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一流學科建設,永雄集團300萬元支持湘大法學與智慧財產權學科建設

2021-02-24 湘潭大學報

校企攜手推進一流學科建設

永雄集團300萬元支持湘潭大學法學與智慧財產權學科建設

7月6日,湘潭大學與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籤署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協議,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全面合作,共同構建產學研聯盟的創新體系,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關係,形成專業、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努力實現「校企合作、產學共贏」。


▲湘潭大學與永雄集團全面深化產學研戰略合作

根據協議,永雄集團將支持湘潭大學一流學科的創建,兩年內投入300萬元用於湘潭大學「法學與智慧財產權學科振興計劃」,支持湘潭大學法學、智慧財產權學科建設。在此基礎上,永雄集團還將為湘大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設立「永雄獎教獎助學基金」,為湘大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和校外實訓基地,共建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

根據合作協議,湘潭大學將為永雄集團量身定製法學高升專、專升本的(函授)調解專業課程,幫助近5000名專科學歷的永雄員工提高專業素質與學歷水平。授課方面,湘潭大學將在永雄集團開設教學點,員工不出門即可享受與湘大學生一樣的教育,同時配合視頻授課、在線教育等,確保員工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湘潭大學副校長廖永安指出,在今後的合作中,湘潭大學將切實為永雄集團在培養培訓和輸送各類相關人才,推動不良資產管理高效、規範、優質發展,推動不良資產管理立法和行業職業化等方面創造條件,維護良好環境。


拓展閱讀


2015年,國務院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了明確的任務要求和目標,並分三個階段制定了時間表,其中將「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的最終目標節點定於本世紀中葉。這預示著,未來三十餘年的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由此有了新的藍圖。方案的目標明確為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

根據新華網的報導,目前,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和配套政策,擬於今年啟動新一輪建設。

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211工程」等曾經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因「211工程」缺乏動態調整機制等弊端,也一直為人所詬病。近期,教育部部分關於「985」、「211」工程的文件失效,廢除「985」、「211」的輿論再次激起千層浪。

即將推出的雙一流大學建設計劃,教育部已經表態將採取動態調整機制。對此,對於部分實力強勁卻又錯失211的高校來說,雙一流更是一個全新的機遇。


湘潭大學是一所老牌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綜合辦學實力穩定在全國高校80位左右,研究生教育競爭力位列全國80強。學科覆蓋文、史、哲、理、工、醫、經、管、法、藝等10大門類,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3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現設有23個學院(系部),85個本科專業。現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19個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9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 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計算湘軍」、「法學重鎮」的美譽。湘潭大學是全國流變力學、消費經濟學發源地,中國韻文學會的誕生和掛靠地。擁有全國十個國家級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之一等等。


湘潭大學法學專業創辦於1982年,是湖南省創辦最早的法學專業。湘潭大學法學院是湖南省師資力量最強、學科門類最全、招生規模最大、教育層次最齊全的法學院系之一。

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擁有湖南省法學理論研究基地和湘潭大學訴訟法研究中心兩個省級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全國惟一的「中國-非洲法律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基地」。學院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0項,科研經費總額近700萬元。學院擁有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應用型複合型)」、國家級法學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學院是全國法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訴訟證據法學》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精品課程,5門先後被確認為湖南省精品課程。2012年,法學專業被推薦為國家普通高校「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湘潭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成立於2008年11月,與法學院合署辦公,是湖南省首家也是惟一一家智慧財產權學院。學院依託湘潭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和法學院雄厚的師資力量,以培養社會亟需的複合型智慧財產權人才為目標,力爭建成在國內領先、在國外有相當影響的智慧財產權學院。

