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好、全身皮疹、虹膜炎,久治不愈?風溼免疫科專家:這是這種...

2020-12-24 瀟湘名醫

說起關節炎,大家都覺得耳熟能詳,見多不怪。但是有一大類的關節炎,它的表現五花八門,常被誤診,久治不愈才找到發病的根源。本期邀請溫醫大附二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王紅根據自己門診病例,聊一聊有關脊柱關節炎的話題。

專家簡介

圖為王紅主任在實驗室,對標本進行離心等檢測

王紅 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美國OHSU和澳洲UQ訪問學者、浙江省醫學會風溼病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風溼病分會常務委員、溫州市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腸胃問題、全身皮疹、虹膜炎卻是一類疾病

近期,溫醫大附二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王紅在門診碰到了多位不同年齡、不同表現的脊柱關節炎患者。

37歲的吳先生,經常腹痛、腹瀉,偶有黏液膿血便,以為是胃腸有問題,中藥、西藥服用一段時間,竟然無明顯好轉。到了夏天,他的消化不良情況更加嚴重,還經常感冒,為此明顯消瘦。朋友建議他查一下免疫功能,於是他來到風溼免疫科門診,通過一系列檢查,他被診斷為腸病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炎的一種)。

50歲的羅女士,全身皮疹多年,一直在皮膚科就診,診斷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給予外用藥物等治療,病症能控制得住。但是近3個月,她又出現雙手、雙足、膝關節腫痛,伴晨僵的情況,於是她來風溼免疫科就診,診斷為銀屑病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炎的一種)。

20歲的溫先生,反覆虹膜炎3年,一直在眼科就診,給予滴眼液等治療,稍好轉,但是症狀總是反覆發作。近期,他發現自己的視力有所下降,風溼免疫科門診醫生仔細詢問其病史,得知他有夜間腰背疼痛、晨起僵硬的現象,經過一系列相關檢查後,他被診斷為脊柱關節炎。

26歲的石先生,右足跟反覆腫痛5年,一直在骨科就診,用了很多外用膏藥及口服藥物,療效仍欠佳。近期,他開始出現行走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輾轉了多個科室,最後來到風溼免疫科,確診為脊柱關節炎。

「這些患者雖然表現的症狀不同,但卻是同一類病人。」王紅主任解釋,脊柱關節炎是一組慢性炎症性風溼性疾病,主要症狀為腰背部疼痛伴或不伴有外周關節炎,比如早期症狀有臀部交替性疼痛的,有皮膚、黏膜受損的,有的手掌、足底、腿側出現紅疹,有的還會在腿側摸到小結節,同時伴有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由於脊柱關節炎的症狀五花八門,當上述症狀長期沒有好轉時,患者應去醫院儘早進行診斷。

此病「重男輕女」發病與基因有關

脊柱關節炎是常見疾病,總發病率1%~2%,包括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未分化脊柱關節炎和幼年慢性關節炎,其中強直脊柱炎最多見,其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腰背疼痛,但也常被誤診為背肌勞損或者腰椎間盤突出。

「最近,我就碰到一個典型的病例,28歲的劉女士,產後7個月裡,一直腰背部不適,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腰肌勞損,但是無論是外用膏藥,還是熱敷、按摩等,均不見明顯好轉,她自己上網查資料,覺得與風溼病有關,便到風溼免疫科就診,結果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 王紅主任說,她還算幸運的,早發現早治療,不少農村的患者到了疾病晚期,出現脊椎畸形,才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此時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

王紅主任提醒,強直性脊柱炎「重男輕女」,男性患者比例更多,尤其是45歲以下的腰背疼痛患者,要注意與骨科腰椎病的區別,比如腰背痛常出現在夜間、後半夜疼醒;伴有交替性臀部疼痛;有晨僵情況;同時腰痛疼痛活動後可以改善,而休息不能緩解的,應及時就醫排查。由於此病患者發病多與基因有關,建議做檢測一下基因HLA-B27是否為陽性,並做一個骶髂關節的磁共振,以便進行早期診斷。

