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當連長 有啥不一樣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南京軍區某炮兵團享有「知識分子團」的美譽。1940年1月1日,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一個步兵團在北平宛平縣城組建,被編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挺進軍步兵團。首任團長白乙化是當時著名的愛國學生,在校時是北平中國大學的學生會主席。建團之初,全團有79名來自北平各個大學的學生,而後便有了「知識分子團」的美稱。

    2008年,陸松從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畢業,來到這個團,成為「知識分子團」建團近70年來首位博士排長。

    自降軍銜 從零開始

    在當排長之前,陸松一直是學生。1997年考入國防科技大學,從本科、碩士一直到博士,陸松在國防科大讀了10年書。按常理,博士畢業,他應該選擇留校任教或去科研院所工作,穩定、舒適、用己所長。可陸松卻作出了一個「超出常理」的選擇:到一線作戰部隊去。

    「年輕的時候,總得做些值得回憶的事。」面對別人的「吃驚」,陸松這樣解釋。

    2008年12月,陸松來到位於太湖之濱、裝備有「撒手鐧」武器的南京軍區某炮兵團任排長。

    體能訓練,5公裡長跑、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單雙槓練習,陸松的成績項項墊底。

    實裝操作,官兵們對這個計算機博士的表現充滿期待,可陸松卻連自己的戰位都找不到,「一軲轆」爬進了駕駛室。集合整隊下達口令,不僅軟綿綿,而且還老出錯。官兵們面面相覷:博士也不過如此啊!

    「既然來了,就必須幹好。」身體素質弱、專業技能差、指揮經驗缺,是陸松第一任職最難過的「三道坎兒」。

    陸松博士一畢業就被定為正營職,授少校軍銜。下定「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的決心後,他開始實施「換銜」計劃:戴列兵軍銜練體能、戴士官軍銜練技能、戴排長軍銜練指揮,定期請全連官兵進行講評打分,合格之後才能升級換銜。

    為補齊自身短板,陸松對自己的要求「不是嚴格,而是殘酷」。年近30歲,體能跟不上,他就戴上列兵軍銜,與新兵一起練長跑、吊單槓,每天早起半小時,穿上沙袋背心進行訓練;裝備操作技能不行,他就戴上士官軍銜,沒日沒夜地學,「啃」完23本裝備操作書籍,查閱了30餘冊歷年訓練演習資料,觀看了20餘部教學錄像,整理了4萬多字的學習筆記;指揮帶兵不行,他就向其他幹部請教,學習管理之道、帶兵之道,練喊口令直到嗓子充血。

    列兵、士官、排長,每一步陸松都走得紮實而努力。3個月下來,他不僅體能成績過了關,還熟練掌握了連隊主戰裝備36個專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領,日常管理工作也有模有樣,官兵們用「脫胎換骨」來形容陸松的變化。

    帶兵脾氣好 沙場膽子大

    當了9個月排長,又當了9個月副連長,2010年6月,陸松升任炮兵團三連連長。

    「當兵10年,經歷了5任連長,就數陸松最特別。」三連「元老」、四級軍士長朱欽貴告訴筆者,在全連,陸松年齡最大、學歷最高,但姿態卻放得最低。

    「連長房間怎麼啥都沒有?」6月21日,筆者夜訪陸松,可眼前的一幕卻讓筆者心生好奇:房間裡除了桌子上有個檯燈之外,連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沒有。要不是門牌上寫著「連長」兩個字,筆者還以為走錯了房間。

    「是不是住在家屬區?」正當疑惑之時,哨兵告訴筆者:找連長,請到四班。

    當連長兩年,陸松有400多天住在10餘人1間的戰士集體宿舍。「床挨床、頭對頭、心貼心,才知道戰士在想什麼、學什麼、需要什麼。」陸松說。

    在連隊採訪,官兵說得最多的就是連長的「好脾氣」。「印象中,他從來沒有批評過我們。」一名戰士告訴筆者。

    「現在戰士的學歷和素質普遍提高了,大多數都講道理,批評多了反而容易引發他們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陸松笑著對筆者解釋說。

    批評少了,連長會不會失了威信,連隊戰士會不會「Hold」不住?

