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 困擾BB鵝口瘡一掃光

2020-12-18 太平洋親子網

  寶寶嘴裡長了鵝口瘡,看得媽媽心疼又心急。如何預防小兒鵝口瘡呢?寶寶一旦患上了鵝口瘡,該怎麼治療?今天小編整理了專家曹姝平醫生的在線問答,相信可以幫到你哦!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一、寶寶患鵝口瘡的原因

  1.寶寶自身原因

  Q1:常聽媽媽們說起鵝口瘡、雪口瘡、鵝口白瘡,大家描述的症狀都很相似,請問這幾種病是同一種嗎?嬰幼兒為什麼會得鵝口瘡呢?

  A1:鵝口瘡也叫雪口瘡,都是同一個疾病,鵝口瘡與個人衛生、體質及抵抗力有關,且與嬰幼兒口腔內的PH值適合念珠菌生長有關。

  Q2:身邊的好幾個寶寶都得了鵝口瘡,請問這是每個嬰兒都會生的病嗎?什麼年齡的嬰兒比較容易生這個病啊?

  A2:不是每一個嬰兒都會生的病,新生兒及嬰幼兒比較多見。

  2.其他外部原因

  Q1:我家寶寶是吃配方奶的,餵奶器具我天天消毒,可是寶寶還是得了鵝口瘡。這和我懷孕時念珠菌感染有關係嗎?我該怎麼做呢?

  A1:寶寶鵝口瘡和你孕期念珠菌感染有關,可用2%的小蘇打水和制黴菌素塗抹患處。

  Q2:兒子是早產兒,平時我們餵養和護理都十二萬分小心,每次餵奶都會清潔乳頭,可寶寶最近還是患上了鵝口瘡,這是為什麼呢?好像每次流行病爆發的時候,寶寶都容易中招,這有什麼原因嗎?

  A2:可能與南方潮溼的天氣容易滋生真菌,給清潔工作帶來一些不便,且患兒系早產兒,抵抗力較正常胎齡兒弱。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二、鵝口瘡的症狀與危害

  1.區分鵝口瘡和奶塊

  Q:寶寶2個月了,最近每次吃完奶口腔都是白白的,開始我以為是寶寶口腔的奶塊,婆婆說這可能是鵝口瘡的症狀,請問這是鵝口瘡嗎?怎樣區別奶塊和鵝口瘡呢?

  A:這是鵝口瘡,治療不及時會導致繼續擴展,影響患兒的食慾。鵝口瘡是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無痛,不易擦去;奶塊容易擦出。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  

  2.區分鵝口瘡與馬牙

  Q:寶寶出生3周了,最近發現他口腔上顎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有白點,形狀像牙齒。請問醫生,這到底是鵝口瘡還是馬牙呢?需要挑破嗎?馬牙和鵝口瘡的區別在哪裡?

  A:那是馬牙,數周后自然消退,不能挑破,以免發生感染。馬牙是在上顎中線兩側和齒齦部位的黃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顆粒,是上皮細胞堆積或黏液腺分泌物積留形成,數周后可自然消退;而鵝口瘡是以口腔舌上滿布白屑,狀如鵝口為特徵,是由於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病,需抗真菌治療。

  3.鵝口瘡可能引發的病症

  Q:寶寶得鵝口瘡已經一周了還不見好,生怕這樣拖下去會引起其它口腔疾病。請問小兒鵝口瘡會引發其它病症嗎?沒有及時治療危害大嗎?自己在家慢慢調理會好嗎?

  A:可引起口腔炎和牙齦腫痛。不及時治療危害大,嚴重的鵝口瘡可蔓延至牙齦、咽部甚至波及到肺、真菌性腸炎等,需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三、鵝口瘡的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Q1:孩子感冒了,有點咳嗽,這兩天一直在喝小兒止咳糖漿,偏偏這時候嘴巴裡又開始有鵝口瘡,請問醫生,在用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A1:可繼續喝小兒止咳糖漿,如果有用抗生素,需停用抗生素,局部需加用抗真菌藥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

  Q2:寶寶得了鵝口瘡,已經去醫院開過口服藥了,我看他的小嘴巴特別難受,醫生可以推薦一些可靠的外用藥嗎?是用棉籤塗抹的好,還是點滴的更好呢?

