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正確的食物,讀有意義的書
汲取的皆是營養
秋老虎還比較兇猛,不如躲在家裡讀幾本好書吧
本期推薦有生活類、心理學類、文學類
01
《每一天都要好好吃飯》
作家:〔日〕高山直美
豆瓣評分:暫無
作者在這本書中詳細記錄了一年365天中與丈夫的三餐。沒有特意擺拍的照片搭配上親切自然的文字,會吐槽自己偶爾失敗的料理,也會記錄日常中的小確幸。內頁是用手帳的形式展現的,版式排布清新活潑,大部分照片和插畫是由她和丈夫一起完成的。
她的料理沒有複雜花式的擺盤,但卻認真對待每一樣食材,家庭的菜譜按照季節變化著,在這本書中你可以好好體會日式吃飯哲學,感受不同的生活心得。而這本書的作家,正是《昨夜的咖喱 明日的麵包》日劇裡的料理設計師,飲食中散發著溫情,值得與熱愛生活的你分享啊。
02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作家:〔法〕古斯塔夫·勒龐
豆瓣評分:8.4
我在讀大學時期傳播學教授推薦的一本書,現在結合新聞熱點再看一遍有了新的思考。這是一本很容易讓你在閱讀過程中找到佐證其理論的例子。很容易讓人察覺到身邊的集體心態,相關的群體心理學理論無論是用來解釋歷史政治事件,還是如今社交輿論,亦或是部門會議,只要是群體都擺脫不了群眾心理。
讀過這本書後,你就知道一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是群眾心理的體現。同時,任何力量的過度放大,都會模糊背後的真實。作為個體的你,是否能更客觀地去分析事情的真相,而不是聽眾人說。
03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作家:[美] 塔拉·韋斯特弗
豆瓣評分:8.9
這位美國女作家,十七歲前沒有上過學,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這本書是她的自傳體回憶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父親固執難解,原生家庭糟糕的處境最終通過教育找到希望之路。但這絕對不是一本勵志之書,而是作者的自省思維,當她鼓起勇氣對父親說出「我要上學」這件事,已經決定開啟另一種人生。
你要飛往哪一座山,哪一座山屬於你?無論你飛往哪裡亦或是飛回去,這都取決於你,而其他人只能停在山谷原地,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逆境,當你迷茫時就讀書,接受教育吧。在這本書裡你或許能找到不斷汲取知識的意義。
04
《復原力》
作家:〔美〕裡克·漢森
〔美〕福裡斯特·漢森
豆瓣評分:8.6
寫在封面上的話就十分吸引人:擁有任何挫折都打不倒的內在力量。
復原力,是我們面對逆境挫折時的一種重要能力:我們可以改變回應壞事的方式。心理學家裡克·漢森博士在40餘年的臨床工作和教學經驗中,發現人的大腦一輩子都會持續學習與改變。他把腦科學、積極心理學與正念冥想結合,提煉出收穫幸福人生的12種實用工具,從厚植內心資源開始,強化安全感、滿足感與連結感,引導讀者建立心理韌性。
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在狀況百出的現實中保持沉著冷靜,從容應對。從猝不及防的人生變故中迅速恢復,重新出發。不被逆境打壓,不因外界的質疑而懷疑和否定自我。在變化不斷的生活裡始終保持穩定與平和,關懷自己,也施之於人。
以上是我近期在讀的書中比較推薦的,如果你有興趣,也來讀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