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你多久讀完一本書?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突擊檢查!你最近讀的三本書是什麼?

我先來回答,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羅宗強的《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進度分別為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二十。

最近一條讀書筆記是:「太陽去追趕黑夜,又被另一群黑夜所追趕。」

問這個問題沒有特別的意思,只是想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最近的讀書時刻。

前一段時間在上當代文學課時,老師在課上為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計算:大學四年,每年有四十八周,如果每周讀一本書,四年至少可以讀二百本書,縱觀現當代文學教材提到的重點作品,差不多就有兩百本,完全可以讀完。

細想之下,一周讀完一本詩集,一部小說,或者一個散文集子,這對我們的要求也不高。但是他說:「又有幾個人能堅持呢。」

2020年轉眼到了年底,各大出版社開始公布年度書單。從天體物理到人倫道德,從人生哲學到詩詞鑑賞,我看著這些陌生的書名恍惚了一秒,仿佛聽到了這些覆蓋領域極廣的書單對我的質問:你怎麼能坦然地面對這些未知。

北大出版社年度好書:《幾多心影—葉嘉瑩講十家詞》《公式之美》《一花一世界》《病毒博物館》《勐海植物記》《經濟學原理》《跨文化的藝術史:圖像及其重影》《第三帝國的旅人》《十萬年後的地球》《中國園林:歷史,藝術和建築》

三聯書店2020讀者選書:《範用存牘》《十二生肖中國年》《了不起的文明現場》《凜冬將至:電視劇筆記》《造屋》《荒野集》《卻將談笑洗蒼涼》《正倉院》《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豐子愷家書》《白鴿木蘭》······(正在投票中)

聽過很多過來人的勸誡,說大一大二趁時間充裕,有更多選擇,多讀一些書,只有進入自己腦子內化在心裡的東西才更能讓你腳踏實地。但自己匆匆忙忙到了大二,發現即使常懷著對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讀一本書的嚮往,卻也因為許多瑣碎做不到一周讀完一本書。

在這樣的焦慮下,我去問了自己的朋友是否有這樣的感受。他們說,有些同學選擇了去擔任一些職位做更多工作來鍛鍊自己,有些同學則開拓了其他愛好,讀書的時間被擠壓。沒有讀夠足夠的書,有時候也不一定意味著時間的浪費,只是因為選擇的不同。

在我問大三大四的學姐學長時,他們告訴我,在大三大四這個階段,雖然不否認拓展知識面的重要性,但現在他們讀的大部分書都與自己專業相關,可能讀那些吸引過他們的文學作品的時間就少了許多。閱讀的欲望不變,只是內容已經有所側重。

隨著我的焦慮漸漸緩解,我開始靜下心來思考怎樣讀書的問題。雖然大學的確沒有像想像中那樣有許多空閒,但是被自己浪費的時間也不少,這些時間從閃爍的屏幕上溜走了,從穿梭在教學樓的腳步間溜走了,從每一個不願起床的早晨中溜走了。

於是我在想,也許抓住那些瑣碎的不曾在意的時間,也許我就能多讀幾本書,在一年的結尾往前回顧時,不會覺得精神上的空虛。

幾日前看到一位學業上非常順利的學姐,說她大學四年讀過的書大概有一千本左右。從文學到哲學,從古代中國詩詞到近代西方經典,她都有自己的見解。這是她侃侃而談的底氣,用比較功利的話來講,這就是她成功的底氣。

讀書這件事,對每一個熱愛文學的人來說都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生活的瑣事中讀書的時間擠壓時,心裡的就格外地悵然若失。不過沒關係,對於讀書來說,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今天是12月12日,如果你的購物車還沒清空,不妨放進去幾本你一直都想要讀卻一直錯過的書。

