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後面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2021-02-07 史學界的9527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在遇到不如意之事後,有的人頹廢,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有的人則沒有被困難擊倒,這些人認為「人定勝天」。現在大部分在遇到挫折後,便拿「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來安慰自己,其實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句話是還有下半句的,下半句才是古人智慧的體現。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意思便是一切富貴、生死,都是由上天決定的,人力無法改變。通常有這種思想的人便是剛剛經歷失敗的那些人,這些人通常只想著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天意,而不會再自身找原因。

項羽便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最好的體現者之一。公元前202年,楚漢大軍在垓下對決,這一場戰役是楚漢戰爭的最後一戰。在劉邦採取謀士的建議,命士兵在垓下城下高唱楚歌,讓項羽誤以為楚地已經盡落劉邦之手。

這時的項羽在與虞姬的對話中,說出了和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極為相似的話,那便是「天欲亡我,非戰之罪」。意思是我的失敗是上天註定的,和我的指揮沒有關係,在失敗後簡單把原因歸結於天意的項羽最後也沒有在翻盤。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最早是出自《論語.顏淵》,現代人單純把這句話拿出來講,有點斷章取義之嫌。因為這句話還有下半句,是顏淵勸人的話語,兩句話結合在一起,也是古人智慧的體現,而不僅僅只是上半句的吐槽。這句話的下半句便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一話便是出自這裡。

上下兩句話結合在一起,便是,雖然富貴是由天意決定,但是只要做人有「禮」,便能很快被別人所接受,那麼四海之內就都是自己「兄弟」,有了這麼多的人脈,還怕不會成功嗎?兩句話結合起來,才真正體現了古人的大智慧。

