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2020-12-14 遇上佛學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誦讀金剛經有大福報,可幫助人破迷開悟,增進法身慧命,究竟解脫。就如《三皈依》裡所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法是人生的指路明燈,助人遠離無明黑暗,得到救渡。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的五大名句,為大家簡要闡釋,希望大家能夠受益。

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世間一切相都是四大假合而成,虛幻不實,充滿無常變幻。我們肉眼所看到的東西,也並非真實的存在,皆是虛妄,所以不要執著。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著相、不分別,堪破世間假相,才能證得清淨自性。人之所以痛苦、煩惱、業障重,多是被世間名利假相所迷惑,肆意造業,輪迴不止、不得解脫。

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悟道時曾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卻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本都具有佛性,皆可成就如佛陀一樣圓滿的智慧福德,但眾生愚痴,貪戀當下利益,而迷失了自性,故而不能得成正果。若能明心見性、發明本心,自得圓滿,如《六祖壇經》裡說的: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內心清淨無掛礙,即是佛性。

二、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是《金剛經》中非常經典的一句話: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須勞心?「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佛法即為心法,心得到解脫,則處處皆是極樂所現;心太苦太累,則處處都是地獄苦海。人之所以苦,皆由自己的心念感得,「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

已經過去的事,還在反覆地想;未來還沒發生的事,充滿擔憂恐懼。心裡放不過自己,是沒有智慧;心裡放不過他人 是沒有慈悲。世間最好的放生就是放過自己,佛說「一念一輪迴」,你當下的心念就是你的命運,別和自己較勁,放下才能自在,「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三、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人之所以苦,是心中的執念太深,攀緣心太重。尤其是「我執」,「我執」最難破。人們總是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意識、認知看待身邊的一切,執著心太重,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太執著,就會生各種煩惱妄想。怎麼破?不立自見,即不再用自己的意識,「我執」就破掉了。「我執」一旦破掉,那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叫破掉了。沒有這些執著,再修持世間一切善法,即得無上正等正覺。

人生在世,誰也不是誰的誰,各種因緣也是假相而已,不可貪戀。若貪著妄想,難免生掛礙,掛礙即是障礙。破處我執、他執,才能得究竟大自在。

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句話大概意思是說:世間一切因緣和合而生的法,如夢幻泡影般虛幻,如晨露般短暫,又如閃電般稍縱即逝。「法無定法」,人生也是如此,沒有永恆,一切都在不斷變幻當中。無常即為正常,就連我們的身體也是假相,所以佛陀告誡眾生要「借假修真」,修般若智慧,得成無上菩提。

世間一切東西並不能唯人所有,只是暫時使用罷了。「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最終我們能帶走的只有自身的業力,其它什麼都是空幻。看清這一點,就不會有那麼多執著心了,也就隨緣自適了。

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乘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年就是因為悟透了金剛經中的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悟成佛,成為禪宗第六代衣缽傳人。惠能大師的那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和此句異曲同工。世上本沒有塵埃,而是我們內心不夠清淨。內心若沒有雜念妄想,菩提心、大悲心、平等心,自會顯現。心若清淨,即可成佛。