    炮兵團團長汪輝雷的回答打消了筆者的疑慮:「連隊官兵都很服他,別看陸松沉默寡言、溫和謙恭,可一走上訓練場,膽子卻大得驚人。」

    2010年7月,陸松剛任連長不久,就帶隊參加軍區組織的瀕海實戰演練。第一次組織實彈射擊,陸松就作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上報到團裡參加實彈射擊的人員名單中,不是老射手,而是兩名新兵。

    那時有人勸他說:「還是按老傳統,用老射手保險,叫兩名新兵上,搞不好會『雞飛蛋打』,砸了連隊和團隊的牌子。」

    然而,陸松卻認為,從綜合素質和平時訓練的表現來看,這兩名新兵都具備了打實彈的技能和心理條件,「只要技術過硬了,就應該大膽起用。」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經連隊反覆向團請示,並徵得同意,兩名大學生新兵披掛上陣,成功打響演練「第一炮」,改寫了該團新裝備列裝5年來,新兵不打實彈的歷史。

    發揮優勢 打出威風

    西北大漠,沙場點兵。

    陸松帶領三連官兵在一無教材、二無經驗且安全風險高的情況下,首次組織射擊,就打出了新彈種的最佳精度。

    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三連的一項自主創新:運用計算機3D模型進行模擬訓練。

    「這個連隊的官兵有思想、愛琢磨、會研究。」炮兵團政委錢逢水告訴筆者,三連官兵的創造力源於陸松「啟發式」的帶兵方式。

    走上連長崗位,陸松就一直在琢磨:80後、90後戰士思想活躍,絕不能把兵帶「傻」了,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會自主思考,用創新力來推動連隊戰鬥力的建設。他發現,三連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高學歷幹部和大學生戰士多。結合這一特點,陸松發揮自身知識優勢,開辦「高科技知識講壇」,帶著連隊官兵學習信息化、搞研究創新,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件小事,讓班長葛東風印象深刻:一天,班裡的戰士小顧為節省時間,把打掃衛生的掃把放在衛生區樹叢中沒有帶回連隊。葛東風知道後對小顧進行了批評。

    「掃把放在那裡既不影響美觀,又節省了時間,沒有什麼不對,確保不丟失就行。」那天陸松正巧路過,了解情況後,出人意料地對小顧進行了表揚。

    「戰士會思考是好的,要揚其所長,糾其所短,個人才能成長,單位才能發展,部隊才能打勝仗。」直到現在,葛東風還牢牢地記著陸松這句話。

    博士連長帶出了一群愛研究的兵。一次「偵控打評」演練中,陸松發現炮兵群指揮信息系統無法與新裝備指揮車相聯通,作戰數據無法實行數傳,大大影響了作戰效能。

    發現問題後,陸松帶領全連官兵一起編程、調試、架設,最終通過實踐檢驗,成功打通了炮兵總群到分群、再到營連的指揮鏈路,實現了指揮系統對接,填補了這項技術的空白。

    一群愛研究的兵組成了一個信息化的「神炮連」。短短兩年時間,在陸松的帶領下,三連填補了訓練備份模式構建、指揮平臺總量接口啟用等10項技術空白,連隊從陸上目標打到海上目標,從單發射打到連齊射,從單一彈種打到多類彈種,打出了信息化「神炮連」威風,也打出了陸松這位博士連長的精彩。

