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微博頂置裡的那句廣為流傳的「開心點,人間不值得」,不僅是說給微博上向他求助的網友,更像是給自己的一種告誡和寬慰。
那些享受憂傷、底色悲涼的人,不過是沉浸在充分自洽導致的自我感動中罷了。
人生最痛苦的,並不是遭遇痛苦本身,而是失去希望。或許這只是一句謊言,但有時候很難說,謊言是否好一點。
人間不值得?不,值得!!!
「人間不值得」一句話戳中了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人的心。終於有人把他們對世界的抱怨總結出來了,於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把「人間不值得」當做心裡安慰,心安理得的頹廢。殊不知,前一句才是誕總的本意。
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覺得說出『人間不值得』的李誕特別消極,甚至《奇葩說》導師高曉松也不例外。
而在最近一期的《奇葩說》中,誕總再一次闡明了他的本意。
李誕曾在《十三邀》中談及自己的經歷。
在華南農業大學畢業後,他去了南方報社實習,正值春節,自己好不容易排隊買到的火車票,卻聽到跑春運口的記者因為有人事所以能輕鬆買到票。
原來,你在起點拼命奔跑的時候,有的人已經在終點線旁邊等著。李誕的理想,就這樣曝屍於那一年春節的火車站。
潔淨的烏託邦不存在,世界運行的法則就是這麼赤裸裸的擺在他面前,他突然就想明白了,「世界運行的邏輯就是這樣,沒有烏託邦,哪裡都髒,我就別嘚瑟了」。很多追求原來沒必要,也不值得。
在我看來,這句話很有意思,人間不值得到底是什麼不值得呢?放上一句開心點,意思就很明確了。
你開不開心都是這樣,你還能咋地,不如就開心一點吧。
人間不值得你難過。
人生太苦,加點糖吧。
如果不是身後空無一人不敢倒下,誰願意一直獨自一路披荊斬棘呢。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成長的代價。成長了,也就堅強了,就算心裡有再多苦楚,還是逼著自己一臉陽光。
木心在《魚麗之宴》中說:
很多人的失落,是違背了自己少年時的立志。自認為成熟、自認為練達、自認為精明,從前多幼稚,總算看透了、想穿了。於是,我們就此變成自己年少時最憎惡的那種人。
年少時將木心的這段話奉為圭臬,長大後,卻發現中間迴旋的餘地還有很多,與其把時間花費在和世界較勁上,不如在複雜的世界中,活成像李誕一樣淺薄的明白人。
當你又在遭受打擊是不自覺的想起這句話時別忘記多上一句
人間不值得,
但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