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張業寶收徒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3日電 (記者 何浠)知名傳統文化學者、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22日在成都青白江舉行了隆重的收徒儀式。張業寶的師爺、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現場見證並向張業寶贈送一幅其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

收徒儀式現場。

  據悉,本次張業寶共收十三名弟子,其分別是來自河北任丘的周江明,來自北京的鐔程和劉冠雄,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王彬、袁君、徐嘉晨、康玉霞、郝靜、邢愛梅和張海波,來自新疆庫爾勒的張林海、武俊慧和江東睿。他們自幼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學文化和變臉藝術。但因自身天賦有限,又無名師指點,自學又不得要領,遂產生拜師想法,卻苦於拜師無門。後在機緣巧合下有幸與張業寶先生相識,並為張業寶先生的過人才識和一身絕學所折服,而甘願拜在張業寶先生門下,以傳承道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國匠大師、中國玉璽第一人楊保忠先生和著名肖像詩人、書法家閻大樹先生及張業寶的師爺、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先生,分別擔任今天收徒儀式的引師、保師、代師,一同於臺上就坐並致辭。

  收徒現場,中國國匠大師、中國玉璽第一人楊保忠先生和著名肖像詩人、書法家閻大樹先生及張業寶的師爺、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先生,分別擔任今天收徒儀式的引師、保師、代師。張業寶的符籙師父、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祖天師第六十五代宗脈嫡孫張大源道長和張業寶的奇門遁甲師父、道教正一派天師法脈第六十六代傳承人馬羅象道長及張業寶的川劇變臉師父、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彭派變臉第二代傳承人孔剛先生一同於臺上就坐並致辭。

收徒儀式現場。

  隨後,張業寶分別為十三名弟子頒發了蓋有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派變臉藝術宗門創始人彭登懷印章的「彭派變臉傳承人證書」。張業寶現場表示:「今天舉行這樣一個比較傳統的收徒儀式,主要是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川劇變臉藝術發展,堅定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完)

收徒儀式現場。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繫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採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相關焦點

