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辦?

2020-09-06 問藥師

5個月大的小明最近吃奶時異常地愛哭鬧,媽媽發現小明舌頭上出現一層雪白色的東西,用棉籤也擦不掉,媽媽趕緊帶小明到兒童醫院門診看醫生,經醫生診斷,原來小明得的是一種叫做「鵝口瘡」的疾病。鵝口瘡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小明會得鵝口瘡?寶寶得了鵝口瘡該如何治療?不妨聽聽藥師為您講解兒童鵝口瘡的知識吧。


1. 什麼是鵝口瘡?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多發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是由一種叫做假絲酵母菌的真菌感染導致的口腔黏膜損害。鵝口瘡多見於長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免疫力低下、慢性腹瀉和營養不良的兒童,部分正常的兒童也會出現。如果不及時治療鵝口瘡,受損的黏膜可能會擴大蔓延至呼吸、消化系統,引起假絲酵母性食道炎和肺假絲酵母菌病。

2. 鵝口瘡有什麼症狀?

鵝口瘡的主要症狀為口腔或舌頭表面出現不規則的白斑 (圖1)。多數嬰兒無明顯症狀,但一些嬰兒可能因餵養時接觸到鵝口瘡造成不適而拒絕進食,年齡較大兒童可能無症狀,也可能告訴家長口腔內有起毛的感覺、味覺喪失,有時會出現進食和吞咽疼痛。

圖1 鵝口瘡

3. 如何治療鵝口瘡?

1月齡以下的嬰兒,初始治療首選制黴素混懸液(取制黴素片1片,50萬IU/片,碾粉後用植物油配成濃度為100,000IU/mL的混懸液),可用紗布或棉籤塗抹。一日4次。

1-11月齡嬰兒,初始治療首選制黴菌素混懸液,一日4次,治療7-14日。通常在治療2周內症狀消退,需持續用藥至消退後2-3日。若用制黴菌素治療後仍不見好轉,或患兒存在免疫功能受損,則推薦口服氟康唑全身抗真菌治療。口服氟康唑無效的鵝口瘡患兒,建議取樣進行真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並評估是否存在免疫缺陷。

≥12月齡兒童(免疫功能正常)的輕度鵝口瘡,建議局部用制黴菌素混懸液,一日4次,治療7-14日。

≥12月齡兒童,如果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如愛滋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即使是輕度鵝口瘡,也推薦口服氟康唑全身抗真菌治療。若出現氟康唑耐藥,一般靜脈給予兩性黴素B或棘白菌素類(如卡泊芬淨、米卡芬淨)。

除了以上藥物治療,家長還需注意做好以下護理措施:兒童鵝口瘡在制黴素治療的基礎上,可以用2.5%的碳酸氫鈉鹼性溶液清潔口腔,抑制鵝口瘡的生長;大人接觸嬰兒前應洗手,重複使用的奶瓶和安撫奶嘴應在每次用過後煮沸消毒;儘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吸入糖皮質激素霧化後及時漱口、清潔口腔;重視家庭日常口腔護理等。


看病找醫生,吃藥問藥師,「問藥師」是由知名藥師冀連梅老師聯合海內外精英藥師組建的藥師團隊,致力於為公眾提供循證實用的用藥諮詢服務和科普宣傳。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

如果您有具體的用藥問題,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問藥師」上向專業藥師一對一在線諮詢。

原創內容,版權所有,嚴禁抄襲!

(由「問藥師」團隊唐靜宜藥師供稿)

