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8萬,兩年後還欠100多萬!讓年輕人深陷網貸的鍋,誰背?

2020-12-05 大案現場

你接觸過網貸嗎?

花唄、借唄、京東白條、小米貸、分期樂 ...... 各式各樣的消費信貸產品在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有一部分年輕人正因此陷入深淵。

在花唄發布的一份《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中,數據顯示,在中國近 1.7 億 90 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 4500 萬,也就是說平均每 4 個 90 後就有 1 個使用花唄。

眾所周知的是,網貸的借款要比銀行貸款和信用卡申請來的容易多。然而,一個人一旦陷入網貸,許多人都會深陷其中很難自拔。

(來源:網絡)

說大學校園就是網貸"收割"場之一併不為過。平日使用網絡平臺作為日常消費的大學生們,往常依靠兼職或者生活費作為償還網貸的唯一方式,"猝不及防"就會"爆雷"。

去年,武漢一名女大學生因欠網貸 6 萬去賣卵,兩次手術均無麻醉,共催卵並取卵 29 個。

2017 年,武漢一位 19 歲的女大學生為了買一些化妝品和衣服,通過一家網絡平臺找一名男子借了 3000 塊錢。後來,為了還這筆款,拆東牆補西牆,陸續借了 100 多筆款,結果欠下 12 萬。

大二學生小偉上大學後就經常出入酒吧夜店這種高消費場所,消費比較大,但父母給的生活費又不高,他就通過網貸平臺借款。

"借 5 萬還 7 萬,我幫他還了,網上借 7 萬幫他還了,跟網友借一萬多又還了,外面他還借給別人 5 萬要不回來,這都是我來墊的!"從小偉父親的訴苦中大家了解到,小偉在網上借了 10 萬元網絡貸款,連本帶息需要還 16 萬,這筆錢最終都是他父親償還的。

幫小偉還清所有網貸後,父親開始教育小偉。不過小偉仍然表現得相當不以為然,惹惱父親後還直接報警稱 " 父親家暴 "。

當然,網貸那麼『龐大』,絕對不僅是大學生,年輕人絕大多數躲不了這一茬。

因為沒有足夠收入來源,而超額消費慣性難止,一些人負債後每月只能還上"最低還款額",新增的負債則自動轉到下月收取本金利息,由此負債額越滾越大,背上收不抵支、不斷延期的長期債務。

今年的雙十一剛過去不久,雙十二也即將到來,不少人已經從 11 月 1 日就開始穿梭於各大電商平臺進行囤貨了,感覺不買錯過一個億的背後,有多少人發現 X 唄、X 條的額度都有所增加,買買買更過癮了,也不用"擔心"還款,因為支付的時候,會"溫馨提示":分期支付,更甚則是免息。

有網友描述過:"我們生活中,網貸就像在循環考驗我們,不是用優惠滿減利誘,就是在你吃喝玩樂每次支付時讓你衝動上鉤,要麼就是在想買一部手機,彈出 24 期免息,四捨五入白嫖哦,總有一次忍不住。"

在"消費至死"的年代裡,有太多的年輕人被觸手可及的網絡貸款誘惑,從而漸漸迷失自我。被欲望和攀比心理唆使的他們,一步步釋放出更大的購物慾,走向欠債 - 還款 - 欠債的深淵。

去年有一則令人遺憾的新聞:" 21 歲女孩跳樓留下 20 多家網貸:借幾千還 8 萬還欠 17 萬",隨後沒幾天又曝出" 25 歲年輕媽媽跳樓輕生,生前疑陷網貸遭逼債毆打凌辱" ……

21 歲跳樓女孩生前因債臺高築越陷越深而不堪忍受催債人員的威逼恐嚇,在離世之前留下這樣幾句遺言:"我對不起所有人,爸媽,對不起,我是自願的,不怪任何人,我希望我永遠都是善良的,包括我的靈魂。",除此之外,只剩一個拆東牆補西牆卻永遠也補不上的帳本。