專家提醒,強直性脊柱炎等脊柱關節炎為慢性疾病,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長期鍛鍊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患者樹立良好的心態對於延緩疾病的進展有很大的作用。

來源:溫州都市報

所有內容、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ID:dsbeyuan

關注┃溫都夕陽紅

內容合作,請致電:0577-88096949

相關焦點

  • 得虹膜炎別亂滴眼藥水
    近日,他右眼不適,在妻子的要求下去醫院,他8年前左眼險些失明的「元兇」——虹膜炎才被揪了出來。時隔8年右眼復發虹膜炎最近,吳先生突然感覺右眼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滋味,他在8年前體會過,當時是左眼又紅又痛,一看見強光就流淚。為了儘快擺脫這些不適感,他每天頻繁滴眼藥水。後來,吳先生的眼睛沒那麼疼了,但視物越來越模糊。
  • 【科室報考指南】風溼免疫科
    風溼免疫科屬於一門新興學科,在改革開放以後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卻是近十幾年才讓大家耳聞,也才普遍到了一些二線、三線城市的三甲醫院,百姓們也逐漸開始了解風溼免疫這類疾病,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然而,日積月累的,風溼免疫科的醫生逐漸成為了一些通曉各個科室疾病的醫生,成為了一批大內科醫生。因此,風溼免疫科所包含的疾病類型不僅僅是以上所提及的10類…還有更多的疾病類型也屬於風溼免疫科,我覺得,風溼免疫科的知識日新月異,更新非常快,或許在近幾年,專家團隊就會把風溼免疫疾病的定義以及類型進行擴展,進一步改善風溼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方法,從而減輕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虹膜炎非「紅眼病」不可掉以輕心
    眼睛又紅又痛、畏光、流淚……因為症狀類似,虹膜炎常被人誤以為是「紅眼病」。專家提示,虹膜炎治療不及時易引起多種併發症,出現不明原因的眼睛發紅應儘早就醫,切不可自行用藥延誤就診。
  • 風溼科常見關節炎的鑑別診斷
    風溼科常見關節炎有類風溼關節炎、脊柱關節病、風溼熱、感染性關節炎、鏈球菌感染後症候群、成人Still病、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乾燥症候群(SS)、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代謝性骨病等引起的關節炎。
  • 專業介紹--風溼免疫科
    今日臨床專業——風溼免疫科。本篇內容目錄:專業介紹工作內容院校排名工資待遇工作強度專業發展前景就業分析【專業介紹】臨床醫學是一級學科,內科學是二級學科,風溼免疫科是三級學科。風溼免疫科是醫院內科學領域中的新興的一種學科,主要研究和治療風溼免疫類疾病。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覆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溼病。
  • 我和我的祖國——風溼免疫科老中青三代醫生的故事
    短短30餘年,從成立伊始的血液風溼科、腎病風溼科、內分泌風溼科逐漸成長為獨立的風溼免疫專科;從之前的缺醫少藥到現在診斷治療風溼病技術不斷提高,新藥不斷湧現,學科邁入發展的春天,這與祖國的開放發展、各個分支學科的進步及我國一輩輩風溼免疫科醫師的努力分不開。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和風溼性關節炎
    北京崇文門中醫醫院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和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是什麼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腫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關節症狀是最主要的表現,部分患者還可出現多系統受損表現。在病情初期,關節腫脹、疼痛是類風溼關節炎主要的症狀體徵。
  • 【科室介紹】嶽陽醫院風溼科
    風溼科特色治療中西醫結合個體化治療關節炎嶽陽醫院風溼科對於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各種關節炎,通過個體化靈活使用抗風溼藥物,聯合使用中藥內服湯劑和外用薰洗方,可明顯緩解關節腫痛、腰背疼痛、晨僵等症狀,恢復關節功能,防止身體關節畸形,提高生活質量。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什麼是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什麼是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   很多人認為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是一種皮膚病,其實不對。本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一樣,也是多組織、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害,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不明原因的發熱、炎症 不妨看看風溼科
