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韓忠林 實習生 金艾琳
色、香、味、形、器,習慣上,中國人喜歡用這些指標來衡量美食。其中,色和形指的是食物的顏色和外觀。所謂秀色可餐,通常情況下,越好看的食物,越能勾起食慾。
然而最近幾天,「河南胡辣湯被評為最醜美食」成為微博熱議話題。但一眾喝湯群眾,紛紛為胡辣湯打抱不平,很多河南小夥伴覺得胡辣湯顏值還算可以,但同時也有不少外省小夥伴認為,胡辣湯的外觀確實拖了味道的後腿。
正宗的河南胡辣湯,顏值究竟如何?河南胡辣湯在提升顏值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來看看幾家品牌店的實際情況。
胡辣湯被評為最醜美食引發網友熱議
近日,「河南胡辣湯被評為最醜美食」成為微博熱議話題。網傳信息顯示,2020年最新八大最醜美食出爐,胡辣湯被評為最「醜」美食榜首,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是廣西螺螄粉和四川腦花。一同上榜的還有湖南臭豆腐、福建毛蛋、雲南烤蠶、廣東蘸三吱等。
無獨有偶,一段關於老外拒喝胡辣湯的視頻近期也在網上流傳。視頻內容顯示,一位鄭州女孩請外國友人喝胡辣湯,老外大呼太醜了,嘗完被麻到,當場拒絕再喝了。
一時之間,胡辣湯的顏值問題,成為吃瓜群眾們關心的焦點,討論聲四起。
例如網友@LcKwuxin表示,「嚇得我趕緊喝碗胡辣湯壓壓驚。」而網友不做葬花人SXS則說,「 管你難看不難看,反正我愛喝。」
雖說這兩條網傳信息,都有一定娛樂成分,更多地是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並不能太過於刨根問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色」對美食的重要性。
中華美食千變萬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在評價美食時,大家都喜歡用「色、香、味」等指標。而「色」就是第一關。古人云,秀色可餐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雖然胡辣湯秉持了河南人低調內斂的優良傳統,但也應該在「色」上面謀新求變。
河南小夥伴和外省小夥伴眼中的胡辣湯
胡辣湯到底醜不醜呢?它的顏值在美食中究竟處於什麼水平呢?先來看看河南小夥伴們的看法。
「我覺得胡辣湯不醜啊。」鄭州高新區市民付先生,是一名資深的胡辣湯愛好者。在他看來,胡辣湯作為河南美食的代表實至名歸。
「我們應該有文化自信、飲食自信。」付先生表示,雖然很多網友投了胡辣湯最醜,但他覺得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自黑」。「越是喜歡就越黑,所以很多人投胡辣湯。」
如果將食物的「色」從好到差分為S、A、B、C、D五級,胡辣湯應該處於哪個級別呢?
「不好看,但不能算太醜吧。」對於胡辣湯的顏值,東北女孩兒金馨給出了C級評分。在她看來,相較於腦花和烤蠶蛹,胡辣湯的顏值算比較高了。「腦花和蠶蛹上的褶皺,讓我看著難受。」
「我去河南的時候喝過,感覺味道還行。」上海女孩嚴靜稱,她覺得胡辣湯顏值應該處於B級和C級之間。
而山西女孩趙夢娟則直言不諱地給了胡辣湯的顏值差評。「相較於味道,胡辣湯的外貌看上去真不好看。」趙夢娟表示,她覺得胡辣湯看上去有些亂七八糟的,而且色澤也不是很好。
正宗的胡辣湯 應該長啥樣?
