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裡副連職排長與副連長級別上有何區別,調整到副連長是提升麼

2020-12-16 輝斥方遒

近期有人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就是說軍校一畢業,很多指揮類的學員都是到基層擔任副連職排長,那麼這個排長到底是什麼級別呢?如果調整到副連長、副指導員的崗位上,算是晉升麼?

簡單解釋和說明一下,其實排長的崗位上不都是副連職的,像以前有很多從部隊提幹的戰士,然後他們從軍校一畢業,一般掛的都是少尉軍銜,級別定的是正排級。

這也和他們的學歷有關係,他們雖然也是上軍校,但是一般都是大專學歷。他們從正排調整到副連那確實是晉升的,級別和職務都是一種提升。

另外一種就是副連職的排長,這種都是本科學歷畢業,一畢業定的是中尉,然後級別是副連職,如果真正晉升的話,到正連才算是真正的晉升,調整到副連長、副指導員雖然在連隊地位上算是提升了,但是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晉升。

而且如果是副連職排長,幹了2年、3年,完全是可以跳過副連長、副指導員這一級直接擔任連長、指導員的。而正排職的排長,可能2年後調成了副連長,但是還需要2-3年才能夠提升到連長的崗位上。

對於副連職的排長來說,副連長、副指導員的位置上可幹可不幹,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是排長這個崗位卻要好好地用心當一下,因為這個崗位離戰士最近的,也最能夠聽到戰士的心聲,也是你成為一名軍官的「起點」,在這個崗位上得能夠找到一種結合點,官與兵的結合點,上情與下情的結合點。

當然,對於副連職排長來說,能夠調整到副連長、副指導員的位置上畢竟還是好的,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位老大哥給我講,當年他當排長的時候,最想的就是當上副連長,然後可以在連部裡面吃飯,而且當上了副連長起碼個人的空間會更大一些,排長則是要和戰士們同吃同住的,而副連長則是有個自己的小屋,不過一般也不允許單人居住。