  A2:2-5%小蘇打清洗,並用制黴菌素片外塗。

  Q3:書上說小兒鵝口瘡大多是因為細菌感染造成的,所以外傷的時候可以適當使用一些抗菌素嗎?例如見效很快的慶大黴素。

  A3:鵝口瘡是由於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病,不是用細菌感染造成的,不能使用抗生素。

  Q4:雙胞胎兒子剛1個半月大,都得了鵝口瘡,家人說孩子還小,西藥副作用大,建議我找個中醫看看。請問小兒鵝口瘡可以用中藥治療嗎?

  A4:西藥治療效果確切,如黴菌素主要副作用為消化道症狀,停藥後症狀可消退,中藥治療鵝口瘡藥理作用、療效、副作用均不詳。

  2.偏方慎用

  Q1: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方法:用1%-2%的蘇打水(碳酸氫鈉溶液)於每次哺乳前後清潔孩子的口腔,對小兒鵝口瘡會很有效。我試了幾天,但孩子的鵝口瘡仍不見好,還可以繼續用這個方法嗎?蘇打水對孩子的口腔真的無害嗎?

  A1:可加用制黴菌素,小蘇打對口腔基本無害。另外需注意個人衛生。

  Q2:三個月的寶寶得了鵝口瘡,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偏方:紅糖研末30克,取適量塗於患處,每日4-6次。請問這個偏方有科學根據嗎?可以用嗎?

  A2:這可能與紅糖滲透壓較高,有抑制念珠菌感染的輔助作用,這個偏方我也沒有嘗試過,回答不了你。

  Q3:女兒患鵝口瘡快一周了,一直沒好。婆婆介紹了個偏方:蜂蜜30毫升,生薑汁10毫升,混勻後塗於患處,每天2-3次。請問生薑水對孩子口腔有刺激嗎?這個偏方可以使用嗎?

  A3:有刺激作用,建議到醫院就診。

  3.按摩輔助

  Q:兒子患了鵝口瘡,朋友介紹了一個按摩的方法,請問醫生,按摩真的可以治鵝口瘡嗎?該怎麼按摩呢?

  A:可能有一定作用。患兒俯臥,家長以手掌蘸少許麻油,沿脊柱兩側以小魚際著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熱為度。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四、鵝口瘡的日常護理

  1.寶寶進食用具消毒

  Q1:寶寶得了鵝口瘡,嘴巴裡一片一片的白東西,我想她一定很疼吧,餵奶時生怕碰到了弄疼她,請問給寶寶的食物什麼溫度比較合適?

  A1:鵝口瘡是無痛的,食物溫度以餵養時嬰兒不哭鬧,以平常餵奶時的溫度為準。

  Q2:BB生病了,醫生說是鵝口瘡,可能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請問給孩子餵奶餐具需要消毒嗎?

  A2:鵝口瘡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奶瓶、餐具需每日消毒一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

  2.媽媽忌吃辛辣食物

  Q:八個月的寶貝一直是母乳餵養,現在寶寶得了鵝口瘡,作為媽媽的我,有哪些食物應該忌口呢?吃什麼食物有助於寶寶恢復?

  A: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水。鵝口瘡主要以局部塗藥為主,無需特殊藥物或食物輔助。

  3.期間可以接種疫苗

  Q:孩子嘴裡正在長鵝口瘡,恰好又到了種植疫苗的時候,請問此時可以給他接種疫苗嗎?會引起其他感染嗎?

