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爪」現世,歐洲計劃首次清理軌道垃圾

2020-12-09 DeepTech深科技

本周,歐洲空間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確定了一項 2025 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這將是史上第一次捕獲並處理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的任務。

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

圖|ClearSpace-1 用 「太空爪」 抓住一個廢棄的負載適配器(圖源:CLEARSPACE SA )

ESA 「清潔太空」 辦公室負責人 Luisa Innocenti 說,目前的挑戰是設計一種成像系統,能在太空爪抓住物體之前,自動快速描繪出物體的特徵。「你不知道它是如何移動的,唯一知道的方法就是走上去看看,」 她說。

她和她的同事們也曾就捕捉技術爭論過:用爪子抓住需要近距離接觸,而用網誘捕則可以在安全距離內完成 —— 但必須第一時間完成。Richard-Noca 說,ClearSpace 選擇爪型是因為可以進行多次嘗試。可以排練整個過程,在第一次完成任務時,有更多的靈活性。

ClearSpace 的任務

ClearSpace 將從一些簡單的小事件入手。2013 年,歐洲航天局的一枚 Vega 火箭發射了兩顆衛星的有效載荷適配器,該適配器重 112 公斤,此後一直保持在距離地面 664 到 800 公裡的空間軌道上運行。現在它已經成為了 ClearSpace 的瞄準器。ClearSpace 的首席工程師 Muriel Richard-Noca 說。

由英國薩裡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設計的一項名為 「清除碎片」(RemoveDEBRIS)的任務由歐盟資助。該任務於 2018 年飛行,在部署的小目標上測試了魚叉和網。它的阻力帆測試是為了加速它進入大氣層的速度,但測試失敗,所以它在返回大氣層的過程中進展緩慢。

此外,日本 Astroscale 公司計劃 2021 年 3 月啟動名為 ELSA-d 的任務:用一艘服務飛船釋放一架帶有鐵磁對接板的靶向飛行器,並用磁鐵將目標捕獲。如果未來的衛星設計者採納這個想法,這是一個選擇,但對遺留的垃圾不適用。

ClearSpace 有更宏偉的計劃。ClearSpace 執行長 Luc Piguet 說:「我們將穩步向更大、更雄心勃勃的目標邁進,以及可以處理多個目標和降低任務成本。」

清理太空的必要性

Darren McKnight 是 Centauri 科技公司的空間碎片專家,他稱讚歐洲航天局是少數採取行動的機構之一。但他對清除軌道碎片的緩慢進展感到擔憂,他認為這將越來越威脅到工作中的衛星和太空人。「如果不儘快開始,我們將會遇到大麻煩。我們需要小步快走。」 他說。

地球周圍的空間正變得越來越擁擠,因為一般衛星在使用壽命結束時,都被留在軌道上。並且在較高的軌道上,它們可以在那裡停留數百年。另外,如果廢棄的火箭沒有在使用後被推入大氣層,也是太空垃圾的另一個重要來源。

在 10 月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上,McKnight 提交了一份對近地軌道上 50 個最令人擔憂的碎片的分析報告。他要求全球 11 個研究小組根據質量、預期軌道壽命和與現行工作衛星的接近程度等標準,擬定他們的前 50 名名單。

之後,他編制了一份綜合名單。清單上的前 20 個項目是蘇聯和俄羅斯在 1985 年至 2007 年之間發射並留在擁擠運行軌道上的火箭。每一個都比大象重,並在軌道上扎堆出現。

McKnight 表示,與向空中批量發射的 SpaceX 等公司相對較小且有脫離軌道能力的網際網路通信衛星相比,這些巨型碎片更具威脅。「成群死去的生物比成群結隊的生物更危險,」 他說。

據統計,人類開啟太空時代之後的 60 年中,已經完成了 5500 餘次發射,在軌道上留下了 23000 個比葡萄柚還大的大量碎片,還有成千上萬的碎片無法被追蹤。

這些碎片沿地球軌道運動,即便發生輕微的碰撞也可能引發災難性後果。與體積稍大的碎片若發生碰撞,還可能發生連鎖反應。

在 2009 年,當時一顆運行中的銥通信衛星與一顆報廢的俄羅斯軍用衛星相撞,產生了成千上萬個可被追蹤及體積更小的新碎片。兩年後,國際空間站不得不移動,以避免碰撞留下的碎片。2012 年,和空間站擦肩而過的碎片最近只有 120 米。

