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故事之名人篇:一代梟雄陳友諒

2020-12-13 歷史一直在身邊
陳友諒雕像

上文說過,朱元璋真正強大的對手並不多,除了張士誠,另一個就是陳友諒。陳友諒和張士誠不同,這個人非常陰狠,用現在一句話說就是為了達到目的,他可以六親不認,想想都可怕。

其實當初朱元璋在應天的時候,張士誠和陳友諒都是他認為需要除掉的對手,本來他也打算進攻陳友諒先,但奈何張士誠一直主動向他挑戰。朱元璋沒辦法只得先和張士誠過過招。所以在擊退張士誠的進攻,順道搶了他的常州,寧國等地後就撤軍回來對付陳友諒了,可見朱元璋把陳友諒當成了真正的強大對手。

好了,先來介紹下陳友諒的基本信息。陳友諒,湖北沔陽人,生於1320年,原姓謝,幹過文書工作,應該有點文化。當起義軍統帥徐壽輝帶領部隊經過他們那裡的時候,陳友諒就投入了徐壽輝的部隊。

由於陳友諒有勇有謀,很快就得到了徐壽輝和丞相倪文俊的賞識與提拔。從表面看陳友諒在歷史上雖說是一個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內心很強大的那麼一個人,但筆者認為可能恰恰相反,其實他內心是非常自卑的。他出生在一個以打魚為生的家庭裡,從小他身上就散發一股魚腥味,導致周圍人都看不起他。儘管後來他從事了一份文書的工作,但在戰亂年代,讀書能有什麼出息。這就導致他想要擺脫低人一等的生活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權利與威嚴,如果要得到這一切就必須要狠。

陳友諒第一次把狠毒的一面獻給了他的師傅-丞相倪文俊。倪文俊不甘一直屈居於徐壽輝之下,圖謀叛變,篡權奪位,但被人識破。被逼無奈的他只得逃離漢陽投奔陳友諒。因為倪文俊一直很賞識陳友諒,並且對他有提拔之功,稱他為陳友諒的師傅也不為過,所以倪文俊深信這個學生不會對他怎麼樣。

然後陳友諒用好酒好菜招待倪文俊一番之後,問了他一句「趙普勝他們怎麼樣了(徐壽輝手下四大金剛之一)」。倪文俊沒有防備之心,就說他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樣了,但不用管,只要我們聯手必定可以打敗他們。就是這句話,第二天陳友諒就把倪文俊的人頭送給了徐壽輝。很明顯,陳友諒知道他此時還不能離開徐壽輝的陣營,更不能得罪於他,反而要對他投其所好對自己才有益。

果然,陳友諒的表現讓徐壽輝大喜,遂封他為第一重臣。

雖然已是位極人臣了,但陳友諒並不滿足於此,他常常覺得徐壽輝就是個廢物,天天高高在上的樣子讓他十分厭惡。

此後不久陳友諒用計成功離間了徐壽輝手下的四大金剛,讓徐壽輝成了個光棍司令,兵權也就順其自然的歸陳友諒支配了。即便如此,陳友諒依然沒有放過徐壽輝。公元1360年,陳友諒率領大軍攻打朱元璋之前,在一個寺廟裡約見徐壽輝,並在那裡結束了徐壽輝的一生。

陳友諒和朱元璋的交鋒次數頗多,但像前文所說,一個戰將要想在歷史上留下一筆,不是靠交鋒的次數多,而是需要一場令人心潮澎湃的大戰。

陳友諒和朱元璋留給歷史的那場戰役正是讓無數人刻骨銘心的鄱陽湖之戰。鄱陽湖之戰無論是從兵的數量和戰爭的裝備上來說,朱元璋都是以卵擊石,毫無勝算的戰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懸殊相差很大的一場戰事最後竟然是以朱元璋完勝而收場。

此戰以後陳友諒就一蹶不振,後退數十裡尋求突圍,但朱元璋是不會放他走的。就在陳友諒想從湖口突圍撤退時一支冷箭射向了他的腦門,一代梟雄就這樣謝幕了!

對於陳友諒的評價雖然很多歷史學者各說不一,但筆者認為陳友諒有一點是值得歷史肯定的,那就是他一直敢作敢為,並且始終堅持如一的抗元。相比張士誠,甚至朱元璋都產生過降元的想法,可見陳友諒在這方面也算一個真正的漢子。