還有一點就是,雖然級別上一樣,但是副連級的排長,畢竟也得聽副連長指揮,畢竟人家是連隊幹部。

了解更多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我們。

相關焦點

  • 「上尉連長」與「士官連長」區別在哪?誰的權力更大?
    士官連長,相信很多人對這個稱呼並不熟悉。的確,這是一個新的稱謂。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儘管士官做到一級軍士長,依然還是一個並,與連長級別的軍官不沾邊。而且連長屬於上尉,要叫也是「上尉連長」。但是,一些表現優異的士官在近幾年的規定中,有機會選拔為「士官連長」。
  • 解讀:上尉團長和上校連長有何區別?誰的級別高?
    解讀:上尉團長和上校連長有何區別?誰的級別高?在我軍中,軍銜與職務的聯繫並不是那麼密不可分。一個大校可以當軍長,也能當團長。比如我軍之前有一位上校團長唐正虎,47歲的時候上級安排他做衛生連連長。唐正虎上校沒有思想包袱,而是選擇做下去,並且把衛生連連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其實,在我軍中,一項紀律嚴明,軍銜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如果祖國有需要一個少將也會甘願做」一級軍士長「手下的突擊隊員。
  • 他本是國軍的副連長,被俘後參加紅軍,25年後成為開國中將
    而在這其中有一位開國中將曾經是國軍的副連長,被俘後參加的紅軍,後來成為戰功赫赫的將軍,此人名叫劉金軒。劉金軒1908年出生於湖南祁陽,在他出生14個月後,母親就不幸病故了,父親為了維持生活,經常外出打工,根本沒時間照料劉金軒,小時候的劉金軒就靠著下河摸魚撈蝦,上山砍柴割草賺點零錢補貼家用,可謂嘗盡人間心酸冷暖。
  • 臺軍陸戰隊某連正副連長因壓力大 同時住進精神病院
    正副連長 同住818醫院  臺灣海軍陸戰隊昨天深夜證實該消息,正、副連長同時住進的818醫院,原名「三軍精神病院」,是治療官兵精神與心理方面疾病的醫院,現在更名為三總北投分院。  海軍官員表示,入住醫院的副連長最近一直覺得壓力大,原本想退伍,於是告知連長要去818醫院檢查,而且已預約好於前天就診。
  • 軍校畢業後一般能當到什麼級別的軍官?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二民:大部分會到少校這個級別退出現役,也就是營職。一般本科畢業,就是副連職軍官,受職中尉。這時22歲左右。在基層一般就是副連職的排長。這個時候,優秀的會進入軍校或者師旅的教導隊培訓,一年後成為連長或者副營職,其餘的就是正連級副連長。再四年後,留下來的一部分人會晉升為少校,這時三十到三十三歲。成家立業的時候到了。少數人會成為正營職長,大部分會是正(副)營職參謀。家屬可以隨軍,如果家屬在本地,大概率會繼續幹下去,家屬不在本地,就要考慮轉業回地方了。
  • 博士當連長 有啥不一樣
    建團之初,全團有79名來自北平各個大學的學生,而後便有了「知識分子團」的美稱。    2008年,陸松從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畢業,來到這個團,成為「知識分子團」建團近70年來首位博士排長。    自降軍銜 從零開始    在當排長之前,陸松一直是學生。
  • 炮兵連長與女兒出生擦肩而過:時差1小時,距離一生一世
    他沒有分回老部隊,而是在炮4師炮5團三營七連任指揮排排長。1983年3月,這位從士兵成長起來的優秀炮兵骨幹,排長未當滿一年,就越級提升為一營三連連長,時年29歲。宋強作為一連之長,抓戰備訓練的工作強度,用部隊的老話「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來形容很貼切。1984年1月21日晚9點,團政委陳芝貴到一營傳達了上級的預先號令,部隊進入了戰備。
  • 部隊裡面「軍官」、「士官」和「義務兵」都有什麼區別?
    義務兵:來源只有一種,那就是每年徵兵的時候,從全國各地徵集有志青年進入部隊,從新兵開始幹起,然後是列兵,最後是上等兵,不過最近幾年徵兵開始偏向大學生,義務兵的整體文化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服役年限上有區別軍官: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排長,三十歲;連長,三十五歲;營長,四十歲;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 部隊職務與軍銜有何區別,中校營長與少校副團長應該誰先敬禮?
    大家都知道,軍隊是最講究上下級關係的,因為上下級問題與指揮權問題有直接的聯繫,但同時軍隊裡也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體制,即官職和軍銜,通常會使軍迷們感到頭暈目眩,例如,軍長和副軍長,究竟誰的軍銜高?軍職比較複雜,大家比較了解的就是軍長、師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這樣的職務。但部隊的職位不僅僅是隊長這個,還有參謀、幹事、助理等其他職位。例如參謀可分為軍參謀、師參謀、團參謀、營參謀等,對外都稱參謀,只是隸屬於不同的參謀機關。我想每個人都聽說過軍隊裡有「一個職位對一個職位」和「一個職位對三個職位」的說法。"
