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網飛文化的底層邏輯

2020-12-27 澎湃新聞

你同意下面這些做法嗎?

「末位淘汰制是我們最為排斥的規定。」

「只是做得稱職的員工也得拿錢走人,我們要為這些崗位招聘明星員工。」

「按市場最高價支付工資,不要搞績效獎金。」

「我從不關注員工的工作時長,考核員工也不是看他是否在努力工作。」

「永遠保持坦誠。身為領導者,不能讓你的下屬對你的決策感到不解和詫異。」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會同意這些做法。但這些原則卻是網飛公司大力提倡的。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理解網飛公司這些選擇的內在邏輯,對於我們應對智能商業時代的組織挑戰有很大的啟發,這正是本書(編者註:《不拘一格:網飛的自由與責任工作法》)的價值所在。

創立於1998年的網飛,如今市值超2000億美金,和迪士尼公司並駕齊驅。這樣驚人的成功源於公司獨特的文化。網飛在融合矽谷的科技創新和好萊塢的創意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組織理念和文化。雖然網飛的文化早就很出名,但爭議也很大。《不拘一格》給我們帶來了驚喜。這本網飛創始人和管理學教授合著的書,非常系統地講清楚了網飛到底是怎麼運作的。我認為,由於未來組織最重要的挑戰就是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力,網飛看似異類的理念很可能就是未來組織的主流。網飛就是未來組織的樣本。因而,理解網飛文化的底層邏輯對於打造未來組織有重要借鑑的意義。

網飛文化的核心是「人才重於流程,創新高於效率,自由多於管控」。必須理解,這樣的文化建立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上:創造力需要自由,但自由又不能被濫用。所以網飛只招「成年人」, 即那些理解自由意味著更大責任的人。網飛文化落地有三個抓手:提高人才密度,引入坦誠文化,取消各種管控。書中的九章嚴謹地闡述了這三者是怎麼互相促進,並通過三個階段,螺旋式提升的。「一旦你提高了人才密度,就可以放心地提出坦誠的問題;然後,你才可以逐步取消管控員工的種種規則。」放在這樣一個完整而自洽的體系內,才能理解開篇那幾個網飛看似反常的原則。

正因為網飛所有方法都是非常自洽,環環相扣的,讀者必須深入理解這些想法背後的理念和價值觀。不能只是學習其中某幾個你看起來覺得很棒的做法,不然很有可能南轅北轍。例如,「如今,完整的差旅和開支政策只有短短的六個字:網飛利益至上。」這樣只提供簡單原則的方式,看起來容易,但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實際上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時間的交流,更好的表率,以及類似「情景設定」這樣的管理創新。再比如,「實行分散決策的模式已經成為我們企業文化的基礎」。但是,前提是公司有高人才密度和高透明度。不然很可能適得其反。

這本書寫得非常精要,很多段落都值得反覆咀嚼,深思。例如:

「構建一個高效且具有創造力的工作環境,離不開出色的員工。他們都具有超凡的創新能力,能夠完成繁重的任務,並能很好地相互協作。」

「儘管自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員工的濫用,但代價比員工受到種種束縛要低得多。如果總是依靠層層審批來加以控制,不僅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還會失去低規則環境所帶來的速度和靈活性。」

「你把那些通常只有高管才知道的信息直接分享給底層員工,他們就可以自己做判斷,完成更多的工作。由於不需要浪費時間去尋求信息和獲得批准,他們的工作效率會更高。沒有上級的指示,他們自己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

「對於我們的員工來說,透明度代表我們相信員工能夠認真負責地對待工作。我們對他們的信任又會增強他們的歸屬感,使命感和責任感。」

「自由與責任的關係並不是像我先前所想的那樣背道而馳,相反,自由是通向責任的一條途徑。」

「當老闆放棄『決策審批者』這一身份時,公司業務發展會更加迅速,員工創新能力也會增強。」

網飛的做法和「自組織」的理念是相通的。我認為,隨著機器智能對於人的常規腦力勞動的逐步取代,人的價值將越來越建立在創造力的基礎上,未來就是創造力的時代。而創造力是很難在各種繁文縟節、嚴格管控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怎麼辦?我們顯然需要面向未來的組織創新。這幾年,我雖然陸續提出了賦能、協同、共創等新的理念,但一直沒有碰到一個比較成熟的新組織的案例。網飛的實踐證明,基於自由和責任的新型組織更能夠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力。

