……孩子在這個年齡段,你一定得讓她養成以下3種習慣」。

其實不少媽媽都知道「3歲看老這句話」,但是在現實的教育當中卻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就這樣迷糊著,孩子過了人生的關鍵期。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為什麼0-3歲對人的一生影響如此之大?

1、大腦發育的速度最快

據研究,人的大腦在胎兒時期就開始發育了,在胎兒形成的3個月到產後6個月的時間,人的大腦發育就已經完成了50%-60%左右,在寶寶3歲之前,大腦發育已經完成了70%,幾乎接近成人的大腦。所以從腦部發育的角度來看,孩子在3歲之前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2、心理發展迅速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2歲就有了自我意識,儘管這種意識還處在萌芽期,但是3歲之前卻是孩子心理發展的「黃金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個時期的幼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了0-3歲的重要性,現在我們來聊聊娟娟媽媽提到的習慣問題,在這個階段,媽媽一定得逼著孩子養成3種好習慣,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1、獨立性

這裡的獨立性包括兩個方面,一來是說孩子要在生活中養成獨立的好習慣,比如當寶寶到了0-3歲的時候,寶寶就應該學會自己洗手,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等等,畢竟3歲之後,孩子就要離開家上幼兒園;二來是說孩子要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孩子的依賴性都比較強,什麼都依靠父母包辦,等到他們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一頭霧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鍛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誠實

誠實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勇於承擔錯誤也是一種勇氣,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急著去批評他,這樣會打擊孩子承認錯誤的勇氣。媽媽們要知道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隱瞞錯誤,所以當你的寶寶犯了錯誤並承認錯誤時,你該嘉獎他。

3、分享

自私的孩子是不受歡迎的,但是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都特別少,在家被寵的厲害,什麼都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孩子在未來是不受歡迎的,所以在寶寶小的時候,媽媽就要引導孩子,多給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如果你家有這個階段的寶寶,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培養這3個習慣,相信你的付出會讓寶寶受益終生的。

