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應該是什麼模樣?心理學家:心之所依,心之所向,心之所屬

2020-09-05 姣姣聊情感

悟空問上曾有這樣一則關注度極高的問題,即「你認為愛情應該是什麼樣子?」

不同的人,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也許不同,就像有的人喜歡吃酸甜的水果,而有的人更看重水果的軟硬,甚至有的人不在乎水果的其他,拿來便吃之。人們對於愛情的態度,亦是如此。

有的人認為愛情應該是攜手共進,患難與共,白頭偕老,而有的人則認為愛情應該是談笑風生,亦能知音相覓,甚至有人認為愛情就是兩個人能好好過日子,粗茶淡飯,皆可為愛情的見證之物。

中華上下午五千年,誰也沒能對愛情做出一個極為公正且眾望所歸的結果,愛情亦像是浮塵之物,被人樂道而又詬病著。

接下來,不妨讓我們跟隨《錦繡南哥》中那些表達愛情的戲份,結合心理學的知識,看看這令人魂牽夢繞而又念念便揪心的愛情,到底為何物?


一、婉兒之於竟陵王:愛情總歸有一段妾有意而郎無情的現實——心理學家:愛情美好但又不失殘酷的現實

《錦繡南哥》中的人物情感關係比較複雜,若論愛情戲份,竟陵王首當其衝。整部劇集都將竟陵王這個人物角色塑造成多情且多義之人,也為他添加的戲份多了幾分揪心。其中最為被人所樂道的便屬募然軒中彈琴作詩的婉兒姑娘。

每當竟陵王心有煩事或心有開懷之時的時候,便會前往募然軒,或聽婉兒姑娘彈奏一曲,或聽婉兒姑娘吟詩一首,或與婉兒姑娘共飲一杯,但是竟陵王自始至終都將婉兒姑娘歸為了知音而非兒女情思。

然而婉兒姑娘並不僅僅是知音之尋,卻是對竟陵王早就生就了愛情之意。

每當竟陵王心有煩事的時候,婉兒就會心有煩惱但又會替竟陵王分憂;每當竟陵王心懷喜悅的時候,婉兒亦會跟著竟陵王相互笑而不語。


可以說竟陵王的一顰一笑都深深埋在了婉兒的心中,每時每刻,婉兒的心中都想著竟陵王,乃至自己家中出了兄長叛亂、父親鋃鐺入獄的事情,她都不自知,可以說婉兒姑娘早已將自己的心歸置給了也許沒有任何結果的愛情。

《情愛論》的作者瓦西列夫說:「愛情是本能和思想,是瘋狂和理性,是自發性和自覺性,是一時的激情和道德修養,是感受的充實和想像的奔放,是殘忍和慈悲,是溫飽和饑渴,是淡泊和欲望,是煩惱和歡樂,愛情把人的種種體驗融於一爐。」

婉兒便是如此。

她因為愛情而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對於自己的事情從未過問,對於兄長和父親的遭遇從未可知,這與李沁扮演的驪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也許有人會說婉兒和驪歌本質上就不是一路人,她們對待愛情的態度自認不同。但即使是對待愛情的態度不同,那也逃不過愛情最深處的本質——心之所依,便心之望了一切。

但愛情就像瓦西列夫說的充滿了歡樂也充滿了煩惱。

婉兒用情至深,但竟陵王對其並無意。

郎情妾意是我們最渴望最奢求的愛情,但愛情往往又伴有殘酷的現實,很多不論是古代還是當今的愛情終究逃不過妾有意而郎無情或郎有意而妾無情,然而正是如此,愛情才會被人津津樂道,推崇至高,不是嗎!

二、驪歌之於彭城王:愛情總歸有牽腸掛肚的一面——心理學家:最美的愛情不過是心之所依、心之所向、心之所屬


談起愛情,就不得不說《錦繡南歌》中把控愛情戲份最多的驪歌和彭城王了。

彭城王與驪歌相遇與一場刺殺,彼時的他們還都站在各自的立場成為了對立面。而他們的相識得益於一場共同的利益——除掉《錦繡南歌》中的大反派之一陸遠。船艙的初次見面只是在他們各自的心中留下了一點印記,但愛情的成分相欠太少。

可命運的中軌好似就向兩人傾斜,讓他們在茫茫人海中因為陸遠再次相見。這次相見沒有初見時的不解和不安,相對的多了一絲玩笑,但說到愛情,他們只是有了一點相惜之樣,並無半點愛情意願。

隨著兩人逐漸深知,逐漸靠近,那枚驪歌的釵子和彭城王的玉佩成為了他們愛情開始的見證物品,越來越多的接觸讓他們開始為彼此牽腸掛肚,我們所調侃的「愛情的酸臭味」開始展現在他們之間的關係之上。