而那位輕生的年輕媽媽,則是在離世前一天神秘外出,回來後渾身溼透,換了衣服拿了身份證和銀行卡又匆匆離家,當晚一夜未歸,次日清晨帶著滿身傷痕回到家中,隨後從衛生間的窗戶一躍而下,大好年華定格在 25 歲 ……

一位深陷網貸的曾寫道:"網貸是一個吸血鬼,你用自己的肉去餵養它,付著高的利息,回過神來已經瘦骨嶙峋,卻還要把骨頭拆給它吃。"

還有人說,網貸"就像吸毒一樣"。

正式工作後,小酒(化名)的月薪只有 2000 多塊,但最多的一個月她用了四五千塊錢。"唯一能感受到花唄存在的時刻,就是每個月的還款日,發現自己竟然用了這麼多錢。但是那天過後該用還是用,那種花錢的快感就像吸毒一樣,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沒辦法克制了。"

當經濟實力撐不起日漸膨脹的消費觀時,網貸就會趁虛而入,讓一個個被病態虛榮心侵蝕的青年走上借貸的不歸路。而多數人一旦欠下無力償還的債務,想要翻盤上岸就不再是容易的事。

2016 年 5 月,某位女大學生網貸 8 萬,還了 14 萬,兩年後還欠 100 多萬。

2017 年 4 月,廈門一名大二女生因捲入"裸條貸",利滾利欠下 57 萬巨款,在其母親多次收到自己上半身的裸照、被瘋狂催債後,她不堪壓力,選擇自殺。

諸如此類的新聞層出不窮,

不禁發人深思。

而昨天這樣的話題也登上熱搜

對此,有的人稱,產品無過,成年人應具備良好的金錢觀,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也有人認為,信貸平臺借錢太容易,加上鋪墊蓋地的廣告誘導,確實為年輕人營造了不好氛圍。

微博 @致我們:

一入某唄深似海,從此工資是路人",這是很多職場新人的真實生活寫照。

"花唄"一時爽,"還唄"火葬場,這更是被"消費主義"摧毀的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你真的會因為買買買而登上人生巔峰,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嗎 ? 別天真了。

數據顯示,中國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能力已達到近 20000 元,年消費總額達到 6000 億,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 50%。

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有限,但是卻有著如此令人震驚的消費能力。新入職場的年輕人也是一樣,手裡存款有限,但也是大肆消費的主體。他們的錢從哪裡來,豈不是一目了然嗎 ?

但是,我們不能說花唄的出現就是毀了一代年輕人,它的出現只是現代消費方式的一種轉變而已。花唄是現代社會的磨合產物,花唄確實影響了年輕人的消費觀,讓當代年輕人找到了新的消費方式。

對於那些年輕人而言,花唄很好用,貸款也好用,可不論是貸款還是花唄,他們每一次預支的都不止是下個月的生活費,還有負債纍纍的未來。

一個真正能活得消費自由的人,都會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體系,有正確的自我認知。他不會以消費獲得認同感,更不會荒謬的以為,有了怎樣的消費水準就真的是進入了某個階層。

寧願貸款也要打腫臉充胖子,購買一些和自己經濟情況不符合的產品,一到了還款的時候就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這又是何必呢 ?

年輕人,摧毀你的不是花唄,而是與自己的收入匹配不上的消費欲望。

2019 年底,尼爾森出過一份號稱是首份《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報告說,在中國的年輕人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達到 86.6%,44.5% 的年輕人都背有債務。

今年雙十一前夕,"負債者聯盟"豆瓣小組被推上微博熱搜,更加赤裸地揭開了這個瘋狂消費社會背後的殘酷一面。

在這個兩萬多人的"懺悔室"裡,匯聚了眾多因為無節制消費、網賭等背上網貸的年輕人。他們多是以貸養貸,最多的身上背了十多個平臺的債務。在小組裡,除了互相打氣,他們更多是尋求慰藉和釋放壓力。因為還不上錢,有人收到了來自平臺的催收簡訊,也有人收到催收員的恐嚇微信,還有人收到了催收機構偽造的法院文書。這些被催收的人,文字中滿是不知所措的恐慌和對未來的絕望。