相關焦點

  • 梟雄陳友諒,墓小不悽涼
    對著電子地圖一看,不經意地寫著「陳友諒墓」,一下如觸電般:一代梟雄原來近在咫尺。遊完黃鶴樓,沿武珞路步行,上長江大橋,從橋塔坐電梯下來,步行10餘分鐘。費了一番功夫,才在一排民居中找到。此處位於蛇山之麓,墓前一座高大牌坊,前書「江漢先英」、後書「三楚雄風」,坐北朝南。從前山下一塊平壩,及至長江。過牌坊經16級臺階,即為圓形墓冢,前有墓碑,大書「大漢陳友諒墓」。
  • 還是梟雄陳友諒的遺腹子?
    十二月,之國長沙府。對於潭王的自殺,顯然長久以來一直都令人不解。從明朝中期開始,就已經衍生出眾多稗官野史。帝克陳友諒,俘其妻孥曰:我自起兵以來,未嘗納人子女,今友諒三犯我金陵,四犯我太平,我甚恨之,其妻闍氏可沒入掖庭。未幾生子,實友諒遺腹也,封潭王,國於長沙。
  • 項羽,王世充,陳友諒,凱申公誰輸的比較冤?
    項羽,一代霸王,在推翻暴秦的戰爭上他出的力最大,最終四面楚歌,垓下自刎!作為一個梟雄王世充絕對是隋朝末年一個巨大的霸主,但是因為篡位之名,讓李世民出師有名,並號召民心敗之。所以他和西楚霸王項羽一般輸的也是比較冤。
  • 陳友諒墓地隨想
    出生長大在一個漁民家庭,喜讀書,愛讀三國故事,做過縣吏。江漢平原,素有習武之風。友諒和很多男孩子一樣,自幼學習武術。那是一個亂世,和歷史上劉邦項羽時期有一比。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爭霸到最後,朱元璋立大明,陳友諒立大漢。一山不能容二虎。決戰時期,陳友諒輸給朱元璋,隨後有了我們兩百多年大明王朝的統治。真乃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是如何處理他的妻兒?陳友諒還有後人嗎?
    那麼在陳友諒去世後,朱元璋是怎麼樣處置陳友諒的妻子和兒女呢?陳友諒出生在沔陽,一個普通的漁民之家,原本陳友諒是不姓陳的,而是姓謝,只是因為祖父早年入贅到陳家,才改姓陳。陳友諒在加入起義軍之初,被倪文俊封為簿書掾,後來因為在陳友諒獲得的戰功頗多,被封為元帥,在陳友諒被封為元帥的不久後,起義軍首領徐壽輝在蘄水縣正式稱帝,國號天完,史稱天完政權。徐壽輝剛坐上皇位之初,提出了摧富益貧的口號,因此得到了很多貧苦農民的支持,使得徐壽輝的起義軍,很快發展到了幾十萬人,到了後來甚至發展到了百萬人。
  • 陳友諒故鄉屬地考
    雖然,八百餘年前鄱陽湖上永載史冊的驚濤駭浪,慫恿起陳友諒與朱元璋兩雄爭霸,立鼎蒼穹,在存王敗寇間的決鬥中,上蒼詭異地將艦艢硝火中夾帶的奪命流矢,戲劇性地賜給了窮途敗北,亡命殘喘的朱元璋,讓叱吒風雲,壯志未酬的一代梟雄陳友諒的座艦九江口擱淺,最終功虧一簣,戰火中殞命,促成大明洪武王朝二三百年的宏圖基業。
  • 朱元璋摯友,明朝開國六王之首,為何最後被毒死
    離開郭子興部後,朱元璋帶領徐達等人攻下滁州,又攻打和州,徐達在這兩場戰爭中初露鋒芒,一代名將就此登上歷史舞臺。朱元璋攻取應天后,身處四面包圍之中,北有元軍,南有陳友定、方國珍,西遊陳友諒,東有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等人雖然也是元末起義軍,但他們之間個有矛盾,並不是一同反元,朱元璋當時形勢十分危急。
  • 《一代梟雄》高智商健腦神劇
    《一代梟雄》高智商健腦神劇《一代梟雄》該劇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貧窮落後的陝南小鎮風雷鎮為背景,講述了留洋歸來的何輔堂為報父仇,勵精圖治,用先進的思想為家鄉注入新風,並在關鍵時刻,投奔解放軍,力促風雷鎮和平解放的故事。
  • 陳友諒的樓船戰艦
    ——陳友諒的樓船戰艦引子:手機上裝了一個超星學習通,瀏覽中看到了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
  • 明朝名將,位列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五,同時又是明朝開國六王之一
    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中,他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不但是開國六王之一,同時位列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也是少數沒有收到朱元璋清洗的明朝功臣之一,他就是明朝的衛國公-鄧俞。鄧俞,原名鄧友德。元軍聞訊迅速派大將蠻子海牙率領元朝精銳水師聚集采石磯,準備進攻太平府,鄧俞率軍偷襲敵營,抓住了地方的很多將領,並利用火攻之術大破元朝水師,和其他將領乘勢進攻金陵,佔領了金陵,並乘勢佔領了江南重鎮徽州。鄧俞因功先後被升為廣興翼元帥和徵南將軍。