棲霞山一舉,驪歌誓要剷除陸遠,但不幸遭致陸遠陷阱,身負重傷,被其師兄救下山去,然而彭城王不知這一切,命人滿世界尋找驪歌蹤跡,著實為心中伊人操碎了心。


心理學家詹姆士曾這樣描述戀人的心理狀態:「戀人是我的骨肉,是我身體的一部分;對方如果死亡,我的一部分生命將死亡;對方如果做了不體面的事,我亦將感到羞恥;對方被羞辱時,我也覺得身臨其境。」

而彭城王為驪歌時時考慮的狀態正恰是愛情的表現之一——心為伊人,行為伊人,情為伊人。

驪歌之於彭城王儘管沒有更多行為上的愛情表現,但是在細微之處也盡在表達愛情之使然。

當驪歌前往她和彭城王初次相見的小船,看到凌亂的小船室內,吐槽之時也不忘收拾一番,還提上自己的提醒之意。

也許有人會說驪歌對於彭城王只是一時的好奇,但是對從事愛情學術研究的Rubin看來,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某種特殊的想法與態度,它是親密關係的最深層次,它不僅包括審美、激情等心理因素,還包括生理激起與共同生活願望等複雜的因素。


一個沒有愛情存在於其心中的女人,是不會無緣無故對一個男人產生好奇之心的。

如果當一個女人開始關注一個男人,那麼在她心中的態度雖與愛情相距有些距離,但也已經邁進了愛情的大關,剩下的就是愛情的交往和愛情的心之所依、心之所向、心之所屬。

《錦繡南歌》這部劇對於愛情的刻畫有很多對比之處,就好比竟陵王之於婉兒、竟陵王之於驪歌、驪歌之於竟陵王、驪歌之於彭城王。

驪歌之於竟陵王更多的是一種感激之情,卻無半點愛情之意。竟陵王多次救驪歌於水火之中,但在驪歌看來她與竟陵王只是朋友而非情侶,然彭城王雖未有竟陵王一般痴情至深,但驪歌早就將彭城王心屬於彭城王。

愛情也許充滿了各種複雜的情緒,但終究擁有的模樣逃不過心之所依、心之所向、心之所屬,即心有同歸。

當一個女人或男人心裡有了依戀,與她或他心有了共同的方向,便會慢慢對她或他的心有了歸屬感,這也許不是愛情最美的模樣,但卻是愛情最真實且逃不過的模樣。


三、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或許能描繪出當今愛情的模樣

有人認為古人之愛與今人之愛還是有區別的。古代女子多繡字閨中,一門不出二門不邁,可當今女子大多思想開放,接受的觀念與古代女子大有不同,《錦繡南歌》中的愛情未必能代表今人之愛情。

接下來,我們不妨學習一下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看看在心理學家眼中,愛情應該是個什麼模樣。

什麼是愛情三角理論了?

斯特伯格認為不論是人類的愛情多麼複雜,都是由三個相同的成分構成的,即動機成分,情緒成分,認知成分。

在其所認為的三個成分之下也由後來的心理學家延申出了如下幾種當代愛情的模樣:

(1)喜歡式愛情:主要是親密,沒有激情的和承諾,就好比簡單的你喜歡他他喜歡你,沒有任何其他欲望夾在其中。


(2)激情式愛情:主要是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就好比《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和梁正賢之間的那種愛情。

(3)空洞式愛情:以承諾為主,缺乏親密和激情,就好比為了結婚而產生的感情。

(4)浪漫式愛情:沒有激情和親密,沒有承諾,很容易變心或產生喜新厭舊的情況。

(5)伴侶式愛情:沒有情迷和承諾,沒有激情,僅是簡簡單單的過日子。

(6)愚昧式愛情: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就好比兩個人激情而生情,承諾結婚,但最終因為沒有過多的了解而曲終人散。

(7)完美式愛情:激情、承諾和親密都具有,也是一種比較理想型的愛情模樣。

不論是哪一種愛情的模樣,當今有情感過往的人或多或少經歷過,但還是有人對這樣的愛情模樣充滿了疑慮,認為自己並未經歷過以上七種愛情的樣式,對於愛情又產生了鬱郁而不得解的疑惑。

心理學家海德說:「愛是深度的喜愛。」

不論是哪一種愛情的模樣都逃不過最核心的喜愛,如果連最基本的喜愛都未曾擁有,說愛情就有點天方夜譚。

愛情是一種令人神之嚮往之物,或許等你或他(她)經歷之後,才會懂得,愛情最真實的模樣就是最簡單的牽腸掛肚,即心之所依,心之所向,心之所屬。


文章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即「你們所認為的愛情應該是怎樣的呢?」不妨留下你們的見解,與我一起揭開愛情神秘的面紗吧!

