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愛美的女士來說,經常走進美容店也是1件很正常的事情,沒事的時候都會去做個美容,市民陳女士也是其中的一位。就在1個月前,她來到了當地的某美容店,在接受店裡的護理之後,臉部出現了皮炎。如今,她每次出門都要戴著墨鏡,也不敢與別人說話,因為在她的臉上,留下了多道疤痕。而找到店裡協商時,對方的態度她不能接受,最終找到了記者曝光。
說起這件事,她至今記憶猶新。陳女士告訴記者,這家美容店她十分熟悉,因為已經認識好幾年了,之前過來的時候都是順順利利的,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直到上一次,店裡的工作人員給她使用了1種美容膏,最終導致了她面部發炎。在使用後的當天晚上,她的臉上就出現了發熱症狀,緊接著開始疼痛,因為是晚上,陳女士沒有去醫院。
直到第二天,陳女士再次來到這家美容院,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了青島市某醫院,接受了醫生的檢查。此時,她的臉部已經腫了起來,從診斷的結果來看,陳女士患上了接觸性皮炎,最終在醫院住了3天。因為治療比較及時,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她的臉卻出現了疤痕,面積比較大。
陳女士認為,這種膏藥自己從來沒有見過,而且是店員拿過來使用的,店方必須給出1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也必須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那麼,陳女士的臉部是不是這種化學品導致的呢?記者隨後來到了這家美容店,見到了其中一位經理。現場,經理拿出了的產品,從外觀上來看,並沒有什麼異樣,也很難分辨是什麼東西。既然如此,陳女士的臉部又該如何解釋呢?
店裡的李經理告訴記者,發生這樣的事情她們也感到意外,店方也沒有逃避責任的意思,只是陳女士要求賠償的金額太高,打算向店方索賠6萬,這是不可能的。見到這種情形,陳女士又帶著記者來到了當時她護理的地方,讓人意外的是,當初的護理臺和工具全都消失了,相關的工作人員也不見了,陳女士無法接受。
陳女士表示,發生這件事後,她就將情況反映給了有關部門,讓人沒想到的是,相關部門過來檢查的時候,發現屋裡的東西全都沒有了,所以無法給予處罰。對此,有讀者認為肯定是店員提前將東西藏起來了。記者隨後查看了店裡的營業執照,發現這家美容店只能從事化妝品的銷售,不能從事醫療護理方面的東西。也就是說,如果找到了那些護理工具,就能夠處罰這家店。
現場,記者再次聯繫了相關的執法人員,不到10分鐘,他們就趕到了現場。執法人員表示,幾天前他們便接到了陳女士的舉報,也對這家店進行了檢查,發現店內沒有從事醫療美容行業的物品。如果這家店存在超範圍經營的情況,要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所舉報。目前,雙方依舊針對此事進行協商,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