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總說以前孩子好養,現在養個孩子,也太難了吧--真的嗎?

2020-09-23 育兒喵喵

在20世紀80年代,養個孩子,你需要:

● 給他口飯吃,讓他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找個好工作。

老照片

在2020年 培育你的下一代,你要注意:

● 確保滿足孩子在情感、學習和心理上的需求,但同時必須注意:不能給孩子施加過多壓力和刺激;

● 不僅是物質的條件,也需要精神上的滿足;


爺爺奶奶的陪伴


來自父母的陪伴


因此,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質疑:「老一輩帶四五個孩子都那麼輕鬆,為啥現在帶娃就像伺候祖宗?」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ps喵喵帶大家就來看一下老一輩帶娃和我們的今天帶娃的區別吧!


在過去,能平安長大實屬不易

當時的環境資源匱乏,在過去,養活、養成一個孩子要經歷的風險更高,在那個條件下能平安長大實屬不易了。在我們看不見的世界角落,有多少父母為讓孩子吃上一口飯而掙扎。就說長輩那個時代,兄弟姐們眾多,每個孩子張嘴對於現在來說只是一口飯的問題,對於以前的孩子來說則是否能夠生存下去,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健康順利的長大,所以生存活下來就是幸運了~


△70年代農村老照片


對我們的父母輩甚至更老一代來說,紅糖、雞蛋就已經是孕產婦最珍貴的補品了,能填飽肚子就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了。


但是,想要吃上飯,生完孩子幾天就下地勞作的農村女性比比皆是——不是因為身體恢復的快,而是不勞動就可能吃不上飯、就填不飽肚子。

ps喵喵覺得能有現在小康生活已經很幸福了~

所以,在以前溫飽還成問題的時候,孩子能拉扯大就不錯了,根本無暇去想科學育兒的問題。

以前養活重在「活」,現在重在「養」



在過去,養育孩子,單純就是生、養、把孩子拉扯大就可以,如果能有出息是最好的。


近十年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網絡的普及、自媒體的新興,無論是抖音,小紅書,都在科普育兒知識。


如果僅僅只是「養」娃,放到今天已經不能滿足大部分家長的需求了。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實現溫飽步入小康之後,更多的追求放在了「育」上,對孩子傾注更多的精力,從而顯得現在的孩子不好伺候了。

物質、精神缺一不可。



在科學育兒的帶動下,整個教育理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光有物質條件還不夠,精神上還得能提供相應的支持。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心理撫育對孩子的重要性,願意調整自己的生命狀態,完善自己的溝通方式。認識到孩子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養育模式將從打罵、命令的方式轉為尊重和合作。


重視養育下一代,這是時代的進步



用「像伺候祖宗」這個詞來形容照顧孩子,已經成為現在寶媽的口頭禪了,現在是一個孩子四五個大人在邊上圍繞著轉,所以,現在的家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想要給孩子更好的養育,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正常的,根本沒有必要質疑。