學院致力於探索複合型智慧財產權實務人才培養模式,已形成包括智慧財產權本科、智慧財產權法學碩士、法律碩士(智慧財產權方向)、智慧財產權博士和博士後等層次完整、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致力於探索「高校、政府和企業」多方主體參與、協同的人才培養機制。2009年,建成國內領先的智慧財產權實驗室,引進了國際一流的專利信息檢索與分析資料庫;2010年,湘潭大學與三一集團等六家大型企業共建學生實習基地;2011年,湘潭大學與湖南省知識產權局籤署協議,共同重點建設湘潭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並於2012年共建湖南省專利分析與評估中心;2012年,湘潭大學與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共建湖南省智慧財產權司法理論研究基地和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2013年,湘潭大學作為牽頭單位成功申報了湖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法治湖南建設與區域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其中「創新型湖南建設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研究」是重要子平臺。

消息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胡信松 通訊員 劉芳

新聞圖片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青島理工大學: 聚焦特色發展 全力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工程
    在60餘年的辦學實踐中,青島理工大學孕育形成了土木建築、機械製造、環境能源特色鮮明的學科建設體系。進入新時代,學校以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緊緊扭住「雙一流」建設這一核心軸,將學科建設確定為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十大工程之一,加強頂層設計,合理布局、分步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 青島理工大學:聚焦特色發展 全力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工程
    在60餘年的辦學實踐中,青島理工大學孕育形成了土木建築、機械製造、環境能源特色鮮明的學科建設體系。進入新時代,學校以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緊緊扭住「雙一流」建設這一核心軸,將學科建設確定為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十大工程之一,加強頂層設計,合理布局、分步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 建設北科特色的世界一流學科
    從「211工程」到「985工程」,國家宏觀重點支持政策的穩步推進,使我國高校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快速發展。尤其是在新的歷史機遇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將驅動一批基礎條件好的高校迅速向一流研究型大學發展,若干所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已經具備了向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衝擊的實力,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 國務院關於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
    >  現將《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堅持以一流為目標。引導和支持具備一定實力的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瞄準世界一流,匯聚優質資源,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堅持以學科為基礎。引導和支持高等學校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發展方向,突出學科建設重點,創新學科組織模式,打造更多學科高峰,帶動學校發揮優勢、辦出特色。  ——堅持以績效為槓桿。
  • 學科交叉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途徑
    內容提要:在「雙一流」建設中,一流學科建設是其基礎和核心,而學科交叉是建設一流學科的重要途徑。學科交叉是科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具體學科選擇過程中,高校必須立足本校的主體學科和優勢學科,並滿足大項目研究和學科平臺建設的需要。為了更好地推動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高校要為學科交叉創設良好的環境。
  • 「雙一流」建設中一流學科建設政策檢視
    根據《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的時間安排,「雙一流」建設的第一個建設周期即將結束,相關建設高校和學科是否完成建設任務,有沒有實現「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的目標很快就會揭曉。但作為一項長期規劃和發展戰略,相較於達成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如何實現「雙一流」建設第二階段,尤其是第三階段的最終目標才是最重要的。
  • 河南理工大學,特色學科加快「雙一流」建設
    下一期雙一流大學評選預計2022年年底就會公布,近期,網絡流傳河南理工大學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也絕非空穴來風。讓我先來了解一下河南理工大學。在第五次學科評估中應該依然會位列A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機械工程師資力量校本部現有教職工2600餘人,其中院士(含雙聘)1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專家3人,國家專家5人,長江學者1人,外聘300餘名國際國內著名學者、專家、院士擔任兼職教授;擁有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教學團隊。
  • 建設面向未來的世界一流法學學科
    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必須要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養機制、世界一流的師資團隊,產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產生世界一流的學術影響力,培養出世界一流的畢業生。基於此,人大法學學科建設的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分別設定為:到2020年,要能夠吸引世界頂尖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到法學院任教,要具備世界一流的回應中國問題的能力、世界一流的回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對法治挑戰的能力,要培養出競爭世界一流實務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到2035年,要能夠匯聚世界一流人才,要具備設定世界性問題的能力,要培養出具有世界一流教職競爭力的畢業生。
  • 雲南「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昆明理工大學等一流學科建設