相關焦點

  • 小孩得了鵝口瘡該怎麼辦?
    小孩得了鵝口瘡該怎麼辦? 原標題:   網友問:我的寶寶不幸患上了鵝口瘡,請問該如何處理?  答:鵝口瘡是好發於兒童時期的一種常見口腔疾病,由真菌傳染導致。
  • 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治療?
    鵝口瘡是由真菌傳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餵養者手指的汙染傳播,鵝口瘡的症狀表現為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那麼,如果得了鵝口瘡該怎麼辦呢?  先看看這些引起鵝口瘡的念珠菌是怎麼來的吧。
  • 紐瑞優:小兒得了鵝口瘡怎麼辦?
    什麼是鵝口瘡?鵝口瘡又叫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發的新生兒、嬰幼兒口腔黏膜炎症,因患兒口腔黏膜表面會形成片狀白色斑膜而得名。一些營養不良、身體虛弱、腹瀉、長期使用抗菌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兒童容易患病。
  • 寶寶得了鵝口瘡,寶媽莫驚慌
    貞貞家寶寶這幾天一直哭鬧不止,尤其時吃飯的時候,煩躁大哭,鬧著不吃飯,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小寶寶得了鵝口瘡,什麼是鵝口瘡,如何知道寶寶得了鵝口瘡,鵝口瘡又要如何預防和護理呢?鵝口瘡是寶寶易得的疾病之一,是一種發於寶寶口腔黏膜的一種病,禍首是白色念珠菌。
  • 寶寶得了鵝口瘡,喝奶時哭的像刀子割,心疼,好可憐
    寶寶嘴巴裡的小「雪花」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是新生兒期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炎症,多見於營養不良i體質虛弱、慢性腹瀉的寶寶。  寶寶生病早知道  寶寶患了鵝口瘡通常會出現以下症狀。  什麼情況下必須就醫  確認寶寶患丁鵝口瘡後,應在醫生指導下用制黴菌素進行治療。
  • 寶寶哭鬧不止,還不吃奶,小心得了鵝口瘡!
    什麼是鵝口瘡?鵝口瘡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是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這種疾病因為常常在口腔裡發生白色的假膜,有時這種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樣,所以又稱為雪口病。鵝口瘡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但是常見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跟抵抗力差有關。
  • 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辦?6大穴位按摩緩解鵝口瘡,試一個好一個
    寶寶出生以後的前3個月,寶寶營養不良或者抵抗力不好的寶寶常常發生鵝口瘡。我們常常會看到寶寶口腔和舌頭上滿一層白色的分泌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鵝口瘡。什麼是寶寶鵝口瘡?鵝口瘡俗稱白口糊,寶寶出生時再通過產道的時候,受到產道中的白色念球菌感染引起寶寶口中出現白色糜點,看似鵝口,故而叫做鵝口瘡。除了分娩被感染,奶瓶清潔不徹底,或者乳房不衛生也會引起鵝口瘡。推拿按摩治療鵝口瘡,建議以清熱瀉火為主。通過一段時間的按摩,對於緩解鵝口瘡還是有很好的療效。
  • 寶寶得了鵝口瘡,媽媽該如何護理呢?這份攻略交給你
    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鵝口瘡是什麼嗎?它長什麼樣,會給寶寶帶來哪些傷害?今天,紐派小編將帶著大家一起了解鵝口瘡,並告訴大家,一旦寶寶得了鵝口瘡,父母該如何護理,平時又該如何預防。鵝口瘡是什麼?會有哪些症狀?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表現為,覆蓋在寶寶口腔黏膜表面,呈現白色凝乳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也會逐漸融合成大片的。
  • 寶寶得了鵝口瘡,小毛病可是太折騰人
    作者:百度寶寶知道 悅悅媽嬰幼兒時期,有的小兒口腔中出現白色膜狀或點狀物,這是一種口腔黏膜黴菌病,俗稱鵝口瘡。鵝口瘡多累及全部口腔的唇、舌、牙跟及口腔黏膜,年齡愈小愈容易發病。患鵝口瘡的小兒除口中可見白膜外,一般沒有其他不舒服,也不發熱,不流口水,睡覺吃奶均正常。
  • 寶寶為什麼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能自愈嗎
    原標題:寶寶為什麼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能自愈嗎   寶寶患上小兒鵝口瘡,總會在寶寶嘴巴的舌頭上看到白屑一般的一層白膜,身為爸媽的我們擔心鵝口瘡讓寶寶疼痛和哭鬧,下面我們看看小兒鵝口瘡的原因是什麼?