我們隨手打開手機的應用商店,就能看到各色各樣的借貸類 APP。這些包裹著美麗糖衣的貸款 APP,騙取了許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的信任。

這類悲劇的造成的源頭在於人們止不住的消費欲。"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網貸確實能夠在一開始的時候帶來提前享受的快樂,但這種快樂終究是轉瞬即逝的。事實就是,超前消費帶來的一時快樂,在還款時都會被一腔焦慮所代替。

在年輕的時候進行合理的透支並不是大事,能夠通過透支度過自己人生艱難的時期,或者完成資本的積累,也沒有大問題。有問題的是因為透支和負債,親手將貪婪、不知節制、沒有信用等標籤貼在自己身上。

好消息是,網際網路金融正在迎來一輪大整治。11 月 27 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透露,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運營的 P2P 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 5000 家,已在今年 11 月中旬完全歸零。昔日火爆一時的 P2P 網貸如今正式退出歷史舞臺。11 月初,銀保監會也聯合央行起草了小貸新規,在機構準入、槓桿率等多個關鍵問題上提出明確要求。

對於很多深陷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個遲來的好消息。

年輕人要學會知足常樂,拒絕透支消費,不要被一時的欲望衝昏頭腦。"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想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通過借錢或者賭博去滿足自己的虛榮和"精緻"。活在當下,不是透支未來,更不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理由和藉口!不要讓自己過早地消耗於無窮無盡的帳單中。