想要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企業,必須能夠創造出屬於未來的新型組織。十年後,我們將聽到屬於他們的故事……

本文為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為網飛創始人兼CEO裡德·哈斯廷斯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資深教授艾琳·邁耶合著的《不拘一格:網飛的自由與責任工作法》(楊佔/譯,中信出版社,2021年1月版)中文版所寫的序言,澎湃新聞經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者所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理解了英語學習的底層邏輯,你的孩子也可以成為英語小牛娃
    其實英語學習沒有那麼多高深的道理,也沒有一步登天的神邏輯。大道至簡——因為我們理解和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底層邏輯,並且敢於不走尋常路按照底層邏輯大膽實踐。那究竟什麼才是「英語學習的底層邏輯」呢?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如何實踐呢?
  • 財富自由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真正的學習是先把自己放空,等你徹底理解了新知識,再去舉一反三驗證,然後去辨別,去練習,最終得到. 你在這次課程裡的任何行為,心態,都是你整個人生的縮影. 你怎麼對待這次課程,你就是怎麼對待生活的. 談戀愛有三個階段:看見,喜歡,在一起.
  • 小學必須入門的一個底層邏輯:此消彼長
    為什麼說它是小學必須入門的一個底層邏輯呢?既然是底層邏輯,自然牽連甚廣,比如我們學習加法的時候,孩子們都會背誦湊十,4+6=3+7,這樣的等式卻沒有深入去講,這裡不就體現出了」此消彼長「麼?,若是邏輯清晰,絕不會理解成別的涵義。
  • 人工智慧的底層邏輯究竟是什麼?是算法還是數據?
    底層邏輯是什麼?這本身就還沒有達成有共識。但是,大家基本可以理解,所謂的「底層邏輯」大概就是指一個事物發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或需求。有些時候也會指向一個事情的基礎或本質。
  • 汽車品質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凡事,都有其底層邏輯,通俗來說,它是事物的「初心」,是最本質、最核心的思考方式。        蘋果手機的底層邏輯是「打造極致的人機互動體驗」,相比拍照像素、電池容量等產品性能,蘋果始終執著於順暢的使用體驗;特斯拉底層邏輯是「革燃油車的命」,其在外觀、內飾布局、性能上都有顛覆性創新。
  • 英語學習的底層邏輯
    先說結論,英語學習的底層邏輯就是:輸入大於輸出。不少朋友在學英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實都是表面的問題。搞懂了英語學習的底層邏輯,這些表面的問題就都能明白了。所以,英語學習的底層邏輯就是:輸入大於輸出,這就是英語學習最核心的問題。
  • 投資的秘密之底層邏輯
    從權重上來說,底層思維邏輯佔的權重我個人認為至少佔75%以上,其實我想說85%以上的。雖然我一直認為我們所有在學的,想學的都應該對自己有用,要有實用的價值,或者說能落地,但其實這些學到的東西都是表象,而不是真相,真相是我們的底層邏輯,底層邏輯通俗來說,就是我們認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
  • ...謝欣:飛書這個產品關心的三個底層問題 | WISE2020超級進化者大會
    同時,作為一個「All in One「的協同辦公平臺,飛書基於底層信息的分發邏輯,也使得異步溝通、協同更加高效便捷。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認為,飛書建立起的「Context not Control (基於上下文,而非基於控制)」的溝通機制是和字節跳動的組織文化相符的。從整體看,雖然線下溝通不可避免,但在線化辦公是不可逆的趨勢。
  • 《三十而已》深度解析:影視劇爆紅背後不可或缺的底層邏輯
    01影視劇《三十而已》爆紅背後的底層邏輯不難發現,身邊有很多人在交流時,特別喜歡提到「底層邏輯」和「頂層思維」。尤其是在金融科技領域或網際網路行業,「底層邏輯」當屬高頻詞彙,卻仍有許多人並不清楚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
  • 如何用"底層邏輯"看透世界的底牌?| 劉潤最新演講
    這就要求這門課程能夠表述一些商業的底層邏輯,因為只有底層邏輯才有生命力。底層邏輯在面臨變化的時候,能夠應用到新的變化裡面,會產生出新的方法論。昨晚,在《5分鐘商學院》4周年之際,我進行了「如何用『底層邏輯』看透世界的底牌?」
  • 對話2020:新物流變革的底層邏輯究竟是什麼?