  • 快看看寶寶嘴裡有沒有這種白點,小心是鵝口瘡
    但是,如果你發現寶寶嘴巴裡有白白的東西,比如舌頭、上顎、頰黏膜等處,有白色凝乳狀物,喝口清水漱口也不會消失,輕輕用乾淨的棉布擦拭也不容易去掉,那麼寶寶很可能是得了鵝口瘡。鵝口瘡是由 「口腔念珠菌」引起的,附著在舌頭、上顎、嘴唇上,不易擦掉的白色斑塊(見下圖)。
  • 寶寶口腔裡一片一片雪白雪白的!不是奶!是鵝口瘡!
    你家寶寶成天哭,一進食就哭,一飲水就哭,一吃奶也哭……這麼頻繁的哭,還總是煩躁不安的,不愛吃東西,趕緊看看你家寶寶的口腔黏膜吧,是不是有成片的白斑,如果有,那就是得了鵝口瘡了!鵝口瘡是啥?(3)對於特別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兒特別容易引起鵝口瘡,尤其是寶寶已經會吃手、吃身邊物品的時候,很容易導致鵝口瘡反覆感染。(4)可見於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的寶寶,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黴菌趁虛而入,大量繁殖,引起鵝口瘡。鵝口瘡是什麼樣的?
  • 寶寶哭鬧不吃東西,快看看是不是得了「鵝口瘡」!
    作者:寶寶知道 河馬牙醫-寶寶知道如果寶寶排斥吃飯,一進食、飲水就很痛苦,同時煩躁不安、不停啼哭,甚至伴有輕微發熱的情況,粑粑麻麻就要注意寶寶的口腔黏膜,看看有沒有成片的白斑,如果有,就要考慮寶寶是否得了鵝口瘡。
  • 這種情況是得了鵝口瘡病,並非寶寶吐奶,鵝口瘡如何治療?
    鵝口瘡是一種真菌感染,又稱「雪口病」,是新生兒口腔黏膜受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狀為新生兒口腔兩側,上顎或舌頭上長出類似奶塊,稀粥殘渣的乳白色的班膜,開始時為小點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嚴重時蔓延到咽喉後壁,食管,腸道,喉頭,氣管,肺等部位。
  • 寶寶得了鵝口瘡,只因媽媽犯了這個錯
    這就是鵝口瘡,鵝口瘡是嬰兒常見的口腔疾病。什麼是鵝口瘡?但如果控制不當,引起感染面積擴大,寶寶就會煩躁、哭鬧、拒絕進食、有時還會發燒。2歲以內最常見,2歲以上也有可能發生奶瓣VS鵝口瘡,如何鑑別?為什麼會患上鵝口瘡?1.寶寶生病了,抵抗力下降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 兒科醫生說--寶寶遭遇鵝口瘡怎麼辦?
    1.什麼是鵝口瘡?●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造成的口腔內感染,白色念珠菌存在於正常的人體內,喜歡陰暗,溫暖和潮溼的環境,比如寶寶的口腔或尿布區域。●鵝口瘡的主要表現是在寶寶的口腔黏膜及或舌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也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白斑周圍多無紅腫。
  • 寶寶嘴裡的「奶塊」怎麼也擦不掉?可能是感染出現鵝口瘡了!
    鵝口瘡 是個什麼? 初期不會疼痛,也不影響孩子進食,鵝口瘡嚴重時會造成孩子吞咽困難、嗆奶、嘔吐、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甚至引起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 專家支招 困擾BB鵝口瘡一掃光
    嬰幼兒為什麼會得鵝口瘡呢?  A1:鵝口瘡也叫雪口瘡,都是同一個疾病,鵝口瘡與個人衛生、體質及抵抗力有關,且與嬰幼兒口腔內的PH值適合念珠菌生長有關。  Q2:身邊的好幾個寶寶都得了鵝口瘡,請問這是每個嬰兒都會生的病嗎?什麼年齡的嬰兒比較容易生這個病啊?  A2:不是每一個嬰兒都會生的病,新生兒及嬰幼兒比較多見。
  • 兒科醫生媽媽信箱:鵝口瘡怎麼辦?
    很多媽媽都聽說過鵝口瘡,鵝口瘡不是什麼大病,卻是個磨人的「小妖精」!家長問:男寶寶,2月齡,足月剖宮產,最近發現唇內黏膜出現白色膜狀物,該怎麼辦?  鵝口瘡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常見於兩頰、上顎、舌面、唇內黏膜)出現點狀融合成片狀的白膜,白膜的周圍皮膚正常,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輕度的沒有明顯疼痛不適,嚴重的(嚴重時可以蔓延到咽喉、食管、氣管等處)可能影響患兒吞咽甚至呼吸。
  • 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辦?5個月寶寶常見6個異常症狀和護理技巧
    這段時間就不要再吃這類食物了,過段時間寶寶就會自愈了。如果嚴重及時就醫。2、寶寶逮什麼咬什麼這個月份寶寶正處於口欲期的巔峰時期,媽媽為了寶寶健康,往往杜絕寶寶啃咬。這樣做是錯誤的,這樣會引起寶寶口欲無法滿足,進而導致寶寶厭食、異食,長大後孩子會沾染酗酒、抽菸的惡習。嚴重的孩子會習慣用嘴攻擊別人,就是愛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