祈願正法久住、利樂有情;大眾法喜充滿、福慧增長。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
  • 《金剛經》三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今天分享《金剛經》的三個名句,和大家共同學習。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弘忍和尚給六祖慧能講《金剛經》,講到這句經文的時候,慧能大師就大徹大悟了。我們讀了很多遍,也沒開悟,但雖然沒有大悟,總也會有一點小悟。佛門經常講「清淨心」,為什麼要修清淨心?因為清淨心就是真心,就是菩提心。而住色、香、味、觸、法生起的心是攀緣心,是妄心。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之所以彰顯不出來,就是被妄心所蒙蔽。這裡的「無所住」,有兩層含義,一是不執著,二是也不斷滅。
  • 《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佛教中有很多的經典,其中《金剛經》是人們常度的一部經文之一,更是作為幾大經典之首,金剛比喻般若智慧如同金剛利劍,能夠破除塵世間的一切迷幻,解除所有的煩惱和偏見。《金剛經》裡面講的是般若智慧,什麼是般若智慧呢?
  •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聖度文化總結了金剛經十句經典名句,分享給大家。當年六祖慧能,只是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卻有開悟之功,希望所有學佛者,都能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好處無限。
  • 佛教:《華嚴經》中的四句話,越讀越開悟!
    佛門中有句話,叫做「不學華嚴,不知佛家富貴」,《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它在漢地佛教叢林中被譽為「經中之王」。這部經因何特殊之處,而贏得如此之多的溢美之詞呢?本文中選出下面四句佛語,以期與諸位同參共沾法喜,空靈美妙的語句,越讀越能令人開悟。第一句,若記有我人,則為入險道。佛陀成道時說:「奇哉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可證得。」何為妄想執著呢?不知五蘊皆空,認為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為「我」,這就是妄想。由此而生的人我之別,你多我少,你好我壞,就是執著。
  • 佛教:《金剛經》中的六大經典名句,能夠悟透將福報無量
    《金剛經》是佛教的經典書籍,《金剛經》整本書一共是有著5000多字,它是大乘般若體系的核心之一。《金剛經》全文都是在佛教中「無相」,而對於佛教中的「空」沒有涉及。《金剛經》為眾生指出了一條道路,其中有六大名句,如果能夠將其悟透其中的道理,那將會福報無量。
  • 《金剛經》四大經典名句,能懂一句,也可開悟!
    在歷史的長河中,以鳩摩羅什的翻譯佛經時代,是一個頂峰。而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則是其中經典的經典。其中的許多句子,都深為廣大佛學愛好者喜愛。《金剛經》中有許多經典名句,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四大經典名句。這四個經典名句,只要能真正弄懂其中一句,也可開悟!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學佛必讀的三大經典佛經,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明代書法家文徵明小楷《心經》有人覺得《心經》太短,又太深奧,讀起來不過癮。那接下來可以讀《金剛經》。大概意思是說,只要有人在念《金剛經》,哪怕只念其中的四句偈詩,世間所有眾生都要供養,就像供佛塔一樣。說得很複雜,有一點很清楚,就是:念《金剛經》,不怕鬼。《金剛經》中反覆講了一點: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 《金剛經》最富含哲理的幾句話,讀通此經,即可開悟
    一說起《金剛經》,出家、在家的人,怕都是非常的熟悉。出家的人,每日早晚課,都念得會背了。在家的人,只要稍有文化,也是沒有不知的。甚至有人認為佛教念經,念的就是《金剛經》。難道還有其他的經?不是他們孤陋寡聞,而是《金剛經》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 佛教:讀懂《金剛經》中「無住生心」,就離開悟不遠了!
    《金剛經》是大乘般若部經典,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不同譯經家所翻譯的版本,全名略有不同。其中,尤以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版本, 在信眾當中流傳最廣。《金剛經》能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與慧能祖師的弘揚不無關係。《壇經》中六祖說,他正是聽聞有人誦此經,才會有所感悟,進而發心求佛。
  • 《法華經》的三點要義,領悟越早,開悟越快!
    《法華經》為大乘佛教經典,為釋迦牟尼佛晚年所說,講經的地點即王舍城外靈鷲山上。經本傳入漢地,先後六譯,被後世佛子持誦最多的,要屬姚秦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妙法蓮華經》。全經共七卷二十八品,計六萬九千餘字,以蓮花(蓮華)為喻,象徵佛法的清淨。