來源:湖北經視綜合青年之聲、經視直播、AI 財經社、江蘇新聞、消費保、404 聲音麵包等

相關焦點

  • 網貸8萬,兩年後還欠100多萬!讓年輕人深陷網貸的鍋,誰背?
    在花唄發布的一份《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中,數據顯示,在中國近 1.7 億 90 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 4500 萬,也就是說平均每 4 個 90 後就有 1 個使用花唄。眾所周知的是,網貸的借款要比銀行貸款和信用卡申請來的容易多。然而,一個人一旦陷入網貸,許多人都會深陷其中很難自拔。
  • 女大學生崩潰:網貸8萬還14萬 兩年之後欠至100多萬
    (原標題:60個網貸平臺把她帶入噩夢借款8萬還了14萬兩年之後還欠100多萬這個女大學生崩潰了!)昨日,據昭通市彝良縣公安局經偵大隊通報:一名畢業不久的彝良籍女大學生從2016年大三時起,從60個網上小額信貸平臺共借款8萬元後導致債臺高築,拼命連本帶息還款14萬餘元後,至今還欠下100多萬元巨債……為虛榮心女大學生從網貸平臺借款8萬元幾天前,家住彝良縣角奎鎮的趙某夫婦帶著大學畢業不久的女兒小梅
  • 深陷網貸的年輕人:只想睡個踏實覺
    陷入網貸漩渦的劉勇梳理出欠款明細單,最終的負債達到25萬元,其中網貸消費佔了一半以上,涵蓋分期樂、攜程、美團、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多個網貸產品。瘋狂的超前消費王晨和男朋友相戀兩年,最近都沒有上班,因為超前消費,兩人分別負債近8萬元。王晨覺得,自己如今債臺高築是被男朋友拉下水。
  • 父母幫女兒還20萬網貸後又欠20萬,父母尋人卻被女兒罵:去死
    網貸,當今社會一個我們熟悉的字眼,現在的年輕人不同於早年了,如今年輕人都想要更豐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父母哪有這麼多錢供他們吃喝玩樂呢?於是有些沒有自制力的年輕人就開始到處想辦法借錢,套信用卡又或者是借網貸,有多少人都被一些無良的網貸給害了。
  • 90後負債率高達1850%!網貸欠款佔一半!這屆年輕人為何這麼難?
    公布一個比較讓人震驚的數字,據各大金融機構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0後群體負債率已經高達1850%,在所年齡段的消費貸款群體中佔比高達43.4%,多個平臺借款,也就是以貸養貸的用戶,佔90後借貸總人數的兩成還多。
  • 借7萬還16萬,除了吃睡就是工作還錢,這些年輕人被網貸拖垮
    90後餘芊,在北方一個「十八線小縣城」做公務員,最近幾年組織紀律越發嚴格,如果欠了12萬網貸的消息公開,她的工作、升遷都會受到影響。儘管每月到手工資並不高,只有5000元,但5年前,餘芊是花了整整兩年的準備時間去考這個職業的——她不願因為網貸的事丟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 姑娘半年欠50多萬網貸,父母以為被騙,帶去警察局報警才知道真相
    最近杭州富陽的的一對父母帶著自己的女兒來到警察局報警,稱自己的女兒被騙,居然欠50多萬的外債。而在民警的詢問下,女孩支支吾吾,最後一再的追問下才知道女孩欠了的都是網貸。而民警讓女孩打開手機看下哪些網貸發現,女孩手機上全是這些網貸的APP,居然高達100多個。當場驚呆眾人。
  • 深陷網貸經歷感想
    大家好,我是青門,今天我就不談我深陷網貸所遇到的經歷了,因為暫時所面臨的催收是一樣的,這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逾期這段時間以來的感受,也算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的一個自我檢討吧。我的網貸信用卡逾期已經快一個月了,雖然之前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老實說,這段時間我過得很不好,這主要來自於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每天看著這麼多電話簡訊,想著自己遙遙無期的債務,說實話,有時候真的覺得很壓抑,晚上躺在床上,想著自己以前,感覺好後悔,好恨自己。恨自己為什麼要無節制的消費,為什麼要去以貸養貸,如果早點醒悟,也不會欠這麼多錢,也印證那句話,自作孽不可活。
  • 打工男深陷網賭,一晚上輸了24萬,欠下網貸30萬,媽媽,對不起!
    打工男小龍在外面上班回來後,看著辛苦了一天的父母就感到自己很沒用,不能賺很多錢讓父母過上安穩的日子。小龍的工資並不多,只夠自己開銷用,有時候還要家裡補貼。每次向父母開口要錢,都讓小龍很難受。有一次,一個好友就介紹了一個網站給他,還說這個網站來錢快你登入看看。小龍一聽說有這好事,也就上了這個網站看了一下。原來這是一個賭博的網站,只見滿屏幕上浮現了琳琅滿目的各種賭博遊戲,還不是浮現一排一排誰誰中了幾百萬什麼的,小龍看得心都動了。於是就想試試,由於要在該網站上玩,要先衝一千,小龍就硬著頭皮向父母借了一千塊,說等分工資了再還。父母也嘮叨了幾句,就把一千塊給他了。
  • 女大學生網貸8萬,兩年後欠款100多萬,為何大學生屢教不改?