    「十四五」期間,雲南省將支持雲南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支持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一流學科建設。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繼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建立更加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完善控輟保學長效工作機制,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完善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計劃和以縣一中為龍頭的普通高中質量提升計劃。
  • 鄭州大學:建設一流大學 打造學科高地
    □楊明馬文亞李豔麗任然    鄭州大學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序列以來,按照「一流引領、梯次發展、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和「學科有基礎、河南有需要、區域有資源」的原則,遵循學術發展趨勢與教育發展規律,明確「6」+「3」的一流學科布局。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2020年12月19日,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舉辦期間,吉利學院執行校長闕海寶公開發布「對標一流,深化產教融合,建設一流學科」。學院以百年高校的標準建設最美、最智慧校園,以AI+大數據為核心,實現「智能+教育」,確立了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的願景。依託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資源優勢和吉利控股集團產業資源優勢,以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先導,瞄準全球科技成果產業化前沿,做好學科和專業群的戰略布局,持續提升吉利學院的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打造公辦和民辦高校融通發展、創新發展的典範。
  • 華中科技大學: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加快建設一流學科!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44個學科參評,參評率和上榜率均為100%;14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優質率為32%,其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4個學科進入A+;B+及以上學科數33個,列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第5。8個學科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 「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周期評估中得到戰略專家高度評價。
  •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與一流學科清單
    今天給大家展示一流學科高校及一流專業,請需要者參考留存。(1)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2)一流學科名單
  • 高考志願選擇:從一流學科建設情況看高校未來建設發展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中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制訂「雙一流」實施辦法。啟動實施的「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戰略,是中國大學衝刺國際前列、打造頂尖學府的「衝鋒號」。
  • 山東推進雙一流建設:青島大學4門學科共獲4億元重點扶持
    張興民說,山東省按照國家「雙一流」建設方案要求,重點加強山東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青島大學獲批4個一流學科,山東省將按照每個學科1億元的額度給予重點扶持。張興民要求青島大學要以各類協議的籤署為契機,進一步加快建設和發展步伐,努力向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邁進。
  • 萬字長文帶你檢視「雙一流」建設中的一流學科建設政策
    根據《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的時間安排,「雙一流」建設的第一個建設周期即將結束,相關建設高校和學科是否完成建設任務,有沒有實現「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的目標很快就會揭曉。
  • 全國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及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雙一流中有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大學之分,實際上世界一流大學等同於以前的985,共42所。一流學科等同於以前的211,共140所。考研時如果想繼續本科專業,可以從下列學校相對應專業選擇,但必須充分評估自己的實力。
  • 【安徽青年報】支持地方高校一流學科建設有序放開異地辦學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認為,從長遠來看,應該給地方高校一個通道,選擇那些具有鮮明行業背景和較強實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學,開展省部共建一流學科,形成長效的支持機制。    為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力度的建議》    地方高水平大學的尷尬    袁亮所在的安徽理工大學位於淮南市。1998年由原煤炭工業部劃轉我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 高校「雙一流」建設:甄選前沿學者 建設一流學科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劉益東「雙一流」建設的首要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這對於扭轉我國突破性成果偏少當前,「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例如,學科評估的A、A+標準,體現的是國內相對水平,不反映國際相對水平,同時還出現了「只見一流學科,不見一流學者」的情況。科技史等學科的科研特點充分表明,建設一流學科的決定性因素是學術帶頭人,但目前的學科排名與學科評估中反映的多是師資的平均水平,而沒有突出學術帶頭人應有的權重。
  • 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非雙一流學科算雙一流?
    首先,從國家雙一流定義上講,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所有的學科都算是一流,特別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的A類高校,在全國範圍內的考公(含選調等)、保研、就業的認可度都極高。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突出的是學科,而非突出的高校,因而個人覺得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非雙一流學科是不算雙一流的,這裡又涉及另一個概念,就是雙一流學科是指的一級學科,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都屬於雙一流學科(二級學科可簡單理解為通常所說的專業,但不是一一對應),比如南京郵電大學入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是雙一流建設學科,因此南京郵電大學的本科招生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雙一流專業,另外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等二級學科也算是雙一流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