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太空飛船比頭髮絲還薄,它的誕生只為與太空垃圾同歸於盡

2020-12-23 DeepTech深科技

地球四周的近地軌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太空垃圾,比如脫落的螺絲螺母,剝落的漆,失效的衛星,以及幾十年來太空任務所留下的各種殘留物。這些加起來超過 50 萬塊的太空垃圾正在以每小時 28000 公裡的速度環繞著近地軌道運行,威脅著近地衛星的安全。

去年,歐洲空間局的哨兵-1A 衛星就與一塊太空垃圾發生了撞擊。所幸這塊碎片體積不大,對哨兵-1A 的太陽能板造成的傷害不太嚴重。假若這塊碎片再大一點,就有可能擊碎整塊太陽能板。

更嚴重的是,隨著各國太空部門以及商業太空任務的進一步發展,近地軌道中的太空垃圾會越來越多,導致撞擊事件越來越頻繁。甚至會產生多米諾效應:由一次撞擊導致的殘骸造成多次撞擊,再由新的殘骸導致大規模的撞擊,直至整個近地軌道被撞得支離破碎。看過《地心引力》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會是個什麼樣子?

圖 | 電影《地心引力》中的撞擊場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創新先進概念計劃(NIAC)項目主管 Jason Derleth 表示道:「假若這一天真正來到,它將廢掉近地軌道。而我們離那一天並沒有多遠了。」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必須解決掉這一大問題。今年春天,加州太空公司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研發了一款極有潛力的「太空吸塵器」,並且獲得了NASA NIAC 項目 50 萬美元的研究經費。

這款叫做 Brane Craft 的「太空吸塵器」長約 1 米,比人類頭髮絲還薄。在工作時,它們會包裹住一塊太空垃圾,並把它拉進大氣,在地球表面 250 公裡左右的大氣層中燃燒,直至同歸於盡。

Derleth 表示:「你可以把它們想像為一大塊裝有推進器的保鮮膜,可以隨意彎曲移動。」他們希望這種輕便節能的太空探測器也可以擔任清理太空垃圾之外的任務,比如被發射到小行星,月球,以及其他行星上去。

為了設計出 Brane Craft,研究人員需要拋棄一切傳統飛船的觀念,因為它們不適合捕捉太空垃圾。「試圖抓住一個以那種速度飛行的東西是在太難了,」 Derleth 說道,「與一塊碎片對接意味著你需要完美對上它的軌道。」

若是使用傳統飛船,想要抓住速度比子彈還快的碎片,把它扔進大氣層,再重返軌道尋找下一塊碎片太浪費燃料了。而 Brane Craft 的概念則是把一個飛船的質量減至理論上的最低值。目前,發射一枚 5 公斤重的立方星大約需要 25 萬美元的費用,而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的目標是把 Brane Craft 的重量降至只需要 5000 美元就能發射。

目前版本的 Brane Craft 大約只有一個香蕉那麼重,其薄膜展開有 0.28 平方米。這層柔性薄膜的厚度只有 10 微米(相比之下,人類頭髮的粗細大約為 180微米),並且塗有一層太陽能薄膜。其使用的液體推進劑存於兩層材料之間 15 至 20 微米的細縫中。

Brane Craft所 使用的推進器也與傳統飛船和火箭的推進器不同,是一種由電力驅動的電噴射推進器。由於它所需要的能量將會來自於太陽能,會非常省推進劑。此外,Brane Craft 還在其結構中融入了「肌肉」幫其彎曲。這種「肌肉」是一層嵌在兩層金屬板之間的聚合物。當這兩層金屬板通電時,它們之間電壓的區別會導致聚合物的彎曲。

由於其體積小,重量低,一次火箭發射就可以向太空中投入 50 枚 Brane Craft。在發射時,它們會像一摞盤子一樣疊在一起,但是當它們抵達國際太空站或其他低地軌道上的目標地點後,每枚 Brane Craft都 可以被發射往一塊碎片。目前,全球雷達站正在對近地軌道中超過 1.8 萬個物體進行追蹤,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垃圾。所以,Brane Craft 並不缺乏目標。