相關焦點

  • 部隊裡副連職排長與副連長級別上有何區別,調整到副連長是提升麼
    如果調整到副連長、副指導員的崗位上,算是晉升麼?簡單解釋和說明一下,其實排長的崗位上不都是副連職的,像以前有很多從部隊提幹的戰士,然後他們從軍校一畢業,一般掛的都是少尉軍銜,級別定的是正排級。這也和他們的學歷有關係,他們雖然也是上軍校,但是一般都是大專學歷。他們從正排調整到副連那確實是晉升的,級別和職務都是一種提升。
  • 「上尉連長」與「士官連長」區別在哪?誰的權力更大?
    士官連長,相信很多人對這個稱呼並不熟悉。的確,這是一個新的稱謂。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儘管士官做到一級軍士長,依然還是一個並,與連長級別的軍官不沾邊。而且連長屬於上尉,要叫也是「上尉連長」。但是,一些表現優異的士官在近幾年的規定中,有機會選拔為「士官連長」。
  • 藍軍連長的「打仗格言」
    「『紅軍』後勤補給被毀,成績評定不合格。」考評組宣布了結果。還沒開始,就已結束,「紅軍」指揮員氣得直跺腳:「這個鄭金春,一點面子都不給!」鄭金春是該團指揮連連長,他當「藍軍」指揮員,總是讓對手很頭疼。不信,你聽聽他的「打仗格言」。
  • 新兵入伍的行李包,有一樣東西還是省了吧,不然連長都要笑話你!
    新兵入伍的行李包,有一樣東西還是省了吧,不然連長都要笑話你!在我們國家每年都會有很多的新兵入伍,儘管他們在之前已經做了一些相應的準備工作,但是真的到了軍營裡的時候,還是會有一種既新鮮又陌生的感覺。事實上很多人在當兵之前,都是家裡的寶貝,幾乎是什麼都不用做的,而且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也並不見得能夠把握的很好,這時候就需要有老兵來帶帶他們。當然對於這些新兵蛋子,除了老兵的講解以外,部隊還會派出專人負責他們的飲食起居以及日常操練。在軍營呆的時間長了,就會對部隊的紀律和規矩瞭然於心,懂得哪些能說不能做,哪些能做不能說。
  • 我們不一樣!有啥不一樣?
    我們不一樣!有啥不一樣?超市肉櫃能讓老鼠進去也就算了,怎麼還能讓貓進去呢阿三又開掛,表演一波用頭停吊扇沒想到你爸爸是個武術奇才!我女朋友要是也養個這樣的寵物,我打的她妹都不認識她!很好,貫徹了一張動圖就.....他是我的,你們都不許欺負他是我買的杯子質量不好嗎?怎麼出水了!
  • 同樣是連隊的軍政主官,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同時,具體工作,具體到不同的連隊、不同的人,有的連隊連長會強勢一些,有的連隊指導員會強勢一些,這都不奇怪,這是個人習慣和處事風格,部隊內部也是有潛規則認可的場合,連長和指導員各負責一攤的同時,還有互為對方工作副手的職責,雖然連長指導員工作不是一條線,但是部隊基層工作路數並不複雜,也沒誰規定連長思想工作不許做得比指導員強,或者指導員軍事技能不許超過連長,我軍原本的歷史上
  • 博士和碩士待遇真一樣嗎?事實證明:博士比碩士有優勢!
    有了這個經歷,個人覺得,雖然前期碩士和博士待遇差不多,但是讀博總是有理由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在單位博士和碩士的起點不同博士進入單位後自動聘任為助理研究員或者工程師,兩年後可以評副研究員或者高級工程師,假如一個人18歲讀大學,22歲大學畢業,25歲碩士畢業,碩博連讀或者直博27歲博士,那麼博士就可以29歲拿到副研究員或者高級工程師職稱
  • 連長踢開營長門:老子不站崗了!多年後,此連長成了副國級!
    連長踢開營長門:老子不站崗了!多年後,此連長成了副國級!在百多年前的那段坎坷歲月之中,無數的革命黨人,為了中華之崛起。而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向祖國大地。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警衛連連長不滿足於呆在後方,竟當眾踢開營長大門,並對營長大吼到,「老子不站崗了」的故事吧。故事還從這名如此有風骨的警衛員是誰說起,他就是建國之後,但任過副國級職位的秦基偉,而秦基偉是一名徹徹底底的無產階級革命鬥士。在其八歲之時,失去父親的秦基偉只能和自己的長兄相依為命,但在秦基偉十歲之時,他在世上唯一的親人,他的哥哥也離他而去。
  • 今天的月亮,有啥不一樣?
    今天的月亮,有啥不一樣?有網友說,「看到了,就是拍不出來」↓今天你看出月亮和往常有什麼區別了嗎?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今天的月亮,有啥不一樣?》
  • 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這是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歌詞。到底有哪些不一樣呢?到底為什麼不一樣呢?對於這個話題,許多曾有過從軍經歷的網友現身說法,且讓我們來看看,當兵之後,一個人究竟會有多大的改變?@一生何求:當兵前,幾乎「生活不能自理」;當兵後,甭管啥活都能幹到飛起!@鄧小果:當兵後我才知道,原來「颯」也是一種別樣的「美」!@壯壯:講真!當兵治好了我多年來餐桌上的「厭食症」和「矯情」!@地表最強:當兵前,我的人生信條是「差不多就行」!當兵後,我的座右銘是「差一點也不行!」