  • 《一代梟雄》誕生的傳說就在這裡
    圖1顯示了改編自著名女作家葉廣芩小說《青木川》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的受歡迎程度,寧強青木川鎮是風雷鎮的原址,受到廣泛關注,成為旅遊熱點。傳說古鎮有很多故事天南地北遊客慕名來這裡一探究竟!圖19,電視連續劇《一代梟雄》改編自小說《青木川》。該劇以20世紀代的陝南小鎮風雷這個貧窮落後的小鎮為背景,講述了何輔堂從留洋回來報仇報仇,努力治國,用先進思想為家鄉注入新風的故事,在關鍵時刻加入解放軍,推動風雷鎮和平的解放。圖20,青木川古鎮祠堂,均建於明清時期。夜晚青木川,在一輪明月下面,顯得安靜而神秘!
  • 一代軍師---劉伯溫(劉基)——劉氏名人
    在民間傳說中,有關他有故事往往都被加上很濃的傳奇色彩。    劉基在元順帝至正初年考中進士,做過高安縣丞及江浙儒學副提舉等官。元末大亂,群雄並起,劉基曾應召去徵伐割據海上的方國珍及江浙一帶的義軍或山寇,後來因中讒言,受到當權者的貶抑,於是棄官回鄉,歸隱青田。
  • 誕生《一代梟雄》的傳奇古鎮在這裡
    圖一,著名女作家葉廣芩小說《青木川》改編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的熱播,劇中風雷鎮的原址——寧強青木川鎮被大家廣泛關注,成為旅遊熱點。這一傳奇古鎮因藏有太多的故事,引來天南地北的遊客們慕名來此一探究竟!圖十九,電視劇《一代梟雄》是根據小說《青木川》改編的。該劇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貧窮落後的陝南小鎮風雷鎮為背景,講述了留洋歸來的何輔堂為報父仇,勵精圖治,用先進的思想為家鄉注入新風,並在關鍵時刻,投奔解放軍,力促風雷鎮和平解放的故事。圖二十,青木川古鎮祠堂廟宇密集,均明清時代所建。夜晚的青木川,在一輪明月下,顯得悠靜、神秘!
  • 電視劇《一代梟雄》重播 張涵完美詮釋婁棟梁
    張涵劇照  >>>點擊進入騰訊視頻,觀看《一代梟雄》  騰訊娛樂訊 由著名導演餘丁、王雷執導,孫紅雷、巍子、陳數、張涵等聯袂主演的年代傳奇電視劇《一代梟雄》(觀劇)在登陸多家衛視後
  • 安徽名人錄 | 明朝第一謀士——朱升
    因朱升出生在晨曦之初,太陽東升之際,其父取之昌盛、吉祥之意,為其命名為朱升。朱升八歲時,拜在迥溪開館講學的江敏求老先生門下,在江敏求學館裡求讀四年,十二歲後,又拜在休寧海陽開館講學的金齋諭老先生門下,在金齋諭學館裡求讀了四年,後因金齋諭老先生老邁年高才離開。十七歲初拜在休寧霞瀛開館講學的陳櫟老先生門下,十九歲時,經陳櫟推薦,在縣裡考上秀才。繼而在故裡開館講學,伴以務農。
  • 神秘的青木川古鎮,居然是一代梟雄電視劇中的風雷鎮,的確傳奇
    一代梟雄劇照《一代梟雄》這部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2016年我硬是不眠不休的把它看完了。當時我被劇中孫紅雷飾演的何輔堂佩服得簡直五體投地呀!風雷鎮就是「青木川鎮」,坐落於陝西省寧強縣,屬於川陝甘交界處,它不僅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驚」之譽,還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了解以後更加讓我日思夜想,心馳神往啊!
  • 這個小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陳友諒
    父親陳普才有五個兒子,陳友諒排行老三。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陳友諒投奔了徐壽輝部將倪文俊。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發動叛亂,陳友諒誅殺倪文俊,自稱宣慰使,攻克贛、皖、閩等地。部下張定邊等擁立陳友諒之子陳理即位,次年,朱元璋大軍直逼武昌,陳理投降,漢國宣布滅亡。陳友諒失敗,朱元璋評價說:「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足可見陳友諒在元末群雄中的突出地位。
  • 元朝和明朝之間,還有一個強大的王朝,其後代成今天韓國的望族
    比如元朝和明朝之間,按照我們現在的看法來說,應該只有一些梟雄,而沒有一個朝代。其實兩個朝代之間,還真的有一個朝代,那就是大夏。現在我們看,元末朱元璋滅陳友諒、張士誠,實力強大。其實當時大夏的實力,遠超過朱元璋帶領的西吳,是一個強大的朝代。元朝末年,蒙古的黃金家族同外部家族鬥爭激烈,先後發生了居庸關之戰和古北口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