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2020-12-14 水往雲來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

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只要一個人,能做到「心無所住」,真正開悟,只是遲早的事。要想做到心無所住,就需要多讀此經,多理解此經中關於修行的經典名句。今天,就由本文為大家帶來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第一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作為修行的人,首先就要明白,如來對於修行的人,從來都是以「善」當頭,從來不計任何代價。為了眾生能離苦得樂,寧願自己置身苦海,卻毫無怨尤。只要眾生有疑惑,有難解的問題,他會用儘自己的一切方法,讓眾生明白。

有人說佛慈悲,那麼修行的人,就應當以佛的慈悲,來當自己的修行目標。有人說佛清淨,那麼修行人就應當以清淨為自己的修行目標。真正學佛,就是學佛的一切。只有認真去學佛,你才能知道佛的偉大,以及佛為何開悟,而我們則沒有開悟。懂得其中的區別,再學佛,就很簡單了。

第二句: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很多人看到這裡,認為這句是講的佛法,不是佛法。這是一個很大的謬誤。這一句,其實是針對人的心所講。因為在人們的心底,喜歡將事物固定起來。一旦認為山是什麼,那麼一提到山,他就以為是他知道的山。那麼一提到佛法,他就認為是他認識到的佛法。這種固執的認識,其實是他的妄念所導致。

佛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裡的「法」其實就是自己所理解的佛法。因為所有的法,都是你心中對它的一種認識,也都是如來的「筏喻」。當你能從當中認識到自己的妄想執著,那麼所謂的佛法,對你來說,其實已經沒有用了。你要做的,就是如何去掉自己的妄想執著。

第三句: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佛陀所說的經典,與佛親自講法,沒有任何區別。很多人以為只有值佛世,才能真正修成,這種想法,是不可有的。眾所周知,佛教中講「佛法僧」三寶。這三寶中,佛經代表的就是佛法在人間的一面但,不僅只是如此。佛陀所有講的經,都代表著佛在人間的形象。你看佛經,就等於接受佛的教育,也等於「見佛」。

很多人心中就有如不見佛,就很難修的想法在裡面,其實大可不必。因為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是去自己的妄念。佛陀在你身邊,你也妄念不去,又有何意義?當初佛陀的從弟阿難,每天跟隨佛陀,到了佛涅槃,他還未成就阿羅漢果位。所以,真正修行,就憑著自己的心去修,就行了。

第四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什麼是「有為法」?當你的心動,一切皆有為;當你的心不動,一切皆無為。真正的有為無為,在於人的一顆心。如果做布施,你想著會有多少功德,這顆心便是有為。那麼你的布施,會一無所得。如果你布施的時候,心生歡喜,並無任何想法,那麼你的布施,等同於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物去供養佛。因為這個時候,你真正做到了「心無所住」。

《金剛經》中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正做到了心無所住,你才真正做到了無為。這也是佛陀告訴人們的修行真相。如果你抱著有為的心,去做任何事情,一條路修到底,你也最終一無所得。如果你能抱著清淨心,無所住心,去修行,那麼面臨你的,就是最終的究竟涅槃。真正的修行,就這麼簡單!

真正受持此經中的一句話,他都能獲得無量福德。其隱藏的含義就是,你在受持這句話的時候,你會從中理解很多很多。因為人的一生,不會空過。遇到事情,你會想此經中的一句話,遇到磨難,你也會想起此經中的這句話。那麼《金剛經》中的這句話,就會約束你,並將你導向真正的善良,讓你成為一名真正的「善知識」。

修行雖然很難,但是只要多讀佛經,多悟佛經,你就能越快開悟。而修行路上的那些磨難,對你來說,根本就不是難事。願大家都能從此經中有所受益!