ESA 總幹事 Jan Wrner 指出,NASA 和 ESA 都同意必須清除大空間碎片以穩定軌道環境。

相關焦點

  • 歐洲航天局將斥資1億美元清理一塊太空垃圾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30日 消息:人類在探索太空的同時,也留下了很多垃圾,通常發射衛星後的一些垃圾會在繞地軌道上漂浮數月,有時甚至很多年。目前,太空垃圾已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大問題,包括廢棄的火箭部件,廢棄的衛星碎片,甚至廢棄的空間站等等。尤其是歐美國家由於製造過多的垃圾,如今面臨處理問題。正如歐洲航天局的一項新倡議所表明的,清理這些垃圾將是一項複雜且非常昂貴的任務。
  • 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數量快速增長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
    我國的「傲龍一號」曾進行過在太空中抓取目標的試驗;歐空局的「清理碎片」計劃,以國際空間站為試驗平臺,成功測試了網式和魚叉式的太空垃圾清理手段。不過,以往開展的試驗,都人為釋放了「靶星」,並沒有清理實際存在的太空垃圾。   「清潔太空一號」也採取主動抓取後帶離的清除方式。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美國和俄羅斯各自都有先進的太空監視系統,能對相關太空垃圾進行嚴密跟蹤,並及時發布預警,使太空飛行器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躲」過太空垃圾。歐洲航天局也在對所有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太空垃圾進行編目,以便更好地掌握它們的動向。 預測哪些碎片將與運行中的太空飛行器發生碰撞需要精準地建模。
  • 太空垃圾開始清理!歐洲掏腰包8600萬歐元,與瑞士公司合作清理
    據報導,近日,歐洲空間局和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籤署了一項合同,這份合同造價8600萬歐元,合同內容是歐洲航天局委派「清潔太空」公司研發的一款特殊衛星——「清潔太空-1」,去太空中清理太空垃圾,這塊目標太空垃圾的重量大約為100公斤,大約在2025年發射並將它銷毀掉。什麼是太空垃圾?
  • 一周放送l人類終於開始清理太空垃圾了
    置頂【必克英語】,碎片時間提升自己人類終於開始清理太空垃圾了人類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狼藉,太空也不例外。雖說太空很大,但地球周邊的這塊區域是有限的,現在這裡已經漂浮了很多太空垃圾,而且都在高速移動,十分危險。現在,為了應對這個狀況,人類史上的第一次太空垃圾清理工作開始了。
  • 近地軌道擠滿了垃圾,衛星垃圾網能把它們清理乾淨嗎?
    英國薩裡大學打算用巨網來捕獲太空垃圾。去年四月,一顆旨在清理太空碎片的衛星由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運載發射,與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對接,兩個月後,又被裝入 Nanoracks Kaber 部署系統發射到軌道上。
  • 嫦娥五號上升器悲壯撞月的背後,是無法忽視的上億規模的太空垃圾
    地球,已深受太空垃圾其害自從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以來,全世界多個國家一共進行了五千五百多次的衛星發射,在各種軌道上留下了兩萬三千多個物體。而根據歐洲航空局的資料顯示,如今太空上的垃圾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億多!
  • 英國衛星實驗,用網捕捉太空垃圾
    【文/觀察者網史雨軒】太空垃圾是一個含義模糊的詞,它包括了空間軌道上的報廢衛星,火箭碎片還有其他物體。隨著人類進軍宇宙,太空垃圾逐漸成為嚴峻問題。目標是此前項目組投放的小型衛星「CubeSat」,測試表明,這個網式設計可能是清理地球軌道上所有垃圾的有效方法。衛星被捕獲後,「CubeSat「和捕獲網會攥成一團,並在接下來幾個月中脫離原有軌道,最終墜入大氣層燒毀。
  • 太空垃圾多且「繁殖」 人類或失去同步衛星軌道
    原標題:太空垃圾多且「繁殖」 人類或失去同步衛星軌道  太空本是廣袤無垠的空間,卻由於人類活動頻繁而日益擁擠。科學家們擔心,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威脅各種宇宙探索活動,若不儘早解決可能令人類徹底失去地球同步衛星軌道。
  • 對話一網CEO:近地軌道或被衛星包裹,太空垃圾需各國共治
    為了讓無線網絡覆蓋全球各個角落,許多公司計劃向太空發射一大堆衛星,但當近地軌道被衛星包裹,數以萬計的衛星讓相撞的概率大大增加。OneWeb的計劃最終實現1980多顆衛星的全球覆蓋,其中第一階段是在2021年完成648顆近地軌道衛星的部署。除此之外,SpaceX正在申報20份衛星部署計劃,每份1500顆,共計30000顆。加上此前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的12000顆衛星的星鏈計劃,未來太空中將有42000顆SpaceX的衛星。
  • 擋住月亮的六便士:太空垃圾那些事