  • 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再收新徒
    7月22日,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在成都青白江彭派藝術總部基地舉行了收徒儀式。這十三名弟子自幼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變臉藝術,在機緣巧合下與張業寶相識,甘願拜在張業寶門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國匠大師、中國玉璽第一人楊保忠和著名肖像詩人、書法家閻大樹及張業寶的師爺、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分別擔任了收徒儀式的「引師」「保師」「代師」。
  • 劉德華師父彭登懷收徒,劉德華送祝福,彰顯尊師重道好人品!
    今日上午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喜收高徒,川菜廚藝大師江俠拜在了川劇變臉大師的門下,按照傳統的拜師儀式,江俠給彭登懷磕頭獻茶,同樣作為師傅彭登懷也給了徒弟禮物,一副書畫作品。這場拜師儀式受到了媒體的關注和報導,不僅是因為彭登懷在川劇變臉界的地位高,還和另外一位明星的祝福視頻有關係,他就是著名的香港歌星劉德華,這場拜師儀式上,劉天王用視頻方式表達了自己的祝福,原來劉德華也是彭登懷的徒弟,據悉還是彭登懷大師承諾的關門弟子!
  • 變臉大師彭登懷透露2018年大動作 將與劉德華聯手拍川劇電影
    他邀請到文學藝術界眾多好朋友參加,比如著名作家阿來、變臉大師彭登懷、巴蜀笑星沈伐、著名導演陳福黔、著名服裝設計師甘汶靈、音樂家黎孟德等名家,分享了自己2017年的創作及生活感悟。值得一提的是,彭登懷在分享會上透露,前段時間他特地到香港與弟子劉德華見面,商量籌拍一部川劇題材的電影。
  • 西南交大學生愛川劇 十年修成「變臉大師」(圖)
    川劇變臉是一門傳統藝術,臉譜圖案繁多,變化神秘莫測。"林巧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他從一開始接觸川劇變臉到現在,已經有10年歷史了。  兩年前,林巧生考入西南交通大學,成為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若說他和川劇變臉的緣分,那還要從11歲那年說起。"當時不經意在電視上看到川劇變臉,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他說,第一眼看到變臉表演,就完全沉浸在變臉的藝術中了。
  • 川劇「變臉」由來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變臉」絕技源自傳統戲《歸正樓》,表現義盜貝戎劫富濟貧,遭到官兵追捕,以變臉巧妙脫身。早在上世紀初葉,傳統大幕戲《歸正樓》之「三變化身」(或叫「九變化身」。
  • 吃傳統火鍋看川劇變臉,「小天鵝」裡精彩無限
    這時,突然一陣喝彩聲傳了過來,原來是重慶小天鵝火鍋專門聘請川劇變臉藝術大師為前來就餐的市民表演精彩的川劇變臉,引得在場觀眾紛紛點讚喝彩。  眾所周知,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吃著火鍋,還能同時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絕對是一次絕佳的體驗。  小夥伴們,你想近距離欣賞精彩川劇變臉嗎?文化東路重慶小天鵝店無疑是你的不二之選。
  • 梅姿雪態兩相宜 川劇變臉傳人李燕玲的臺上臺下
    著名川劇變臉大師、83歲的歐陽榮華先生特地從成都趕到西安為李燕玲女士祝賀生日;賈平凹先生因在外開會沒能參加,託夫人郭梅女士通過電話給李燕玲發來生日祝福。戲曲演員史華演唱了《說唱臉譜》,謝家平演唱了《西部放歌》和陝北民歌《信天遊》,朱建新表演了川劇變臉。蔣丹丹、馬志成、李昱峰、張曉娟等分別獻唱了《美麗家園》《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疼愛媽媽》《前門情思大碗茶》等歌曲,一級演員任美玉清唱了秦腔《三滴血》的選段,著名歌手沙莎獻唱陝南民歌《郎在對門唱山歌》。現場氣氛熱烈,異彩紛呈。李燕玲是著名作家魯風先生的太太,也是著名川劇變臉傳人。
  • 戲劇小知識——川劇變臉來由
    川劇是我戲劇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流行於四川東中、重慶以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它在這幾個地區備受人民所喜愛。作為民間傳統藝術,川劇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至於川劇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時期。
  • 吉林一大學生宿舍上演川劇變臉,室友:同寢三年還藏這手
    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歷史起源變臉之於川劇,有如噴火之於秦腔,皆屬招牌路數、看家絕技!說起變臉,有必要先到川劇那裡去溯一溯源頭。
  • 川劇變臉與歐美變臉的不同方式,一個靠自己,一個靠打
    在中國有一種傳統戲劇——川劇變臉。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比較有名的特技,通過變換臉譜,表達出劇中人物內心的思想和心態的變化。川劇變臉這種藝術具有極高的觀賞性,世界各地不少人喜歡上了這種藝術,甚至有人慕名學習。在歐美一些國家,他們也有變臉藝術。
  • 川劇進成都幼兒園 變臉震撼小「戲迷」
    神奇的川劇「變臉」不僅在臺上表演,更是走進孩子零距離互動。驚呼聲中,孩子們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疑問:「花臉怎麼變出來的?」「花臉又變哪兒去了?」帶著謎團孩子們津津樂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約40分鐘的展演,師生、家長都是笑語連連。
  • 吳敦義批蔡英文殘酷無情 比川劇變臉還快
    他列舉蔡英文「奪權有術、治國無方」種種例子,例如對勞工說出「你是我心中最軟的那一塊」,上臺後卻又變成「去找老闆抗議呀」,「簡直比川劇的變臉還快!」吳敦義說,他以前看過川劇變臉,變臉變得很快,結果看到蔡英文對勞工說「你們是我心中最軟的肉」這樣貼心感人的話,「不管感動還是肉麻,結論是變臉很快。」吳敦義回顧,蔡英文曾告訴勞工,如果執政當局對勞工不好,可以大聲抗議,聽不到可以拍桌,還是聽不到,拍桌更大力。
  • 大師記|中國烹飪大師張慶瑞收徒儀式在烹飪最高學府舉行
    很多同學現在都工作在全國各地的烹飪專業院校任教中,周末再次回到母校,接受那世榮老師和張慶瑞大師的邀請參與收徒儀式,感慨頗多。青年徒弟們和中年輩大師們合影哈爾濱商業大學教授,中國烹飪大師魏志春主持收徒儀式
  • 視頻|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到底怎樣?彩排對公眾開放,首批觀眾...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11月30日,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進入了最後階段緊張的彩排當中。就在2天前,新版川劇《變臉》的彩排現場首次免費對公眾開放,一時間自發地吸引了不少戲迷去劇場觀看,400多個座位的劇場被坐得幾乎滿滿當當,展現出經典川劇劇目的「觀眾號召力」。當天彩排現場,演員們帶妝帶道具上臺表演,用正式演出的態度詮釋角色。
  • 四川南充4歲萌娃學川劇變臉 5分鐘變4個臉譜
    1月11日下午,在四川廣安舉行的某教育集團的一場匯報演出上,5個萌娃身穿白、藍、紅、黑、黃色的川劇服裝,踩著小碎步登臺,一亮相,就引起現場一片歡呼。這是南充一家幼兒園的匯報演出節目《川劇傳承》。5個表演川劇變臉的萌娃,來自幼兒園中班、大班。
  • 河南周口8歲女孩川劇變臉一分鐘9次[組圖]
    河南周口8歲女孩川劇變臉一分鐘9次[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0日 16:41 來源:     來源:河南商報          小月影 資料圖片    多年來,川劇變臉有「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古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