  • 同樣是連隊的軍政主官,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自從軍隊建設正規化以後,部隊幹部任職前都必須有軍事院校專業學歷,其中連長和指導員就各自需要從事學習不同的專業科目,也就是說從源頭上起,他們就已經是分工不同的兩條線上的人,只不過工作是同在一個連隊,只是分工不同,負責各自的工作。儘管一般習慣,各種公文行文,在同時提到這兩個職位時,也總是把連長放在前,指導員放在後,但是我們也要牢記人民軍隊的組織原則是——黨指揮槍!
  • 第76集團軍某旅士兵保送入學調查:大齡排長們的近憂和遠慮
    九連副連長李偉對此深有感觸。剛保送到軍校時,他發現自己除了軍事訓練課,其他課程都是「兩眼一抹黑」。  自從畢業回來,李偉的生活仿佛按下了切換鍵。那個曾經天天泡在訓練場的他,如今養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除了記錄上級安排的工作,李偉還會隨時記下心得感悟。他有意識地把自己的精力從軍事訓練向學習文化知識上傾斜——每天讀5頁書,每天做作戰計算題,每周寫一篇讀後感,每月進行一次小總結。
  • 抗美援朝:起義50軍硬是打成主力軍,副連長臨陣逃脫被槍決!
    而隨著三次戰役結束,我國志願軍必須進入休整和後勤補給時期,當時的美軍將領敏銳地察覺到我軍前線部隊人員的減少,便發動了襲擊。由於我軍當時處於休整期,所以對於第四次戰役的應對方式主要以防禦為主,以退為進,只要能抵擋住敵軍進攻,不要丟失陣地,韓戰的作戰局勢基本就能穩了。不過由於後勤補給跟不上,所以第四次戰役志願軍打得並不容易。
  • 四年時間,從少尉到副營,高城是不是靠他的軍長爹?
    高城即將調任師偵營副營長時,王團長專門找他談過話。其中說到「哪一個軍官的調任不需要軍長籤字,你以為師李沒人知道」?這句話敲醒了高城,也讓他想明白了很多道理。高城臨出門時,王團長又說「三年軍校,一年排長,三年連長,莫要辜負自己」。
  • 你好,上尉副連長!
    那年,他毅然放棄本科錄取通知書提供的大學敲門磚,投身到火熱的軍營。新兵3個月的高強度訓練,鍛造了小李過硬的軍事素質。所以他剛一下連,就因為出色的表現,被推薦到集團軍學了專業。後來又當上了副班長,他嚴格要求自己,專業和體能樣樣都出彩。當然,命運也很眷顧他,連隊推薦他為考學對象,軍官夢就在眼前。
  • 幾個沒班長職務的"班長"咋帶出個排長、連長?
    在忙亂中,選培辦一位熟識的老師問我願不願意去研究所,我搖頭,去了就是技術幹部,而我要去一線部隊,當指揮軍官。幾天之後便後悔不跌,但此時畢業國防生分配工作已塵埃落定。7月初,我按派遣通知書上的地址去西北某工程部隊報到。從火車站出來,很快在一堆小轎車裡找到工區那輛滿載建材的斯太爾運輸車,我和帶車的物油助理擠進高高的駕駛樓,沿著國道--省道--縣道--砂石道,一路向西。
  • 在部隊裡面,首長到底是屬於什麼級別的軍官呢?
    大家看閱兵的時候,軍隊裡面在接受檢閱的時候,士兵們喊首長好,或者我們在軍訓的時候,我們也喊首長好,那麼,我們就產生這樣一個疑問了,那麼,在部隊裡面首長到底是屬於什麼級別的軍官呢?畢竟部隊裡面大的有元帥或者大將,而往小的說,少尉中尉等等!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走錯敵軍陣地,副連長說出兩個字,挽救一個營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中,進行到了關鍵的第二階段。此時我軍調集重兵,準備圍殲龜縮在柑糖地區的越軍主力。歸昆明軍區第13軍指揮的陸軍149師接到上級指令,沿公路搜索進攻,伺機殲滅在沙巴縣城組織防禦的越軍316A師主力。誰知在混亂的戰場上,發生了一件嚴重的烏龍事件,差點導致這次進攻行動失敗。
  • 80人物丨少校連長劉曉東
    少校連長劉曉東鄭傅濤 郭 亮 丁桂祥在鐵拳勁旅修理連的維修工間內,少校連長劉曉東正在給修理工講解「車輛電控氣壓副制動」的原理與構造。琢磨這個事起源於他當運輸連長時,駕駛員訓練使用的車輛機械副制動方式易發生故障,安全隱患大,他就琢磨「能不能把這個副制動改良一下?」技術革新的想法便在他腦海萌生。有人勸他:「改動就有風險,更何況車輛制動系統講究的是穩定性,難度大不說,出了問題還要擔責任。」
  • 科級在部隊中什麼級別?團長轉業是縣處級待遇,這還要靠部隊照顧
    ,對應地方上什麼樣的行政級別?  一般在軍隊當中的人有兩種身份,第1種身份是本身的職位,比如說排長、營長、師長這樣的。第2種身份就是軍銜,比如說中尉、上尉、少校。  一般情況下來說,不同的職位對應著相應的軍銜等級。而且通常情況來講,這種對應關係是固定的。正營長職位,一般情況下對應的基準軍銜是少校。  而當兵來說總會有個頭,基本上很多人都是兩年義務兵,兩年之後選擇退伍或者是升一期士官。
  • 軍隊中,新兵女兵連為什麼要配男連長?部隊是真的用心良苦
    每個青春女孩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兵哥哥,軍營裡的女兵也不例外,一般新兵連的女兵連的連長都是由男兵擔任,很多人就會很好奇,為什么女兵連配備一名男連長?女兵連長不行嗎?首先要知道,新兵連的作用是讓老百姓轉變為一名真正軍人的過渡時期,主要是為了打好新兵軍事素質的基礎和思想覺悟,因此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男兵連長更有威嚴、組織能力更強,女兵也能更直觀地體會到什麼是軍人,但是話是這樣說,男兵連長和女兵之間的隔閡還是有的,尤其是最開始,用訓練男兵的方式訓練女兵,嚴格要求下,之間的關係會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