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核心閱讀
近年來,滄州市肅寧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推動農村公路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在全省率先建成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和農村公路智能養護系統,率先實施城鄉環衛護路一體化和城鄉公交一體化。
2020年12月30日,河北交通報2版發表了《肅寧縣創新「三四四」思路 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作者系肅寧縣縣長王志乾。
2018年肅寧被評為河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2020年被確定為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建立「三大機制」,凝聚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組織機制。專門成立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書記、縣長帶頭抓,三級幹部共同抓,相關部門聯合抓,鄉鎮農村主體抓,企業百姓自願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建養結合的投入機制。每年至少投入1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並通過政府債券、村民一事一議等形式進行融資,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持續充足的資金保障。「十三五」以來,累計投入近9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300餘公裡,極大改善了農村居民出行條件。
三是建立全面完善的督導機制。實行「一線掃描」制度,由縣委書記、縣長帶隊現場督導、現場解決問題;創建「三督查」機制,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和縣委大督查辦開展「三重督查」,確保「規劃一條、建設一條、竣工一條」。
■聚焦「四大目標」,全面提升「四好農村路」建管養運水平
一是突出提檔升級,提升建設水平。堅持高標準規劃,聘請省交通規劃院編制了《肅寧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構築對外高效便捷、城鄉緊密聯繫、服務能力充分的大交通路網格局。堅持高標準建設,所有鄉道按照路域寬21米、路面寬8米標準修建;村道按照路域寬10米、路面寬不低於5米的標準修建,使肅寧農村道路由窄變寬、由通變暢,極大提升了道路質量。
二是突出能力建設,提升管理水平。投入1000餘萬元,先後建成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和農村公路智能養護系統,對全縣交通運輸實施實時、準確、高效的調度管理。
三是突出體制創新,提升養護水平。投資3200萬元實施城鄉環衛護路一體化,做到護路全覆蓋、無死角。在「一路兩溝四行樹」的綠化模式基礎上,探索推行公路兩側9—12米的下沉式綠化模式,農村公路景觀效果進一步提升,打造了一條條生態路、園林路、風景路。
四是突出城鄉統籌,提升運營水平。投資3000萬元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整合開通了19條公交班線,實現了縣域公交同城化,公交整合程度走在全省前列。
■創新「四大融合」,不斷拓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內涵
一是探索「農村公路+電子商務」融合發展路徑。四通八達的農村路網,促進了肅寧電子商務產業迅猛發展。近年來,該縣先後獲評「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十佳案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國家數字鄉村試點」。今年9月份,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在肅寧成功舉辦,在全國率先實現縣域「淘寶鎮」全覆蓋。
二是探索「農村公路+項目建設」融合發展路徑。利用持續拉大的「主動脈」路網框架和不斷完善的「毛細血管」農村公路網絡,吸引了一大批優質項目主動落戶肅寧。其中,規劃建設的雄安新區產業·肅寧協同園區已有110家雄安企業報名入駐,33家企業已集中簽約入駐,4家省市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
三是探索「農村公路+全域旅遊」融合發展路徑。憑藉發達的鄉村交通網絡,肅寧大力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商貿旅遊和工業旅遊,成功打造了超級碗、狀元湖公園、糖人小鎮等旅遊景點,年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四是探索「農村公路+脫貧攻堅」融合發展路徑。近年來,肅寧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建養工作實際,設置了護路員、保潔員等扶貧公益崗210個,貧困戶人均月增收800元,不僅讓村莊交通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而且幫助困難群眾實現脫貧增收。
原標題:《關於「四好農村路」,聽聽這個縣長怎麼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