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對於象牙塔中的法科學生來說,是一個神聖而神秘的地方,是內心無比憧憬並嚮往的地方。法院於我而言,是執法如山、不徇私情、明察秋毫的代名詞。8年前懷揣著一顆追求公平正義的心進入法院,這是我夢想的起點。8年的時間,經歷過風風雨雨,是是非非,但更多的是成長,始終抱著感恩的心。
以夢為馬 以汗為泉
初始進入法院是在執行局工作,對法科學生來說,學習的更多是民事、行政等學科知識,很少接觸執行方面的法律規定和知識。作為一名新人,心中無比忐忑,尤其慢慢進入執行工作狀態後,發現執行方面的法律規定、司法解釋浩如煙海。但好在有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幫助,逐漸在對工作的陌生中熟練起來。拉丁法諺:「執行乃法律之終局及果實」,法律的生命在於法律的實現,執行是生效法律文書得以實現的強有力保障。因此,執行工作承載了太多的負重,被寄託了太多的希望。因為理解申請執行人案結事未了,甚至面臨著追不回錢的焦慮心情,工作更耐心聽取申請執行人的請求。同時,「四查兩查」的及時性常常要求執行幹警隨時待命,查、扣、凍、拘留等種種措施常常需要加班加點,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艱辛。追回執行款後,申請執行人臉上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慰藉。在執行一起合同糾紛案件時,某旅遊公司由於經營不善,無法履行債務。我堅持不懈的與該旅遊公司法定代表人溝通並闡釋法律後果,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最終表示經營公司要講究誠信,自己作為經營者有責任對公司和申請人執行人負責,不能因為公司現在沒錢還就不還,只有自己信譽高口碑好,以後公司才有改善的可能。該公司法定代表人主動提供自己個人收藏的20幅桂林名家字畫拍賣用於公司抵債。在與申請人雙方作價認可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司法網拍,最終成交7幅字畫,交易金額達58320元。申請執行人也對該公司的誠信經營誇口,諒解了該公司未及時履約的情況,最終與被執行人冰釋前嫌達成執行和解。這讓我體會到執行工作一定要有韌勁,不妥協,靈活機動,最終也能讓「執行不能」的案件變為可能。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司法安民護民生。作為一名法律人,心中持有的一定是公正之心,手握公正之劍,為民謀利。2019年9月,我調到民事庭擔任審判員。在民事審判工作中,調解是重點和特色,充分運用調解方式能更好地解決矛盾,平息雙方當事人的紛爭,取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雙贏。調解工作是對法官的考驗,不但需要具備深厚的法律知識,還要具備耐心、不厭其煩的態度。我曾經遇到一個合同糾紛案件,原告組建了廚師團隊承攬被執行人某飯店的廚房工作,因種種原因,雙方達成合意提前解除合同。但對於結算款項,被告以原告廚師團隊有人盜竊為由,要求報警處理後再行解決。原告認為己方沒有任何責任並同意報警。公安機關出警後表明證據不足,不予處理。但被告仍以需公安處理為由暫扣部分款項不予給付。直至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已逾一年,被告既未向公安機關補充證據,也未向原告給付款項甚至將原告拉黑。開庭時,被告有意願調解,但需要扣減較大數額的費用,原告堅決不同意。庭後,我反覆與被告溝通,這筆錢是所有廚師團隊成員的血汗錢,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公司負責人也認識到隨意扣減大額款項是錯誤的,但由於疫情期間公司經營困難,提出如果能夠適當扣減小額款項則當庭支付。隨後,我與原告溝通,以曾經在執行局工作的7年經驗勸解原告不要賭氣,退讓一步,如果能夠當庭支付,省去了後續繁雜的執行階段且有可能要面臨被執行人逃避執行、短期無法收回欠款的情況。原告也表示如果能當庭支付也退讓一步同意調解。最後該案當庭支付完畢,雙方都對調解結果非常滿意,案結事了。
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
大學畢業的時候,只想著終於結束學業,不用再考試,不用再寫論文。踏入法院才知道,學習才剛剛開始。勤學善思,勉力修身,知行合一。法院工作的專業性和技巧性很強,一方面要學習實時更新的法條和司法解釋,另一方面,要善於總結與當事人溝通技巧,提高庭審駕馭掌控能力。8年的時間,從20多歲的青澀,到如今法庭上略微沉穩,每一天都在充實著自我,我始終記得:「大木百尋,根積深也;滄海萬仞,眾流成也」,在不足的領域,以勤補拙,在擅長的領域,低調踏實。
來源:秀峰法院
供稿:文/梁瑩 圖/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