  A:疫苗接種對鵝口瘡影響不大,鵝口瘡為真菌感染,疫苗一般為病毒或細菌製品比較多。

  4.與口腔潰瘍無關

  Q1:寶寶一歲了,自半歲以來就是婆婆在帶。最近婆婆得了口腔潰瘍,恰好寶寶得了鵝白,請問這是婆婆傳染給寶寶的嗎?兩種病會不會相互影響呢?

  A1:口腔潰瘍是由於維生素缺乏引起的,而鵝口瘡是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的,兩種病不會互相影響。

  Q2:一歲半的兒子口腔潰瘍剛好,又患上了鵝口瘡。我擔心兩種病一前一後,孩子的口腔會承受不住。我該怎麼處理?

  A2:鵝口瘡以局部用藥為主,注意個人衛生,必要時可到醫院就診。

  5.即將康復要注意

  Q:寶寶的鵝口瘡快好了,請問醫生,這種病容易復發嗎?即將康復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A: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發病,需注意個人衛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五、鵝口瘡的預防措施

  1.衛生注意事項

  Q1:寶寶愛吃手,愛亂摸,手上細菌好多呀,聽說一旦口腔細菌感染就容易得鵝口瘡,請問經常消毒有用嗎?

  A1:要勤洗手,儘量將寶寶經常接觸的物品或地方消毒。嬰兒的奶瓶、餐具需每日消毒,嬰兒的衣物需定期消毒,洗滌時需與父母的衣服分開。

  Q2:我家寶寶一直是母乳餵養,最近口裡好像長了鵝口瘡,餵奶時會哭鬧,請問這和母乳餵養有關嗎?母乳餵養時需要注意什麼?

  A2:和母乳餵養無關,母乳餵養前注意洗手,乳頭要擦淨。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

  2.口腔護理需小心

  Q:兒子九個月,長了4顆牙,除了勤洗手外,可以給他勤刷牙呢?可以用漱口水嗎?

  A:漱口對鵝口瘡有利,但九個月寶寶估計不會漱口,可能會吞進去。

  3.喝湯增強抵抗力

  Q:聽說讓寶寶多喝鯽魚湯、雞湯等滋補湯水,能增強抵抗力,這對預防鵝口瘡有幫助嗎?

  A:喝滋補湯水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4.避免被其他寶寶傳染

  Q:朋友的寶寶就得了鵝口瘡,我們原計劃周末帶寶寶一起聚聚,可寶寶們在一起老愛搶玩具、啃玩具,請問孩子們能相互接觸嗎?會被傳染嗎?

  A:不能讓孩子互相接觸,啃玩具可造成互相感染。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往期專家問答回顧:

第14期:專家答疑 教你讀懂寶寶的大便

第13期:專家答疑 優生與備孕知識問答

第12期:專家答疑:寶寶不愛吃飯怎麼辦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鵝口瘡
    導致鵝口瘡的是白色念珠菌,是一種黴菌,又叫真菌。鵝口瘡通常出現在頰、舌、軟顎及唇部。初起時是白雪樣、針尖大小的柔軟小斑點,不久後就會相互融合為白色斑片,像奶凝塊一樣,寶寶的整個口腔黏膜都布滿了白色斑塊。感染輕微時,孩子不覺得疼,如果嚴重了,孩子會因為疼痛而哭鬧,拒絕吃奶。
  • 【鵝口瘡】反反覆覆的鵝口瘡,到底應該怎麼治?
    為了讓寶媽們了解如何預防鵝口瘡,並在治療鵝口瘡時少走彎路,老媽子特意整理了關於鵝口瘡的乾貨,分享給各位。一、鵝口瘡到底是個什麼鬼?鵝口瘡,又名雪口病,是指在口腔內因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而導致的真菌感染,具體表現為在寶寶嘴巴裡長出一塊塊白色奶塊狀斑膜。鵝口瘡經常襲擊1周歲以內的寶寶,一般認為是出生時從媽媽的產道或後期餵養時消毒不徹底的餵養器具等處被真菌感染。
  • 寶寶為什麼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能自愈嗎
    原標題:寶寶為什麼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能自愈嗎   寶寶患上小兒鵝口瘡,總會在寶寶嘴巴的舌頭上看到白屑一般的一層白膜,身為爸媽的我們擔心鵝口瘡讓寶寶疼痛和哭鬧,下面我們看看小兒鵝口瘡的原因是什麼?
  • 奶垢,鵝口瘡傻傻分不清楚,寶寶有鵝口瘡,媽媽護理有妙招
    作者:寶寶知道 母嬰用戶701516133鵝口瘡是寶寶一種常見的疾病,很多媽媽為這很是煩惱。奶垢和鵝口瘡就很類似,很多媽媽傻傻分不清楚。很多媽媽把鵝口瘡誤當成了奶垢,結果導致寶寶食欲不振,嚴重的蔓延全身,耽誤治療時機。
  • 鵝口瘡是什麼?
    鵝口瘡又叫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發生在口腔清潔不足、營養不良或長期應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兒童。母親陰道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嬰兒經產道分娩過程中接觸母體的分泌物可導致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或媽媽的奶頭清潔不足時可造成感染。
  • 婦兒健康 | 什麼是鵝口瘡?
    鵝口瘡是什麼?聽聽宜昌婦幼兒科「祁叔叔」怎麼說!鵝口瘡是什麼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另外,營養不良、身體衰弱,或者服用抗生素的寶寶,也很容易感染鵝口瘡。鵝口瘡鑑別鵝口瘡應與滯留奶塊相鑑別。口腔滯留奶塊,其性狀雖與鵝口瘡相似,但用溫開水或棉籤輕拭,即可移動、除去奶塊。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紅、粗糙。
  • 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治療?
    鵝口瘡是由真菌傳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餵養者手指的汙染傳播,鵝口瘡的症狀表現為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那麼,如果得了鵝口瘡該怎麼辦呢?  先看看這些引起鵝口瘡的念珠菌是怎麼來的吧。
  • 【新生兒】什麼是鵝口瘡?
    鵝口瘡本質上是一種真菌感染,是由白念珠菌過度增殖引起的。多見於免疫力低下,無法及時清除過度繁殖的真菌的人群,例如新生兒和嬰幼兒、營養不良、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的人。鵝口瘡患兒的嘴唇內黏膜、上顎、舌頭、頰黏膜等處,常出現不容易被擦拭掉的白色斑膜。一般為乳酪狀,也有點狀的、融合成片的,如果強行刮下這些白斑可能會造成出血。
  • 鵝口瘡早期圖片
    核心提示:鵝口瘡(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是由真菌傳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
  • 鵝口瘡和奶垢如何區分,鵝口瘡應該怎樣護理?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性口腔炎。多發生在抵抗力比較差的寶寶中,常因口腔黏膜損傷引起。表現為寶寶的舌頭、上顎、頰黏膜上附有小白點。寶寶得了鵝口瘡以後,我們可以在寶寶口腔中看到一些類似奶塊的白斑,但是,鵝口瘡的白斑,可以散布在寶寶的整個口腔中。鵝口瘡和奶垢比較相似,但奶垢一擦就能擦掉,鵝口瘡卻不行,而且碰到了寶寶就會疼痛哭鬧,可以憑此區分。