相關焦點

  • 現在養一個孩子都這麼累,過去五六個孩子都是如何養的?
    近段時間,網絡上流行一句話:國外的一個單親母親就能養活一個孩子,而在中國,養一個孩子需要全家人出動。想想爺爺輩兒的家庭,動輒就生五六個孩子,父母為了生活整天奔波,也沒時間去照看這五六個孩子,但也沒有想過有多麼難養。
  • 現在的孩子比過去更難養嗎?
    在上一期特別篇裡,湯姆和大家分享了各國產假的情況,也提出帶孩子不僅是寶媽的事,也是父母、家庭、國家和全社會的事。這一期,我們來聊一聊孩子好不好養的話題。經常聽到有人說起「現在的孩子不好養」、「過去養孩子很容易」之類的話,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 以前一起養7、8個孩子都不嫌累,現在養活1個孩子就身心疲憊?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即使現在二胎政策已經開放,但是還是會有很多家長選擇就要一個孩子,因為在帶娃的過程中已經讓他們感覺到很累了,可是有的老人可不這樣想,有的老人會認為以前沒有計劃生育的時候生了那麼多的孩子,一起養活也沒有說累的,為啥現在的年輕人就養活一個孩子為什麼感覺如此的疲憊呢?
  • 婆婆養出"米其林"孩子,顯擺養得好,過來人:帶孩子去醫院吧
    important}老人帶娃基本就是天天怕孩子吃不飽,不停的喂,因此很多家長就吐槽,把娃給老人帶了一段時間,回來發現都快不認識了,胖的一塌糊塗,在老人心裡,吃的多胖就是好,可太胖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婆婆養出了一個「米其林」孩子,特別開心,經常和別人顯擺自己養的好,孩子才胖的,可是有一天,婆婆還在小區裡和別人顯擺自己帶的孫子呢,就聽到一位過來人和她說:這孩子太胖了,不是什麼好事,有空帶孩子去醫院看看吧。
  •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在孩子面前越來越卑微?兩個老人說了扎心實話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在孩子面前越來越卑微?,覺得我經常會做出來一些事情,在妨礙他們的生活,如果我在他們面前說很多話,他們就會覺得,我非常多嘴,要麼就會覺得我非常嘮叨,反正就是不會讓我心裡舒服,我不太想讓別人覺得,我是個讓人討厭的老人,所以,我就更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去坦露我自己了,越來越低調,也越來越卑微。
  • 這是80後阿姨的遊戲,遊戲體驗兩小時,「養孩子」太難了
    這是80後阿姨的遊戲,遊戲體驗兩小時,「養孩子」太難了最近一款養成遊戲,得到不少80後阿姨的熱心推薦,這個遊戲好玩嗎?對於組隊升級的遊戲,養成遊戲更自由,也更吸引人,尤其是一些有強迫症的玩家來說。熬通宵不睡覺,也要打出成績來。
  • 孩子和老人睡真的好嗎?現在知道還不晚
    在現在的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會生育寶寶之後把寶寶給老人帶養。所以很多時候就沒有再去接寶寶,讓寶寶直接和老人在一起入睡。那麼,讓寶寶和老人在一起睡真的好嗎?其實讓寶寶和老人接觸的過多也是不好的,這樣說不僅僅是從寶寶的性格上來說。過早的讓寶寶和老人在一起睡覺,會不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
  • 各位家長都長長心吧,把孩子當孩子養,才能養出好孩子
    所以現在有人說,想毀掉一個孩子非常簡單,只需要給他一部手機就夠了,這麼說絕對有他的道理,必須引起家長們的注意。人生的教育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中對品行影響最大的就是第一階段從出生到小學啟蒙教育,教育者是家庭環境和父母。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老」,由此可見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現在很多家庭卻忽略了這方面的教育,總是說「孩子還小」這類話,結果就是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巨嬰」,高鐵上佔座不讓的博士,23歲把自己餓死在家裡的青年,大街上毆打母親的兒子等等,真是讓人哀其不幸,恕其不爭。
  • 專家建議放開3胎,沒錢的人說:專家,您知道養一個孩子多少錢嗎
    好嘛,好不容易給孩子養到會走會跑,就開始買各種書籍,得讓他們學知識學文化不是!到了幼兒園,公立幼兒園還好,半年1-2千的消費吧。要是私立幼兒園,那就得1-2萬的消費了。這些還都得是建立在家裡有老人可以幫忙,有人可以專門看孩子的基礎上。
  • 國家幫養孩子真的要來了?人大代表建議發放育兒補貼,你支持嗎?
    消息一出瞬間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再加上網絡上前段時間吵的沸沸揚揚的國家幫養孩子一事,這不禁讓人聯想,難道國家幫養孩子真的要來了?不知道各位老鐵對此有什麼看法,小編的觀點是,建議是個好建議,但是真的能按部就班的執行下去嗎?因為各地實際情況差異過大,而又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實施的時候難免會有些矛盾出現,這又該如何解決呢?
