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配套舉措加緊制定出臺

2021-01-08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李志勇班娟娟)「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是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的一個重要內容。為進一步推進糧食安全落實,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進一步推進耕地保護、完善糧食補貼政策體系等在內的政策措施正在加緊制定和出臺。

為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農業農村部4日召開黨組會議強調,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放在首要位置,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責任,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同時,狠抓種子和耕地等要害問題,推動打好種業翻身仗邁出堅實步伐,持續加強耕地保護與建設。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要進一步穩口糧、穩大豆、增玉米。同時,完善種糧農民補貼政策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

針對耕地保護,一方面要確保耕地數量,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把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耕地質量,2021年計劃再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

不僅是中央層面,各地方政府也加緊出臺各項政策,推進糧食安全戰略落實。作為產糧大省,吉林省近日出臺一系列措施,保障糧食安全,包括穩定增加糧食播種面積、落實糧食生產補貼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科技推廣應用等具體內容。

有專家表示,糧食安全是長遠問題。短期問題可以靠庫存調節,長期問題要靠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地力,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這些都是落實糧食安全的基礎保障。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我國農業現代化,離不開惠農強農富農政策。要從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出發,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確保種糧農民和從事重要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在經濟上不吃虧;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重要農產品產區在財政上不吃虧。

此外,「還要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增強抵禦乾旱和洪澇等自然災害能力;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以及監測預警機制,強化防疫和統防統治,有效控制疫病和病蟲害傳播與損失。要提升重要農產品收儲調控能力,有效平抑重要農產品市場波動。要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業保險。」李國祥說。(完)

相關焦點

  •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來源:人民日報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這一明確要求,對於我們紮實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論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並首次提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實行黨政同責,「米袋子」省長要負責,書記也要負責。
  • 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必須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採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提出明確要求。
  • 石平: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
    原標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和意義。
  • 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程國強:強化糧食安全根基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強化糧食安全根基程國強新發展階段更好地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首先,這是保護和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根本要求。保障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根本。其次,這是應對風險挑戰、進一步增強糧食安全綜合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從原糧到成品、產區到銷區、田間到餐桌「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促進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躍升,為有效應對國內外各類風險挑戰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 程國強:強化糧食安全根基
    新發展階段更好地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這是保護和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根本要求。保障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根本。其次,這是應對風險挑戰、進一步增強糧食安全綜合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
  • 財經24小時|《土地管理法》配套法律法規正在加緊制定
    《土地管理法》配套法律法規正在加緊制定據央視新聞報導,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已經全面實施,自然資源部法規司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對應配套的法律法規正在加緊制定,比如集體經營性建設銀行用地入市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會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規定的範圍、條件,進入土地市場的程序等內容作出更加細化的規定。
  • 國務院辦公廳發文 國家多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 穩定糧食生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11月18日訊 針對我國部分地區耕地「非糧化」趨勢的問題,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通過保障主糧生產面積、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落實獎勵政策等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 營養改善計劃配套文件出臺了
    營養改善計劃配套文件出臺了 2012-06-14 來源:教育部   問1:有了國辦發〔2011〕54號文件,為什麼還要制定實施細則等配套文件?
  • 忻州制定出臺《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
    本報訊 沈賡前 記者黃永建 發自山西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制定印發《忻州市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進一步壓實各部門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業管理責任,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的出臺,是適應忻州市食品安全監管形勢任務需要,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能的重要舉措。
  • 重慶出臺舉措 確保學生「暑假安全不放假」
    我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出臺舉措確保學生「暑假安全不放假」本報訊 (記者 匡麗娜)如何讓學生度過一個安全愉快而有意義的暑假?8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獲悉,我市各區縣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校紛紛出臺相關舉措,為假期裡的「神獸」們保駕護航,同時也提醒各方做好相關工作,防範各類學生安全事故發生。日前,渝中區中華路小學通過微信、班級QQ群等方式,給家長們發出了「中小學生暑期安全提示42條」,提醒家長做好孩子的監護工作。中華路小學校長曾菁說,學校放暑假了,但學生的「暑假安全不放假」。
  • 市財政多舉措築牢糧食安全生命線
    今年以來,市財政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強化糧食種植政策激勵、加大糧食生產投入、落實應急儲備機制,統籌推進糧食生產和供給,持續築牢糧食安全「生命線」。我市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激勵糧油種植,作為糧食增產的「加速器」,爭取糧油種植政策補助資金3.75億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110萬畝,支持農業技術推廣應用,補貼農機具購置,防控小麥條銹病、油菜菌核病等重大病害,不斷提升耕地質量,推動糧食增產提質。
  • 發揮農擔作用 力保糧食安全
    6月7日,2020年全省夏糧收購推進會暨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政銀擔戰略合作啟動儀式在宿州舉行。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保障糧食安全戰略意義,創新政銀擔合作模式,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加大金融服務力度,更好應對疫情發展對糧油產業鏈造成的衝擊和風險,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 我國出臺一系列配套法規文件構建網絡安全制度體系
    原標題:我國出臺一系列配套法規文件構建網絡安全制度體系   12月24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網絡安全法、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的執法檢查報告介紹,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網絡安全和網絡信息保護工作,法律實施取得積極成效。
  • 觀察:糧食生產「十七連豐」背後的湖南擔當
    在此情況下,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將有效增強中國應對全球糧食市場價格波動和糧食安全危機的信心和底氣,也將為全球糧食安全增添更多確定性。觀潮君認為,全國糧食再獲豐收,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對糧食安全主動權、耕地紅線、糧食儲備調節等重要問題都作過深刻闡釋。
  • 國辦發布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意見
    ,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採取有力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採取有力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 鎮江市在全省率先同時制定出臺食品安全工作綱領性文件
    記者今天(6月17日)上午從鎮江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鎮江市在全省率先同時制定出臺《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和《鎮江市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以下簡稱《責任清單》)。
  • 用「五力」應對全球疫情下的糧食安全挑戰
    自古至今,糧食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性產品。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是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肩負的共同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問題,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廣州加緊出臺專業批發市場三年行動方案
    當前,廣州正加緊出臺專業批發市場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建設國際商貿中心,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現狀:年交易額超萬億下行壓力較大作為廣州商貿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專業批發市場總體規模大,經營商品種類多。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說,他們的辦法是立標杆,牽頭制定出臺批發市場轉型升級評價管理辦法,創建了白馬服裝市場、步雲天地鞋業市場、海印攝影器材城等一批示範市場,湧現了由單體市場向園區化集聚發展的流花服裝、站西鞋城等一批國際採購中心集群。對於批發市場升級,政府投入真金白銀扶持。廣州修訂商務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支持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