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買魚時,別錯過這6種海魚,老漁民:無法人工養殖,冬天吃最肥美
冬天比較寒冷,多吃肉能夠補充營養和體力,從而達到防寒保暖的效果。在吃雞牛羊肉的同時,也別忘記多吃魚,魚肉易於消化吸收,口感也好,而且魚肉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不論老人孩子都適合。所以,冬季飲食多吃魚,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當我們在市場買魚時,會有淡水魚和海魚這兩種,相比較而言,海魚比淡水魚更鮮甜滑嫩。但面對海鮮市場中琳琅滿目的魚類,有哪些魚是野生的呢?今天我來分享6種冬季最肥美的海魚,且都是人工無法養殖的,好吃又營養,一起來看一下吧。
第1種,帶魚
帶魚又叫做刀魚、裙帶、牙帶魚等,新鮮帶魚為銀灰色,有光澤,肉質細膩,味道鮮美,而且魚刺比較少,吃起來非常方便。冬季是帶魚的捕撈旺季,但是我們在市場上很難看到鮮活的帶魚,這是因為帶魚不是淡水魚類,而是名副其實的野生魚,這種魚一般生活在水下的30-200米內,一旦被人們打撈上岸,海面的壓力變化無法調節,帶魚就會死亡。帶魚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煎炸、紅燒等,但帶魚清洗比較麻煩。建議用75度以下的溫水衝洗,更加容易洗淨,而且無腥味。
第2種,馬鮫魚
馬鮫魚的學名叫做鮁魚,是我們沿海地區最為常見的一種野生魚,多數生活在150米深的海域裡面,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肉質緊實,沒有什麼刺,由於馬鮫魚在冬季停止成長儲備脂肪,所以12月份正好是馬鮫魚上市的季節,最新鮮肥美也最多,營養極高,價格也很給力,一斤才15元。常見的馬鮫魚做法有清蒸,紅燒,燉湯和包餃子,尤其將魚片煎的香香脆脆,非常好吃又下飯。
第3種,小黃花魚
小黃花魚分布於我國黃海、渤海、東海,為近海底層結群性洄遊魚類,不能人工養殖。柳葉形狀的小身軀, 體長約20餘釐米,外皮金黃,魚肉細嫩鮮美,煎烤烹炸都美味,表皮又香又酥,好吃極了。由於小黃魚是海水魚,離水即亡,所以挑選小黃花魚時,要選擇魚鱗平整均勻,微黃透亮,眼睛比較黑而光亮,身體上沒有明顯的傷痕的魚來購買,這樣的小黃花魚才是新鮮魚。
第4種,馬面魚
馬面魚又稱剝皮魚、皮匠魚、麵包魚。這種魚屬於外海暖溫性底層海魚,在我國中的東海、南海以及黃海中都有出產,雖然它的外表很難看,魚皮像砂紙,但營養價值不比其它魚類差,其肉細嫩而且沒有腥味,肉味比較清淡,可以搭配豆豉、醬油、姜蒜紅燒,或者切片煮湯,是一種物美價廉的食用魚類。
第5種,鮟鱇魚
鮟鱇魚又稱結巴魚、蛤蟆魚,因為頭上頂著燈籠,所以也俗稱燈籠魚。鮟鱇魚長相也很醜陋,嘴巴大,牙齒難看,頭也大,其實鮟鱇魚味道很好,它屬於軟骨魚,口感鮮美且口感緊實有彈性,其中魚肝和魚肚是最美味的部位,鮟鱇魚肝還被稱之為「海中鵝肝」。鮟鱇魚可蒸、可煮、可煎、可炸、可刺身、可涮燙……做法可謂多種多樣。
第6種,龍頭魚
龍頭魚一般生活在水深50米以內,泥沙底海域常年可見,它又稱水潺、九肚魚、豆腐魚、鼻涕魚等,價格很實惠,一斤10元左右。這魚渾身軟溜溜的,連魚骨也是軟的,肉質細嫩,入口吸一吸就化了,是很受歡迎的魚類。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用來清蒸、煮湯,而大排檔的做法,是掛軟糊下油鍋炸到外殼香脆,再撒上椒鹽,吃起來外酥裡嫩。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分享適合冬天吃的6種野生海魚,遇見別錯過,趁著冬天最肥美的時候多吃些吧。此外,你還有哪些熟知的野生魚?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