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姿雪態兩相宜 川劇變臉傳人李燕玲的臺上臺下

2020-12-23 大眾生活報

秋陽暖長安,福壽更康安。2020年10月21日,農曆九月初五,西安雁翔路宗江長安明珠酒家壽宴廳高朋滿座,歡笑連天,眾多文藝界人士在這裡共同慶祝川劇表演藝術家李燕玲女士60歲生日。

宴會由陝西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張雨舒和綜藝文化主持人李昱鋒主持。陝西省政協常委、陝西文學基金會理事長、原省作協黨組書記雷濤先生,著名企業家肖銳先生,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館長木南,陝北歌王王向榮,陝西幕恩科技生物公司董事會主席李滬東,茅臺集團龍頭馬公司董事長羅安賢、總經理趙永安,渭南軍分區司令寧寶中、國家一級演員莎莎等嘉賓蒞臨現場。著名川劇變臉大師、83歲的歐陽榮華先生特地從成都趕到西安為李燕玲女士祝賀生日;賈平凹先生因在外開會沒能參加,託夫人郭梅女士通過電話給李燕玲發來生日祝福。

宴會在李長恆的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中拉開序幕,陝北歌王王向榮演唱的《東方紅》將宴會氛圍點燃。

李燕玲的愛人魯風老師發表講話,表達了對妻子的深深愛意和濃濃的感激之情。隨後,他們女兒和女婿一家三口上臺拜壽。

拜壽儀式過後,演藝界的親朋好友紛紛獻藝助興。戲曲演員史華演唱了《說唱臉譜》,謝家平演唱了《西部放歌》和陝北民歌《信天遊》,朱建新表演了川劇變臉。蔣丹丹、馬志成、李昱峰、張曉娟等分別獻唱了《美麗家園》《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疼愛媽媽》《前門情思大碗茶》等歌曲,一級演員任美玉清唱了秦腔《三滴血》的選段,著名歌手沙莎獻唱陝南民歌《郎在對門唱山歌》。現場氣氛熱烈,異彩紛呈。

李燕玲是著名作家魯風先生的太太,也是著名川劇變臉傳人。她出生於四川省遂寧蓬溪縣,性格開朗大方,為人熱情,自幼喜歡唱歌。14歲考入蓬溪縣川劇團,20歲時被特招到重慶長安廠參加文工團的川劇演出和民歌演唱,期間曾聘請到重慶江北區川劇團。1993年與時任《軍工報》編輯的魯風同志組建家庭,從此短暫離開川劇舞臺。2002年,她產生了重返舞臺學習變臉藝術的想法。川劇變臉有傳男不傳女的傳統,在賈平凹先生幫助下,圓了她的「變臉夢」。她學成後返回西安,專門給賈平凹先生作了匯報表演,以示感謝。2003年,李燕玲又跟秦腔表演藝術家郝彩鳳學會了吐火,成功地把川劇變臉和秦腔吐火融匯一起,形成當時獨一無二的絕技。

李燕玲的變臉藝術表演颱風端莊大氣,肢體舒展有致,動作乾脆利落;節奏把握得當,與音樂配合準確;肢體語言與臉譜特徵結合緊密,人物心理表現準確,實現了動作與內心的完美結合。這形成了她的變臉表演特點,也奠定了她在川劇變臉藝術領域的地位。她先後參加過湖南衛視《新青年》的《百年變怪傑——尋找年輕一代變臉王》節目、陝西衛視·星空衛視「三羊開泰年」春節晚會、湖南中華民間絕技表演、上海「我愛長江,保護環境」系列活動、延安過大年等大型演出。《新京報》《長沙日報》《三秦都市報》《新西部》《當代女報》等諸多媒體都作過專門報導。此外,還經常到農村、工廠、社區和部隊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現在,李燕玲雖年屆花甲,但每逢重要活動或重大節日,她經常會受邀登臺。朋友聚會、朋友喜事等場合,她也會即興表演。她說,我們搞藝術的不一定非要登臺表演,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更需要這樣的藝術氛圍。她謙虛地說:「我這輩子沒有魯風先生那樣寫文章的天賦,但我有信心將川劇變臉藝術發揚光大。」