  • 解讀:上尉團長和上校連長有何區別?誰的級別高?
    解讀:上尉團長和上校連長有何區別?誰的級別高?在我軍中,軍銜與職務的聯繫並不是那麼密不可分。一個大校可以當軍長,也能當團長。比如我軍之前有一位上校團長唐正虎,47歲的時候上級安排他做衛生連連長。唐正虎上校沒有思想包袱,而是選擇做下去,並且把衛生連連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其實,在我軍中,一項紀律嚴明,軍銜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如果祖國有需要一個少將也會甘願做」一級軍士長「手下的突擊隊員。
  • (不)合格的博士論文長啥樣?
    我在兩年前開始有資格指導博士生,去年開始招生,但是對於如何做好博士論文,還是處於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這段時間我在密集參加公共管理學科博士論文的開題、預答辯和答辯,對於博士論文長啥樣、博士論文有什麼通病和如何寫好一篇博士論文等問題,又有了新的認識。
  • 繪見| 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這是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歌詞。  到底有哪些不一樣呢?到底為什麼不一樣呢?對於這個話題,許多曾有過從軍經歷的網友現身說法,且讓我們來看看,當兵之後,一個人究竟會有多大的改變?
  • 睡蓮說「我和蓮花不一樣,不一樣」有啥不一樣
    大家好,我是睡蓮君,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老是有人把我當成隔壁班的荷花君。雖然我跟它都是在溼生貴族學校上的課,長的也挺像的,但我們不一樣,不一樣,有啥不一樣?你要說我們都一樣那就錯了,根本不是一個物種。我倆的花、莖、葉都不一樣,要不你聽我說說我倆的區別?
  • 學生:我們不一樣,老師:有啥不一樣!
    不如看看小編的文章解解乏吧~我是你們的娛樂嘿嘿嘿小編,我又上線咯~大家有沒有想我呢?現在不是開學季嘛,很多的學生都要從假期的「天堂」中脫離出來,進入學校這個「地獄」了吧~哈哈,開玩笑啦,但是把學校比喻成「地獄」是為什麼呢?學校本身是個很神聖的地方吧,教書育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裡面的老師可是各種...是不是呢?
  • 80人物丨少校連長劉曉東
    少校連長劉曉東鄭傅濤 郭 亮 丁桂祥在鐵拳勁旅修理連的維修工間內,少校連長劉曉東正在給修理工講解「車輛電控氣壓副制動」的原理與構造。琢磨這個事起源於他當運輸連長時,駕駛員訓練使用的車輛機械副制動方式易發生故障,安全隱患大,他就琢磨「能不能把這個副制動改良一下?」技術革新的想法便在他腦海萌生。有人勸他:「改動就有風險,更何況車輛制動系統講究的是穩定性,難度大不說,出了問題還要擔責任。」
  • 我們與勞模有啥不一樣
    原標題:我們與勞模有啥不一樣以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揭露每一個罪惡背後真相的公安刑偵專家張忻鑫;為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農業致富帶頭人張全;把智能技術和產品更多地應用於國計民生,讓老百姓享受更多智能技術便利的齊俊桐;服務薊州山區百姓
  • 劉昊然:我們不一樣,雷佳音:有啥不一樣
    雷佳音作為三大巨頭之一,頭圍有61也是稱霸巨頭界了。雷佳音的巨頭沒少被調侃,之前和佟麗婭一起走紅毯,被網友扒出頭圍竟然和丫丫的腰圍一樣,再次證實頭大的事實。近日,佟麗婭在節目中曝劉昊然與雷佳音頭圍一樣,被說和雷佳音頭圍一樣大,不服輸的劉昊然發視頻作出說明,視頻中劉昊然熱情演示,還說:哥啊,別再說我們兩個長得像了,我們兩個雖然說頭圍都是61,但這是分長和寬的…網友假設主人翁內心獨白,劉昊然:我們不一樣,雷佳音:有啥不一樣!哈哈
  • 開心一刻:士兵問連長:作戰時踩到地雷咋辦?連長說……
    只見她男朋友一把過來抱著他的大腿,腳下一個用力,閨蜜紋絲不動,他無奈的看著我說道:你自己看看,抱都抱不動,我還甩??2、一天深夜,一個年輕女子經過一家精神病院時,突然後面傳來「哇」的一聲。女子扭頭一看,一個一絲不掛的男子正在向她追來。女子嚇得拔腿就跑,後面的男人緊追不捨。
  • 打仗前連長給士兵發槍,戰士卻不高興:能不能多給幾個手榴彈
    抗美援朝戰爭是自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所面臨的最大的考驗,特別是要和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作戰,我軍雖然素質出眾,但是在武器裝備上,卻實打實的不如美軍部隊,因此在戰役前期,我軍雖然取得了較大的優勢,但同樣也吃虧不小,這一切直到戰役後期補充了蘇械裝備以後,情況才有了根本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