    網貸的危害,我想已經不用再多說了,基本上隔三差五的就會曝出一則新聞出來,而這其中涉事的貸款人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因此大家也把這種貸款行為稱為校園貸。近日雲南昭通有一名女大學生也是飽受貸款之苦,據了解,該女生在外地讀大學,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從多家借貸平臺一共借了8萬,借錢之後花錢固然是爽,但是沒有收入,又該如何還錢呢?無奈只得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利滾利,這位女孩子累計欠下了一百多萬的債。關於校園貸的新聞這兩年曝出了很多,每次雖然涉事人不同,但內容基本上都是相同。
  • 兒子兩年前欠了很多網貸,自己幫他還了,現在又來催收了,該怎麼辦
    不會坐牢,可以報警,了解網貸,找到根源 首先你要了解一下相關的網貸知識,到底是非法網貸還是其他校園貸?如果是校園貸的話,最高院剛剛出臺一個意見,在校生不用上徵信,也不能限制高消費,更不會去坐牢。 其次,你要了解一下你兒子為什麼會欠網貸?
  • 如果欠了網貸,也欠了信用卡,那麼應該先還哪一個?
    但是隨著信用卡以及各種網貸的普及,現在大家借錢已經不需要抵押什麼東西了。既然錢是自己借來的,那麼最後肯定是需要還的,因為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是有些人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所以最後會導致自己還不上錢。網貸和信用卡是目前年輕人使用比較多的消費工具,這兩者還錢方式有很大的區別。
  • 26歲女生欠網貸25萬,她是如何上岸的?
    很多老哥說自己欠了這麼多網貸,太難還清了,覺得人生實苦,生活太難了,助小妹想說的是哪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很多的苦不過是當下生活給你的難題
  • 多少年輕人,正在被網貸掏空|親歷口述
    在很多年輕人眼中,存錢已經過時,「今宵有酒今宵醉」的及時享樂才是人生正途。然而,茨威格一百多年前說的名言「不知道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並沒有失效,在經歷貸款還不上,只能以貸養貸,將生活拖入泥潭苦苦掙扎後,此前看似無害的借貸、消費終於露出了真實的猙獰面目。
  • 欠網貸平臺的錢太多?法律規定,欠這些錢不用還!最好告訴身邊人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國人的消費觀念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迷戀上了提前消費,正所謂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很多年輕人都是這樣做的於是一些p2p網貸平臺出現了。網貸的初衷是好的,畢竟誰都可能遇到資金短缺的情況
  • 欠了網貸的錢不還會上徵信嗎?和倒閉後的網貸有啥關係?
    近年來網貸平臺的興起,讓許多缺資金的人找到了借錢的方向,甚至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向網貸平臺借錢,結果有些人被迫上了網貸平臺的道,借了錢逾期不還成為許多欠網貸平臺的人們的常識,有些人認為反正我不還,但是不還上徵信嗎?下面我們來看下欠了網貸的錢不還會上徵信嗎?
  • 掉進網貸深坑的年輕人:欠下十幾萬,起初只想買部手機
    職業貸款諮詢師揭秘,深陷網貸泥潭的年輕人如何上岸?做了6年的貸款居間諮詢服務,丹妮還是沒能改掉「感情用事」的毛病。在查到年輕女孩芳芳的徵信情況時,丹妮心一涼,又被騙了。芳芳是丹妮的一位客戶,96年出生,在一家網吧工作,月工資6000元。
  • 網貸欠了十幾萬,從絕望到充滿希望:「謝謝你,還沒放棄我」
    文/UC資訊 網際網路金融之前有位網友和我聊過,自從他欠了十幾萬的網貸後,不論是親人還是朋友,見到他都不願意理他,親朋好友的行為讓他感到難過。每天想著如何還錢已經很累了,結果還被這樣對待,聽起來更絕望了是不是?
  • 網貸廣告的「溫柔刀」,向底層砍去
    在豆瓣,搜索網貸相關的話題,與此相關的小組,還有90後負債交流、逾期上岸、負債者聯盟和努力還債聯盟等。在活躍度最高的負債者聯盟,放眼望去,都是一個個深陷泥沼的故事。……近幾年,年輕人因陷入網絡借貸而自殺的悲劇不時就會發生。無力償還貸款的年輕人,用死亡為自己一時的虛榮付出了超出想像的代價。一邊是網際網路公司們大力推廣借貸產品,審核門檻被降低到年滿18周歲。另一邊,則是越來越多深陷負債泥沼的年輕人們。
  • 深網|掉進網貸深坑的年輕人:沒畢業就欠下十幾萬,起初只想買部手機
    是為第二篇,記錄深陷網貸泥潭的年輕人的掙扎與自救。 職業貸款諮詢師揭秘,深陷網貸泥潭的年輕人如何上岸? 2019年9月,陳鵬的父親用7萬8千元將其工資卡從放高利貸的人手裡換回,結束了陳鵬1年多被催債和利滾利的暗黑生活。陳鵬還清晰的記得當時父親粗壯的手臂上暴起的血管在突突的抖動。從那以後,陳鵬就翻出了父親經久不用的諾基亞老人機,「怕自己控制不住,又開始刷視頻、看直播、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