來源:豫青年

相關焦點

  • 一周讀完一本書,幫你實現一年讀完52本書的小目標
    很多人對於讀書有深的恐懼,一聽說一年讀幾十本書,甚至是上百本書都會感到不可思議,其實讀書真的沒有那麼難,一周讀完一本書,一年就可以輕輕鬆鬆讀完52本,關鍵是你要明確讀書的目的、掌握讀書的方法。一、明確讀書的目的首先,讀書是為了獲得新知。
  • 《快速閱讀術》:一天讀完一本書的秘訣,你想不想學
    你讀一本書需要多久?一天,兩天?或者一個星期,甚至是一個月?有人說一本書讀多久取決於書的厚度,誠然,書的厚度會直接影響閱讀時長,但書的厚度是由作者決定的,不是由讀者決定的,對讀者而言,要在短時間內讀完一本書,唯一的方法是提高閱讀速度。那麼,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呢?
  • 多久了,你現在還有認認真真地深讀、讀透一本書嗎?
    多久了,你現在還有認認真真地深讀、讀透一本書嗎?我的答案是:沒有。但是如果你私信問他們,這本書講了什麼,問他的看法,你就會發現,他們說不到點子上來。這種情況在剛畢業沒多久的工作黨上尤為明顯,大部分剛接觸工作的人,內心迷茫不安但是又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經歷過這個時代近乎瘋狂的雞湯文的洗禮,以及多渠道的各種「如何提升自己」、「30歲前你必須懂的道理」等信息的轟炸,他們從這些文章裡瘋狂地汲取一些讓自己感到安心的東西,
  • 掌握這個心理學效應,輕鬆讀完一本書
    但最後都堅持不下去,等到月底一看,一本也沒有讀完。有些人可以三天讀完一本書,一周讀兩本,一個月讀十本,一年讀一百本。這中間到底是什麼造成的這樣的差距呢。第一個原因就是注意力稀缺。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讀書和讀什麼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完本書再讀書
    「你背過一本書的目錄麼?」
  • 看到有人一口氣讀完一本書,你作何感想?
    我經常看到有些人寫書評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句像「一口氣讀完了」這樣的字眼。之所以寫這句話,除了顯現這本書太過精彩之外,我還能解讀出另外一層意味,那就是他們「驕傲了」。驕傲的來源肯定是這個社會風氣、社會氛圍給了他們信號,讓他們覺得:能一口氣讀完一本書就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 靜下心來,好好的讀完一本書
    每一次搬家必不可少的就是搬運我那些書籍,從最開始的十幾本,到後來的一大包,現在家裡的圖書已經佔據了兩個書架。每一本書都是自己在書店裡反反覆覆精挑細選的,都是自己喜歡的,認為對自己有用的書。因愛好而愛好逛書店和買書的習慣是在上學的時候養成的,當時因為我的作文很好,我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 大快人心,讀完50本書後,我終於找到了有效讀懂一本書的方法
    我們在讀這類型的書籍,只需要記住這本書大概講些什麼內容?你最喜歡哪部分?為什麼會喜歡?這本書對你產生了哪些影響?它的優點在哪裡?只要記住了這些,那麼這本書你也大概讀懂了。所以,在讀書前你首先要做的是,選擇每一本能滿足你當下需求的書,然後真摯地與它們對話,努力地吸取書中的內容。
  • 3個步驟教你:用一小時讀完一本書的速讀方法!
    當我們閱讀完一本書之後,開始閱讀下一本書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發現新的這書本裡有那麼一些內容和前面閱讀的那本書中是一樣的,或者換了一個說法。而隨著我們讀的越來越多,也就會發現新書中有越來越多的相同信息,遇到這些信息時就可以快速瀏覽過去,重點關注那些不同的信息。而對於這些不同的新東西,又因為我們有了大量的基礎知識,所以理解起來也變得很容易。慢慢的,我們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速度就變得越來越快了。
  • 提高閱讀能力的10本書,讀完後你能輕鬆閱讀一本書
    作為一個讀者,你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閱讀?這10本書,連同它們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教你如何真正有效地閱讀。當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這本書就像是衣服包裹著肌肉,肌肉包裹著骨頭。讀者不必脫下他的外套或者撕掉他的肌肉骨骼,但他必須用x光一般的眼睛看這本書,這是理解一本書、掌握它基礎骨架的關鍵。本書主要介紹了博贊有機學習技巧。專為害怕考試、課堂測驗、學期論文寫作等問題的學生設計,旨在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
