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證協擬修訂管理規範 券商兩類子公司迎優化發展)
[摘要] 時代周報記者依據中證協網站公示信息統計,截至3月23日,全國133家券商中已有80家設立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73家設立另類投資子公司。
時代周報記者 林沫 發自上海
低調了許久的券商另類子公司和券商私募子公司在2020年春天又受到了重點關注。
3月1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各家券商及另類子公司、私募子公司下發了關於就《證券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管理規範(修訂意見稿)》和《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範(修訂意見稿)》徵求意見的通知。反饋時間截至3月23日。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此次兩個管理規範的修訂內容主要包括整合現有監管及自律要求,適當優化業務範圍,明確私募基金子公司下設二級子公司業務規範,完善另類子公司參與戰略配售的制度基礎等方面的內容。
時代周報記者依據中證協網站公示信息統計,截至3月23日,全國133家券商中已有80家設立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73家設立另類投資子公司。
券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規下,券商兩類子公司業務定位有望獲得優化,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擬定新規推動合規發展
就兩管理規範修訂的背景,中證協表示,由於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順利實施,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這些使得證券公司通過進一步加強另類投資和私募基金業務的願望日益迫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類子公司整體規模依然有持續增長態勢,但對券商母公司的利潤貢獻較為有限。
拿中信證券(600030)來說,其新近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旗下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金石投資2019年實現淨利潤10.9億元,淨利潤貢獻率為8.9%;另類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淨利潤13.02億元,淨利潤貢獻率為11%。
據投中研究院《2019年中國券商私募報告》,在2017年IPO等渠道退出順利的年份,海通證券旗下私募基金子公司海通開元淨利潤佔母公司淨利潤的比重一度突破20%,金石投資的佔比也超過10%。
及至2018年,受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A股IPO審核趨嚴,新三板和併購交易低迷等多重因素影響,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遭遇較大考驗,利潤佔比也有所下滑。
2007—2016年,券商直投業務經歷了「證監會試點審批」、「證券業協會自律監管」、「基金業協會和證券業協會雙重自律監管」等多個階段,在此期間,券商私募子公司和另類子公司逐漸分道揚鑣,各自走向獨立專業化運營。
中證協稱,截至2019年底,另類投資子公司與私募基金子公司基本上清理完成下屬機構,層級進一步簡化,架構進一步規範,業務進一步回歸,合規風控水平不斷提高。
此次修訂後,另類子公司和私募基金子公司均可自願申請加入中證協,成為協會普通會員,接受協會自律管理。
不過,中證協提出,無論是另類子公司還是私募基金子公司,母公司資源都是其業務發展的最直接助力,但母子公司之間的風險隔離,也是監管著力所在。證券公司應當將另類子公司的合規與風險管理納入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防範另類子公司相關業務的合規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項風險。
二級子公司有條件放開
「原則上不得下設二級子公司」一直是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進行整改的難點。2016年12月30日監管層發布《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管理規範》之後,不少證券公司關停了旗下的二級子公司。
「但從當時行業情況看,二級子公司往往是有『實質內容』的公司,所以這些整改要求導致不少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在較長一段時間處於業務停滯狀態。」3月21日,上海一家上市券商機構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而此次修訂的管理規範,目前看已有條件地放開了這一限制,明確允許券商私募子公司根據業務開展需要可以下設子公司。同時明確,二級子公司下不得再設子公司,在業務開展需要時,可向中證協備案,設立特殊目的機構(SPV)。
3月22日,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新宇律師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規定儘管短期內可能不一定會顯示出對業務的直接影響,但長遠看,對券商私募展業的靈活性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與資金方的合作模式可以更加多樣。
「比如相較於資金方單純地作為LP認購產品份額的形式,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今後可以與合作方共同設立子公司作為管理人,共同出資,共同管理,最終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這一模式在某些項目中可能更能夠優勢互補,滿足各方的利益,達到共贏的效果。」他舉例說。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隨著證券公司將業務重心由通道業務逐漸轉向自營業務,他們在私募股權基金業務和直投業務的探索也不斷深入。
劉新宇律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相比其他私募機構,券商系私募在市場上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如風控更加嚴格,業務團隊更加專業,對項目的篩選和把控能力較強,擁有高淨值的客戶資源等。對頭部券商而言,私募股權投資近年也成為重點發展領域。
跟投科創板制度更加完善
近日,科創板交出首份成績單,2019年90家公司盈利170億元,25%企業業績增幅超50%,41家盈利過億元。
作為科創板的一項制度創新,跟投制度對券商來說一直是增收的機會,也是對其投行實力的考驗。而跟投主要就是通過券商另類子公司的參與。
中證協在本次修訂《管理規範》時,進一步從政策層面明確了券商另類子公司參與跟投業務的相關規範。其中提到,另類子公司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監管規定及交易所自律管理要求被動參與境內交易所股票戰略配售的,將不受《管理規範》有關「投資+保薦」禁止條款的相關限制。
同時,在此次《管理規範)》修訂中,另類子公司的業務範圍也進行了適當優化,具體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經母公司制度明確的自營業務範圍以外的業務範圍;二是屬於母公司自營範圍但未實際開展的業務或能劃分投資特徵的業務種類;三是在有效防範利益衝突的基礎上投資的衍生品、大宗商品、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轉讓的股票等其他標的;四是以現金管理為目的投資於風險較低、流動性較強的證券。
廣發證券一位業務部門負責人就此分析表示,新規對過往部分券商另類子公司投資領域過於寬泛的情況進行了規制,有助於明確業務定位。
「以前另類子公司紅酒、藝術品也投,房地產融資和股權質押融資都參與,但後來監管趨嚴,業務範圍受限嚴重,新的管理規範對業務範圍明確後便於操作,或帶來新的機遇。」她說。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