  • 什麼是鵝口瘡?怎麼護理?
    一、什麼是鵝口瘡?鵝口瘡(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鵝口、雪口、鵝口疳、鵝口白瘡。是由真菌傳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
  • 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生。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兒童的口腔裡也常可發現,但並不致病。以下情況均可引起感染:1.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
  • 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辦?
    5個月大的小明最近吃奶時異常地愛哭鬧,媽媽發現小明舌頭上出現一層雪白色的東西,用棉籤也擦不掉,媽媽趕緊帶小明到兒童醫院門診看醫生,經醫生診斷,原來小明得的是一種叫做「鵝口瘡」的疾病。鵝口瘡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小明會得鵝口瘡?寶寶得了鵝口瘡該如何治療?不妨聽聽藥師為您講解兒童鵝口瘡的知識吧。
  • 這種情況是得了鵝口瘡病,並非寶寶吐奶,鵝口瘡如何治療?
    鵝口瘡是一種真菌感染,又稱「雪口病」,是新生兒口腔黏膜受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狀為新生兒口腔兩側,上顎或舌頭上長出類似奶塊,稀粥殘渣的乳白色的班膜,開始時為小點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嚴重時蔓延到咽喉後壁,食管,腸道,喉頭,氣管,肺等部位。
  • 吳茱萸治癒小兒鵝口瘡
    西醫兒科醫生告知,此病為小兒口瘡症,俗稱鵝口瘡。病因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每天用龍膽紫藥水塗抹患處即可。但紫藥水苦,塗抹時孩子非常不配合,無奈我只好帶著他看中醫試試。   接診的老中醫仔細察了看孩子的病情,在診脈後開出只有一味吳茱萸中藥的處方。老中醫囑咐我:「每日取吳茱萸9克,搗碎研末,醋調貼兩足心,用紗布裹好,晚貼早揭,隨即洗淨,一二次後準能好。」
  • 鵝口瘡怎麼來的 這五種情況最易感染鵝口瘡
    鵝口瘡是孩子小時候很常見也很容易患上的一種疾病,對孩子的危害極大,會嚴重影響寶寶的日常生活,也會嚴重影響寶寶的飲食,下面我們看看寶寶的鵝口瘡是怎麼來的? 鵝口瘡怎麼來的 1、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 鵝口瘡不用管?皰疹性咽峽炎就是鵝口瘡?
    作者:寶寶知道 萌娃二寶寶寶鵝口瘡反覆,有人說鵝口瘡很常見,不用太當回事兒,真的嗎?皰疹性咽峽炎是不是就是鵝口瘡?知識點口炎口炎就是寶寶口腔黏膜由於各種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變局限於局部,如舌頭、齒齦、口角也叫舌炎,齒齦炎和口角炎。
  • 如何快速鑑別嬰幼兒鵝口瘡?
    如果寶媽們感覺寶寶最近食慾下降,仔細觀察寶寶最近也沒有感冒生病,而且寶寶一含奶頭就哭,不管是喝水還是喝奶都會哭,那就要把關注重點放在寶寶口腔上,很有可能寶寶得了鵝口瘡。自從睿寶得過鵝口瘡之後,自己也不斷學習總結,關於如何識別鵝口瘡症狀也有了一些小經驗,和大家分享。
  • 寶寶厭奶可能是鵝口瘡惹禍
    美國新生兒每3名寶寶就可能有1個鵝口瘡,症狀往往影響小寶寶厭奶、不吃也不喝等情況。本篇力邀專業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及護理長,詳解寶寶鵝口瘡的照護原則,教會爸媽怎樣避免新生兒鵝口瘡的日常保健之道!  什麼是鵝口瘡  寶寶罹患鵝口瘡很普遍,但到底什麼是鵝口瘡?
  • 應對寶寶「頑固性」鵝口瘡的五個步驟
    寶寶11個月,鵝口瘡一直反覆,用的是制黴菌素片+益生菌+VC,都是兒研所的藥,擦藥就好,停藥就起。日常生活很注意衛生,有朋友推薦冰硼散,可以用麼?崔玉濤答:對付「頑固性」鵝口瘡,1. 除了用「殺」黴菌藥物——制黴菌素塗口腔黏膜外,可考慮口服氟康唑(大扶康)。注意:必須得到醫生處方。2. 活性益生菌服用,每次劑量要足,應達至少15億活菌/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