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很多人常說語言是門藝術、說話是門藝術,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放在不同的語境裡意思可能也是不一樣的。正因如此,我們在聊天或者讀書的時候如果不聯繫特定的情景,那麼可能會曲解某些話的意思,甚至可能與其本意背道而馳,就像老話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都沒理解到它真正的意思。
這句話想必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在很多影視劇中也常有提到,大家對這句話的理解或許有些不同,但估計大致都是一樣的,都覺得人的命運從生下來那刻起就是註定了的,這輩子會擁有什麼樣的生活、過什麼樣的坎也是早早被老天爺定下的,所以說「富貴在天」。
當然,說這句話的人大多是對自己的心理安慰,說明事情已經發展到自己無法控制、人力無法挽回的地步了,只能看天意如何。
不過就像我們前面說的,中國話要結合語境來理解,有時候這句話雖然聽著消極但也並不全是無奈,有些人反倒會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當自己真正無路可退的時候說一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最後再拼盡全力搏一回,如果這時候自己都不努力那真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其實這句話歷史比較悠久,出自《論語·顏淵》中司馬牛和子夏的對話,而且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估計大家看到這都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對於「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句話肯定非常熟悉,前邊兩句就不是那麼熟悉了。話說當時司馬牛很憂愁,因為他是家中獨子,別人家都有好幾個孩子、有好幾個兄弟而他沒有,子夏聽說後便用上面這些話安慰他,告訴他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家裡有幾個孩子或者自己有幾個兄弟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但只要一個人他做事情沒有過失、對別人恭敬有禮貌,那麼天底下不都是他的好兄弟嗎?
司馬牛聽了這話豁然開朗,從那之後對人愈發恭敬,果然結交了不少好朋友好兄弟。從中我們也不難體會到,人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歸為天意,那樣將會產生宿命論、將寸步難行。
一個有能力的人應該學會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若有朝一日真能「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那就說明這個人真的非常有能力,真的非常成功。所以說子夏看似在寬慰司馬牛,其實這話裡也有非常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這句話雖然是千年前提出來的,但放在現在社會仍舊很有參考價值。當今社會經濟高速增長,可誠信缺失問題反倒更加嚴重,社會上坑蒙拐騙之風仍舊存在,人與人之間很難再有像過去那樣的信任,真正如伯牙子期那樣的好朋友更是少見,更別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樣美好的事了。
俗話說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我們理應從中華民族的厚重歷史中汲取有意義的精髓加以學習和發揚,從而讓我們的社會和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都能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有更加完整的認識和見解,尤其和後半句聯繫後更會讓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聽話要聽音,有時候不能僅聽半句話就斷章取義擅自揣測,這樣反倒理解錯了別人的意思,大家對這種事怎麼看呢?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張喜燕主編《俗語小辭典》、邱崇丙主編《通用俗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