    2020年1月9日,在運聯舉辦的「2020趨勢與預測」大會現場「對話2020:新物流變革的底層邏輯」對話環節,由普洛斯戰略顧問&隱山資本合伙人董中浪對話準時達供應鏈COO馬錦冬、聚盟物流董事長張玉晶、速必達希傑物流CEO楊斌、日日順物流總經理於貞超、寶供物流總經理&一站網CEO於忠虎、蘇寧物流營銷中心總經理石國剛,對這些問題,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廣告的底層邏輯
    今天從認知心理學的視角,來解析一下廣告的底層邏輯。為什麼要做廣告?廣告的本質是什麼?廣告的本質是傳播和轉化。通常,廣告=傳播學+營銷學。這下我們就容易理解,為什麼很多商家做的廣告效果不好?要麼是太小眾認知,但是客戶無感的自嗨式廣告;要麼是大眾認知,但是賣點同質化,替整個行業在吆喝,或者和一大群競爭對手喊同樣的賣點。
  • 【數據說第十三期】數據驅動業務增長的底層邏輯
    他們並不明白,在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卻必須接受。只有真正了解這個世界的醜陋與汙濁,被現實打擊,被痛苦折磨,遍體鱗傷、無所遁形,卻從未放棄對光明的追尋,依然微笑著,堅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經歷黑暗的人,是無法懂得光明的。
  • 「底層文化資本」是寒門子弟「逆襲」的金鑰匙嗎?-虎嗅網
    從上述關於底層文化資本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爭論的焦點在於如何理解「文化資本」這一概念,這種理解可以是在布迪厄著作所提供的現有框架下,也可以是對其理論的拓展。顯然目前國內關於底層文化資本的論述屬於後一種嘗試。所謂「底層文化資本」的概念主要建立在將布迪厄框架下的「文化資本」與社會中上階層的「高雅文化」關聯起來的理解路徑之上,也即唯有中上層階層文化的價值在學校教育中才被得到認可。「底層文化資本」因其以社會底層人群中的文化生產作為表現形式,及其對於該人群學校學業成績的正面價值,從而在概念上對布迪厄的理論框架進行了拓展。
  • 從0到1建立數據分析指標體系的底層邏輯
    SWOT好像也很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拋開所有這些看起來高大上的理論,從底層邏輯出發,梳理建立數據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案的底層邏輯。01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指標是什麼?百度百科解釋指標為:預期中打算達到的指數、規格、標準,一般用數據表示。
  • 一個人的底層邏輯決定了他的未來
    因為底層邏輯的不同,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一、底層邏輯影響著我們的未來很多人都聽過「底層邏輯」這個概念,但是可能對他的實際意義並不了解。所謂底層邏輯,就是從事物的底層、本質出發,尋找解決問題路徑的思維方法。底層邏輯越堅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底層邏輯也可以理解為:是否能夠用最佳的解決方案,來解決我們的原始需求。
  • 極少有人,真正理解產業的底層邏輯
    極少有人,真正理解產業的底層邏輯 2020-12-22 11:57
  • 周宏騏: 「好生意」與「火生意」要掌握的十一大底層商業邏輯
    ,介紹了影響商業模式的十一大底層邏輯。比如海底撈除了好吃、健康價值和文化建設,還有一點發明思維十分重要。比如春節假期不打烊,扣完所有成本的利潤, 全店全分。背後邏輯便是,學會琢磨員工心裡,發明新的分配方式,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此外,在企業外部還存在一群合作方,例如藥廠需要找外部研發,研發這一行為叫業務活動。
  • 「4000字乾貨」社群盈利的底層邏輯和社群盈利公式
    所以我們做社群一定要知道流量≠用戶≠粉絲的概念做社群是需要真愛粉的,是一幫支持你,肯幫你,肯為你花錢的人做社群是需要真愛粉的,是一幫支持你,肯幫你,肯為你花錢的人了解了這個就方便理解接下來的社群盈利的底層邏輯
  • 《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人生路漫漫,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沒有人可以控制和操縱自己的人生,如何選擇一直都是我們自己的事,與別人無關。馬斯洛需求理論怎麼解釋這一社會現象,著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需求是有層次得,在滿足底層需求之後,需求就會躍遷。人的底層需求就是飲食,食也性也,生理需求也是底層需求,當這些得到滿足之後,人們就會有功利需求,和道德需求,甚至是更高層次的慈悲和善良。對於眾生的寬恕和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