感恩閱讀,感恩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 《金剛經》三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今天分享《金剛經》的三個名句,和大家共同學習。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弘忍和尚給六祖慧能講《金剛經》,講到這句經文的時候,慧能大師就大徹大悟了。我們讀了很多遍,也沒開悟,但雖然沒有大悟,總也會有一點小悟。佛門經常講「清淨心」,為什麼要修清淨心?因為清淨心就是真心,就是菩提心。而住色、香、味、觸、法生起的心是攀緣心,是妄心。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之所以彰顯不出來,就是被妄心所蒙蔽。這裡的「無所住」,有兩層含義,一是不執著,二是也不斷滅。
  • 《金剛經》四大經典名句,能懂一句,也可開悟!
    在歷史的長河中,以鳩摩羅什的翻譯佛經時代,是一個頂峰。而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則是其中經典的經典。其中的許多句子,都深為廣大佛學愛好者喜愛。《金剛經》中有許多經典名句,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四大經典名句。這四個經典名句,只要能真正弄懂其中一句,也可開悟!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佛教中有很多的經典,其中《金剛經》是人們常度的一部經文之一,更是作為幾大經典之首,金剛比喻般若智慧如同金剛利劍,能夠破除塵世間的一切迷幻,解除所有的煩惱和偏見。《金剛經》裡面講的是般若智慧,什麼是般若智慧呢?
  •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聖度文化總結了金剛經十句經典名句,分享給大家。當年六祖慧能,只是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卻有開悟之功,希望所有學佛者,都能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好處無限。
  • 學佛必讀的三大經典佛經,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明代書法家文徵明小楷《心經》有人覺得《心經》太短,又太深奧,讀起來不過癮。那接下來可以讀《金剛經》。大概意思是說,只要有人在念《金剛經》,哪怕只念其中的四句偈詩,世間所有眾生都要供養,就像供佛塔一樣。說得很複雜,有一點很清楚,就是:念《金剛經》,不怕鬼。《金剛經》中反覆講了一點: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 佛教:《金剛經》中的六大經典名句,能夠悟透將福報無量
    《金剛經》是佛教的經典書籍,《金剛經》整本書一共是有著5000多字,它是大乘般若體系的核心之一。《金剛經》全文都是在佛教中「無相」,而對於佛教中的「空」沒有涉及。《金剛經》為眾生指出了一條道路,其中有六大名句,如果能夠將其悟透其中的道理,那將會福報無量。
  • 佛教:《華嚴經》中的四句話,越讀越開悟!
    佛門中有句話,叫做「不學華嚴,不知佛家富貴」,《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它在漢地佛教叢林中被譽為「經中之王」。這部經因何特殊之處,而贏得如此之多的溢美之詞呢?《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為文殊、普賢等菩薩所說,這部經典將三藏十二分教,盡數含攝其中,就像「帝釋天之網」,珠網上點綴著珍寶,每顆都映出其它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攝,重疊不盡,道出了圓融無礙的「一真法界」境界。
  • 《法華經》的三點要義,領悟越早,開悟越快!
    也許有同參師兄看到題目,會覺得蓮荷錯了,自古雲「成佛法華,富貴華嚴,開悟楞嚴」,《法華經》的要義與開悟有何干係呢?這其中是何道理,本文我們就共同探究一番。眾所周知,《法華經》是天台宗所依據的主要經典,但是漢傳八宗,其代表人物幾乎都與《法華經》有著甚深淵源。譬如法相宗玄奘大師,年僅十一歲即誦《法華經》;律宗道宣大師,十六歲誦《法華經》二十天即徹悟;華嚴宗澄觀法師也曾專研《法華經》。此經被歷代高僧奉持,乃至被稱為「諸經中寶」,與經文中的三點要義不無關係,我們若能越早領悟,則開悟越快。
  • 讀金剛經好還是讀阿含經好。
    讀金剛經好呢?還是讀阿含經好呢?這個問題好象有點多餘。從的現狀來看,金剛經流轉的廣度,和被民眾所喜愛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阿含經。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阿含經頂著一個小乘佛經的帽子。小乘嘛,會讓人覺得成就不如大乘。
  • 《金剛經》中的三句經典,句句開悟,助你學佛成就圓滿功德!
    《金剛經》作為大乘經典之作,雖僅有5000字,卻是佛教中流傳最廣的,傳播性最高的作品,相當於佛教經典中的知名品牌。在《金剛經》中體現的道理,跟我們世間常說的聰明才智不同,其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如果經常讀誦《金剛經》,可以幫助大家放下煩惱,提升悟性,福慧雙修。