Brane Craft 可能需要花費 5 天的時間來接近目標,把它給包裹「吞噬」。在成功吞噬目標垃圾碎片後,Brane Craft 的推進器就可以向反方向施力,令 Brane Craft 和碎片逐漸降速。熟悉近地軌道運行的讀者應該知道,若軌道中的物體減速,它們就會慢慢的墜入地球的大氣層。所以,在進行減速大約 10 天之後,這枚太空碎片就會因為過於接近地球表面而被大氣摩擦燃燒掉了。而由於 Brane Craft 缺乏足夠的動力逃脫地球引力重返近地軌道,它也會一起被燃燒掉。不過我們不用可惜,其廉價的設計就是為了一次性使用的。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的資深科學家 Siegfried Janson 表示,離 Brane Craft 大規模撲向太空垃圾那天還需要大約 10 年的開發。他的團隊計劃使用NASA 最新的一輪資金來繼續優化他們的設計,並開始測試超薄型電子電路。

他們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在太空輻射中保護他們的飛船。由於體積和重量的限制,Brane Craft 並不可能擁有任何的輻射保護層,這意味著所有電子元件都會赤裸裸的暴露在高能輻射下。因此,該團隊計劃使用納米碳管來製作可以在近地軌道最外層存活一個月的電子電路。

此外,一個如此薄的飛船的另外一大敵人就是微小碎片。近地軌道充滿了極為細小的隕石和碎片。對於傳統的火箭和飛船來說,來自這些外物的撞擊沒有任何危險,最嚴重的不過是在玻璃或太陽能板上造成劃痕。然而對於 Brane Craft 來說,它們很有可能穿透其薄膜主體。所以,Janson 的團隊必須把這層薄膜做的十分堅固。

雖然,我們還不能確認這種手段是不是最有效的。不過,Brane Craft 還有另外一種用途,它還可能作為一種新的長途探險飛船。由於它的能耗十分低,可以成功的從地球往返火星,或者從低地軌道多次往返月球。

此外,Brane Craft 還可以用來探索小行星,或者進行太空採礦。若是想要探測火星和木星之間行星帶中的小行星,所需的數千架傳統太空飛船從費用上來看是絕無可能的。然而建造數千枚 Brane Craft 不但(相對來說)花費不高,它們還可以輕鬆地飛向行星帶並帶回樣本。

「這些小型飛船甚至還可以幫助保護地球」,DJason Derleth表示道。我們可以生產出體積更大的版本,或者大量製造出成千上萬枚 Brane Craft,用來偏移飛向地球的隕石。Derleth 對 Brane Craft 的最終評語就是:「它們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全新飛船。我希望人們可以用它們實現各種富有創意的想法。