    這類病人常有一個共同點:有炎症或發熱或炎症、發熱都有。竟有這樣的怪病?的確有!專家指出,這類疾病可認為屬於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與免疫性炎症相關,即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產生的炎症,可到風溼免疫科治療。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指南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指南一、類風溼關節炎能治療好嗎類風溼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慢性疾病,在目前治療情況下不能完全治癒。但是如果在疾病早期進行控制,可以控制患者關節不變形,保持勞動能力。
  • 西安交大二附院風溼免疫科門診正式啟動
    健康一線(vodjk.com)訊:25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門診正式啟動。風溼免疫科設有門診、住院部、實驗室及生物製劑輸注中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
  • 泰安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武樹朋:使命在肩 責任在心
    在泰安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這個大家庭裡,有能力卓越的老專家、有踏實努力的青年醫生,有任勞任怨的護士,以及勤懇好學的實習醫生。他們平均每天要接診100多個病人,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繁忙中度過,但他們從不放棄學習。風溼免疫科是醫院內科學領域中的新興的一種學科,主要研究和治療風溼免疫類疾病。
  • 健康測查,反覆口腔潰瘍為何要到風溼免疫科就診?
    口腔潰瘍怎麼會和風溼免疫科掛鈎,那不該是口腔科管的事嗎?之所以要這樣提醒,是因為有一種白塞病,會以反覆口腔潰瘍為首發症狀。這種疾病在我國及地中海地區廣泛分布,因此也有絲綢之路病的稱號。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0.01%,但咱們人口基數大,患者算下來就要超過10萬。
  • 長沙一男子全身長滿紅疙瘩 專家:一旦發生過敏性皮疹應及時就診
    家住長沙的羅大叔(化名)近日因塵蟎導致全身長滿了紅疙瘩,且奇癢無比。經過一周的治療,患者皮疹明顯減退,今天已好轉出院。專家提醒:一旦發生過敏性皮疹應及時就診。一周前,56歲羅大叔到自己幾年未住的老房子去清理東西。
  • 如何一眼識別風溼
    風溼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風溼病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等。關節疼痛是風溼科最常見的症狀,但風溼病還可以影響全身多個不同臟器,臨床上呈現複雜多樣的症狀,患者常常不知如何就診!
  • 成都風溼醫院成功舉辦海峽兩岸風溼免疫疾病座談會
    為促進海峽兩岸風溼領域的科研與臨床合作,加強海峽兩岸學者的溝通與交流,我院(成都風溼醫院)於2019年10月5日組織舉辦「海峽兩岸風溼免疫疾病座談會」,會議邀請到中國臺灣國泰綜合醫院風溼免疫科全以祖教授,以及我院陳建春主任、劉菲主任、蒙興文主任、張政主任等數十位醫護人員參加。
  • 美專家表示:皮疹,新冠的又一典型症狀(韓昕餘專訪)
    美國皮膚病學會已經發布了與新冠有關的幾種不同類型皮疹的指南,並且強調了出現相關症狀,一定要聯繫家庭醫生。 皮疹或為新冠病毒新的症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被確診新冠,感染新冠病毒後引發的嚴重後果也不斷浮現,先是喪失嗅覺和味覺,然後出現腹瀉等腸胃問題。
  • ...醫院風溼免疫科韋嵩:風溼骨病患者冬季預防保養需「應四節順天...
    核心提示:隨著冷空氣的頻繁到來,南方的城市變得溼風冷雨,每到這時,風溼骨病總會緊緊「纏繞」著:腫、痛、麻的感覺攪得風溼骨病患者坐立難行,寢食難安。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風溼免疫科韋嵩主任指出,風溼骨病患者冬季的護理和養生應該注意順應四時和節氣的變化;避免風寒溼邪刺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過酸過辣;日常多做有氧運動,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