相關焦點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但記憶力更好,頭腦也更機靈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但記憶力更好,頭腦也更機靈想要幫孩子養成超強的記憶力,在6歲之前須要」逼「孩子養成下面這3個習慣:1、養成朗讀好習慣記憶力是要經常訓練才能夠得到提升的,而朗讀正是訓練記憶力的一個好方法,在不斷的朗讀之下,孩子的記憶力就會漸漸的增長,想去生孩子的記憶,家長不方便孩子養成堅持朗讀的好習慣
  • 在孩子5歲前,「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鄰居是一位北大退休的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對育兒方面非常重視,而正巧我也是一位育兒師,所以我經常會和這位老教授一起聊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談到孩子習慣方面的問題,而這位老教授告訴我: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 李玫瑾: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3個習慣,長大後才容易出息
    人想要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每天的重複訓練才能達到,如果你家孩子從小就調皮、做事不認真,家長沒有及時糾正的話,那麼這些壞習慣會跟隨孩子一輩子。,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所以,我們從小培養孩子好習慣是很重要的。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
    寶寶從出生起,就會對這個未知的世界進行積極地探索,父母應該在孩子這個過程當中,從小對寶寶進行教育。三歲前讓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很容易的,如果父母能夠在這個時間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那麼寶寶將來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會感到更加容易。實際上,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在三歲前就有了一些簡單的習慣,並且他們養成一種習慣也非常快。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僅記憶力強,大腦也更聰明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的記憶力好與壞跟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是分不開的,比如你吃的好、睡眠充足、平時多運動,這都能提高記憶力,特別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平時家長多帶孩子做益智遊戲,對開發智力是有很大好處的。
  • 寶寶3歲前,家長要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更讓父母省心
    3歲前,家長要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更讓父母省心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寶寶在0-3歲這個時間段的大腦發育速度最快。到了3歲的時候就,寶寶的大腦重量已經有成年人的80%了。這也說明在3歲以前,寶寶的思維很活躍,迫切地想要學習。而這個時候,父母適時地引導,可以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父母要狠心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別心軟是為了孩子好!
  • 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僅記憶力會更好,大腦也更聰明
    在孩子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他會感謝你。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學齡前孩子正處於好奇心和求知慾高峰期,只要挑選真正生動有趣、可讀性強、含金量高的繪本,孩子很容易就能對閱讀產生興趣。
  • 寶寶3歲前,家長要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更讓父母省心
    寶寶3歲前,家長要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更讓父母省心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寶寶在0-3歲這個時間段的大腦發育速度最快。到了3歲的時候就,寶寶的大腦重量已經有成年人的80%了。這也說明在3歲以前,寶寶的思維很活躍,迫切地想要學習。而這個時候,父母適時地引導,可以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父母要狠心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別心軟是為了孩子好!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的記憶力好與壞跟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是分不開的,比如你吃的好、睡眠充足、平時多運動,這都能提高記憶力,特別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平時家長多帶孩子做益智遊戲,對開發智力是有很大好處的。
  • 0~3歲必看的早教繪本,30個故事讓寶寶養成好品性、好習慣
    只有父母們播下了行動,孩子才會有好的習慣和好的品性,人一旦養成了一個習慣,那麼他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其實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不聽父母們的說教和勸導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不用說教的方式讓孩子自己懂,這時候繪本就能夠起到作用了。《陪你長大》這套繪本便提供了很多別出心裁的方式和寶寶進行溝通,其中拋開了很多千篇一律的說教和枯燥的對錯準則,並且這套繪本中不僅有很多習慣、品性養成的故事,還有很多入園後能學會的東西。
  • 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未來才容易有出息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約·凱恩斯好的習慣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未來少走很多彎路,家長們需要從小去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孩子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孩子6歲前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孩子在這個階段所養成的性格和習慣會跟隨他一輩子的,很多時候孩子小時候看上去很聰明,長大後卻沒有什麼出息,這就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千萬不要過度的寵溺孩子。
  • 孩子3歲前,這5大習慣父母要「狠心」幫娃養成,將來更容易出息
    其實這是因為作為爸媽的我們,沒有給孩子養成習慣,比如說平時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不認真吃飯、不想睡覺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雖然看起來容易,但是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糾正起來是很難的一件事情。:3歲以前是孩子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孩子越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麼這些習慣也會成為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這對寶寶以後的成長也很有幫助,甚至還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不僅記憶力好,大腦也更發達
    而孩子6歲之前正是記憶力發展的高峰期,若能夠在此時「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不僅能夠讓孩子記憶力更好,還能夠讓孩子的大腦更加發達孩子6歲之前的記憶力發展規律孩子的記憶力一般從2歲開始,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正逐漸從短期記憶發展為長期記憶,能夠逐漸記住身邊的親人,這也是為什麼常陪孩子孩子身邊的人一抱孩子,孩子就大笑的原因。
  • 12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他會越來越出色
    好的習慣具有非常頑強的力量,他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自律,對自己理想生活的追求。孩子在12歲之前,家長要監督他們養成這5個好習慣,將受益一生。孩子三歲的時候,你追著他認字;孩子四歲的時候,你追著他念詩;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小學了,還得追著他寫作業;......
  • 3個月大的寶寶幾點入睡好?3個方法幫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只要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可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寶寶為什麼很晚都不肯睡呢?新生幼兒的作息時間一般是不規律的,寶寶需要時間去適應,去養成屬於自己的睡眠習慣。寶寶很晚都不肯睡覺的原因有3個:第一個原因:分不清晝夜。
  • 孩子6歲之前,這7個習慣要「逼」他養成,家長將來會很省心
    孩子6歲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7大習慣,早養成早受益良好的習慣是一切發展的開端,孩子成長初期沒有習慣意識,這就需要父母的幫助,寶寶6歲前,要「狠心」讓孩子養成這7大習慣,以幫助他未來的發展。0-6歲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與性格都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經歷的敏感期也非常密集。
  • 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要狠心逼他養成這5個習慣,長大他會感謝你
    其實大家不難發現,世界上成功的教育人士,之所以能有那麼優秀、出類拔萃的孩子,絕大部分的原因是他們都有一個立的非常的好家規,這樣孩子才能養成利於自身成長的好習慣。針對這一問題,專家指出: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要狠心逼他養成這5個習慣,長大他會感謝你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專注力會越來越好,上學後更省心
    如果能在孩子6歲前,也就是學齡前這個階段養成專注的好習慣,那麼上學以後,孩子能坐得住板凳,專注地聽老師講課,那麼以後的學習成績也能省心不少。所以在這裡我建議6歲前的孩子, 就算用「逼」也要讓他養成這3個好習慣。
  • 在孩子3歲之前,幫他養成這兩個習慣,將來多半都會有教養懂規矩
    董卿在《開學第一課》也說過:「在教育孩子上,如果你只選擇了賺錢不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後你辛苦賺的錢,都敵不過他敗家一年」。所以,教育孩子應該從小抓起,適度管教孩子,不過於放縱是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孩子在3歲之前父母的教育至關重要,俗話說「三歲看大」,意思是通過看三歲兒童的行為可以提前了解他將來是個什麼樣的人。
  • 寶寶3歲前,父母「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好習慣,將來會很省心
    老話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這句話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孩子的行為習慣、性格在7歲前會形成85%,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孩子7歲前是什麼性格,有什麼樣的行為習慣,那麼長大之後基本上不會有改變。其實看看我們自己就知道,我們現在保留的很多習慣,都是在7歲前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