  • 中國科大:學霸1.46天讀完一本書
    中新網合肥4月24日電 題:中國科大:學霸1.46天讀完一本書  作者劉愛華吳蘭  日前,中國科大圖書館針對本校學生圖書借閱情況做了一個有趣的排行「讀者借閱排行榜」,此次榜單以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為時間段,短短七個月時間,位於前三名的借閱者圖書借閱量分別為212本、210本和170本。
  • 「央視報導」名師教你《60分鐘快速閱讀法》:讓你1年讀完100本書...
    網友:幾乎每年的新年願望都是讀幾十本書,但到了年底,卻一本書都沒讀。 為什麼大家都不能堅持讀書呢? 沒時間:每天那麼忙,哪有時間啊。 讀的慢:看書太慢,一天讀不了幾頁。
  • 書籍推薦|你有多久沒有完完整整讀過一本書了?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讀完《人類群星閃耀時》,沒有被感動得至少起一次雞皮疙瘩,是打死也不信的。一方面因為書裡的故事太精彩,跌宕起伏,熱血沸騰。另一方面,這本書又特別好讀,很多讀者拿到書都是一口氣讀完,然後被感動得心潮澎湃。
  • 比讀完一本書更有用的,是拆掉它
    第一點:一本書必須要讀完嗎?第二點:培訓式學習為什麼比讀書學習貴那麼多?貴在哪?第三點:知識不值錢,片面追求「乾貨」是一種病。一本書必須要讀完嗎?作者給出的答案是:沒必要!應該先確認自己讀書目的,然後選擇不同的書,使用不同的讀法。
  • 一年讀完700本書,別不信,看看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俞敏洪上大學期間,在醫院住了一年,那一年他讀了將近300本書,羅振宇每天閱讀一本書,這一習慣堅持了七年。不禁感嘆,快速閱讀真是能人必備技能。可同事李姐有不同意見:「書讀那麼快,一點東西都沒學到,那讀著幹嘛?」原來讀得快,在別人看來也是不求甚解的表現。
  • 如何2小時高效讀完一本書?
    拿到一本書,先不要急著看正文,要好好研究一下目錄,這本書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作者從哪些方面去闡述這個觀點,章與章之間有哪些聯繫,哪一章是重點,哪一章你之前就知道,哪一章你很感興趣,這些問題弄清楚了再去看書,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所側重,甚至可以不按順序跳著讀、挑著讀。
  • 30分鐘讀完一本書,還能抓住重點!學會4個步驟,你也能做到
    寫作以來,被很多小夥伴兒問到,你寫書評,這些書真都看完了嗎?一周寫兩篇文章,就是要看兩本書,怎麼可能這麼快呢?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恰當的閱讀方法,就能提升閱讀速度。說到方法,現在很多書都在講,這裡還是想推薦《如何閱讀一本書》。
  • 教你如何一天讀完一本書
    如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必須明白一個讀書理念。即使是仔細閱讀,「記不住的內容」還是會遺忘。2.從「複製100%」到「邂逅1%」談到讀一本書的本質,就是將書中有營養的內容忠實地複製在自己的頭腦之中。1.將讀書融入日常生活,把讀書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把讀書視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你就會漸漸感受到讀書的樂趣。
  • 這篇文章告訴你:玩一套桌遊=讀完一本書
    玩一套桌遊=讀完一本書中華民國遊戲協會理事長林君英說:「玩過一套桌遊,等同讀完一本書。」或許你會不解:桌遊為何會扯上閱讀?桌遊又如何與文學有關?愛書人也追桌遊嗎?……如果你尚未領略過它的趣味,現在開始一窺這個跳脫文字形式的立體閱讀世界,還為時未晚。
  • 美國孩子學前班前就讀完幾千本書,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她媽媽笑著說,是啊,Amy出生後沒多久我們就給她辦了圖書卡,到現在這張卡上已經借過的書有兩千多本啦。哇塞,雖然我相信借回去的書不一定本本精讀,但就這個數字本身聽起來還是夠驚人的。老美對孩子的閱讀可真是從娃娃就抓起。在我們這個圖書館裡,每天都有免費的Story Time(故事會)活動,活動分年齡段,其中最小的年齡段是0-23個月。