相關焦點

  • 俗語有言:「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半句才是經典,十人九不知
    比如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指的是,生死已經註定了,是無法改變的,現在很多人一消極就說這句話,其實這是鼓勵人的,下半句更經典,十人九不知。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裡面有一個叫司馬牛的人,他本來是宋國的貴族,衣食無憂,可他的哥哥參加了叛亂,他們家受到了牽連,但後來僥倖逃脫,來到了拜孔子為師。
  • 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很多人常說語言是門藝術、說話是門藝術,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放在不同的語境裡意思可能也是不一樣的。正因如此,我們在聊天或者讀書的時候如果不聯繫特定的情景,那麼可能會曲解某些話的意思,甚至可能與其本意背道而馳,就像老話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都沒理解到它真正的意思。
  • 千古名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不知
    在《論語·顏淵》中「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名言眾所周知,卻有很多不知下句--「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用白話文來解釋便是:「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死,那我們便盡力而為。有神論者經常將命運掛在嘴邊。在大多數有神論者的眼中,他們認為這世界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控制著。
  • 俗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多數人不知道的後半句,更具人生意義
    他們想該來的是會來的,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我去強求也沒有差不多有這個意思,而用一句言語來形容可能就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詮釋了生死有命運決定,富貴是上天給的意思,描述了人在命運面前看清了自己宿命後的接受事實的消極態度。其實小編也是有時候遇到困難也感覺就自己一個人,走不下去了,我想的也是這樣一句話,但是我覺得大家都像小編一樣知道第一句話而不知道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話。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為大家說一說古人為我們留下來的兩句俗語。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眾所周知,下一句是什麼?學到了
    對於「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人們斷章取義了太久,現在,不妨從貝多芬的一句「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入手,去真正體會「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後半段所蘊含的珍貴哲理——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 俗語為何有「男女授受不親」之說?精華其實在下半句,卻少有人知
    俗語「男女授受不親」有何講究?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本篇為俗語之第041期)「男女授受不親」有何講究?那麼這句話就可以理解為:這男人和女人不能有肢體和言語上的親密接觸和交流,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男女之間要有別,誰也不要輕易地去碰誰,交談也不能太親密,要低調、穩重一些。其實這句俗語源於古代的儒家思想。在過去古代,封建思想比較濃厚,尤其是女子的清白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受這種思想的約束,就出現了很多關乎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禮數和約束。
  • 皆知俗語「萬惡淫為首」,卻不知下半句才是精華,還少有人能做到
    作者:微微皆知俗語「萬惡淫為首」,卻不知下半句才是精華,還少有人能做到在中國的發展中,俗語對歷史進程有著很重要的影響,這是古代人們生活和智慧的結晶,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不管這些俗語是否能夠運用到我們的生活裡,也不管這些俗語有沒有什麼智慧大道理,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總結的一些東西,就像我們的古代先人根據當時時代對女子的約束,從而衍生出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萬惡淫為首」。大家都知道,男女大防一直是古代人重視的問題,女子和男子之間交往都是有一定的約束和限制,尤其是對待魚子來說,這種約束和限制更加嚴格。
  • 俗語「溫飽思淫慾」,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但只有小部分人知道
    俗語「溫飽思淫慾」,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但只有小部分人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歌賦就是一種表現形式,但隨著時間分流逝,在生活中常用的諺語,俗語,已經是少之又少了,在加上節奏十分快的今天,能夠靜下心來看出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所以,很多人對有些諺語
  • 人們常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卻不知下半句更是經典!
    人們常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卻不知下半句更是經典!《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記得初讀時,對於體弱多病的林黛玉我是充滿了同情,當薛寶釵前來探望她時,她說過這樣一句話:「『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強的。今年比往年反覺重了些似的。」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少有人知,卻非常經典,直指人
    雖然這些俗語聽著很簡單,但是確實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和為人的處世之道。但是,老段也漸漸發現,不少的俗語,隨著流傳,往往人們只記住了前半句,反而把後半句漏了,其實後半句同樣是直擊人心的經典句子。比如很經典的俗語「笑貧不笑娼」,這句話應該大部分人都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說人們只嘲笑那些窮困潦倒的人,而不會鄙夷通過做「娼女」這樣不正當的途徑享受富貴的人。
  • 「父母在,不遠遊」後面還有半句,才是點睛之筆,卻少有人知
    「父母在,不遠遊」後面還有半句,才是點睛之筆,卻少有人知孔子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他給中國人帶來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直到今日孔子的思想也依舊再被我們學習著、傳承著。為什麼孔子的思想會一直流傳著呢?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看似簡單的俗語,實際上暗含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在學習俗語的時候,能夠將其中的道理運用的生活中去,對於我們的生活有著莫大的好處。許多俗語因為趣味盎然而被人們熟知,但是人們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被人們熟知的俗語,它的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可惜很少有人能夠知道,比如這句「兔子不吃窩邊草」。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下半句少有人知
    導讀: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下半句少有人知不管是在以前,狗在農村最為常見,以前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現在養狗更多是當作解悶的寵物來養;在我們那邊更是有」狗來富」的俗語,因此在農村對很多家庭狗真的很重要,但是為什麼會有「添人不添夠」的俗語呢?
  •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半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半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文/孟浪農村俗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俗語也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人們在交流的時候常常就會有俗語的出現。比如說有「寡婦門前是非多」這樣一句俗語,就是說出了古人們對寡婦的一種態度。其實現在社會中,再婚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兩個的不合適的情況下會選擇離婚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可是在那個封建統治的古代,事情和現在可大不相同了。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少有人知
    接下來這句沒被曲解,老牛吃嫩草,很多時候都被認為是在形容老夫少妻的意思,比如說武則天十餘歲入宮成為李世民的才人,但是當時的李世民已經人到中年,在古代都算是垂暮老人。雖然這個理解沒錯,但是其實這句話作為俗語,是起到勸誡作用,還可以有其他理解。
  •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生活當中,總有一些人不懂裝懂,仿佛自己無所不知,其實這種做法非常愚蠢,真正聰明者絕不會這麼做。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他老人家就曾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此才稱得上智者,打腫臉充胖子遲早會露餡,後悔都來不及。
  • 常說:三思而後行,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是少有人知
    常說:三思而後行,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是少有人知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最先開創私人講學的人,倡導仁義禮智信。據說,孔子曾經問學於老子,他座下有三千弟子,其中最有盛名的有七十二人。
  • 民間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少有人知
    前言: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然而,在現實的社會中,總會有人想要掌控我們的生活,尤其是我們的生身父母……毋庸置疑,父母是真心實意愛我們的。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下一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婚姻是每個人生命中的大事,在選擇伴侶時,往往都是要十分慎重的,如果不能慎重選擇,就有可能婚姻破裂,一個好的婚姻能讓家庭幸福,事業也會順風順水,因為一個家庭是人的後盾,如果後盾都不堅固,那人也很難能在生活的泥潭裡淌過去,而有的人在經歷過一段婚姻以後,第二段婚姻有可能幸福,也有可能不幸,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二婚夫妻的,這句話就是「半路夫妻硬如鐵」,不過為何會有這樣一句老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