相關焦點

  • 太空垃圾 space debris
    北京時間28日晚上,6名太空人「逃離」國際空間站,「藏入」與空間站對接飛行的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以躲避一塊高速飛行的太空垃圾。太空人爬進飛船18分鐘後,這塊體積不明的太空垃圾掠過空間站一側,距空間站最近距離250米。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還曾提出了減緩太空垃圾堆積的指導意見。這些規則對可遺棄物作出了限制,他們要求衛星運營商幫助清理36公裡上方地球同步軌道堆積的垃圾,把退役飛船送到位置更高的 「墓地軌道」,以免傷及無辜。到2008年,世界各大主要空間機構都採納了該指導意見。新規則確實減緩了空間碎片的增加。
  • 《太空旅客》阿瓦隆號飛船
    科技不斷更新,太空類的科幻電影已經成為了院線的常客。然而人類在遙遠的太空中卻如此的渺小,為了自己能夠存活的欲望,想盡辦法,下面給大家介紹這部電影《太空旅客》故事發生在未來世界裡,一艘載著五千多名乘客的飛船朝著殖民星球飛去。所有旅客都將在休眠倉中度過漫長120年。然而誰也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會到來,在飛行的途中,飛船被隕石碎片砸中。主角吉姆被提前喚醒了。
  • 嫦娥五號上升器悲壯撞月的背後,是無法忽視的上億規模的太空垃圾
    嫦娥五號上升器撞月,避免了一項未來隱患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成功將「快遞」交到軌道器的手中後,就在大家紛紛猜測這個還能發揮「餘熱」的「快遞員」下一步會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何種貢獻的時候,上升器卻做出了一個更加驚人的舉動,直接撞月自毀。不少人還想著未來我國航空事業發達了,將月表的著陸器和軌道上的上升器一併回收,放進博物館紀念中見證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這下不少人只剩難過了。
  • 科學家研製出「壁虎抓手」清理太空垃圾
    新華社華盛頓6月28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28日報告說,受壁虎吸附牆壁原理啟發,他們研製出一種能夠抓住太空漂浮物體的機械抓手,有望用來清理回收威脅日益增大的太空垃圾。論文第一作者、史丹福大學機械學院姜皓博士告訴新華社記者,近年來,太空垃圾數量迅速增長,導致現役衛星承受著越來越多的威脅,抓取並回收太空垃圾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他們經5年研究研製出「壁虎抓手」,從原理上說可以抓取很多種形狀、大小、材料的太空垃圾,如太陽能電池板、飛船艙體、燃料箱外殼、火箭外殼等。
  • 太空旅行有望實現!維珍銀河宇宙飛船到達太空邊界
    13日在加州的莫哈韋沙漠上空飛行至80多公裡的海拔高度,首次到達了該公司認定的太空邊界。  12月13日,維珍銀河公司飛船進行試飛,達到了82.7公裡,被認為進入了太空。  據報導,在試飛的一開始,一架特殊的噴氣式飛機搭載飛船Virgin Space Ship Unity飛到13公裡的高度,然後釋放飛船,飛船將火箭引擎點燃,之後飛行到了82公裡的海拔高度,幾分鐘後降落在了跑道上。
  • 擋住月亮的六便士:太空垃圾那些事
    特別是以核能為推動力的太空飛行器碎片,一旦墜入地球,後果將不堪設想。據統計,在2011-2013年,每年都會有400塊左右超過10釐米的太空碎片墜入大氣層,其中大概有10%最終會墜入地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太空垃圾對航天飛行器以及地球上的生命體均會造成威脅。下面讓我們看一看太空垃圾造成危害的一些實例。
  • Ty的特雷默爾,和SpaceX飛船一起飛向太空的小恐龍!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時22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設計的,由美國宇航局資助的「龍飛船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在這次飛行任務中,還有一個特別可愛的細節:太空人帶了一隻小恐龍玩具,還給它系了安全帶!
  • 在太空中怎樣不迷路?專訪飛船「大腦」設計者
    負責「太空穿針」導航的飛船工程組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3歲(航天五院502所供圖)   「如果沒有GNC,飛船只能停留在科學幻想的階段。」什麼是GNC?它為何如此重要?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飛船工程組。   他們是我國11艘神舟飛船、1艘貨運飛船GNC系統的締造者,從成千上萬的信息流和代碼中「抽絲剝繭」,讓太空漫步、太空之吻一步步變成現實。   從無到有,確保飛船安全回家   GNC,是制導導航與控制的英文縮寫,相當於飛船的「眼睛」和「大腦」。
  • 蘇聯5名女航天員在太空懷孕,還誕下太空寶寶?父親成了未解之謎
    自從邱吉爾的「鐵幕演講」之後,蘇聯就跟美國進入了冷戰時期,但是兩國在軍事實力上又相差無幾,相互動用武力,必然是兩敗俱傷,因此,兩國為相互爭霸展開了一場科技競賽,載人航天也是在冷戰當中發展起來的。
  • 太空是真空,沒有反作用力,飛船無法前進?這個問題讓人無語了