相關焦點

  • 「愛情應該是怎樣的?」心理學家:心有同歸,便是愛情
    二、驪歌之於彭城王:愛情總歸有牽腸掛肚的一面——心理學家:最美的愛情不過是心之所依、心之所向、心之所屬如果當一個女人開始關注一個男人,那麼在她心中的態度雖與愛情相距有些距離,但也已經邁進了愛情的大關,剩下的就是愛情的交往和愛情的心之所依、心之所向、心之所屬。《錦繡南歌》這部劇對於愛情的刻畫有很多對比之處,就好比竟陵王之於婉兒、竟陵王之於驪歌、驪歌之於竟陵王、驪歌之於彭城王。
  • 心之所向,夢之所願:隨遇而安
    心之所向,夢之所願,聽從自己的內心,拋卻別人的看法,活出自己的隨遇而安。自己最想做的事是什麼?深夜,安靜的坐在電腦前,順應自己的思想,敲下一個個代表自己喜怒哀樂的文字,大腦是活躍的,心情是愉快的。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 目之所及,心之所向
    每個人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有些人會覺得你的身上有他學習的優點,自然說出口的是發自內心的誇讚之詞;有的人只會心生忌恨,話中自然帶有諷刺誹謗之意。但無論好話壞話,不要太當真,做最優秀的自己就可以了。因為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就是最有力的反駁,證明你可以更優秀。「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 心之所向即為旅行
    很多人的回答我相信是沒有,在這個快生活節奏的時代,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內心慢下來,頭腦放空,真正地去享受一場心之所向的旅行。當你忙忙碌碌地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感到身心疲憊時,是否有過一絲想要去一片廣闊的原野或者一個安靜恬淡的農家小院靜靜地享受放鬆自我的愜意時光?
  • 目之所及,皆是遺憾,心之所向,皆是過往
    在一段感情當中,爭吵不可怕,鬧脾氣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兩個人無話可說,明明站在一起,心卻離得很遠。你有過這種感覺嗎?曾經喜歡一個人到不得了,他吃什麼,去哪裡,今天過得開不開心,你都想要關心。可是後來,無論他做什麼你都無動於衷,即使他誤解你,推開你,你也覺得沒有關係。有時候,我們故意疏遠一段感情,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因為失望的次數太多了,對於另一半,你已沒有了從前的期待。朋友常常跟我說,感情都是很脆弱的,之所以能永恆,是因為兩個人足夠珍惜。許多人都是在一起之前,有求必應,在一起之後,變得隨意。
  • 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
    《素履之往》原為清末民初戚惠琳所作詩詞,詩中所寫為布衣書生的高潔之志,意為其穿著乾淨的鞋行走天下,高潔之士如皓月、如旭日,內心坦蕩,姿容陽剛。在塵世間行走,所見崇山峻岭悠遠,江河湖水浩蕩。  初見木心先生所著《素履之往》,便被此書名吸引。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七堇年說,「心之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這句話告訴我們,凡事心所嚮往的,即使穿草鞋也要去追求,生命如逆行之旅,即使一片葉子也要起航。其中哲理就是追求一詞。人活著,總要做點什麼,讓自己的心靈有處安放,才不枉費來世間走一遭。人生就是一個追求的過程,雖然不可能十全十美,會存在不盡人意,會歷經千辛萬苦,會嘗受酸甜苦辣,會遭遇嘲笑冷眼……但是,只有磨鍊是世上最好的修行。沒有追求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沒有芬芳,即使活著,與木偶有何區別?
  • 你是我堅定不移的心之所向
    浪漫的愛情故事總是或多或少會和水有些親密聯繫。 黃昏,落日,浮雲,還有那親密的伴侶;奶茶,可樂,咖啡還有那甜蜜的愛情。你是我此生堅定不移的心之所向。
  • 心之所向,素縷以往
    我應該做的就是不斷摸索,不斷學習。我應該感謝時間,它讓我收穫了很多東西。我逐漸明白,夢想的實現,不是站在多高的位置,不是做了多轟轟烈烈的事,而是立足崗位,以一顆誠摯的心融入你所熱愛的這片土地。我愛教師這片沃土,我也願成為那一片平凡的葉,去滋潤著花,供養著果。甘為那片葉,只因心中那份愛。
  • 《親密關係》中愛的本質「心之所向,無問西東」
    當人們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中,腦海裡只有當下,總是渴望著將此刻化為永恆。然而,葉芝穿越時光隧道,看到美麗少女的垂暮之年,想像她白髮蒼蒼、身軀佝僂的樣子。讓我們體會到,世上最可貴的愛,是真心;最難得的愛,是心之所向,尋得一生之靈魂伴侶。
  • 藏地行紀,心之所向
    我覺得西藏真的教會了我很多,無論是耳熟能詳的民風民俗,還是哲理悟性的神靈之說,零零散散堆砌在腦子裡,將其再次輸出表達出來還是如此真實。從遇到的人,到做過的事,到發現的美,再到悟出的理,這一趟西藏之旅,讓人心之所動,又不以為然。
