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奶奶聊天的時候,說起現在養孩子難,壓力大。我奶奶就說也不知道你們現在年輕人養孩子怎麼感覺那麼難,像我們那一輩,一家五六個孩子是正常的,雖然那時生活條件不好,很多時候會吃不飽穿不暖,但是孩子也不用操多大心,只要拉扯大就行了。看看現在條件好了,也不愁吃喝了,家裡最多也就兩個孩子,你們為啥還天天發愁?
編輯
聽完奶奶話,我一時不知道如何答話,後來想想也是現實。像奶奶那一輩,家家戶戶都能生好多孩子,一對父母帶五六個孩子都是常事。雖然也經常聽老一輩說,以前的生存條件多艱難,孩子拉扯大不容易,說的更多的是倒是生活環境,也沒說帶孩子累和壓力大。但經常聽現在年輕人抱怨生養孩子累。為啥老一輩帶娃那麼輕鬆,現在帶娃像伺候祖宗一樣?原因很現實。
以前物質生活匱乏,養孩子只要能讓孩子餓不死凍不死就好了,現在基本上吃喝可以滿足,更注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以前的時候物質資源匱乏,生下孩子後,父母想的是只要能讓孩子有吃的有喝的不要凍死,餓死就好了。所以那時候父母更在乎的是孩子的物質生活,當吃飽喝足成為主要目標時,其實反而一切都簡單了,只要多掙錢就好了。
如今的時代不一樣了,雖說大家都在吐槽,養孩子壓力太大,奶粉喝不起,但要說如今誰家家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也是不太可能的,除了一些特別貧困的家庭和地區外。大部分家庭孩子基本的吃飽穿暖還是可以做到的,物質生活滿足之後這個時候父母就開始考慮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大腦開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成為家長追逐的目標。那麼家長的任務就不光光是掙錢了,更要對孩子進行各方面的訓練。
編輯
以前是散養模式,現在是精英培養模式
因為以前孩子多,不說父母的精力體力時間有限,分攤到到每個孩子上的時間都多不到哪裡去。而且因為孩子多,父母不會把壓力和期待都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那麼相應的父母也不會那麼焦慮。心裡也會有一種賭博心態,反正那麼多孩子,只要有一個孩子以後有出息,那麼全家就可以享福。而且以前那個年代家裡孩子多,有長姐如母,長兄如父的說法,大的孩子一般都能很早就可以幫著照顧下面的弟弟妹妹們,可以幫著父母分擔壓力,所以那時候父母的壓力相對沒有那麼大。
編輯
而現在孩子少,父母的關注點只能放在這一個孩子身上,期待和追求都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父母變得小心翼翼,生活重心都圍繞著在一個孩子,那孩子想當成精英培養,衣食住行每一步都按著精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這樣孩子壓力也大,孩子的壓力在反饋的父母身上。而且現在信息通達,網上鋪天蓋地的神童,別人家的孩子,在這樣信息的刺激下父母更不敢掉以輕心,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