李燕玲不僅在藝術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在舞臺之下中,也保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努力做一個賢妻良母。魯風長李燕玲15歲,因此文友圈裡時常聽到一些關於魯風兩口兒的議論,也不乏一些酸溜溜的話。有人斷言他們不會長久。但是,事實讓他們失望了。夫妻間小磕小碰在所難免,他們更多的是互相理解和支持。散文家孔明先生說魯風有兩個毛病:一是朋友雅聚,喜歡帶老婆;二是老婆不在的場合,愛誇老婆。

魯風先生曾任賈平凹辦公室主任,編輯了賈平凹先生20餘本書,自己又整理了關於《廢都》前前後後的事情,出版了《廢都後院》。長期的伏案寫作,使他積勞成疾,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但他依然筆耕不輟,還在整理書稿,計劃出版幾本新的作品集。患病十餘年來,李燕玲在生活上給予魯風先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認真調理飲食,四處求醫問藥,幫他整理書稿。2018年1月,魯風先生病情加重,每周要到醫院做兩次透析,還要拿著放大鏡堅持寫稿。李燕玲更是寸步不離,悉心照顧。不少人認為魯風先生流年不利,遇到了坎,熬不了多長時間。然而,他熬過來了。在臥床的漫長日子裡,吃飯要人喂,一天不停地翻身,魯風先生不僅沒生褥瘡,而且身子總是乾乾淨淨,後來竟奇蹟般下床並蹣跚學步,他說他涅槃重生了。魯風先生說,今年疫情爆發後,交通管制,每次去醫院看病,都是李燕玲騎著三輪接送,風裡來雨裡去:「沒有燕玲,我早化成骨灰了!」

生日宴會上,雷濤先生不僅對李燕玲的變臉藝術高度讚美,而且由衷地感嘆說:「李燕玲這些年對老魯先生的照顧是真正的好,而且她對朋友也很熱情,非常難得。李燕玲女士是真正的女人!」魯風先生的至交,作家賈平凹先生也對李燕玲對魯風先生的照顧非常佩服,專門題字寫到:「燕妮(李燕玲以前的名字)照顧老公是好啊,贊!」

魯風先生在宴會上動情而且幸福地說:「我17歲入黨,我永遠聽習主席的話;我重病三年,一直聽醫生的話;能活到今天,是因為聽燕玲的話。事實證明,我27年前的選擇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宴會結束後,在和魯風先生聊天時,筆者希望他對李燕玲能用一句話概括。魯風先生說,我借用宋朝詩人宋祁兩句詩來概括我和燕玲的生活,也用來概括燕玲,那就是:「雪裡逢梅近臘時,梅姿雪態兩相宜。」