  •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加入在實踐團之前,我並不了解關于禁毒的種種工作,當發現深入了解禁毒工作的「廬山真面目」之後,我才發現實踐活動的意義之重大。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一個任務,要做一個「禁毒小百科」的視頻,成員要提前準備文案,提供素材。我拿著筆,久久不能落下。什麼是毒品?近幾年社會上的新型毒品有哪些?為什麼毒品容易使人上癮?一頭霧水的我只能先到百科百度尋求答案。
  • 心之所向 身之所往——昌江棋子灣
    沒錯,你已經患上了「酷夏綜合症」,這時候唯有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清涼之旅」,才能藥到病除,而海南島則是不二之選。提到海南,很多人都會想到亞龍灣——「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但這樣說實在是一葉障目,海南島環島散布著數以百計的大小海灣,或小巧玲瓏,或大氣磅礴,各有千秋,而昌江棋子灣就是其中最令人驚豔的一個。
  • 一日一言 l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一日一言 l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020-12-03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目之所及,心之所及
    目之所及,有限。心之所及,可無限量。深圳南山白駒過隙,和光同塵,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你是否和我一樣,走在茫茫人潮之中,心中悲哀,何等渺小?時而在一個莫可名狀的時刻,抬頭仰望天空,目之所及毫無盡頭,或晴空萬裡,或陰雨綿綿,深深感慨自己生命的空間到底該如何界定?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於是我們在歷史中去尋找榜樣,在英雄中尋找力量和智慧。每每讀罷,觀其一生,有的讓人唏噓生不逢時;有的讓人悲嘆,結果並不圓滿。但是讓人慨嘆的永遠是他們的偉大人格,精神力量無限。
  • 目之所及,皆是所愛,心之所向,皆是美好
    我想,不在別處,只為目之所及,皆是所愛,心之所向,皆是美好。總有一刻,你會因為愛情而感到動容;總有一刻,你會因為生活而感到溫暖。好的日子,不過是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在陽臺上曬曬棉被,風兒輕拂,葉兒起舞,而喜歡的人就在身旁,讓人如此安心。
  • 心之所向 行之所往
    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點,就是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人物的獨特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世說新語》所記雖是片言數語,但內容豐富非常,是研究魏晉風流的優秀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縱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
  • 無問西東|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即使這部電影在編排手法和人物刻畫方面為人所詬病,也不影響這部電影值得讓人深思的內在。《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那個時代的苦難,有人看到了傳承,有人看到了陳鵬(黃曉明飾演)對王敏佳(章子怡飾演)的愛情。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彷徨。不同時空的人物,不一樣的場景,卻同樣面對這人生的一大難題——選擇。
  • 煢煢孑立,卻依舊心之所向
    煢煢孑立,卻依舊心之所向原創: 蛋然.house created by-蛋然.house生活在塵世中,有沒有那麼一剎那,覺得自己孤單一人,煢煢孑立而不知偌大世間竟無絲毫容身之處?因為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讓我在工作之餘仍舊會有諸多的精神一起出去走一走,漫步在夜色的星空點點下,靜靜享受著這難得的愜意時光,聽月光灑落在腳下的梧桐葉,看星光斑駁在搖曳的微風中,深呼吸,是大把輕鬆的愉悅。
  • 梁瑩:心之所向 身之所往
    8年前懷揣著一顆追求公平正義的心進入法院,這是我夢想的起點。8年的時間,經歷過風風雨雨,是是非非,但更多的是成長,始終抱著感恩的心。 拉丁法諺:「執行乃法律之終局及果實」,法律的生命在於法律的實現,執行是生效法律文書得以實現的強有力保障。因此,執行工作承載了太多的負重,被寄託了太多的希望。因為理解申請執行人案結事未了,甚至面臨著追不回錢的焦慮心情,工作更耐心聽取申請執行人的請求。同時,「四查兩查」的及時性常常要求執行幹警隨時待命,查、扣、凍、拘留等種種措施常常需要加班加點,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