「做一道菜要有菜樣,要做到登峰造極,但胡辣湯只是一種湯。」高群生餐飲公司總經理高群生認為,胡辣湯更看重的是香和味,而並非色。
「顧客是上帝,但大家觀點不一樣。什麼叫醜,什麼叫不醜,這沒啥標準。」高群生覺得,胡辣湯只要做出湯香、面香、佐料香,就是好湯。「總不能以貌取人吧」,「咱不說多好看,起碼不能算醜。」高群生認為,胡辣湯可以算得上色、香、味俱佳。
「從技術層面來說,做好了是胡辣湯,做不好就是鹹湯。」高群生介紹,做不好的情況下,胡辣湯的顏色可能會不好看。而做好的胡辣湯,應該是由二三十種中藥材形成的天然色素,會好看一些。
「正宗的胡辣湯,燒好出來時,是可以用來照鏡子的。」高群生說,正宗的胡辣湯出鍋時,表面應該是光滑、亮麗的,可以清晰地折射出人的身影。
正宗胡辣湯用料也是比較講究的,黃花菜等配料都需要精挑細選,這樣做出來的色相也會相對好一些。「要是胡亂放東西,做出來肯定顏色不好看。」高群生補充。
「現在的胡辣湯,熬得比較稠,按以前的胡辣湯,不能這樣熬。」河南胡三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胡云霞表示,胡辣湯裡邊的澱粉放得少一些,稀一點,會更好看一些。
「就我們公司的情況來說,胡辣湯熬出來應該是醬油顏色的,不提倡是紅色的。」胡云霞介紹,紅色的話一般可能是辣椒熬出來的,但胡辣湯應該是胡椒熬出來的。
「有的是暗褐色,有的偏橘橙色。」方中山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家胡辣湯第四代傳人方江北認為,根據胡辣湯的配方不同,呈現出的顏色不盡相同。
「湯一定要靚、光滑。」方江北表示,無論湯是什麼顏色,只要攪拌得均勻,攪拌得夠,出來的湯就不會很渾濁,看著就會很靚。
河南胡辣湯品牌 如何提升產品顏值?
「產業在發展。」高群生表示,隨著市場的變化,高群生胡辣湯對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不斷嘗試將祖傳秘方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想辦法提升胡辣湯的顏值。
「在培訓學員的時候,我們也會強調胡辣湯的色相。」高群生介紹,目前公司每年培養學員四五百名,色相在胡辣湯技術考核中佔了很大比重。
「好看了才會有食慾。」高群生說,在學員培訓中強調色相,其實就是為了儘可能地保證胡辣湯外貌。
「我們的胡辣湯可以說是鄭州人自己的胡辣湯。」方江北表示,從一開始自己的配方,到後來不斷詢問顧客喜歡什麼樣的口味,方中山不斷進行調整,最終形成了大部分人都喜歡的口味。
方江北說,方中山胡辣湯顏色與其他品牌不一樣,並沒有刻意去追求胡辣湯的外貌,顏色都是自然呈現出來的。
「目前還沒有刻意改變外觀的想法。」方江北表示,方中山胡辣湯依舊會堅持主打口味。
「我們家的胡辣湯是土黃色的,可能沒別人家的好看。」方永結胡辣湯創始人楊真表示,方永結胡辣湯是用羊骨高湯、秘制料包、手洗麵筋等共同熬製出來的,產生的自然顏色就是土黃色。
「現在顧客吃的是健康。」楊真認為,為了改變胡辣湯的色相,而改變配方,進而影響胡辣湯的味道、健康、衛生,是不可取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楊真就不重視胡辣湯的顏值。在她看來,提升胡辣湯外觀,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其中一方面是,將胡辣湯中的木耳、麵筋等配料,切得更細緻一些,從而讓胡辣湯顯得更精緻一些。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提升店面環境、外賣包裝等,改善顧客對胡辣湯的直觀感受。
適應市場 胡辣湯究竟該不該謀求「色」變?
「菜餚的五個屬性分別是色、香、味、形、器。」二合館董事長、中國烹飪大師李志順表示,顏色的好壞,是根據菜餚整體形狀來定的,並不是顏色自身好不好。
李志順介紹,餐飲上對色的要求是很高的,所有的顏色都必須來源於原料本身。胡辣湯的顏色就應該是胡椒等配料熬出來的顏色。
李志順認為,胡辣湯顏色好不好看,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它有一個大眾的衡量標準,應該按照大眾的標準去優化產品。
「所有的東西,都得根據市場的變化去變化。」李志順稱,為適應顧客,胡辣湯適當地進行變化是應該的,但不能刻意去變化。
「中餐的烹飪大綱,就是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李志順強調,胡辣湯可以提升外觀、顏色,但是不能把本質改掉。「色是菜之衣,味是菜之魂,有好衣服沒魂魄也是白搭。」
李志順認為,胡辣湯屬於河南的一種風味小吃,可以向全國擴展推廣,但是需要考慮小吃的適應性,看看能不能適應全國。「很多東西可以走向全國,很多東西真的走不了全國。」(首席編輯 華麗娟 編輯 吳冰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