  • 金剛經,這四句精華,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一部,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全經共三十二品,整部經書只有幾千字,而這幾千個文字中,卻有太多名句,可破迷開悟。而金剛經上說:任何一切的財富以及身命布施,都不及受持金剛經中,四句偈的功德之大,那到底是那四句偈,有如此大的功德?在書中並沒有詳細指明。不過這四句話,如果大家可以經常去讀,去悟,也必然會功德無量。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八個字精髓,開悟的法門
    相傳,六祖慧能聽五祖宏忍大師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的時候,慧能大師當即頓悟。整部《金剛經》就講這八個字精髓,是開悟的法門。再講清楚一點這八個字,是「應該無所住相,而生其心」。《金剛經》裡反覆出現「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家用四相來涵蓋一切現象乃至整個虛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個字精髓的意思是應該「無住」於任何形式的相而生其心,生個什麼心?與之呼應的是《金剛經》裡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生是生個如來心,在「人人皆有佛性」的原則下,指的是一個人的真如本性,即自性。
  •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我們知道《金剛經》在我們國家是很流行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禪宗六祖慧能的原因吧。慧能大師不識字,但是在五祖給他講《金剛經》的要義時,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大師就開悟了,大徹大悟了。所以《金剛經》對後世影響很大,我們知道《金剛經》的當機者是須菩提,而須菩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
  • 《金剛經》中十句經典名句,讀懂開悟福德無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以下經句更是其中精華,讀通此經,即可開悟。1、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諸佛的本性就是萬有的本性,也就是眾生本來具有的真性。此經闡述的般若波羅蜜之法是各種波羅蜜中最主要的和第一位的。須菩提,如來佛所說的第一波羅蜜正像它本身所闡明的無相無住之理一樣,也是無有實體、本性寂靜、不可執著的。說其是第一波羅蜜是從方便世俗人理解出發而虛立的假名。10、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 《金剛經》最富含哲理的幾句話,讀通此經,即可開悟
    一說起《金剛經》,出家、在家的人,怕都是非常的熟悉。出家的人,每日早晚課,都念得會背了。在家的人,只要稍有文化,也是沒有不知的。甚至有人認為佛教念經,念的就是《金剛經》。難道還有其他的經?不是他們孤陋寡聞,而是《金剛經》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 佛教:讀懂《金剛經》中「無住生心」,就離開悟不遠了!
    《金剛經》是大乘般若部經典,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不同譯經家所翻譯的版本,全名略有不同。其中,尤以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版本, 在信眾當中流傳最廣。《金剛經》能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與慧能祖師的弘揚不無關係。《壇經》中六祖說,他正是聽聞有人誦此經,才會有所感悟,進而發心求佛。
  • 金剛經中,堪稱最經典的五句經文,不讀太可惜了!
    金剛經中,有太多優美的佛經文字,尤其是這五句經句,一定要讀一遍,最好多讀幾遍,因為這些句子,可以讓人開悟,不讀實在太可惜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告訴我們,如來不能以色相見,更不能以聲來求,如來所指事物本來的樣子,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也可以理解為,眾生的佛性,所謂見性者,即見如來,大多數人,見不到如來的真實原因,正是因為,很多人,都在把如來,當成了某個具體的事物,甚至把佛當成了神明,去祈求,金剛經告訴我們這樣做,是人行邪道,見不到如來的。
  • 《心經》裡有名的四句話,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經只有一卷,共有260個字,字字精華,屬於《大品般若經》中的一節,也是其心髓,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心經》可以算得上佛教經典中最為簡短的經文了。雖然簡短,但其中蘊含的哲理卻使人終生受益。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
  • 《金剛經》中最智慧的十句話,讀一次是一次的修行!
    《金剛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經書之一,經題的意思為:「以金剛不朽之身和超卓智慧之志,渡達彼岸。」以下經句為其精華,讀通此經,即可開悟。經文出自《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稱為四相。菩薩是破除四相,得大自在。5.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