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鵝口瘡?
鵝口瘡又叫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發的新生兒、嬰幼兒口腔黏膜炎症,因患兒口腔黏膜表面會形成片狀白色斑膜而得名。一些營養不良、身體虛弱、腹瀉、長期使用抗菌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兒童容易患病。
二、鵝口瘡的症狀表現
1.患病初期,患兒的口腔會充血發紅,舌、上下唇內側、唇內黏膜、頰顎等處出現大量類似白雪、如針尖大小的柔軟斑點,不久後斑點融合為斑片,狀如奶凝塊,可鋪滿整個口腔黏膜。
2.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凸起的斑膜,無痛感,斑塊不易擦掉。如果強行擦去斑膜,可見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一,粗糙並有滲血,黏膜會迅速再次生成。
3.鵝口瘡不會導致流口水,不影響餵奶,寶寶也沒有全身性症狀。少數患兒進食時會有痛苦表情。病情嚴重時患兒可能會因疼痛而胃口不佳、哭鬧、哺乳困難,可能伴有輕度發熱。
受損的口腔黏膜如不及時治療將會擴大,蔓延至咽部、扁桃體、牙齦、咽喉、食道、支氣管,甚至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肺念珠菌病,導致呼吸、吞咽困難。
三、導致鵝口瘡的罪魁禍首
導致鵝口瘡的罪魁禍首不是細菌,是白色念珠菌,它是一種黴菌,不僅會侵犯口腔,還會侵犯整個消化道,甚至引起腹瀉。它在消化道內無所不在,但存在並不一定會引起黏膜損傷,還取決於消化道內的細菌情況。
這種疾病多見於新生兒早期,其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消化道內的細菌是白色念珠菌的天敵。而5個月的寶寶還出現鵝口瘡,往往與周圍環境太過乾淨有很大關係。由於環境太乾淨,寶寶接觸不到細菌,或者是頻繁使用消毒劑,導致消毒劑成分被寶寶吃進體內,造成體內細菌減少,腸道菌群紊亂,於是就會出現鵝口瘡。
如何治療和預防鵝口瘡
1、還寶寶一個正常的生活環境
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處女座」上身,寶寶所有用品,包括奶瓶等只需清洗後,熱水燙或蒸氣消毒即可,千萬不要用化學消毒劑,過於乾淨未必是好事。
2、母乳餵養不需要消毒
母乳餵養本來就是有菌過程,能夠幫助孩子腸道有益菌環境的建立,只需用溫毛巾擦拭乳頭即可,不要用消毒巾!(你是不是恨不得還能蒸一蒸or燙一燙?)
3、不要亂用抗生素
如果寶寶得了鵝口瘡,千萬別亂用抗生素!(否則所有細菌又給殺死了,豈不是越幫越忙?)
4、服用益生菌製劑,改善腸道正常菌群。
藥物可以抑制口腔內的念珠菌繼續生長,但從根本上需要依靠孩子自身的腸道有益菌調節,所以需要益生菌的幫忙。
紐瑞優益生菌選用優選動物雙歧桿菌和鼠李糖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170億CFU、鼠李糖乳桿菌150億CFU菌群含量高。美國進口菌種。改善寶寶腸道正常菌群,提高寶寶免疫力,緩解新生兒鵝口瘡症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