    1979年的美劇《打撈1》(Salvage 1)中有一位廢品回收商,成立了一家太空垃圾打撈公司;1999-2004年的日本漫畫《星空清理者》(PlanetES)講述了在不遠的未來,太空垃圾泛濫成災,嚴重危及太空站和航天船的安全,一群熱愛宇宙之人——帝人公司殘骸課的成員登場,負責收集和處理這些太空垃圾,這部漫畫2003年的動畫版還有對NASA軌道垃圾項目辦公室的採訪;2009年,美國組合Rhett &
  • Private Division與歐洲航天局(ESA)合作推出《坎巴拉太空計劃...
    首個新任務BepiColombo將重現歐洲航天局正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聯合進行的水星探索計劃。玩家將嘗試進入Moho(相當於坎巴拉宇宙中的水星)軌道並進行著陸,還要執行各種來自歐洲航天局的真實科研任務。第二個新任務Rosetta將致敬對「木星家族」彗星的成功著陸,這次著陸使得我們能夠收集關於彗星環境的重要數據。
  • 英媒:NASA研發「魔術貼」清理太空垃圾
    英媒:NASA研發「魔術貼」清理太空垃圾2017-07-02 08:37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花爺責任編輯:zhouxianghua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6月28日報導,太空垃圾由廢棄衛星、太空飛行器碎片和使用過的火箭組成,已對通信系統、太空飛行器和太空人造成威脅。
  • 中年危機催生的創業公司:Astroscale要當太空垃圾「清潔工」
    根據歐洲航天局的統計,在過去50年的太空探索與開發過程中,超過5250次發射將大約4.2萬個被追蹤物體送入軌道。大約2.3萬個被追蹤物體仍然留在太空中,僅有1200個是完整的、正在運行的衛星。  多餘的太空飛行器對於其他衛星和太空飛行器來說正在構成越來越大的危險。
  • 這個太空飛船比頭髮絲還薄,它的誕生只為與太空垃圾同歸於盡
    地球四周的近地軌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太空垃圾,比如脫落的螺絲螺母,剝落的漆,失效的衛星,以及幾十年來太空任務所留下的各種殘留物。這些加起來超過 50 萬塊的太空垃圾正在以每小時 28000 公裡的速度環繞著近地軌道運行,威脅著近地衛星的安全。
  • 日本太空軍是為了清理宇宙垃圾?專家揭其中的答案
    這一次成立這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太空中的垃圾進行監測,從而進一步確保衛星在正常軌道上的運行,不會受到傷害。但日本這麼做真的僅僅是為了清理宇宙垃圾?其實沒那麼簡單,日本太空軍為了清理宇宙垃圾?專家揭其中的答案。日本的這一行動當中,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要清理垃圾,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目前,日方已經對此作出了一定的解釋。
  • 垃圾分類這麼火 太空垃圾屬於哪一類?
    頭條最近,垃圾分類成為了大家新的關注點,除了地面上的垃圾需要分類、清理、再利用,遠在太空中的垃圾也需要人類投注更多的目光。自1957年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目前已將超過8000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那麼這些衛星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太空垃圾屬於垃圾分類中的哪一類呢?
  • 超過1億件這樣的垃圾該如何清理?用「漁網」還是「魚叉」?
    隨著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太空碎片數量逐年增加,從衛星到太空人,都受到它們的威脅。「回收」太空垃圾:用網捕獲、用叉拖回4月2日,一枚「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前往國際空間站。火箭上搭載著一顆名為「清除太空碎片」的衛星平臺。
  • 科學家研製出「壁虎抓手」清理太空垃圾
    新華社華盛頓6月28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28日報告說,受壁虎吸附牆壁原理啟發,他們研製出一種能夠抓住太空漂浮物體的機械抓手,有望用來清理回收威脅日益增大的太空垃圾。論文第一作者、史丹福大學機械學院姜皓博士告訴新華社記者,近年來,太空垃圾數量迅速增長,導致現役衛星承受著越來越多的威脅,抓取並回收太空垃圾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他們經5年研究研製出「壁虎抓手」,從原理上說可以抓取很多種形狀、大小、材料的太空垃圾,如太陽能電池板、飛船艙體、燃料箱外殼、火箭外殼等。
  • 歐洲版本的太空飛機?快速部署,還可以攜帶軌道中的衛星返回地球
    歐洲宇航局宣布與四家義大利航天公司籤約,繼續開發其可重複使用的近地軌道空間飛行器。據歐空局稱,「太空騎士」是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大小約為兩輛小型麵包車,可運載800公斤的有效載荷。歐空局說:「該太空飛行器可由Vega-C火箭發射升空,另外,該飛行器也可以帶著其他有效載荷返回地球,並在未來的任務中重複使用。太空騎士為歐洲的太空和非太空應用,包括在軌研究和技術演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