  • 養孩子一年補習費花掉10個愛馬仕,孩子:我太難了
    最近一本名為《上岸》的書火了,是一位北京海澱媽媽記錄的孩子重點學校闖關的心理路程。書中說,孩子一年參加的補習班費用夠買10個愛馬仕。所謂上岸是指孩子成功被重點學校錄取,稱上岸!孩子上岸考取重點學校,報了十幾個輔導班,養孩子就像開公司,必須捨得投資才能有高回報。這位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也是拼了,從孩子小學起,就毅然辭去五百強企業工作,回家做了全職媽媽。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培養雞娃的媽媽。
  • 《養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現在養孩子,心理健康是剛需
    「現在的孩子真不好養,以前家裡都養幾個,也沒見這麼累人很多過來人會這樣指責現在的孩子,怪父母們溺愛孩子,言之灼灼。可是現在真的跟過去不一樣了,現在無論是物質生活,環境,所處時代都變化太大,養育孩子不但要保證孩子的溫飽和文化教育,還有心理問題更應該被關注。40歲的李女士,兒子16歲,對於兒子,李女士付出了全部心血,可是卻發現兒子對自己越來越對抗,會對媽媽口出惡語,直到有一天,兒子對李女士揮出了巴掌。
  • 養女兒不如養兒子?養兒能防老?是真的嗎?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其實呢「養兒防老」這種觀念在大家心裡已將根深蒂固了,因為這樣的觀念是從古代一直遺留下來的,然而贍養老人一直也是年輕人的義務,那麼養女兒不如養兒子?養兒防老種觀念現在還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來看一下其實在古代社會,常有「養兒防老「的概念,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
  • 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
    導讀: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要總勸人家生二胎,沒錢養不好孩子
    很是反感,因為生一個二胎,想要培養好,成本真的太高!蔡康永在《奇葩說》說,不要假裝現代社會金錢不重要,不要誤導年輕人,沒有錢也能很好養育孩子,這不誠實。對於蔡康永的這句話,真的是說到我的心坎裡。剛放開二胎的時候我還沒有懷一胎,朋友就勸我。
  • 養一隻寵物,陪孩子長大吧
    其實說到養寵物,家長和孩子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孩子看到毛茸茸的小動物,第一反應是:好可愛,我要養!家長第一反應是:你養了又不管!哈哈哈,是不是真實寫照了?話說我上周剛收留了我們班一個娃家的倉鼠生的小倉鼠,我是不是個宇宙無敵好老師?
  • 老人說:遠嫁的女兒等於白養了,為了愛情放棄骨肉親情
    遠嫁的女人,最後都幸福嗎?一位母親說,我不圖女兒對我孝敬,我只想我女兒過得幸福快樂就好,我陝西的,女兒遠嫁浙江農村,現在我的心真的很痛,女兒公婆對她都很好,可是女兒遠嫁的女婿不走正道,八年了,一直賭博,每個月五千多的工資輸光還欠下高利貸,兩個孩子上學吃穿都是我女兒上班掙錢開支。
  • 老人帶養到底好不好?如果必須要老人帶孩子,應該注意些什麼
    但是,隔代教育好嗎?有些父母說:「好!」而且老人對孩子的關注和付出相比我們來講要好很多,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比較懶的,尤其是帶娃這件事上。但前面也說了,老人畢竟不如我們接觸的信息多,很多科學的育兒理念是不具備的,那就要求孩子的父母首先要為老人提供學習科學育兒知識的機會,比如,今年老嶽講感統新上的「感統理論進階課」,由老嶽親自主講,內容涉及家庭育兒、感統訓練等非常多的知識點,非常適宜為老人普及科學帶養的理念和方法,為了孩子,不妨為老人開通一下。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上熱搜,評論卻不友好:專家給錢養孩子嗎?
    人口老齡化,出生率卻下降了,這些老人誰來養呢?家庭式養老,我們不能想像,一個孩子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老人的場面。如果再加上配偶家裡的老人,一個小家庭養著8個老人,肯定是吃不消的。有人說,家裡老人多也沒有什麼可怕的,他們都有退休金,可以養活自己的。
  • 孩子被姥姥養胖成米其林,女兒三月後回家接孩子,差點沒認出來
    對於帶孩子這方面年輕人與老人帶娃的方式有些不同,年輕人帶孩子則喜歡把孩子往瘦裡養,因為現在這個年代胖人會影響很多因素,孩子長大會產生不自信的現象,而且衣服也難選擇,而老人帶孩子則喜歡把孩子往胖裡養,因為老一輩的眼光就是孩子胖了好,胖了身體結實,能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