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小吃中的一種湯類,想必很多朋友都喝過或者聽說過,特別是在北方地區,那就是胡辣湯。在北方地區的早餐中,一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搭配著一個肉夾饃或者一根油條,這可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絕頂美味。其實胡辣湯我們在家裡也能很快地做出來,關鍵是掌握住其中的幾種關鍵食材。胡辣湯的家常做法,7種食材不能少,這樣才能喝出胡辣湯的原味!
下面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胡辣湯的歷史,胡辣湯起源於中原地區,屬於中原知名小吃,其中尤以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的胡辣湯最為出名,山東以及陝西地區的胡辣湯基本也是傳承了這個口味。胡辣湯經常用到的食材,有胡椒、辣椒、熟牛羊肉丁、高湯、麵筋、粉條、海帶絲、黃花菜、黃豆、花生米、豆腐絲、木耳等,這些食材是最常見的,當然不是必須的。
特色美食就是這樣,它總有幾種屬於自己的特色食材,胡辣湯也不例外。如果我們在家裡自己做胡辣湯,這7種食材是不可或缺的,有了它們,別管怎麼做,總能做出胡辣湯的原味。這7種食材如下:首先是胡椒,胡辣湯的辣味就源自胡椒,並不是辣椒;然後是麵筋和麵筋水,糊味以及湯汁的粘稠就來自它;接著是醬油,上色全靠醬油;另外是花生米、海帶絲、粉條和豆腐絲,這幾種食材搭配起來有一種很好的複合型口感,其他的高湯、黃豆、肉丁之類的可有可無。
以上7種食材,其他的都可以是現成的,唯獨麵筋和麵筋水不要買,需要自己製作,自己製作出來的,口感最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麵筋怎麼做,下面就簡單地說一下。首先像蒸饅頭一樣,將面揉成麵團,成團之後,再把這個麵團用雙手在清水裡反覆揉捏,出來的麵筋水倒掉,反覆多揉搓幾次,見下圖。
一個拳頭大小的麵團,在經過幾次揉捏和換水之後,裡面的澱粉基本上被洗掉了,剩下小半個拳頭大小的就是麵筋了,這個麵筋在後面用的時候可以扯成長長的薄片,然後撕成細條狀下鍋,這樣做出來的麵筋最地道。另外注意了,在洗麵筋的時候,要留下一碗麵筋水,最後的勾芡也全靠它。見下圖,這是洗出來的麵筋和麵筋水。
剩下的操作就很簡單了,把上面說到的這幾種食材直接下鍋,比如說有條件的,可以用高湯,也可以多放些牛羊肉丁,沒有就沒必要放了,畢竟是家常做法,清水下鍋即可。這幾種食材下鍋之後,大火燒開,因為有花生米的原因,煮的時間要稍微長點,另外也可以提前泡製一下。花生米差不多煮熟的時候,這時就要澆上醬油了,多一點也不怕,胡辣湯出鍋後是那種醬色的顏色最好。
醬油入鍋攪拌後,就要開始勾芡了,這就用到了上面洗麵筋時留出來的麵筋水,不要大火,中小火即可,主要是怕糊鍋。一邊攪拌,一邊下入麵筋水,開小火的原因,除了怕糊鍋之外,也是因為胡椒的原因。一般燒制湯類菜餚,胡椒都是在起鍋前撒入,火候過大很容易失去胡椒的原味,另外也影響湯色。這時要多撒一點胡椒,畢竟胡辣湯的最主要的味道就是胡椒的味道。
經過以上幾個步驟,胡辣湯基本上算是做成了,這時可以放些其他的材料,做菜的先後順序非常重要,比如這個胡辣湯,在勾芡之前只能放醬油,其他的材料都要在勾芡之後才能放。鹽是必不可少的,醋還是要多放一點,胡辣湯除了要有胡辣的味道之外,酸味也很重要。另外有的人喜歡放些香油或者辣椒油,這都可以,出鍋前最好再撒點蔥末、香菜或者蒜苗,很能提味的。
一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端上桌來,看了是不是很有食慾?以上介紹的幾步,做麵筋和麵筋水稍顯麻煩,其他的都是很簡單的食材,只要按照順序做,你也能做出一鍋味道正宗的胡辣湯,有時間的朋友可以試著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