    有人問:在太空的真空環境裡,沒有反作用力,噴氣發動機如何推動飛船前進?這個問題有點讓人無語了。估計提問者是把飛船想像成人在水中遊泳了,必須用手把介質(水)推開,人才能藉助反作用力向前運動。但這個比喻實際是不恰當的,如果非要用人在水中運動來比喻的話,事實應該是人在水中向後噴射出某種不明氣體,由於氣體向後運動,人在氣體的反作用力下向前運動。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說,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特斯拉狂降16萬,飛船炸了一次又一次,這個單挑太空的男人到底多牛?
    今日6000字長文,拋開是非議論,是一個中年男人單挑太空的故事,一個只屬於Space X的故事。Space X火箭發射現場01 一本破舊的火箭手冊在飛往莫斯科的飛機上,阿德.雷西忐忑不安。這不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他此行的目的是看住馬斯克——這位已經為火箭「發瘋」的大學好友。
  • 口袋妖怪綠寶石最強的3隻龍系寶可夢,太空飛船不算啥,『小鳥』是...
    說到口袋妖怪,小夥伴們最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綠寶石這個版本了吧,這個版本可以在電腦上玩,小時候沒有遊戲機的我們,每天坐在電腦旁,研究著怎樣通關道館,怎樣抓到神獸,那時候也不知道搜攻略,全都靠摸索通關。那些日夜兼程裡,我們認識了很多強力的龍系寶可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太空飛船的外觀很霸氣。
  • 美科學家研發"壁虎抓手"清理太空垃圾
    他們經5年研究研製出「壁虎抓手」,從原理上說可以抓取很多種形狀、大小、材料的太空垃圾,如太陽能電池板、飛船艙體、燃料箱外殼、火箭外殼等。「真正應用在太空可以考慮使用尺寸可變化的抓手,或者根據具體應用要求來確定。」姜皓說。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零重力飛機和國際空間站裡進行的測試表明,「壁虎抓手」原型機能抓取並操作重達370千克的目標物體,也能抓取並操作質量不到300克的物體。輕的物體在零重力中很容易被推走,所以抓取小質量物體同樣有必要進行測試。
  • 「龍」飛船從太空返回地球 帶回一堆兒童玩具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聯社3月26日報導稱,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的「龍」飛船搭載大量科研物資,從國際空間站成功返回地球。還捎回一堆孩童玩耍的積木。這艘由私營的美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 X)企業擁有的太空補給飛船在離開軌道實驗站5個小時後,按計劃墜落於太平洋,落在離加州南部海岸250英裡處。
  • 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從「神五」到「神十一」  從出徵到返回,從艙內到艙外……  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服裝  始終伴隨著每一名航天員  保障著航天員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  展示著航天員隊伍的良好形象  本次讓我們走近航天員系列服裝
  • 楊利偉在太空中聽到飛船外神秘的敲擊聲到底是什麼古怪?
    楊利偉在他的自傳體著作《天地九重》裡,描述自己作為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所經歷的一件怪事,原文是:「我在太空中碰到另外一個仍然原因不明的情況,就是時不時出現的敲擊聲……不是外面傳進來的聲音,也不是飛船裡的聲音,而仿佛是誰在外面敲飛船的船體。」他在接受採訪時也說過這樣的話。
  • 美「太空班車」正式啟航!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揭秘:載人「龍」飛船的新亮點】載人「龍」飛船是此前運貨物上外太空軌道的貨運「龍」飛船的演變版本。它都有哪些新的變化?亮點一:新型逃生系統據報導,載人「龍」飛船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首創的新型發射逃生系統。
  • 「太空爪」現世,歐洲計劃首次清理軌道垃圾
    本周,歐洲空間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確定了一項 2025 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這將是史上第一次捕獲並處理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的任務。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
  • 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數量快速增長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
    然而,它的目標卻是已經在太空中飄蕩了7年的一塊太空垃圾——2013年發射升空的「維斯帕」上面級。「維斯帕」上面級的外形為圓柱和圓錐的結合體,直徑約為2.1米,高約為1.3米,重量約為100千克。這個太空飛行器在完成幫助衛星入軌的任務後,就遺留在高度達七八百公裡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