  • 金剛經,這四句精華,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一部,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全經共三十二品,整部經書只有幾千字,而這幾千個文字中,卻有太多名句,可破迷開悟。而金剛經上說:任何一切的財富以及身命布施,都不及受持金剛經中,四句偈的功德之大,那到底是那四句偈,有如此大的功德?在書中並沒有詳細指明。不過這四句話,如果大家可以經常去讀,去悟,也必然會功德無量。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我們知道《金剛經》在我們國家是很流行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禪宗六祖慧能的原因吧。慧能大師不識字,但是在五祖給他講《金剛經》的要義時,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大師就開悟了,大徹大悟了。所以《金剛經》對後世影響很大,我們知道《金剛經》的當機者是須菩提,而須菩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
  • 《金剛經》:八個字精髓,開悟的法門
    相傳,六祖慧能聽五祖宏忍大師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的時候,慧能大師當即頓悟。整部《金剛經》就講這八個字精髓,是開悟的法門。再講清楚一點這八個字,是「應該無所住相,而生其心」。《金剛經》八個字精髓蘊含的無盡玄機,就在這個「原理」裡,是開悟的法門,若能真正參透,你就開悟了。整部《金剛經》就講這八個字精髓,是教人悟理見性,一個人要是見了那個真如本性,一切都可以拋之腦後了,這時法非法、相非相,假立無以立足,所以禪宗不立文字,因為文字本身就是一種相。如此理解,這八個字精髓實在無可言說,妙不可言。
  • 佛教:這3部佛經,學佛的人,今生一定要讀一次!
    每個人喜好不同,他讀的書籍類別也有所不同。在網絡文學風靡的世界,卻還有人喜歡讀佛經。佛教中的典籍,有三藏上萬卷。喜歡讀佛經的人,卻樂此不疲,幾乎每卷都想讀到。作為一般的愛好者,想要讀完所有佛經,在短時間內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工作,還要生活,讀不了那麼多的佛經,怎麼辦?有人說,讀的書籍越多越好。事實未必如此。
  • 《金剛經》中的三句經典,句句開悟,助你學佛成就圓滿功德!
    《金剛經》作為大乘經典之作,雖僅有5000字,卻是佛教中流傳最廣的,傳播性最高的作品,相當於佛教經典中的知名品牌。在《金剛經》中體現的道理,跟我們世間常說的聰明才智不同,其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如果經常讀誦《金剛經》,可以幫助大家放下煩惱,提升悟性,福慧雙修。
  • 佛教:開悟的人,處於什麼狀態?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講開悟的,也就是說,不僅禪宗講開悟,其它教派也一樣講開悟,如淨土說的破除迷悟,其實說的也是開悟。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狀態呢?甚至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他的一切言行跟普通人沒有太大的不同,也沒有開悟以後就出家的這種現象,他們依然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回家帶娃,當然,出家修行證悟,即開悟的人,也沒有在開悟之後再還俗的說法,他們依然念佛誦經,禮佛拜懺,隨遇而安。
  • 讀金剛經好還是讀阿含經好。
    讀金剛經好呢?還是讀阿含經好呢?這個問題好象有點多餘。從的現狀來看,金剛經流轉的廣度,和被民眾所喜愛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阿含經。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阿含經頂著一個小乘佛經的帽子。小乘嘛,會讓人覺得成就不如大乘。
  • 《金剛經》的精髓就這4句,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最近一直在研讀《金剛經》,發現它真是人間大智慧。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可能窮盡一生也沒有辦法完全領悟,畢竟《金剛經》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思想合集,是佛教的至高無上的智慧。回首佛陀的一生,他四處傳教,留下的語錄最後由後人整理,編成了《金剛經》,這裡面的智慧無窮無盡。總結起來,《金剛經》的精髓就是四句話,這也是這本經書的精華所在,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 受持讀誦《金剛經》,尤其是這3句話,功德無量
    知道了受和持的意思,那麼受持金剛經也就自然明白了,讀到此經,心中如獲至寶,誠心接受,時刻不忘,而且能將此經的內容應用於生活,這樣就做到了受持金剛經。讀誦金剛經,自然好理解,就是我們能夠口誦經文,時刻不忘。如果再能為他人去解說此經,那麼可謂功德無量,當然為他人解說不必面面俱到,《金剛經》之中也說,哪怕是四句偈,就可以積累無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