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
國際經濟環境研判及對策思考
——中財MBA卓越講壇第十講成功舉辦
11月24日晚,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中央財經大學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MBA教師、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張曉濤教授為大家帶來題為《「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研判及對策思考》的精彩分享。本次講座仍然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舉辦,線上參與人數達到了2011人次,講座由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兼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賈曉菁教授主持。
講座現場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中央財經大學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MBA教師、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張曉濤教授
張曉濤教授就疫情後的全球化重構、「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挑戰講解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全球視野下「國際國內雙循環」為角度,分析了我國面臨的經濟環境與挑戰。
疫情衝擊下的全球化重構:助推器還是分水嶺
中美貿易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奏,中美貿易摩擦未來的長期破解之道是反制與談判並行,中國經濟要尋找新市場,基礎設施先行,未雨綢繆成立自貿試驗區。從長遠看,受美國鷹派的影響,中美貿易衝突還將繼續,未來可能還會掀起新的高潮,而保持「鬥而不破」關係,還取決於兩國政治家的智慧。
張曉濤教授強調,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格局已經出現一些變化趨勢,疫情助推了世界格局的重構,加劇了全球化的撕裂,使全球經濟從經濟福利為主轉到國家主義的現實主義路徑,助推全球化重構,同時也催生重塑格局的思想和行動。無論疫情成為世界格局變化的「助推器」還是「分水嶺」,國際政治的內涵更新、全球治理的議程變化以及全球化經濟基礎的改造等都是正在發生並將塑造未來世界格局的重大趨勢。
「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挑戰
後金融危機時期和後疫情時期的雙重影響,導致「十四五」期間全球經濟穩定性始終較差,而全球價值鏈也面臨劇烈調整與重構,全球治理模式開始新探索。
張曉濤教授指出,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城鄉發展差距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國際與國內環境挑戰。同時,機遇也隨機而來,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當今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張曉濤教授從文明競賽、技術動能、國家制度、知識體系、權力結構五個維度解釋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上五維度表明,進入21世紀,東方文明逐漸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主要動力,引領世界發展的潛力還將爆發,國家治理等平衡關係與匹配程度需要更深考量,全球應迫切從全人類的現代實踐出發,進行跨界知識大融通。未來世界,不一定聚焦在國家領導權之爭,而有可能取決於國家與社會、國家與非國家主題之間的力量平衡。
全球視野下的「國際國內雙循環」
「國際大循環」戰略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成功,但隨著中國經濟與外部環境發生一系列結構性變化,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至今,該戰略日益變得難以為繼。中國經濟「雙循環」依託於需求升級、供給升級、金融供給側改革、宏觀調控現代化、數字經濟發展、國際定位升級六大支柱,助力中國躋身世界經濟強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好應對全球百年變局,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但不會重演。內循環是為了抵禦外循環衝擊。中國又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未來五年到十五年要實現「驚險的一躍」。張曉濤教授強調,《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自貿區,它的建成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將形成一體化大市場,這是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近20年來最重要的成果。
最後張曉濤教授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線下提問環節
線上提問環節
線下現場合影
在交流互動環節,張曉濤教授與同學們展開熱烈交流和討論,並就同學們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耐心且詳細的解答,他輕鬆幽默的話語以及精彩的回答贏得了陣陣掌聲。交流互動環節後,熱情的同學們在現場為張教授送上鮮花,以表達師生與感謝之情。賈曉菁教授最後對本場講座進行總結並對張曉濤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至此,中央財經大學MBA卓越講壇第十講圓滿結束。
嘉賓介紹
張曉濤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教授,MBA教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中央財經大學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中國貿促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中商智庫副理事長。在《求是》《管理世界》、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等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國別報告》(叢書)等專著8部,主持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委託課題多項,多次榮獲校級優秀教師榮譽稱號。曾獲商務發展研究成果(2017)優秀論文獎、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銀行業發展研究優秀成果(2016)三等獎等。為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華夏基金、中國建設銀行等五十餘家單位進行過管理諮詢與培訓。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卓越講壇
中財MBA 從優秀到卓越
由中財MBA發起設立,以「從優秀到卓越」為主題,定期邀請名人名家、知名企業家、行業精英、傑出校友、校內外名師等面向全校師生舉辦各類講座,講座內容涵蓋金融管理、財務會計、企業管理、文化素養、科技前沿、創新創業等方面。
往期講壇
請
第九講
韓復齡
中財教授、央視財經評論員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及其影響》
請
第八講
曹莉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副院長
《開發性金融與多邊開發金融機構的重要作用》
請
第七講
張禮卿
普華永道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
請
第六講
劉桓
國務院參事、中財教授
《企業如何理解和運用疫情期間國家出臺的財稅政策》
請
第五講
魯桂華
會計學院知名教授
《資產定價及財富效應:大陸股市和債市的證據》
請
第四講
李家祥
中國民用航空局原黨組書記
《從理論到實踐需要橋梁》
請
第三講
楊柳
中銀基金管理公司專職董事
《財富管理的全球化、數位化、綜合化》
請
第二講
陶冬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
《陶冬看世界》
請
第一講
吳海
桔子水晶集團創始人
《創業的運氣與天賦》
【來源:中央財經大學MBA】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