梅姿雪態兩相宜。這既是對李燕玲女士臺上追求藝術完美、臺下追求人格完美的準確描述,也是他們夫妻攜手並進、相濡以沫的生動寫照。

編輯:甘甘

相關焦點

  •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張業寶收徒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3日電 (記者 何浠)知名傳統文化學者、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22日在成都青白江舉行了隆重的收徒儀式。
  • 視頻|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到底怎樣?彩排對公眾開放,首批觀眾...
    就在2天前,新版川劇《變臉》的彩排現場首次免費對公眾開放,一時間自發地吸引了不少戲迷去劇場觀看,400多個座位的劇場被坐得幾乎滿滿當當,展現出經典川劇劇目的「觀眾號召力」。當天彩排現場,演員們帶妝帶道具上臺表演,用正式演出的態度詮釋角色。
  • 川劇「變臉」由來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變臉」絕技源自傳統戲《歸正樓》,表現義盜貝戎劫富濟貧,遭到官兵追捕,以變臉巧妙脫身。早在上世紀初葉,傳統大幕戲《歸正樓》之「三變化身」(或叫「九變化身」。
  • 川劇進成都幼兒園 變臉震撼小「戲迷」
    神奇的川劇「變臉」不僅在臺上表演,更是走進孩子零距離互動。驚呼聲中,孩子們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疑問:「花臉怎麼變出來的?」「花臉又變哪兒去了?」帶著謎團孩子們津津樂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約40分鐘的展演,師生、家長都是笑語連連。
  • 袁詠儀臺上"秀恩愛"臺下變臉快 與張智霖餐廳爭吵甩手離開
    袁詠儀臺上"秀恩愛"臺下變臉快 與張智霖餐廳爭吵甩手離開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5年05月05日08:34 在鏡頭面前恩愛的兩夫妻上演了一幕「耍花槍」的真人秀。 這天,兩夫妻相約了友人在中環聚餐,期間靚靚開始對著CHILAM說個不停,神情嚴肅,雙手不停擺動,表現得有點激動。反而CHILAM就默不作聲,一直聆聽妻子的抱怨。直至後來,靚靚索性丟下老公先行離去,邊走還一直傾著電話,似是餘怒未消,神情依然不爽,毫無笑容。
  • 河南周口8歲女孩川劇變臉一分鐘9次[組圖]
    河南周口8歲女孩川劇變臉一分鐘9次[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0日 16:41 來源:     來源:河南商報          小月影 資料圖片    多年來,川劇變臉有「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古訓。
  • 吉林一大學生宿舍上演川劇變臉,室友:同寢三年還藏這手
    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歷史起源變臉之於川劇,有如噴火之於秦腔,皆屬招牌路數、看家絕技!說起變臉,有必要先到川劇那裡去溯一溯源頭。
  • 戲劇小知識——川劇變臉來由
    川劇是我戲劇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流行於四川東中、重慶以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它在這幾個地區備受人民所喜愛。作為民間傳統藝術,川劇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至於川劇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時期。
  • 唱念做打、耍花槍,看鯉魚池小學8人輪流攻擂體驗川劇經典文化
    扮相柔美的川劇表演藝術家唐柔瑋,用精彩的水袖表演,將白素貞變身白蛇後的痛苦掙扎隨著長袖的飛舞、旋繞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臺下的小觀眾們近距離體會何為長袖善舞。 緊接著的川劇絕活《變臉》,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川劇表演藝術家龍後瓊將《變臉》結合古典戲法,瞬息變化的臉譜、不露痕跡的魔術,精湛的絕活震撼了現場所有人,掌聲、歡呼聲接連不斷。
  • 趙麗穎臺上笑領獎,宋茜臺下扁嘴發現被拍馬上變臉
    不過,有人觀笑也有人哭,趙麗穎王一博臺上笑領獎,臺下又是另一番景象!趙麗穎獲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後,金鷹女神宋茜又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原本差點上臺領獎是宋茜,可惜因「金鷹獎清理刷票」行動,被清出60W票,無緣金鷹獎!被清票前排行第二的趙麗穎「搶走」了獎盃!
