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如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需要尋找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我們認為:最好的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給學生,還要讓學生帶著獨特的記憶,帶著南中的優秀品質離開校園。所以我們一直在思考三個問題:我們要把學生帶到哪裡去?學校怎樣才能把學生帶到那裡?我們如何確信已經把學生帶到了那裡?
在學校的管理過程中,學校踐行「讓每位師生都獲得成功」的辦學理念,以生命教育理論為指導,積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具體來說就是四個層面:個人層面,做最好的自己;班級層面,建最好的班級;年級層面,創最好的年級;學校層面,辦最好的學校。
為了讓南方中學這塊「教育方塘」裡的水永遠清澈透明,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學校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活水」,開展學生教育活動。
「活水」一:心懷感恩——讓學生生命充滿愛意
育人藝術講究心靈與心靈的融合,感情與感情的共鳴。只有訴諸情感,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情感才會有生命力。我們希望同學們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生活,感恩身邊關心幫助我們的人。
具體做法有:一是組織全校學生學做「感恩的心」手語操。感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諧社會離不開感恩。作為教育工作者,感恩教育應該從青少年學生開始抓起,教育學生心懷感恩,才能幸福相伴。二是全校學生做《家庭紀念冊》。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為他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對他們傾注了全部的愛。我們要求學生以紀念冊的形式來記載父母等長輩對他們的關注、關心和關愛。通過這一活動,我們真誠地希望我們的學生能銘記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三是校團委組織學生在每年教師節開展尊師系列活動:尊師重教黑板報、書畫比賽,國旗下的主題演講,給每位老師贈送一束康乃馨等。通過這些活動,老師的工作得到了認可,價值得到了體現。
「活水」二:樹立規則——讓學生的成長得到規範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既是成長的約束,也是成長的保護。在學生中加強規則意識教育,通過日積月累、隨機滲透的方式,逐步使規則意識在學生的心中由他律轉為自律。為此,我們把學校的規章制度彙編成冊,在高一新生軍訓期間發放給學生學習,並進行入學教育考試。在全校學生中推行《學生行為積分管理制度》,每個學期給學生原始分數100分,實行扣分制,每周公布學生個人扣分情況,達到一定的分數給與相應的警示與處罰,學期末的評優評先都以學生的積分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活水」三:適時激勵——讓學生得到鼓舞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適時激勵,能激發人的動機,誘發人的行為,使其產生一種內在的動力,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努力。為了激勵全校學生奮發向上,我們要求每個年級每個月進行「月度之星」評比。其次,我們要求各年級精心設計「南中優秀學子」展板,展板的內容既有優秀學子的照片,個人簡介,還有優秀學子對學弟學妹的祝福語。這些展板我們都張貼在醒目的位置,學生每天路過時都可以看一看。
「活水」四:以老帶新——讓德育隊伍得到成長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他不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學校三個年級一共有四十八個班,為了幫助新班主任快速成長,促使新班主任達到「一年跟著幹,兩年獨立幹,三年成骨幹」的目標,我們實施了以下幾種做法:實行班主任師徒制;優秀班主任經驗介紹常規化;觀摩班會公開
課。
「活水」五:社團活動——讓生命綻放精彩
為了挖掘學生的多樣潛能,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都能綻放精彩,學校採取了多種措施,不斷嘗試,逐年完善,現成立了三十多個社團,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有:太極社、模聯社、航模社、德語社、合唱社等。
「活水」六:當家作主——讓學生參與民主管理
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樣,一個學校,學生也是學校的主人,適當的時候讓學生自己當家作主,學生就能進一步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尊重。南方中學一直實行學生校長助理制,通過學生提名推薦,在全校學生中產生3—5名校長助理,深度參與學校各方面管理,定期與校長進行溝通。
南方中學校服款式的設計,先在學生中徵集款式設計方案,再組織專家進行評選,選定幾個方案後由廠家生產出來,再在學校展示一段時間,最後由學生統一民主投票確定。因為是學生自已確定的,學生特別珍惜,校服著裝管理就非常順利了。
「活水」七:經驗傳承——讓生命影響生命
每個學校都希望將好的經驗積累傳承下來,希望將好的做法複製到其他教師身上,實現積累甚至質變,讓生命影響生命。在傳承經驗這一點上,首先,我要求每一屆學生畢業後,年級組長編寫一本冊子,記載三年成長軌跡,介紹好的教育教學案例,分享成功的經驗。有人說:遊子永遠離不開父母溫暖的懷抱,我要說:學生也永遠離不開老師關注的目光。不論學生以後身在何方,位居何職,都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因為這裡有他們熟悉的跑道,有他們熟悉的玉蘭花,有他們熟悉的葡萄架,還有與他們一起並肩戰鬥三年的老師。在傳承經驗的過程中,我們又進一步加深了師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和母校的情感,何樂而不為?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學校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塑造人,發展人,提升人,所以學校的管理活動中要處處體現仁愛。在學校的管理中每天學校會安排三個行政幹部值班,早自習前,三個幹部在校門口迎接師生進入校門,然後檢查學生晨跑、早自習、課堂、大課間跑操、午就寢、晚自習、晚就寢,中午、晚上在食堂陪同學生教師就餐,第一時間了解師生的心聲。同時,學校工會每年會組織看望學校扶貧對口的家庭和村莊,會對學校困難職工進行物質和精神上的慰問。
正是學校一直以來重視立德樹人教育,南方中學近年來辦學水平不斷提升,辦學質量不斷實現新的突破,社會聲譽越來越好。近年南方中學共向清華、北大輸送了優秀生源14人(純文化生),高考一本上線率維持在50%左右,2018年更是達到60%,而二本上線率維持在90%左右,2017年南方中學周思瑤同學獲得株洲城區理科第一名。南方中學高考質量節節攀升,在省、市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學校效應。同時南方中學學業水平考試連續九年均以一次性全科100%合格率蟬聯全省第一,連年獲得省教育廳通報表彰。南方中學學科競賽成績斐然,創造了省會以外城市競賽連獲大獎的「南方現象」;據統計,南方中學自主招生考試通過率位列全省前十五名。正因為傑出的辦學成績,南方中學近年來先後獲得「管理創新全國品牌學校」、「全國優秀外語實驗學校」、「湖南省文明單位」等稱號,連年獲得株洲市「高中教育質量建設先進單位」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先進單位」等稱號。
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者的忠告:請記住,不是你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工程師、醫生、科學家和藝術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為父親和母親、丈夫和妻子。假如學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項教育任務的話,那麼放在首位的是培養人,培養丈夫、妻子、母親、父親,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養未來的工程師或醫生。我的理解:我們的學校教育要培養合格的兒子、女兒、丈夫、妻子、母親、父親,那就是對這個社會最大的貢獻。
一所學校的魅力,不完全在於豪華的校舍和先進的教學設施;一所學校的生命,也不完全在於校園的綠化,而在於其豐富的底蘊和深刻的內涵。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因立德樹人堅守,為民族振興奠基,努力為社會發展培養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我們勇往直前,我們責無旁貸。
(文/ 米仁金,作者系株洲市南方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