  • 川劇變臉與歐美變臉的不同方式,一個靠自己,一個靠打
    在中國有一種傳統戲劇——川劇變臉。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比較有名的特技,通過變換臉譜,表達出劇中人物內心的思想和心態的變化。川劇變臉這種藝術具有極高的觀賞性,世界各地不少人喜歡上了這種藝術,甚至有人慕名學習。在歐美一些國家,他們也有變臉藝術。
  • 西南交大學生愛川劇 十年修成「變臉大師」(圖)
    川劇變臉是一門傳統藝術,臉譜圖案繁多,變化神秘莫測。"林巧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他從一開始接觸川劇變臉到現在,已經有10年歷史了。  兩年前,林巧生考入西南交通大學,成為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若說他和川劇變臉的緣分,那還要從11歲那年說起。"當時不經意在電視上看到川劇變臉,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他說,第一眼看到變臉表演,就完全沉浸在變臉的藝術中了。
  • 吳敦義批蔡英文殘酷無情 比川劇變臉還快
    他列舉蔡英文「奪權有術、治國無方」種種例子,例如對勞工說出「你是我心中最軟的那一塊」,上臺後卻又變成「去找老闆抗議呀」,「簡直比川劇的變臉還快!」吳敦義說,他以前看過川劇變臉,變臉變得很快,結果看到蔡英文對勞工說「你們是我心中最軟的肉」這樣貼心感人的話,「不管感動還是肉麻,結論是變臉很快。」吳敦義回顧,蔡英文曾告訴勞工,如果執政當局對勞工不好,可以大聲抗議,聽不到可以拍桌,還是聽不到,拍桌更大力。
  • 變臉大師彭登懷透露2018年大動作 將與劉德華聯手拍川劇電影
    他邀請到文學藝術界眾多好朋友參加,比如著名作家阿來、變臉大師彭登懷、巴蜀笑星沈伐、著名導演陳福黔、著名服裝設計師甘汶靈、音樂家黎孟德等名家,分享了自己2017年的創作及生活感悟。值得一提的是,彭登懷在分享會上透露,前段時間他特地到香港與弟子劉德華見面,商量籌拍一部川劇題材的電影。
  • 吃傳統火鍋看川劇變臉,「小天鵝」裡精彩無限
    這時,突然一陣喝彩聲傳了過來,原來是重慶小天鵝火鍋專門聘請川劇變臉藝術大師為前來就餐的市民表演精彩的川劇變臉,引得在場觀眾紛紛點讚喝彩。  眾所周知,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吃著火鍋,還能同時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絕對是一次絕佳的體驗。  小夥伴們,你想近距離欣賞精彩川劇變臉嗎?文化東路重慶小天鵝店無疑是你的不二之選。
  • 吳敦義批蔡英文:上臺後變臉比川劇變臉還快
    吳敦義稱,這簡直比川劇的變臉還快速。吳敦義上臺稱,「我已經準備好了」,不料臺下突然冒出一句:臺灣地區領導人好,吳敦義趕緊說,現階段要先選黨主席。吳敦義表示,選上黨主席首要任務就是重建國民黨,成為更像樣、有效制衡在野黨,其次是團結,把親民黨、新黨、愛臺灣的在野人士凝聚起來,2018贏得更多地方執政與議會席次,2020會找一位學養、品德、操守、經驗,對國民黨忠貞的最棒的人。
  • 四川南充4歲萌娃學川劇變臉 5分鐘變4個臉譜
    1月11日下午,在四川廣安舉行的某教育集團的一場匯報演出上,5個萌娃身穿白、藍、紅、黑、黃色的川劇服裝,踩著小碎步登臺,一亮相,就引起現場一片歡呼。這是南充一家幼兒園的匯報演出節目《川劇傳承》。5個表演川劇變臉的萌娃,來自幼兒園中班、大班。
  • 11歲男孩迷上川劇變臉 5分鐘內能變出8張臉(圖)
    原標題:11歲男孩迷上川劇變臉 5分鐘內能變出8張臉(圖)   3天的端午節小長假,漢南區武漢碧桂園學校五(1)班的11歲學生孟鶴祥,有著別樣的自主學習——每天練習川劇變臉四五個小時。   昨日上午,記者見識了孟鶴祥表演的川劇變臉:全副武裝有板有眼繞場一周後,站點、踢腿,紅臉一下變成白臉,扭頭間拂帽甩帶,白臉又變成黑臉……短短5分鐘,他已不露痕跡變換了8種臉譜。   「他特別喜歡川劇變臉,堅持練習了快1年。」45歲的父親孟凡繼說,孟鶴祥學變臉很偶然。去年暑假,他在電視上看到一檔有關川劇變臉的節目,就表現出很濃的興趣,一直吵著要學。
  • 四川中學5000學生穿戲服跳川劇操?揭秘變臉玄機:極細絲線系在哪
    5000學生穿戲服跳川劇操變臉 小編的話:以後看川劇不用去戲院了,看變臉也不用去飯店了!5000學生穿戲服跳川劇操變臉 《川劇操》集川劇音樂、身段、表演於一體,結合廣播體操的基本要求,約6分鐘,8套動作。
  • 贛南於都的這家火鍋店,千裡空運菜品,更有川劇變臉表演
    在這裡你除了可以吃到四川的火鍋之外還可以看川劇變臉表演。下面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這家川味的火鍋店。#探店硬實力#一進門映入眼前的就是火鍋店裡的裝修風格了,這裡的裝修風格偏清代的風格,進來感覺就像是在清朝的飯店裡進行用餐。再拐彎進去後,裡面是20幾桌火鍋,桌上也是坐滿了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